GDP增長率下降國債期貨
⑴ 為什麼中國GDP一直呈下降的趨勢
中國2015年GDP增速為6.9%,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下滑,要從全球變革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經濟的此輪下行,國際環境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問題不可忽視。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內部動力主要在擴大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
200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關於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規范了GDP數據,發布的GDP分為初步核算數、初步核實數和最終核實數三類,通過各類普查對GDP數據定期修訂。
自2003年啟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開始,至2013年為止,五年一次的全國經濟普查共經歷了三次,歷次全國經濟普查都對前期國民經濟數據特別是GDP做出了修訂。
(1)GDP增長率下降國債期貨擴展閱讀:
年度數據:
年度GDP核算按照94個行業分別計算。農業包含的5個行業採用生產法計算;工業包含的39個行業同時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建築業和第三產業包含的50個行業則採用收入法計算。
在94個行業中,對基礎資料較充分的行業直接計算增加值,對基礎資料不夠充分的行業,通過比例系數推演算法和相關指標推演算法間接計算增加值。年度GDP生產核算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根據各種類型的資料加工計算得出。
主要資料來源有: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所獲得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住戶調查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統計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
三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如財政部全國預算收入執行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資料等。
⑵ 1990年中國經濟增長為什麼突然下降
1990年中國經濟增長因為國內經濟過熱下降。
從國內GDP增長情況看,1990年經濟增長並非當年突然下降,而是從1989年開始。 1989年GDP增長4.1%,1990年GDP增長3.84%。1989-1990年中國經濟增長突然下降,從經濟因素看,主要是壓縮投資規模,控制信貸規模,以及遏制通貨膨脹等因素所致。
1989年前,國家經濟處於過熱狀況。1986年雖然開始採取緊縮政策,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沒有實現經濟的「軟著陸」,經濟依然處於過熱的狀態。1987年的GDP增長率達到11.6%,位於該周期的波峰階段。
由於經濟過熱,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國民經濟主要比例結構失衡,導致1988年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198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18.8%。為了控制物價,國內決定進行價格改革。價格改革加劇了人們的通貨膨脹預期,掀起了全國搶購的高潮,使得1988年的物價進一步上漲。物價上漲,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2)GDP增長率下降國債期貨擴展閱讀
經濟過熱產生條件
當經歷了長時期的良好的經濟增長及經濟活動後,消費者增加的財富所帶來的高通貨膨脹水平和過度的無效投資造成生產能力過剩,最終阻礙經濟的增長,並導致經濟衰退。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率通常是經濟發展過熱的第一個跡象。因此,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通常會提高利率,以試圖降低金融開支和借貸。
經濟過熱發生時,其生產能力無法跟上日益增長的總需求。這是普遍的特點是一個不可持續的高比率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處於景氣時期往往是經濟過熱的特色。
經濟過熱的具體表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連續幾年明顯快於GDP的增長,是經濟過熱在一個方面的重要反映。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上升太快。
產能過剩、產品積壓。
資源環境壓力增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高、浪費大問題,加劇了環境保護的壓力,也是經濟過熱在一個方面的重要表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過熱
⑶ 中國 GDP下降的後果是什麼 只聽說GDP增長,我想知道如果GDP下降了,會有哪些情況發生!
gdp增長率的下降吧? gdp 是人民生產值,也就是收入,收入的增長率下降。gdp下降的話,說明產值減少,最直接的是失業。因為工廠不需要現在勞動量,這是最嚴重的,其他的消費得下降,這要看情況 ,投資減少,等等。
⑷ 在經濟學中,真實GDP增長率=GDP增長率減去通貨膨脹率,這樣的說法對么
對的!~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或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是指運用某一基期市場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格。 與之相對應的是名義國民生產總值或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指運用當期市場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格。簡單來說就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所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因此,即使總產量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會上升的。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有實質性影響的還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求採納~
⑸ GDP 增長率下降對A 股什麼影響
你好,
GDP是指國民經濟總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情況大概反映,
如果GDP下降,則說明該地區經濟有所下降,那麼也會反映出商貿等方面運行概況,會使人們認為這個區域經濟不太行,產生疑問和不安全感,
因此,
對A股多少是有點影響的。
望採納。
⑹ 2018年各項經濟指標都在增長向好,那為什麼GDP增速下降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8%、6.7%、6.7%、6.6%,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2017年全年GDP增長6.7%,比上年略微下降0.2個百分點,仍然保持在平穩較快的合理增長區間。從定性因素上分析,這種微幅波動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數據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將保持微幅波動狀態。
(2)經測算,2018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繼續小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台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
(3)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第一大國和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經濟政策的變動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戰略下的單邊貿易保護舉措,不僅不利於中國的出口企業,也可能引發全球的貿易戰,從而給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4)在2017年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長的基礎上,2018年基礎設施計劃投資額繼續大幅增長,依然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然而隨著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環保是否達標成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沖動得到有效約束;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功能剝離後,債券發行不足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無法支撐投資規模的大幅擴張;而且美國政府的連續加息政策,可能使中國央行被動提升基準利率,從而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成本;
2018年,在中央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毫不動搖、加強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下,房地產價格得到有效遏制,這一方面將限制和降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另一方面也會削弱房地產對家電、傢具、建材等行業的拉動作用;另外,導致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持續低迷的主要因素(利潤不斷下滑、盈利前景惡化、信用風險上升、融資成本過高、投資領域受限、市場壁壘難以真正破除等)沒有得到顯著改善,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仍將持續低迷。
(5)從經濟先行指數角度來看,通過經濟先行指數來判斷經濟運行趨勢,是國際學術界進行經濟預測的方法之一,根據中國社科院數技經所的中國經濟先行指數(該指數由12個子指標構成),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最高點,然後呈現平穩微幅下調的發展趨勢。
以上來自網路,供參考。
⑺ GDP增長率的變動對股市、債市影響的哪些形式
正相關 一個國家其實 就是 產能決定富有程度 如果國家的公司夠強大 產能提高國家就富裕 GDP 反應的就是這個 股市也一樣 公司不行 估價漲了也要跌回去 公司優秀 不斷變大 就會 漲而且 會不斷上樓梯 而不是過山車
⑻ GDP的增長或下降和整個金融業有什麼關系
相輔相成唄。
金融業的發展能有效削減信貸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使一部分人手中的閑置資金轉移到需要資金進行生產性投資的人手中,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反之,金融業的衰敗將會影響使信息不對稱問題無法有效解決,貸款人由於信息不對稱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放棄貸款給需要投資的借款人,於是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⑼ gdp增長率下降好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GDP增長率越來越低是說明經濟在走下坡路
一般經濟學家習慣各個情況的經濟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經濟過熱:每月增長率達10%以上,連續3個月
惡性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很快地上漲的情況下,就使貨幣失去價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准界定。一般界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或更多
⑽ 什麼情況下,名義GDP增長,實際GDP下降
當然是存在著通貨膨脹時候,名義GDP增長,實際GDP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