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養老金國債期貨
❶ 社保都包括什麼養老金如何領取
如果你要想知道你以後退休能拿多少的退休金,現在基本是算不出來的,每年國家的基數都在調整,還有你繳費的基數也在調整,等等原因,所以目前沒人能告訴你幾年退休後能領多少,只能知道今年最低是多少!計算養老金有個公式很復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養老金入市:哪些板塊可提前布局
8月23日,國務院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目前我國能夠進入資本市場的只有1萬億左右的全國社保基金和1萬億左右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而結余近3.6萬億的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簡稱"養老金"),則由各省市及以下政府的社保部門管理,出於安全方面考慮,投資策略保守,僅限於購買國債、銀行存款等。
從投資收益看,全國社保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36%,企業年金年均收益率為7.87%,養老金收益最低,多數年份在2%-3%,與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2.42%)相當。而《辦法》的落地,意味著我國有了統一的養老金投資管理體系。
對於《辦法》頒布之後,能夠進入資本市場的養老金規模有多大,不同機構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表示,按照人社部公布的2014年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6萬億元來計算,以30%的比例投資股市,有望帶動萬億資金入市。
而根據新華社瞭望智庫研究員孫博測算,目前全國基本養老金結余累計3.5萬億,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規模3845億元,這部分資金目前還處於縣級統籌,實現省級歸集委託難度較大。能夠進行投資的主要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此外,各地需要留存部分資金以備日常養老金支付,假定各地社保機構必須留存的支付資金期限為三個月,根據財政部社保預算,2015年養老金支出22581.54億元,三個月的資金規模為5564億元。因此,基本養老金真正需要進行投資不會超過2.5萬億,而且運營中實際投資股市資金不會輕易逼近30%的上限,據此測算實際入市資金也不會超過7000億元。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截至2014年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約3.5萬億元,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預計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范圍的資金總計約2萬億元,按照30%入市資金上限計算,將有最高6000億元的養老金入市。
持有類似看法的還有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李立峰稱,政策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產凈值的30%,理論上養老金入市的極限值是6000億;但養老金作為百姓的"保命錢",政府一直對投資運營持審慎的態度,實際操作中會遠低於30%的上限。
❸ 請問一下社保養老金是哪一年開始執行的
1951年原政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標志著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傳統的養老社會保險制度在80年代首先開始進行了還原養老社會保險基本職能的養老社會統籌的工作,1986年國務院頒發的77號文件,建立了市一級層次上的國有企業養老金的社會統籌機制。在社會統籌機制內,養老金資金由人口結構年輕的國有企業向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國有企業的轉移,實際上構成傳統養老社會保險制度的再保險機制。
❹ 從2019年交社保養老保險到60歲退休每月能領多少
可以自己預算一下。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從2016 年5月1日起,將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
自2018年7月1日起,國務院《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實施。
❺ 社保和養老保險的區別,你可千萬別弄混了
社保和養老保險沒區別,就是同一個。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❻ 社保里的養老金以後每月能領多少年
退休後,每月領取社保養老金計算方式是一般當個人領取養老金時,統籌賬戶支付部分的計算方法為領取年前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提取部分的計算方法為賬戶積累額÷(退休時的平均期望壽命×12)」。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請教大家一個關於社保養老金的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❽ 社保基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兩者概念不同。養老保險是指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設立的一種社會保險。
社保基金也就是社會保險是指:
養老保險
醫療保險
生育保險
失業保險
工傷保險
❾ 關於社保養老金及通脹
如果,按無業人員自己交,大概相當於36%的社會平均工資。3千的社平,相當於1千多一點。
個人交社保不會丟的?你最後在社保養老拿到的數字,計算方式很復雜我不跟你說了,但你每年交的都要和當年社平有比值的,你多交就多拿一點。
我個人的看法啊,社保養老不能沒有,但裡面真的不要放太多,比較不靠譜。你去下一個郎咸平最近評社保養老金那段,你自己聽聽看。社保養老,看上去很美...
我國目前就是一個低福利保障國家,完全依靠國家不太可能,當然除非你是熱門衙門的公爺,否則還是得自己儲備一部分。
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在退休後每月平均開銷是3000塊,社保解決1500,另外1500可以用保險,儲蓄,投資等各種自行准備的東西覆蓋。各種東西有各自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❿ 社保養老金如何如何交
有很多人問:「我們每個月的工資中總有一部分是被扣除繳社會保險費的,扣掉了多少?我們將來又能領多少錢呢?」
1997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1999年1月,國務院又發布《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確立了目前中國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框架。我們現行的社保繳費和將來領取原則都源於這兩個條例。
以北京為例,職工每月工資中,有8%的扣除是用來繳社會養老保險費的,同時,企業要為該職工上繳3%的社保養老保險費,這樣,累計到個人賬戶里的養老金就是個人當月工資的11%。
這樣,你看看你當月的工資總額,你就知道每月被扣除養老金多少,如果你的單位沒有按這個標准來執行,那麼一般說來是在逃那個3%。
那麼你將來能領多少養老金呢?如果是在98年以前,你繳滿了10年的社保養老費;或者在98年以後,你繳滿15年的社保養老費,你就可以在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了。記住,98年以後的,15年是個基本的年限。
你領取的養老金分為兩部分: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就是:上年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累計的1/120。
假如一職工每年交3000元的社保養老金,共交30年,那麼個人賬戶累積為9萬元。假如他領取養老金時當地平均工資為2000元,那麼他領的養老金為每月:2000*20%+90000*1/120=400+750=1150元以下舉一例詳細說明每月交多少社保養老費和將來領多少養老金。
例:假如現在北京一職工,每月的工資是3000元,那麼每月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金額為:3000*11%=330元那麼一年所繳納的社保養老費為330*12=3960元假如他累計繳滿15年,那麼個人賬戶余額為:3960*15=59400元假如他從60歲時開始領取養老金,他60歲前一年北京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那麼他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為:3000*20%+59400*1/120=600+495=1095元如果沒有繳滿15年,那麼他將享受不到每月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的20%基本養老費,而是一次將個人賬戶累計額算息取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