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面與國債期貨基差
『壹』 投資者如何使用基差的概念來進行期貨投資
利用基差概念進行期貨投資一般就是套利,即同品種跨月套利。比如一般基差200點,當出現超出200點的基差時即可拋較高價格月份合約,買入較低價格月份合約,當合約基差回歸到200點時再進行反向操作即可完成。
『貳』 在實際盤面中如何看基差,現貨價格從哪裡找,期貨價格以什麼為標准以天然橡膠為例。謝謝啦!
盤面看不到基差的,現貨價格要看幾個主要現貨市場或者電子盤報價,然後現減期就是基差了。天然橡膠的價格受很多方面的影響,需要具體了解的話,再詳聊。
『叄』 國債期貨的判斷題,求答案!
TFTTFFTTFTFTTFFTTTFFTTFFFF 正確率90%以上是沒問題的。我也參加這個比賽
『肆』 國債期貨的 carry 是指什麼
一般意義上的carry是指票息所得和資金成本之間的差。言外之意,如果你借錢買債並收到了利息,債券利息比借貸利息高的部分。
但是先劇透一下,國債期貨的價格是交割券的凈價,所以沒有這種carry。
交割券的交割款計算方式中,凈價部分是當天國債期貨的結算價,再加應計利息。
讓我們翻開中金所5年期國債期貨交割細則:
凈價在理論上的演算法是「全價-當期應計利息」,所以近似上說,凈價是指債券下一個票息之外的所有現金流的折現價值。
如果一個10年期固息國債的折現率恆定不變、且等於票面利率(例如票面是3%,市場折現率也是3%),假設國債期貨的價格和現貨價格沒有差異(基差為零),那麼國債的凈價是100,國債期貨價格是100,明天還是100,未來一段時間都會是100。
算下3%票面、3%收益率的10年國債本金100元的現值,是100嗎?我拿大海的猴吉發誓不可能等於100。
『伍』 基差與期貨價差有何不同
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參照物不同,基差結果不同。
價差: 買賣價格之間的差異;用於衡量市場流動性。在正常情況下,價差越小,流動性越高.
計算價差應用建倉時,用價格高的一「邊」減去價格較低的一「邊」。所以在期貨中價差一般是正數.
『陸』 利用基差進行期現貨套利是怎麼一回事
基差套利交易的概念:套利也就是在買進一個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外一個合約。可以是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間的套利,也可以是不同商品之間的套利。或者是同一商品在兩個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套利者同時做多一個合約並做空一個合約。套利交易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多頭頭寸,另外一部分是空頭頭寸。
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間的套利稱之為跨月套利;不同商品之間的套利稱為跨商品套利。投資者通過套取兩個合約之間的價差來獲取利益。套利者關注的是兩個合約之間的價格關系,而非商品的絕對價格。
大商業機構套利交易做得很大。他們分析並利用商品者之間的基差,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套利交易。大的投機機構(基金)也進行套利。然而小的投機客,主要是個人投資者,卻很少涉足套利交易。這是因為有些基差跟蹤和分析起來十分復雜。不過,有一些簡單的套利交易技巧適合個人投資者去學習運用。
據說,多數套利交易者主要依靠基本面分析來決定他們的交易,而多數直接進行期貨交易的投機者則主要依靠技術分析來做出交易決斷。
正如我在開篇講到的,套利交易較之於直接的期貨交易風險要小一些。可貯存的商品有其額外費用,而對於資深的套利交易者來說,基差很少超越某種歷史水平。這就是說,一個交易者在進行套利交易時,心中能確定其風險程度。有些套利在交易過程中震盪比較劇烈,例如跨商品套利。由於風險較低,經紀公司對於套利交易者所要求的保證金較直接進行期貨交易的投資者來說要低一些。
跨月套利分為「牛市基差」和「熊市基差」。牛市基差套利指的是交易者買進同一商品近月合約,拋空遠期合約。交易者這樣做套利原因是他認為近月較遠期合約更為強勁(價格漲幅更快)。相反,如果價格下跌,牛市套利者認為近期合約較遠期合約跌幅要小。而且永遠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即近期合約蠢蠢欲漲,而遠期合約則時時待跌。熊市基差正好同牛市基差相反。針對同一商品,投資者拋空近期合約而做多遠期合約。熊市套利者認為遠期合約將較近期合約上漲空間大,或者說近期合約較遠期合約下跌幅度要快。在市場中,牛市套利或者熊市套利都可以作為直接交易的替代品。其優勢是震盪較小,保證金成本偏低。不利的一面就是當你對市場走勢判斷准確的時候,基差套利所獲取的利潤不若單純直接做某個合約的空間大。
跨商品套利的一種特殊方式就是在一個商品和它的附屬產品之間做。常見的一種套利方式就是在大豆和它的產品豆餅、豆油之間做,叫「大豆提油套利」。這種套利是一種相對較為復雜的交易。大豆很少直接被消費。幾乎所有的大豆要生產成兩種產品:豆餅和豆油。大豆生產商從買進大豆的成本及其豆製品中的差價來獲取利潤。這種交易被稱為「大豆提油套利」。
對於那些單純從事期貨交易的投資者來說,商品基差套利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投資工具。舉個例子,假如近月玉米價格漲勢較遠期強勁,這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是基本面顯牛的一個信號,價格有可能進一步上漲。相反,如果在上漲過程中近月玉米漲幅不若遠期合約,投資者可以大致得出這樣的結論,近期價格的上揚主要是基於技術性買盤的推動,而基本面仍無實質利好,應隨時做好拋空的准備。
通過觀察基差,投資者可以發現哪個合約走勢最為強勁,從而買進該合約,而拋出那些走勢可能乏力的合約。
『柒』 求助!國債期貨問題。基點,基差,久期,轉換因子相關計算很復雜~
我不是很有把握,試著回答:
第一題:該機構將發行債券、將獲得資金,最怕的是這一個月利率上升,導致無法募集到足夠的資金;若這個月利率下降,他的融資成本會降低,是好事兒。所以主要是要對沖利率上升的風險。
所以進行期貨交易,當利率上升時應該通過期貨盈利,對沖現貨市場的風險。利率上升時能從國債期貨中盈利,應該是期望到期國債下跌,是賣出期貨。
數量上,是不是這么算:45000÷83.490÷5.3=101.7
猜一下,這題是不是選D啊
第二題,數字應該是103
將購入債券,樂於看到利率上升,此時債券價格會下跌。怕見到利率下降。所以為了對沖利率下降,操作上應該是買入國債期貨的。
第三題,真的have no idea。。。sorry
『捌』 期貨關於基差的問題
這兩種市場情況都算是正常的。
「特別是對於反向市場,《期貨從業人員考試用書》上是這么解釋它出現的原因的:一是近期對某種商品或資產需求非常迫切,遠大於近期產量及庫存量,使現貨價格大幅度增加,高於期貨價格,基差為正值;二是預計將來該商品的供給會大幅度增加,導致起火價格大幅度下降,低於現貨價格,基差為正值。」-----這種解釋好像沒問題。
『玖』 基差大小與期貨的關系
基差越大意味著期貨價格有回歸現貨價格水平的需求,但是期貨風險大,不絕對。
『拾』 債券中基差(Basis)是什麼意思
應付債券是企業發行的債券,需要定期還本和付息.所以發行的時候就形成了企業的負債,計入"應付債券-面值"或"應付債券-利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