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國債期貨案魏東
1. 清朝的魏東亭怎麼死的 求快點
是病死的。
歷史上沒有魏東亭這個人。他是出自二月河小說中的虛構,其原型應為曹雪芹之祖父江寧織造曹寅。他自幼即作為康熙的伴讀,與康熙關系密切。曹寅是病死的,至於魏東亭本來就是故事裡的人物。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又名康熙帝國)里是病死的,而電視劇《雍正王朝》里是被逼自殺的,但在原創的兩部小說中魏東亭都是病死的(和曹寅一樣)。
只不過是《康熙大帝》里邊魏東亭是死在雍親王追債之前,康熙讓魏東亭進京詳細說一下索額圖和楊起隆勾結謀逆的陳年舊案時魏東亭恰好病死在途中的,和電視劇的雍親王追債沒有一點關系。
(1)327國債期貨案魏東擴展閱讀:
作者之所以取「魏東亭」這個名字,也是作者玩的一個小的文字游戲,歷來曹魏連稱,以魏代曹,而曹寅字「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為「東亭」,所以歷史上的曹楝亭,就變成了小說里的魏東亭。
有一次,康熙巡視河道,因為他要治理黃河,而康熙本人最講究科學和實際的考察。在巡視的時候,路人發生了爭執,這是地方老百姓和地方小官的糾紛,康熙走到人群看個究竟。在觀看中,康熙得罪了惡人,那惡人要打康熙。
康熙堂堂皇帝,哪有受過這種屈辱,眼看惡人正要打來的時候,康熙本想拔出天子寶劍怒斬惡人,但因為微服出巡,沒有帶配劍。但轉頭一看,那個魏東亭正在呆頭呆腦地望著,不知如何應付這種突發事件。
康熙立即揚起手,大力地一掌「啪」的就是一記耳光打向魏東亭,說:「主辱臣死,你懂嗎?難道要朕親自動手?」 一句說話提醒了魏東亭,立即出手解圍。
當晚,康熙休息的時候,要了一杯茶,又要了一些點心,但不知為什麼,總是心神不定,不想吃也沒有興趣做什麼,只好拿來一本書閱讀,讀了幾頁又放下。康熙叫在外站崗的魏東亭,說:東亭!你走到燈前來吧!
魏東亭不知有什麼事,有點戰戰兢兢,因為今時不同往日,以前和康熙一同長大,真是兩小無猜,但現今皇帝天天成長,開始有自己的威嚴,再加上今天的一巴掌,早已感到自己和康熙,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朋友關系。
2.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會堅持把魏東亭貶到台澎做知縣
《康熙王朝》中魏東亭因為沒有發現棲霞寺當中藏有大炮,並且使叛賊楊起隆逃掉,所以被貶到台灣做知縣。
在《康熙王朝》的第三十六集當中,魏東亭下令嚴搜紫金山和棲霞山,尋找三門大炮。葛禮向楊起隆索要八百萬兩銀子。
葛禮親自率兵到棲霞寺找尋銀兩,三門大炮也找到,魏東亭稱也將棲霞寺銀兩作軍餉,但楊起隆逃掉了。康熙因魏東亭瀆職進行處罰,給他兩條出路,魏東亭選擇了去台澎當知縣。
(2)327國債期貨案魏東擴展閱讀:
《康熙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小說,情節氣勢磅礴,人物刻畫深刻,有狼煙四起的戰場,有深闈莫測的宮廷,有勾心鬥角的官場,也有情真意切的情感生活。
這是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康熙王朝》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查時,被譽為思想性、藝術性、政治性都達到了相當高度,在內地的收視率十分可觀。
雖然被不少清史專家批評將康熙臣子改編得面目全非,不過該劇的收視率已經證明了它的成功度,不然也不會惹來如此多的質疑。而陳道明和斯琴高娃的出色表演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3. 魏東亭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並無此人,魏東亭,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虛構人物,康熙帝的親信,大忠臣。原型應該為曹寅。
《康熙王朝》里魏東亭是康熙的發小,從小在康熙身邊做侍衛,後來外任做官最後做到了正一品大員總督,不過在康熙收復台灣之後,南巡時,差點被南京城的前明叛逆給弒了,他便借這個由頭將魏東亭貶到台灣做了個一品知府。
《康熙王朝》中魏東亭的人物設計為,康熙皇帝幼年時候的老師魏承謨的兒子,從小進宮作為皇帝的伴讀,可以說是康熙幼年的玩伴,所以康熙對其非常信任,康熙親政後魏東亭為康熙近身侍衛,可以說是皇帝的心腹。
(3)327國債期貨案魏東擴展閱讀
魏東亭是出自二月河小說中的虛構,其原型應為曹雪芹之祖父江寧織造曹寅。之所以取「魏東亭」這個名字,也是作者玩的一個小的文字游戲,歷來曹魏連稱,以魏代曹,而曹寅字「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為「東亭」,所以歷史上的曹楝亭,就變成了小說里的魏東亭。
他自幼即作為康熙的伴讀,與康熙關系密切。曹寅是病死的,至於魏東亭本來就是故事裡的人物。二月河在創作這兩部小說是採用了不同的情節,有時是一件事但在兩個小說里卻有不同的內容,不同故事裡結局不同,而在兩部電視劇和兩部小說之中魏東亭的死與截然不同。
4. 327國債事件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
一、1995年2月23日爆發的327國債期貨事件,可以說是建國以來罕見的金融地震。
327品種是對1992年發行的3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代稱。由於其於1995年6月即將交收,現貨1992年3年期國債保值貼補率明顯低於銀行利率,故一向是頗為活躍的炒作題材。
市場在1994年底就傳言327等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國庫券可能要加息;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不可能,因為一旦加息需要國家多支出10多億元的資金,在客觀形勢吃緊的情況下,顯然絕非易事。
於是,圍繞著對這一問題的爭議,期貨市場形成了327品種的多方與空方,該品種價格行情的最大振幅曾達4元多。
二、2月23日,財政部發出公告,關於1992年期國庫券保值貼補的消息終於得到證實。多頭得理不饒人,咄咄逼人地乘勝追擊,而空方卻不甘束手就擒。雙方圍繞327高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空方的總指揮是萬國證券公司,二號主力遼寧國發(集團)公司。
在148.50元附近,空方集結了大量的兵力。但多方力量勢不可擋,一開盤,價位就跳空高開,數百萬的空單被輕而易舉地吃掉,價格大幅飆升,迅速推高到151.98元。16時22分,離收盤還有8分鍾。
正當許多人都以為大局已定時,風雲突變,730萬口(約合人民幣1460億元)的拋單突然出現在屏幕上,多方頓時兵敗如山倒。
最後雙方在147.50元的位置鳴金收兵。當日上海國債期貨總成交8539.93億元,其中80%即6800億元左右集中在327品種上。若按收市價147.50元結算,意味著一大批多頭將一貧如洗,甚至陷於無法自拔的資不抵債的泥坑。
交易剛結束,上海證券交易所、證管辦就接到了指有會員嚴重違規操作的控告。根據後來的處理結果,327事件被定性為一起嚴重的違規事件。
它是在國債期貨市場發展過快、交易所監管不嚴和風險管理滯後的情況下,由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遼寧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大戶蓄意違規、操縱市場、扭曲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所引起的國債期貨風波。
三、作為327事件主要責任者的萬國證券公司,在這次大起大落的劇烈震盪中,一下子就陷入了滅頂之災。萬國證券成立於1988年7月18日,總裁管金生。
這家起步時只有3500萬元資本金的證券公司在短短6年的時間就發展成資產規模數十億元的綜合性公司,是中國證券業的一大奇跡。
萬國證券成立不到兩個月就先聲奪人,爭取到為義大利國民勞動銀行新加坡分行在倫敦發行歐洲日元證券作承銷商,成為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從事同類業務的第一家證券公司。
1992年,萬國證券又與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及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聯合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大眾國際51%的股權,又創造了國內證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購控股上市公司的奇跡。
1993年。萬國證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評級中成為唯一獲得國內AAA最高信用級別的一家。
1994年,萬國證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總成交量的22%,B股則達到50%,在上交所會員中首屈一指。當年上市的上海12隻B股中有8隻是由萬國證券作國內主承銷商。
如日中天的萬國證券打起了「萬國證券,證券王國」的旗號,聲言要成為中國的野村、中國的美林。然而,在缺乏必要的監管條件下的過於順利以及由此滋長起來的狂妄自大及膨脹野心,卻成了它的「死穴」。
四、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是上海外國語學院法國文學碩士,畢業後先後就職於上海市級機關、上海信託投資公司。曾擔任中美國際投資法研討會秘書長,由此而受歐共體邀請,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進修,獲法學碩士及商業管理碩士。
1988年學成回國,即著手創辦萬國證券公司。人生經歷上過於一帆風順,同樣容易養成一個人過於自負的性格。他風頭出盡,被尊為「中國證券教父」。
327事件後,人們指責管金生用家長制的那一套來領導全國最大的證券公司,而他本人卻感到還有一條,這就是萬國缺少監督機制。
如果說管金生在327品種上走了眼不過是一種偶然,那麼,他以及他所領導的萬國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為則是一種必然。自從成為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幾乎所向無敵的虎狼之師,他們就太自以為是,也太自信了,他們以為國家不可能因其利率偏低而加息,因而一直在做空。
而當加息的消息被證實時,為了挽救公司可能出現的高達10億元以上的損失,便不顧一切地鋌而走險,違規惡炒。
2月23日下午,空方主力陣營中的遼國發臨陣倒戈,突然空翻多,使327品種的創出151.98元的天價。
在大勢既去的情況下,最後8分鍾,急紅了眼的空方司令萬國赤膊上陣,先以50萬口將價位打到150元,接著連續以幾個數十萬口的量級把價位再打到148元,最後一筆730萬口的巨大賣單令全場目瞪口呆,把價位封死在147.50元。
在這一陣緊鑼密鼓的狂轟爛炸之中,萬國共拋出1056萬口賣單,面值達2112億元,而所有的327國債總額只有240億元。也就是說,萬國賣空的數額超過了該品種總額的7.8倍。
管金生的一步之差,令萬國遭遇了它事業上的滑鐵盧,在管本人而言也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滑鐵盧。
(4)327國債期貨案魏東擴展閱讀
「中國的巴林事件」
以萬國證券公司為代表的空方主力認為1995年1月起通貨膨脹已見頂回落,不會貼息,堅決做空,而其對手方中經開則依據物價翹尾、周邊市場「327」品種價格普遍高於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財政部決策動向等因素,堅決做多,不斷推升價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種上聯合做空的遼寧國發(集團)有限公司搶先得知「327」貼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為做多,使得「327」品種在一分鍾內上漲2元,十分鍾內上漲3.77元。
做空主力萬國證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當時的持倉量和價位,一旦期貨合約到期,履行交割義務,其虧損高達60多億元。
為維護自己利益,「327」合約空方主力在148.50價位封盤失敗後,在交易結束前最後8分鍾,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萬手、價值1400億元的巨量空單,將價格打壓至147.50元收盤,使「327」合約暴跌3.8元,並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造成了傳媒所稱的「中國的巴林事件」。
「327」國債交易中的異常情況,震驚了證券市場。事發當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關各方緊急磋商,最終權衡利弊,確認空方主力惡意違規,宣布最後8分鍾所有的「327」品種期貨交易無效,各會員之間實行協議平倉。
5. 國債期貨327事件中為什麼叫327啊
「327」是國債期貨合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1995年2月23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違規交易327合約,最後8分鍾內共砸出1056萬口賣單,面值達2112億元國債,最終因政府幹預萬國虧損16億元人民幣。國債期貨因此夭折。
再給你補充點吧: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中國大陸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具體情況-------是當時以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最活躍,其中多空兩大陣營匯聚當時中國證券市場的風雲人物,空方為當時號稱「上海灘證券教父」 的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總裁管金生;和「遼國發」高原和高嶺兄弟2人為首。多方則是以當時財政部直屬的「中經開」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帶的私人大戶,其中包括安徽的後來創立國元證券的陳樹隆,和深圳大鵬證券董事長徐衛國及其他江浙個人大戶,這是一次總的來說是瘋狂瓜分國有資產的豪華大餐啊,躺下了一個萬國證券---------造就了大批千萬億萬富豪!
管金生為首空方是「中國證券市場早期最有思想的一批市場派人士」 ,他們更相信自己的分析,多方則純粹是一批「黑幕消息派人士」,他們炒的是「內幕消息」 ,這本來是違法的,可是在中國從來都是「老實規矩的人吃虧」 ,不違法打點「插邊球」是任何領域都很難賺到大錢的。
上交所沒有公布管和萬國的名字但是萬國在劫難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盤價到期交割---萬國賠60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管金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萬國賺42億元,如果按照151.30元平倉---萬國虧16億元。
看了這黑吃黑事件,不免叫人覺得英雄氣短,感慨非常,就連中國當時最大的大機構萬國管金生的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都一日而亡,想我等散戶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對金融市場的膚淺認識,只有自覺加強自我風險教育!
中經開滅了萬國---後也破產,中經開主管國債期貨的副總裁戴學民,1995年年底在北京遇到不名身份的人刺殺,傷及肝部,戴學民既未報案,也未住院,到醫院草草包紮後,當天即乘航班離開北京。此人在1997年前還和部分熟人電話聯絡過,1997年後下落不明……
後來中經開在「長虹轉配股違規上市」中又故伎重演賺了很多錢,後來中國證券市場的幾個大系如「涌金系的魏東」、「東歐系」、「金信系」 「漢龍系」的成長發展都與「長虹轉配股違規上市」獲取暴利有關,這就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黑幕 !!
中經開,據說在90年代初期,其員工過著的都是現在高級白領們比不上的生活。那裡面給人的印象就是:神秘。至於其最終為何破產,我想在他的後台利用它消滅了所有對手以後,中經開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6. 康熙王朝最後一集魏東亭為什麼看不懂遺旨
這個是個懸念,清宮的幾個懸案中就有雍正即位之謎,沒有什麼定論,一般都認為康熙晚年遺旨中是制定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即位,可能有些民間野史混淆視聽,但是這中間也有疑點。魏東亭看不懂是因為出乎意料,四阿哥表面上給人的印象是與世無爭,所以沒想到會是他。
7. 「魏東亭」歷史上有此人嗎
在歷史上並沒有魏東亭這個人。
魏東亭,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和《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虛構人物,書中康熙帝的親信,大忠臣,但在歷史上並無這個人。其原型應為曹雪芹之祖父江寧織造曹寅。
之所以取「魏東亭」這個名字,也是作者玩的一個小的文字游戲,歷來曹魏連稱,以魏代曹,而曹寅字「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為「東亭(繁體字:東亭)」,所以歷史上的曹楝亭,就變成了小說里的魏東亭。
(7)327國債期貨案魏東擴展閱讀:
他自幼即作為康熙的伴讀,與康熙關系密切。
康熙說:朕要有意鍛煉你一下。你說要棄武就文,目的當然要他日找一條好的出路,這是對的,如果封你一個官職,只是朕一句話就可以了,但這樣不能培養你成材。你還需要多一點歷練,所以朕對你是嚴格了一些。
你知道嗎?索額圖是皇親,有時胡來,只要不太過分,朕也會忍他一忍,給他一點面子。將來你的前途,肯定在明珠、索額圖等人之上,但要好好歷練…魏東亭聽了,更加感激,說:主子明訓,令奴才茅塞頓開…康熙又說:朕再三籌劃,才不得不把你留在身邊。你要吃得起這個虧呀!
康熙一番說明,說得又情真又意切,魏東亭本來有很多怨氣,但經過今次一掌之後,得到皇帝如此交心地講明白,真是又服又貼,更加忠心地做好份內的工作了。
8. 下面是三位同學50米的賽跑成績。如果魏東是第二名,那麼他的成績是
9.32>9.05>8.98>8.81,
根據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可得:張明第一名,李清第二名;
8.98-8.81=0.17(秒),
答:和第一名僅相差0.17秒.
故答案為:張明,李清,0.17.
9. 歷來是埋葬梟雄的地方 只是這一次死的會不會是潮汕
從汕頭市領導帶潮汕商幫集體為姚振華造勢的時候,萬科股權大戰就從撕破臉走向了不可控。
潮汕人以前從不會做這種事。送錢用不著這樣。這是明目張膽、敲鑼打鼓地站台亮肌肉。
恆大、融創這兩天也來了。但焦點其實沒變,還是寶萬華三雄爭霸。
許家印除非腦子燒糊塗了,才會這時候想來當大股東。大概率是其中某方的利益相關方。還有轉移視線的作用。
不摻立場客觀地說:這時候希望大資本進場的,只有姚振華。先把二級市場的險情解了,場外對價,好說。
但是啊但是,戲飆到這個程度,哪還有完美收場的可能。捅出去的刀子,收回來也是流血的。
所以下個斷語,既然都已破了底線,唯一的方向就是繼續突破底線。各方都在磨刀,准備捅向更致命的部位。
反正這個監管空窗期不出刀,秋後也會被算賬。
中國股市,從來是埋葬梟雄的地方。
埋骨何須桑梓地,A股處處是青山。
在土地、交通、基建市場上,很多東西可以私底下解決。股市不太可能。即使一級市場留下案底,都會彪炳史冊,抹之不去,G點永存,隨時會被別人捅。洗不白,擦不去。
但是股市是流動性最強的地方,資本變現能力也強。其它出口不暢的時候,資本總會被誘引到二級市場。
一旦來到這個市場,不理性的不止是股民,也包括各個資本族系。再強大,總有機會被捅刀。沒上萬科的時候,誰關心姚振華的錢怎麼來的。
其實中國資本市場25年歷史里的折戟梟雄,大多的路數都是如此。成也資本運作,敗也物壯則老。大多都離不開亂花迷眼的高杠桿和關聯交易。
最具參考價值的,還是唐萬新。
「德隆系」的創始人,中國第一代產融結合的拓荒者,唐萬新曾導演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最大神話:一個資產一度超過1200億元,橫跨數十個行業、下屬二百多家企業。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財技」,曾與時髦的「產業整合」、「混業經營」理念一起為人所津津樂道。但這種「杠桿」式資本運作模式,成為放大產業、金融風險的禍首。
德隆正式控股的上市公司一度達到6家,與其密切合作的上市公司有40餘家。這些上市公司被德隆佔用的資金總額共計超過40億元。與此同時,德隆還將相當多的流通股進行質押以獲得資金。
德隆獲得銀行貸款的方式是:先由上市公司貸出用於下一步並購所需資金,並購完成後,再由下一級被並購企業向銀行貸款,反過來由上市公司擔保。德隆通過層層控股,對這些資金擁有絕對的支配權。這種「以小搏大」的資金運作手法,固然發揮了資本的最大效應,但給整個集團帶來了極大的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整個系統就會迅速崩潰。
另一方面,相對於德隆這種資本利用率極高的運作手法,其自身的管理資源和管理能力有限,融資成本高昂,不可能管好無限放大的資源。因此,不僅集團外部經濟泡沫壓縮對系統造成威脅,即使內部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如高管人員挪用資金),也很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危機。
2004年5月,唐萬新出走海外,1個多月後回國自首。
2006年,唐萬新等人在武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涉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被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唐萬新及其屬下高管利用下屬金融機構,採取承諾保底和固定收益率,與不特定社會公眾簽訂委託投資協議的方式,實施變相吸收公眾存款450億元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採取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手段長期操縱股票交易價格非法獲利98.61億元的行為,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交易秩序,涉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
最終唐萬新因操縱證券交易價格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兩罪並罰被判8年。此前,德隆參股或控股的金融機構德恆證券、金新信託、中富證券和恆信證券等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
當時業界即分析金控公司模式導致內部盤根錯節並且隱秘的關系,給監管部門帶來了很大挑戰。希望盡快對混業經營和民間集資等模糊地帶明確法律邊界,底線列明,釋放長久的創造力。
還有一長串被A股消滅的名單,都曾是名震一時的梟雄。
●管金生
1995年,管金生因「3.27」國債期貨事件從萬國證券辭職,1997年因行賄、濫用公共資金獲刑17年。2003年,管金生保外就醫。
2015年,在一次論壇上,管金生說「二十年前的327事件,我並不口服心服,但是在行動上絕對尊重和遵守了法律的判決。」
「我個人也有自我檢查和自我反省,由於當時市場管理者在我提出合理化的停牌建議之後,採取了不作為的做法,照當時那天情況繼續交易的結果,一定是空方券商全部破產,沒有任何一家的空方可以倖免於難,幾十家的券商破產,一定會發生大規模的股民投資者上街擠兌,到證券公司擠兌,在上海這個地方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這絕對是一場金融風暴。
如果當時我有足夠的智慧,完全應當綜合採用外交和政治的手段,管理者不作為就向管理者的上級再反映……比起那些始終堅持改革不動搖又能安全交易的那些企業家,我跟他們差的很遠,差在智慧上。」
●張海
健力寶原總裁,2005年3月被佛山警方拘捕,後因職務侵佔罪與挪用資金罪獲刑10年,後相繼兩次減刑,最終於2011年年初提前出獄。被查實減刑系弄虛作假之後和女友出逃境外。
受此案牽連者24人被查辦。其中司法行政、監獄系統11人,看守所系統3人,法院系統1人,律師2人,社會人員7人。
●周正毅
前上海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原農凱集團公司董事長,曾被封為「上海首富」。
2007年,因操縱證券交易、行賄、挪用資金等獲刑16年
●劉漢
原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5家(其中國內1家,海外4家),擁有全資及控股企業30多家。
在上世紀80、90年代市場經濟初起、價格雙軌時,從木材運輸和建材等貿易中賺得第一桶金,1994年在期貨市場中一戰成功,躋身億元富豪之列。
2014年,因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
●呂梁
證券記者出身,采訪了近百位股民,在數十家財經媒體發表了影響深遠的《百萬股民「炒」深圳》的長篇紀實報道。
後先後操盤康達爾(000048)、中科創業,通過上市公司互保、上市公司通過銀行質押貸款、券商融資和個人鎖倉等復雜的資金關系,編織成一條耗盡54億元之巨的資金鏈。造就了「牛股神話」,吸引大量炒家入場,最終崩盤。
2001年,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後「人間蒸發」,至今不知所蹤。
●羅成
1982年因「投機倒把罪」被判入獄。出獄之後,將東大集團銷售收入做到比TCL、格力還高。然而羅成沒有在東大拿到一點股份,憤而二次創業,並最終造就當年的天下第一股——億安科技。
億安科技從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股價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漲到突破百元大關,成為自滬深股票實施拆細後首隻市價超過百元的股票。2001年1月10日,證監會宣布查處億安科技股價操縱案,此後億安科技連續6個跌停板,莊家在融資人手中的股票被強行斬倉,億安科技徹底崩盤。
羅成抽資出逃,他曾經發回一份傳真,裡面只有簡短的兩句:「關於這次股市操縱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負責,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另外,我拿走了8000萬元,以後由我負責。」
2001年,操縱股價,出逃
●仰融
一手締造了一個資產規模達200億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華晨帝國。央視將其評為2001年經濟界的十大風雲人物。他是第一個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的人,也曾是300億資產的「主人」。
2002年3月11日,財政部下發了(2002)第五號函,認定華晨所有資產歸國家所有,並直接撥給遼寧省政府。基本依據是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屬國有(由於海外上市條件制約,華晨汽車上市文件所披露的最終控股股東名單是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該基金會當時由仰融掌握。此後,該基金會被認定為完全國有),這也成為仰融與華晨的產權糾紛之重要因素。
此後,他陸續經歷了資產清查、職務解除、出走美國……直至被中國遼寧省政府刑事批捕。
2002年,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批捕後,仰融出走美國。
●朱耀民
網路葯業莊家,從券商、銀行以1:4甚至更高杠桿融資操盤獲利。最終爆倉。
2003年,因金融詐騙判刑14年。出逃兩個月後被抓。
●張少鴻
2004年,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刑10年
●魏東
2008年,自殺
●顧雛軍
2008年,因虛報注冊資本、挪用資金等罪名獲刑12年
●張榮坤
2008年,因操縱證券市場罪獲刑19年
●劉軍
2009,因行賄官員判刑14年
●嚴曉群
2010年,因銀根收緊債務黑洞被刑拘
●黃光裕
2010年,因內幕交易、單位行賄獲刑14年
●宋如華
2013年,因挪用資金獲刑9年
●成清波
2014年,因涉非法集資被批捕
●徐翔
2015年,因涉內幕交易、操縱股價被判刑事強制措施。
近期曝出徐翔在東方金鈺(600086)的暗倉(找人代持),市場猜測之前徐翔通過「暗倉」操盤了多隻股票。
寶萬華三方都已難全身而退,只看誰傷得輕,誰傷得重,誰倒在台上。
今天一起回顧下那些曾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梟雄,對比一下今天的戰場。體會一下什麼叫退一步海闊天空。
以及,不管一個商幫多麼強大,它也要意識到自己姓商,但另兩家姓罩。
人的悲劇在於:慾望無止境,能力終歸有邊界。
二級市場是檢驗慾望和能力的最好地方。
(作者:悅濤 來源:深圳經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