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到研究
『壹』 國債期貨到底怎麼玩
一句話:國債可以買買,期貨少接觸.....
到底怎麼玩?在大學這兩個都是兩個巨大的專業課,你一句到底怎麼玩讓人怎麼回答?
『貳』 國債期貨到期交割未平倉,會怎麼樣
你好,到期前客戶未平倉,期貨公司會通知客戶的,一般都會在到期前平掉。
『叄』 國債期貨專題研究之二:如何尋找最便宜交割券
國債期貨即將推出,其定價和策略是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尋找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券)。中金所實施虛擬的標准券制度,而可交割國債通過固定的轉換因子可以轉化為標准券。由於中金所測算轉換因子時假定未來各時點貼現率均為3%,使得通過轉換因子得到的交割券存在高估或低估。
尋找CTD券主要有三種方法:最大隱含回購利率法、基差法和凈基差法。
最可靠的方法是最大隱含回購利率法,隱含回購利率反映的是期貨空頭買入國債現貨並用於交割所得到的理論收益率,收益率最高的即為CTD券。
基差法反映的是空頭購買國債現貨用於交割的成本,基差最小的即為CTD券。凈基差法則在前者基礎上,考慮了持有期的票息收益以及資金的機會成本(或融資成本)。
根據最大隱含回購利率法推出國債期貨CTD券的經驗法則如下:
(1)當國債到期收益率大於標准券票面利率3%時,久期越大,越有可能成為CTD券;且當收益率曲線越陡時,長久期國債,越有可能成為CTD券。
(2)當國債到期收益率小於標准券票面利率3%時,久期越小,越有可能成為CTD券;且當收益率曲線越平坦時,久期越小,越有可能成為CTD券。
(3)對於不同時刻t,CTD券可能是不同的。但根據歷史經驗,在合約期內,一般CTD券變動的比較少。
『肆』 國際上最近五年有關國債期貨的大事件有哪些
由於中國暫停了國債20年,很多國債的資料都不受重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外國債期沒有多少研究價值,每個國家的債務體系不一樣,好像美國,不叫國債,叫債券,對全世界開發,中國持有持有不少,而中國的國債,90%都是內銷,都是自己國家的百姓和機構持有,所有國內的經濟經常,金融政策對其影響最大,想做好國債,多點研究銀行的利率,國家對金融政策的變動。
『伍』 國債期貨最初起源於那個國家的哪個交易所
期貨的產生與發展
(一)期貨交易的起源
期貨市場的歷史可以追索到中世紀。最初創建期貨市場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農民和商人的需要。假定某年5月份一位農民的狀況,他預計在9月份收獲穀物的價格將會不確定。如果當時供小於求,穀物價格可能漲到很高--尤其是當農民不急於賣出穀物時,顯示易見,此時農民及其家人面臨著很大價格不確定的風險。
下面我們假定有一位商人對穀物有長期的需求,他也面臨著很大的價格風險。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價格對他會很有利。但是當供小於求時,價格都有可能漲得過高。這樣一來,對農民和商人來說,在9月份(或更早)時見面,根據雙方對9月份穀物的供求的預期而達成一個一致的價格,就很有意義。換句話說,他們可以協商制定某種類型的期貨合約,這個期貨合約可以消除雙方各自面臨的因未來價格不確定而產生的風險。
期貨交易是從現貨交易中遠期市場發展而來的。
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在19世紀中期產生於美國中北部地區。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並採用遠期合約方式進行交易,到了1865年,又推出了標准化合約。同時實行了保證金制度,向簽約雙方收取不超過合約價值10%的保證金作為履約保證。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制度創新,促成了真正意義上期貨交易的誕生。而投機者很快對這種合約產生了興趣。他們發現,交易活動中合約的交易比交易穀物本身更有吸引力。
(二) 期貨的發展
從早期的農產品期貨開始後的一百多年來,期貨交易的對象不斷擴大,種類日益繁多,花樣不斷翻新。有傳統的農產品的期貨,如穀物、棉花、小麥、油菜籽、燕麥、黃豆、玉米、糖、咖啡、可可、豬、豬肚、活牛、木材等等期貨;有金屬期貨,如黃金、白銀、鉑、銅、鋁等期貨,有方興未艾的能源期貨;如原油、汽油等。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迅速崛起的金融期貨;如:外匯、利率、股票指數等期貨。
金融期貨自從本世紀70年代初問世以來,發展十分迅速,交易量呈"爆炸性"上升之勢。金融期貨主要包括利率期貨、外匯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在美國期貨市場上,目前主要的外匯期貨包括日元期貨、德國馬剋期貨、加元期貨、歐元期貨等。利率期貨包括美國政府長期、中期和短期國債期貨等。股票指數期貨有標准·普爾500股價指數(S&P500)期貨、道·瓊斯指數期貨、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期貨等。
近十年來期貨交易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幾近成為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中的標志性特徵之一。尤其是金融期貨交易量的增長十分驚人。在當今全球期貨交易量中金融期貨的交易量已經遠遠超過商品期貨的交易量,佔全部總成交量的80%以上。在歐洲,隨著歐元區經濟一體化過程的深化,金融期貨交易量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金融期貨的交易量更是一度超過股票現貨的交易量。
『陸』 國債期貨漲跌會帶來什麼影響
是根據對市場的預期來的,國債期貨漲跌會帶來的影響有限,因為國債期貨的成交量相對較小,其門檻較高,需要50萬以上資金才能開通賬戶。
『柒』 如何做好債券投資的宏觀,利率方面的研究,建立研究體系
1. 固定收益證券概述:固定收益證券是承諾未來還本付息的債務工具以及相關衍生品的總稱。根據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固定收益證券可以分為三類:基礎性債務工具、固定收益證券衍生品、結構型債務工具。
基礎性債務工具包括資本市場工具,如國債、公司債等,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回購等。
固定收益證券衍生品可分為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如利率遠期、利率期貨、利率互換、歐洲美元期貨、利率期權等,信用衍生產品如CDS。
結構性債務工具如含權債、資產支持證券(ABS)等。
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中國債市機構投資者行為手冊》對中國的債券市場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介紹,雖然是2015年所寫,個人認為還是很有意義的一份研究報告。
2. 債券價格與收益率:這是比較基礎的內容,在很多固定收益證券的教科書中都有涉及。主要包括對利率的正確認識,如即期利率、遠期利率、瞬時遠期利率等的區別,計復利頻率,固定利率債券的即期利率定價法和到期收益率定價法,浮息債的定價,怎麼衡量債券的收益率。其中,即期利率與到期收益率的區別,到期收益率的缺陷,以及在中國市場上浮息債如何定價等需要特別加以注意。
3. 利率遠期、利率期貨與利率互換: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把握,首先是利率衍生品的概覽,如合約條款等,其次就是利率衍生品的定價,在中國,由於利率互換浮動端利率和折現率可能不一致,因此不能簡單將浮息債設為100(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還是這么做),那麼浮動端的價值如何確定? 國債期貨定價中轉換因子如何計算、CTD券如何選擇,應計利息天數如何確定?(個人認為國債期貨的定價是非常檢驗一個人耐心程度的,稍不留神就會弄錯。)最後就是利率衍生品的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