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期貨 » 325國債期貨事件的影響

325國債期貨事件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6-20 04:07:37

❶ 分析「327國債期貨事件」對我國推出股指期貨有何影響

95年的327國債事件透漏出我國證券監管法制的不健全,當時竟然可以透支去投資也就是說個別的缺少監管的機構資金是無限大的這與整個資本市存在的意義是相搏的,因為一個人或者一個機構的資金是無限大的話那就沒有投資的意義了。另外也可以說是對這種新生事物的不了解算是金融期貨的一個試點。事件發生的同時也暴露出了我國在這方面監管法制的欠缺才推遲了股指期貨的上市。

❷ 3· 27國債期貨事件是什麼事謝謝

簡單點說:
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正式發布了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公告,該日下午4時22分,萬國證券把價位打到147.40元。收市後上交所緊急磋商,當即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無效、該部分成交不計入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萬國賠60億與賺42億就在一瞬間。3個月後國債期貨市場關閉,5個月後萬國證券董事長管金生被捕。

詳細情況:
國債期貨市場是1993年底由上交所提出並經財政部、人民銀行批准而設立的試點,最主要的目的是刺激國債市場,使國債能順利地發出去。

「327」是國債期貨合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

1994年10月以後,人民銀行提高3年期以上儲蓄存款利率和恢復存款保值貼補,國庫券也同樣進行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的不確定性為炒作國債期貨提供了空間,大量機構投資者由股市轉入債市,在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峙的焦點始終是圍繞對「327」國債品種到期價格的預測,1992年3年期國庫券到期的基礎價格已經確定為128.5元,但到期的預測價格還受到保值貼補率和是否加息的影響,市場對此看法不一,多空雙方在148元附近大規模建倉,導致國債期貨市場行情火爆。

1995年2月,「327」合約的價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傳言由此得到證實,百元面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而不是132元。但一向順風順水的管金生不這樣看,偏要率領萬國證券做空。

1995年2月23日,中經開公司率領多方借利好掩殺過來,一直攻到151.98元。隨後一直在「327」品種上與萬國聯手做空的遼國發突然倒戈,改做多頭。327國債在1分鍾內漲了2元,10分鍾後漲了3.77元!

327國債每漲1元,萬國證券就要賠進十幾億元!按照它的持倉量和現行價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將要拿出60億元資金。毫無疑問,萬國沒有這個能力。其負責人管金生鋌而走險,下午4時22分13秒突然發難,先以50萬口把價位從151.30元轟到150元,然後把價位打到148元,最後一個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價位打到147.40元。(這筆730萬口賣單面值1.46萬億元,接近中國1994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3!)此舉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令整個市場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盤時的價格來計算,這一天做多的機構,包括像遼國發這樣空翻多的機構都將血本無歸,而萬國不僅能夠擺脫掉危機,並且還可以賺到42億元。

當天夜裡11點,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異常,是無效的,該部分不計入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經過此次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後簽訂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

萬國證券在劫難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盤價到期交割,萬國賠60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管金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萬國賺42億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盤價平倉,萬國虧16億元。

第二天,萬國證券發生擠兌。3個月後,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

萬國證券經此一仗,元氣大傷,不久被重組。1996年7月16日,申銀與萬國合並。
1995年4月,管金生辭職。5月19日,管金生被捕,罪名為貪污、挪用公款40餘萬元,但沒有違反期貨交易規則的說辭。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

❸ 國債期貨3.27事件是怎麼回事啊

1993年開始的國債期貨交易風波,主要是指的3.27風波國債進入期貨市場的始作俑者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在當時來說,股票市場是非常冷清的,絕大多數地方都還沒有開設證券交易,交易的保證金也要求很高,一般至少5萬元,多那個時候的人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值。而有錢的人還都沉在商品市場,對股票市場的風險是絕對害怕的,所以要改變冷清的狀態,創新品種就是活躍市場的最好辦法。
1992年底,12個品種的國債標准期貨合約被隆重推出,1993年上市交易。隨後,北京商品交易所和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等十幾家交易所也相繼推出了國債期貨。國債期貨如雨後春筍一下遍布主要的期貨交易中心。當時國債期貨走向火爆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1994年初,一些券商鑽實際利率比國債利率高的空子,違規超計劃賣出非實物國債,以套用社會資金牟利。當國務院宣布查處這類券商時,他們為了補足計劃外賣出的這部分非實物券,紛紛買入流散在社會上的實物券,使國債現貨市場人為製造出供小於求的局面。二是為了配合新國債發行,財政部根據當時物價水平較高的客觀情況,對1992年3年期和5 年期利率比較低的券種實行保值補貼。一時間,國庫券炙手可熱。
當時,國債期貨開戶保證金只要1 萬元,每手保證金只要500元,浮盈還可以再開新倉;一些散戶滿倉帶透支,一路死多頭,由幾萬元翻到幾十萬元,再由幾十萬元翻到幾百萬元,那狂熱絕不亞於一場豪賭,賭成了就是「王」,賭輸了那就另當別論了。
隨著國債期貨虛盤毫無節制的擴大,市場在進入1994年下半年以後,已逐漸淪為超級主力機構堆砌巨資互相抗衡以圖投機暴利的賭場。1995年初,市場盛傳「財政部將對『3.27'國債加息」的消息。從2月初起,當時赫赫有名的上海萬國證券公司和遼寧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對保值貼補率和貼息的錯誤預估,聯手對「3.27"品種在148元左右的交易部位大量拋空,企圖操縱市場。2月23日,遼國發及其操縱的幾家公司通過無錫國泰期貨經紀公司大筆拋空無效,又提前得知「貼息」的確切消息後,率先空翻多。這一行為再加上原本就做多的各種機構的推波助瀾,導致期價自148.50飆升,最高至151.98。
後知後覺的萬國證券當即處於全面被套牢狀態,且由於持倉過大,一旦平倉會引發價格更加飛漲,其虧損將達幾十億元,足以使整個公司煙消雲滅。為扭轉局面,其主要負責人授意惡意透支,超限量砸盤,造成收市前8分鍾,700萬手(需保證金14億元)巨單將價格暴挫至147.50。不少多頭也於瞬間由「巨額浮盈」轉眼變成「虧損爆倉」,市場一片混亂。
「3.27」事件從此震驚中外。當晚,上海證交所即發布公告,以某會員蓄意違規為由,決定尾市8分鍾所有成交無效。緊接著證監會和財政部就發布《國債期貨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其後又出台了《關於加強國債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的緊急通知》、《關於落實國債期貨交易保證金規定的緊急通知》、《關於要求各國債期貨交易場所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
然而,這一系列通知雖然都具有震懾力的權威性,但並不能在短期內改變上海證交所的風險控制機制。而且因為對萬國違規的查處進展緩慢,令個別投機商暗藏僥幸之心,所以違規操作層出不窮。終於,在1995年5月,當「3.19"國庫券借保值貼補率的上升連封停板,當「遼國發」及其聯手機構仍然違規打壓時,管理層忍無可忍了。5月18日證監會《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的發布,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金融期貨從此被勒令關張。

❹ 327國債期貨事件的來龍去脈

1995年時,國家宏觀調控提出三年內大幅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措施,到1994年底、1995年初的時段,通脹率已經被控下調了2.5%左右。眾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國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這三年裡,保值貼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據這些數據,時任萬國證券總經理,有中國證券教父之稱的管金生的預測,「327」國債的保值貼息率不可能上調,即使不下降,也應維持在8%的水平。按照這一計算,「327」國債將以132元的價格兌付。因此當市價在147~148元波動的時候,萬國證券聯合遼寧國發集團,成為了市場空頭主力。
而另外一邊,1995年的中國經濟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中經開),隸屬於財政部,有理由認為,它當時已經知道財政部將上調保值貼息率。因此,中經開成為了多頭主力。
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空頭判斷徹底錯誤。當日,中經開率領多方借利好大肆買入,將價格推到了151.98元。隨後遼國發的高嶺、高原兄弟在形勢對空頭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由空翻多,將其50萬口做空單迅速平倉,反手買入50萬口做多,「327」國債在1分鍾內漲了2元。這對於萬國證券意味著一個沉重打擊——60億人民幣的巨額虧損。管金生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在收盤前八分鍾時,做出避免巨額虧損的瘋狂舉措: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做空國債。下午四點二十二,在手頭並沒有足夠保證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發難,先以50萬口把價位從151.30元轟到150元,然後把價位打到148元,最後一個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價位打到147.40元。而這筆730萬口賣單面值1460億元。當日開盤的多方全部爆倉,並且由於時間倉促,多方根本沒有來得及有所反應,使得這次激烈的多空絞殺終於以萬國證券盈利而告終。而另一方面,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則出現了約40億元的巨額虧損。
1995年2月23日晚上十點,上交所在經過緊急會議後宣布:1995年2月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交易是異常的無效的,經過此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後簽訂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這也就是說當日收盤前8分鍾內空頭的所有賣單無效,「327」產品兌付價由會員協議確定。上交所的這一決定,使萬國證券的尾盤操作收獲瞬間化為泡影。萬國虧損56億人民幣,瀕臨破產。

❺ 3.27國債期貨事件給我國資本市場的啟發

3.27是中國的巴林銀行事件。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透支交易,也就是說期貨交易在沒有保證金的情況下發生了。這主要是當是交易所制度的漏洞,當然當時的監管措施也是很的健全。3.27直接導致了當時金融期貨市場的關閉,當然也對金融監管起到了推動作用。今年六月的股災,使各界的眼光重新聚集到金融期貨的合理性上,但是在今天中國我金融界,跟當時事件發生時的背景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沒有金融期貨,金融市場就缺少一個重要的對沖工具,反而對市場不利 ,那麼金融市場就是殘缺的。

❻ "3.27"國債期貨風波事件的事件各方

1988年4月,由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了中國農業開發信託投資公司。這家小規模的信託公司一開始就有著濃厚的「政府背景」,它以接受財政部農業周轉金委託管理起家,之後接受全部財政周轉金和農綜辦資金的委託管理。1992年1月,改名為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經信」或「中經開」。其業務擴大至信貸、證券、實業投資等自營業務。
「中經開」以其進取與兇悍的風格聞名於業界,中經開最為風光的一仗是1995年327國債期貨事件。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方大獲全勝而告終。經濟學家韓志國說:「中經開是一個特殊企業。財政部掌管政府調控大權,按常理說,它是不能辦企業的。在辦了企業的情況下,在327國債期貨這樣的交易品種中,中經開也理當不能參與,否則就有內幕交易的嫌疑。」中經開的判斷左右著多方的判斷,而當時保值貼補率與貼息的走勢又恰恰與中經開的判斷完全吻合,這不能不給中國的資本市場留下一個疑點。
此後使中經開「名聲大嗓」的還有同年8月發生的長虹轉配股事件和後來的銀廣夏事件。327之後,中經開走了一個「下降通道」。信託業務、房地產投資都不景氣,而證券的承銷業務又往往因為惡性競爭變得幾乎無利可圖。1997年,中經開對外支付幾次出現危機,78億元債台高築。2000年6月,中經開經由國務院批准,成為清理整頓後首批確定保留並移交中央金融工委管理的中央級信託投資公司之一。公司將實業投資剝離給中經投公司,信貸資產已「模擬委託」給資產管理總部繼續清收。 1955年出生,山西孝義人,上海財經大學畢業。1983-1989年,任國家審計署處長;1990年歲末,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尉文淵成為上證所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總經理。「3.27」事件之後:1995年9月15日,上交所召開理事會免去了尉文淵上交所總經理一職;1996年,創辦新盟集團,任董事長;2000年4月出任158海融證券網首席執行官。

❼ "3.27"國債期貨風波事件的原因分析

當時期貨市場管理很亂,國債期貨是十分狂熱的。貼補率的博弈1994年,國內面臨兩位數的高通脹壓力,銀行儲蓄利率達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國債自然少人問津,當時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為8%,而且每月都不斷上升,到12月突破兩位數,受此刺激,「327」國債期貨的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漲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漲了20%多。
當時,國債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在2.5%,也就是繳納250萬保證金可以做1億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漲幅度意味著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買入者已經有了相當於本金十餘倍的暴利!投資機構能日進千萬,欣喜若狂。當時有這樣一個插曲:某機構客戶代表上午打電話給公司本部,要求再想辦法籌資,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萬進去,但過了一小時後,該客戶電話再次打回本部,告訴那邊說:你那1000萬不用籌了,我這邊剛才已經賺出來了!「327」國債應該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327」的回報太低了。 於是從1995年2月初開始,市場上開始傳聞財政部又將提高保值貼補率,「327」國債將會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聞,市場出現了急劇分化,權傾一時的國內證券界「教父」人物,時任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認為,宏觀調控三年的三大目標第一條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使財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們把寶都押在做空上。
這個時候,中國經濟開發總公司開始進場堅定地做多,當時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和部分機構也做多,他們的看法就是通貨膨脹短期內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貼補肯定會漲,327國債的兌付價也會跟著漲。到當年的2月中旬,「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市場界限已經清楚的劃出來了:滿山遍野的散戶和中小機構,跟著「多頭司令」中經開做多;萬國證券和遼國發等一批機構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約每漲跌1元,萬國的賬面上就將浮動4億元的盈虧。有知情者後來評論說,其實這個時候,多空都已經沒有退路了,由對政策預期的差異變成了市場上的資金博弈。

❽ 證券市場上類似「327國債期貨事件」的重大事件有哪些,或者一些大公司或者個人在關於證券投資上的失敗事件

1、最著名的逼倉典型——327國債 國債期貨最早由上海證券交易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推出,只向證券商自營開放,後來才向公眾開放。進入一九九年、一九九五年達到其鼎盛期。也在其鼎盛期出現兩個風險事件,「314」、 「 327」國債期貨事件,最引人注目的是「327」事件,有關當事人至今還在押中 隨「327」國債貼息消息明朗及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財政部新債發行量消息公開,全國各地國債期貨市場出現向上突破行情,上證所327合約空方主力在封盤失敗後蓄意違規,十六點二十二分開始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將價格打壓至147.50元收盤,327合約暴跌3.8元,當日開倉多頭全線爆倉。事後有關方面宣布這個時段交易無效,並將蓄意違規者管金生逮捕入獄。國債期貨嚴重透支交易是期貨市場違規操縱最極端表現,是對整個市場的愚弄,為市場各方不難容忍,有關人員為此失出了沉重代價。 助長327事件發生的客觀原因主要有兩條: 一、泛用保證金制度,國債期貨收取的保證金率僅為1%,過低的保證金助長了投機氣氛也使每日無負債制度難於維持,市場結算風險驟然增大。 二、國債市場不具備開發期貨品種的條件,市場化程度不夠,沒有利率市場化使期貨成為競猜貼補率的游戲,價格發現套期保值無從談起。327事件直接觸發監管者的神經,整個市場掀起加強風險管理之風,各項制度措施紛紛出台。 2. 順勢逼倉典型——粳米事件 粳米事件發生於一九九四年七月至十月間。當時粳米期貨在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市場雙方圍繞國家宏觀平抑糧價與自然災害影響認識不同產生了嚴重的判斷分歧,雙方持倉不斷擴大,出現期貨價格上漲和多逼空跡象。 其間交易所出台過停市、限制持倉、強制性減倉等措施,但無法抑制因災情加重帶來的糧價上漲,當然交易所較寬松的最高價限制也助長了期價上漲。與其前採取措施帶來的回落價相比,八月份粳米期貨價格大多上漲200元/噸,以9503合約為例已上漲2400元/噸,而這年春節前後價格不過1900元/噸而已。九月初有關部門召開一系列平抑糧價會議,粳米期貨曾出現價格連續四天跌板行情來,但上海糧交所公布縮小漲跌停板額至10元及取消最高限價消息下,粳米期價又出現連續漲停板現象。十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暫停粳米期貨請示,粳米期價終於停盤,隨即退出歷史舞台。 粳米期貨逼倉表面上看有基本面支持如災情加重帶來減產預期,但這種觀點在當時並不得到認同,人們看到的是一種不切實際的預期上漲心理,這種心理助漲期貨價也助漲了現貨價,為了抑制這種心理漫延保持糧價在宏觀調控下的穩定,有關方面採取關停措施。 3、一個並非例外的逼倉事件——棕櫚油空逼多 歷史上中國風險事件大多以多逼空方式出現,現貨供應緊張及投機資本龐大常促使多逼倉局面形成,但是多逼倉又多以失敗方式出現,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的國家,國家常運用其它手段對價格進行干預,使得多逼空容易遭遇政策風險。一九九五年發生的棕櫚油事件卻以空逼多的方式出現,決定這種逼倉形成的主要原因當然是現貨供應充足及投機資本過小。 一九九五年三月,某券商資金憑一已之力與力量龐大的進口商在中商M506合約上展開對峙。當時基本面條件對多頭是十分不利的,先不說國內外棕櫚油市場行情有所回落,國內期貨監管工作也以抑制通貨膨脹、抑制過度投機為重點,在政策風險及不利的現貨市場面前,多頭只有一條路——平倉離場,現貨套利優勢及投機打壓使得多頭離場之途難上加難,以連續跌和擴大跌停方式使市場價格很快從9300元/噸下跌至7200元/噸。棕櫚油506是空逼多典型。 這種局面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基本面方面的,也有市場主體結構單一方面的,僅靠一個投機大戶是難於承提現貨市場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的,逆勢操縱使風險累積加大,使自已不能全身而退,一個純進口產品不利於期貨市場正常運行也是重要原因。 4、開處罰市場操縱者先例——「秈米事件」 秈米事件也稱「金創」事件,將風險事件與期貨經紀公司聯系在一起,正突出事件的特殊性。「秈米事件」發生於一九九五年廣聯交易所。受國家宏觀調控、夏糧豐收及交易所臨時保證金政策影響,九五年十月,廣聯秈米9511合約回落至2750元/噸附近,市場多頭不甘於被套,10月中旬,以廣東金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為主的多頭,利用注冊倉單較少的消息,強拉秈米9511合約期價,三個漲停板之後,期價又重回到至3050元/噸附近,持倉量劇增,隨後受現貨保值商拋壓,期貨在高位振盪,十月十九日市場價格仍維持在相對高位,且持倉量巨大,當天收盤交易所作出處罰多頭三家違規會員的決定,此後行情逆轉。十月二十四日廣聯所協議平倉,十一月二十日9511合約摘牌,收盤價為2301元/噸。 這次秈米事件開創了中國期貨交易所在合約仍在交易中對違規操縱者進行處罰的先例。十月十九日交易所作出處罰決定,十一月三日中國證監會吊銷廣東金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營業資格,它表明人們對市場操縱行為已經深惡痛絕。 在合約交易還在進行中對市場操縱作處罰,這對交易所的要求是很高的,既需要有勇氣也需要有明確的判斷方法,好在當時作出這種判斷並不難,價格異動是一個重要指標,短時間上漲猛且缺乏基本面支持,其次多頭持倉高度集中,有明目張膽操縱之表現。這次處罰正面影響是對市場操縱者造成威懾作用,整頓了市場秩序,但市場操縱也從顯在走向隱蔽,集中操縱轉向分倉操縱,查處難度有所加強。 5、成為逼倉經典的「天津紅」 天津紅於一九九四年九月在天津聯合交易所上市。逼倉事件發生於507合約上,當時乘價格回落至3800元/噸附近之時,多頭策劃一輪逼倉行情,一方面大量收購現貨,另一方面在期貨上大量買入,一九九五年五月中旬507合約成交量、持倉量明顯放大,六月初多頭主力強拉價格,出現兩個漲停板,價格漲至5151元/噸,隨即交易所提高保證金以抑制過度投機,但仍然難於控制局面,最後只有通過終端停機和停市方式要求雙方平倉來解決問題。 「天津紅507事件」其典型性表現在幾個方面,一、逼倉事件與國際市場逼倉定義完全一致,國際市場定義逼倉在可交割的現貨較少的情況下,市場主力控制了現貨,又在期貨市場上大量買入,從而達到操縱期貨謀取暴利目的,這種逼倉行為在國際市場上是違法的。天律紅小豆逼倉手法與國際市場逼倉是一樣的,而天律紅小豆屬於小品種,逼倉很容易發生。二、逼倉行為造成的價格異動十分明顯,不考慮基本面影響的情形下出現兩個漲停板,時間短獲利空間大,顯示出時間與空間不對稱性,「逼」的意義突出,人們稱這種逼倉為硬逼倉。或者因為這個特徵表現具有嚴重的負面性,交易所採取強硬措施加以制止,從而導致後來逼倉行為特徵發生變化,後來的逼倉顯得溫和些,不急迫的時間與空間盡可能對稱,人們把後來逼倉叫做軟逼倉,近期滬膠0407事件市場就視其為軟逼倉,而有關方面卻因為沒有出現連續漲跌停否定其逼倉性質,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不論硬逼倉還是軟逼倉,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市場操縱、扭曲價格、謀取暴利的行為,多以符合國際市場逼倉定義為基本特徵。 小品種特徵加上交割交易制度不完善使紅小豆逼倉事件接連不斷發生。蘇州商品交易所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推出紅小豆期貨,現貨市場低迷及交割標准過低原因致使期貨市場連創新低。但在蘇交所宣布嚴禁陳豆、新豆摻雜交割及公布實際庫存數量較少的情況下,期貨出現了大漲,以9602合約為例在十二月僅一個月時間期貨從3690元/噸漲至5325元/噸,不少空頭套保者遭遇了爆倉命運。一九九六年一月在中國證監會要求頭寸減倉和不得開出新倉的政策干預下及蘇交所強行平倉政策作用下,期貨發生逆轉。三月八日證監會停止蘇交所紅小豆期貨合約交易。 蘇州紅小豆事件使庫存向天津轉移。這時天聯所卻規定最大交割量為6萬噸的政策。期價超跌和限量交割政策為另一輪逼倉行情創造了條件,九六年第一季度天津紅小豆9609事件發生並立即受到中國證監會查處。

❾ 國債期貨「327事件」的來龍去脈

327是一個國債的產品,兌付辦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貼息。由於保值貼息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該產品在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投機價值,成為了當年最為熱門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發的327案,,民間則將2月23日稱為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釋:327是國債代號,並不是案發當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2.23)

事件發展經過
1995年時,國家宏觀調控提出三年內大幅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措施,到94年底、95年初的時段,通脹率已經被控下調了2.5%左右。眾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國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這三年裡,保值貼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據這些數據,時任萬國證券總經理,有中國證券教父之稱的管金生的預測,327國債的保值貼息率不可能上調,即使不下降,也應維持在8%的水平。按照這一計算,327國債將以132元的價格兌付。因此當市價在147~148元波動的時候,萬國證券聯合遼寧國發集團,成為了市場空頭主力。
而另外一邊,當時的中國經濟開發有限公司,隸屬於財政部,有理由認為,它當時已經知道財政部將上調保值貼息率。因此,中經開成為了多頭主力。
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空頭判斷徹底錯誤。當日,中經開率領多方借利好大肆買入,將價格推到了151.98元。隨後遼國發的高嶺、高原兄弟在形勢對空頭及其不利的情況下由空翻多,將其50萬口做空單迅速平倉,反手買入50萬口做多,327國債在1分鍾內漲了2元。這對於萬國證券意味著一個沉重打擊——60億人民幣的巨額虧損。管金生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在收盤前八分鍾時,做出避免巨額虧損的瘋狂舉措: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做空國債。下午四點二十二,在手頭並沒有足夠保證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發難,先以50萬口把價位從151.30元轟到150元,然後把價位打到148元,最後一個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價位打到147.40元。而這筆730萬口賣單面值1460億元。當日開盤的多方全部爆倉,並且由於時間倉促,多方根本沒有來得及有所反應,使得這次激烈的多空絞殺終於以萬國證券盈利而告終。而另一方面,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則出現了約40億元的巨額虧損。
2月23日晚上十點,上交所在經過緊急會議後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交易是異常的無效的,經過此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後簽訂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這也就是說當日收盤前8分鍾內多頭的所有賣單無效,327產品兌付價由會員協議確定。上交所的這一決定,使萬國證券的尾盤操作收獲瞬間化為泡影。萬國虧損56億人民幣,瀕臨破產。
2月24日,上交所發出《關於加強國債期貨交易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就國債期貨交易的監管問題作出六項規定,,即1、從2月24日起,對國債期貨交易實行漲跌停板制度,2、嚴格加強最高持倉合約限額的管理工作,3、切實建立客戶持倉限額的規定,4、嚴禁會員公司之間相互借用倉位,5、對持倉限額使用結構實行控制;6、嚴格國債期貨資金使用管理。同時,為了維持市場穩定,開辦了協議平倉專場。

❿ 如何看待327國債期貨事件問答題

國債327是在金融法律不完整的情況下進行的對賭而已,不管是管金生的失敗坐牢還是中經開的如果一手遮天,這些都是歷史而已,任何時間的股市,期貨都存在這樣的事情而已。沒什麼套利的。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