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收益怎麼算
Ⅰ 如何快速換算 10 年國債期貨價格和收益率
用戶可以使用100元除以國債期貨價格,再加上利率,得出基本收益率。
Ⅱ 如何用國債期貨計算遠期利率
試解:
1:隱含的遠期利率:由於短期國債利率較低,45天的低於135天的,因此45天的短期國債在到期後距離135天的中間還有90天,期間這筆資金隱含的實際收益就是隱含的遠期利率。
2:135天的國債收益減去45天的國債收益,除以中間間隔的90天,就是期間隱含的遠期利率:
(135*10.5-45*10)/90=10.75%
3:由於短期國債隱含的遠期利率10.75%高於短期國債期貨隱含的遠期利率10.6%,因此可以採取如下操作套利:
賣出45天到期的國債期貨,90天後交割,隱含利率為10.6%,此為成本。
賣出135天到期的短期國債,90天後就成為45天後到期的短期國債,買入,隱含收益10.75%
其差額為純收益。
Ⅲ 博易大師行情里國債期貨的收益率怎麼算的
你好,國債期貨和其他品種都是一樣的,盈利率是按盈利除以保證金來算的。
Ⅳ 國債期貨的利率是如何計算的
國債期貨的標的是國債 國債的3%的收益率是不會變的 不管國債期貨漲還是跌,利率是不變的,變的是票面價格。
Ⅳ 什麼是國債國債的利潤怎麼計算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購買國債是對於普通市民的相對保險的一種投資方式,風險是最低的,是以國家信譽為擔保的,所以有金邊債券之美稱,相對而言,這是一種具有高度安全性、融資規模可以巨大且變現靈便的信用工具。但國債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就是時間問題,國債的償還周期一般是比較長的。如果市民將大部分資金投入了國債。在償還期限未到之前,如果有急事需用錢就會遇到周轉不靈的困境。所以國債不可一次購買太多。
1、國債的發行價格
平價發行。即發行價格等於其票面金額。債券到期時,國家應依據此價格還本付息。
折價發行。即發行價格低於債券票面金額。債券到期時國家需按票面價格還本付息。它不同於貼現發行。
溢價發行。即發行價格高於債券票面金額。債券到期時,國家只按債券票面價格還本付息。
2、國債的發行方式
公募法。即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公開招標的方式發行國債。
國債發行的公募招標方式按招標標的物分繳款期、價格和收益率招標三種形式
按確定中標規則分單一價格招標(荷蘭式)和多種價格招標(美國式)。
承受法。即由金融機構承購全部國債,然後轉向社會銷售,未能售出的部分由金融機構自身承擔。
出賣法。即政府委託推銷機構利用金融市場直接出售國債。
支付發行法。即政府對應支付現金的支出改為國債代付。
強制攤派法。即國家利用政治權力強迫國民購買國債。
Ⅵ 用一百萬做多一手國債期貨,一年後的理論收益是怎麼樣的
期貨是保證金交易,你不用100萬的現金去做100萬的期貨的。
假設國債是穩定收益的,那麼,你一年後的收益也是穩定的,在同樣資金量的情況下,你期貨收益會是現貨的若干倍,倍數為你開戶交易所給你的保證金比例。
看起來很賺。問題在於,期貨在這一年裡,會存在著不定的波動。而保證金帶來的杠桿,會放大你的持倉風險,所以你不得不加大保證金,以防爆倉,這樣一來,這些預留的資金,就降低了上述的利潤比。而這些波動到底會多大,你到底會多預留多少資金,都是難以預計的,這些都會影響你的收益。
但是現貨里,你100萬進去,那就是100萬乘個理論值就可以了。
上面是隨便說了一下。你要真入市,建議還是有些基本期貨知識為好。你想用期貨來投資,這個風險相當的大。慎入。
Ⅶ 五債期貨盈虧怎麼計算
您好
在國債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比率是指債券現貨組合價格變動與一張期貨合約價格變動的比例。
由於各種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不相同,在運用國債期貨對固定收益債券進行套期保值時,固定收益債券現貨的價值與所需國債期貨合約的價值之間並不是1:1的關系。
在完美套期保值下,由於利率波動引起的現貨價格波動的損失應正好被期貨頭寸的盈利沖抵,即債券組合價格變化=每個期貨合約價格變化×套期保值比率。
國債期貨盈虧計算由此可得:國債期貨套期保值比率=債券組合價格變化/每個期貨合約價格變化。
Ⅷ 債券收益計算
債券的收益計算方法人們投資債券時,最關心的就是債券收益有多少。為了精確衡量債券收益,一般使用債券收益率這個指標。債券收益率是債券收益與其投入本金的利率,通常用年率表示。債券收益不同於債券利息。債券利息僅指債券票面利率與債券面值的乘積。但由於人民在債券持有期內,還可以在債券市場進行買賣,賺取價差,因此,債券收益除利息收入外,還包括買賣盈虧差價。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務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如某人於1995年1月1日以102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張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1年發行5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6年1月1日到期,則:
債券購買者收益率=[(100+100*10%-102)/102*1]*100%=7.8%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102-100+100*10%*4/100*4)*100%=10.5%
再如某人於1993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購買了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2年發行的10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8年1月1日以140元的價格賣出,則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140-120+100*10%*5/120*5)*100%=11.7%。
以上計算公式沒有考慮把獲得的利息進行再投資的因素。把所獲利息的再投資收益計入債券收益,據此計算出來的收益率,即為復利收益率。
Ⅸ 國債期貨是怎麼定價的
國債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在兩次付息中間,利息仍然在滾動計算,國債持有人享有該期限內產生的利息。因此在下一次付息日之前如果有賣出交割,則買方應該在凈價報價的基礎上加上應付利息一並支付給賣方。
由於是實物交割,同時可交割債券票面利率、到期期限與國債期貨標准券不同,因此交割前必須將一籃子可交割國債分別進行標准化,就引入了轉換因子。交易所會公布各個可交割債券相對於各期限國債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CF),且CF 在交割周期內保持不變,不需要投資者計算。
當一種國債用於國債合約的交割時,國債期貨的買方支付給賣方一個發票價格。發票價格等於期貨結算價格乘以賣方所選擇國債現券對應該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再加上該國債的任何應計利息。
在可交割國債的整個集合中,最便宜的可交割國債就是使得買入國債現券、持有到交割日並進行實際交割的凈收益最大化。大多數情況下,尋找最便宜國債進行交割的可靠方法就是找出隱含回購利率最高的國債。
依據無套利定價原理,國債期貨價格等於國債現券價格加上融資成本減去國債票面利息收入。在正常利率期限結構下,短期利率一般會低於中長期利率水平,所以國債現券的融資成本一般會低於所持國債的票面利息,國債期貨合約通常表現為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