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加盟
① 如何提高中國國債市場流動性
中國國債市場面臨的所有問題中,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嚴重不足是根本性問題。毫無疑問,如果流動性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中國國債市場就難以獲得其在國內風險資產定價中的基準地位。 首先,應該統一人們關於國債市場定位的認識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李揚認為,若從金融的角度分析,國債市場是基準性市場,國債是基準性金融產品,是無風險的金融資產,它「形成了全部金融上層建築的基礎」,一切金融工具都依據它進行套算和操作,各個經濟主體要憑借它來進行風險對沖。另外,國債市場上形成的利率期限結構,會成為全社會利率結構的一個基礎,沒有一個合理的利率期限結構,幾乎所有的金融活動都很難展開,或者說很難有效展開,這個功能是其他的金融市場不可替代的;國債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對象,國債市場則是其公開操作的主要渠道與場所,如果不存在一個規模龐大、極富流動性的國債市場,公開市場操作就不可能有效及具彈性;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發達的國債市場是其實施流動性管理的基礎;對工商企業來說,國債也是其流動性管理的主要工具;對政府來說,發達的國債市場將有效降低政府籌資成本;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具深度與廣度的國債市場是他們建立有效投資組合、進行風險對沖的前提條件。換言之,由於經濟總要發展,由於金融「上層建築」總要不斷增長,那些用來作為貨幣發行准備資產的國債,以及作為廣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二級准備」資產的國債,本質上並沒有「還」的問題。如果將金融和財政的關系理順,李揚認為,我國經濟中客觀存在著總量約為幾萬億的非通貨膨脹性發債空間。 其次,應充分重視國債預發行及新發行市場的建設 國債預發行市場是指國債已公告拍賣但未發行的市場。預發行市場的培育有助於對即將發行國債的價格發現(或定價),並大大降低一級交易商對即將拍賣的國債價格競標水平的不確定性,畢竟一級交易商對每期新發行國債的競標並不代表全社會對新發行國債的真實需求,因此,如果有預發行市場無疑將對新國債的定價出現偏差,同時也增加了一級交易商的報價風險,盡管一級交易商也可在拍賣前向其客戶或其他機構投資者咨詢合理的報價意向,但這顯然沒有像預發行市場那樣具有約束力。近期國內熱烈討論並有可能在2004年推行的國債預發行市場是中國國債市場發展的一個積極信號。下一步應該研究如何切實提高新近市場的流動性問題。這涉及國債市場的微觀結構構建問題。 第三,應重視國債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債交易的資金清算與國債交割系統建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債市場分為銀行間債券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及商業銀行櫃台市場,三個市場分隔嚴重。實際上,國債的集中託管及交割清算是國債市場統一的關鍵。國債本質上是一個短期的資金市場(短期的現券市場及回購市場),銀行則是所有投資者最理想的資金平台,無論是零售客戶、公司客戶、機構投資者及證券經紀公司,都在銀行資金賬戶,而任何潛在投資者的資金流量模式是不同的,任何一個時點總有一部分的投資者有資金閑置,在我國現有國債市場三分的現狀下,這些資金沒有辦法尋求投資收益比銀行活期存款高的國債,從而影響企業或個人投資者投資國債的積極性。這是我國國債分散託管導致二級市場流動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債集中在中央銀行且無紙化登記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市場可接觸到最廣泛的投資者,只要投資者在銀行有資金賬戶就可以直接投資國債,既方便又可節約交易費用,而且國債的回購也有了最大的可操作性,回購雙方均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如此,配合銀行對投資者投資國債知識的普及及營銷,便可動員至少數千億元的臨時閑散資金投資國債,國債籌資的成本必然降低。在銀行資金清算體系方面,人民銀行已經成功地於2002年推出全國現代化支付系統,該系統是RTGS系統,類似於美國的FEDWIRE系統,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系統也已成功地運行了7年,只需將這兩個系統有效地融合成一個統一的兼具資金與國債實時清算與結算的系統,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第四,應重視國債市場的微觀結構重構 就中國國債二級市場而言,完善市場微觀結構的第一目標是維持一個極具競爭性的分級國債市場。它至少包含兩個層次的市場,一個是一級交易商之間的批發市場,另一個是一級交易商與非一級交易商及個人與企業的零售市場。在零售市場上,一級交易過程中累積或消化自己的存貨。在批發市場上,為提高交易的效率及維持交易的匿名性,應引入一級交易商之間的經紀人制度,這些經紀商負責收集一級交易商對各種國債品種的買賣報價及意向性的買賣數量,並撮合它們之間的最終交易及將交易信息第一時間向市場披露。目前,國內國債二級市場的微觀結構建設僅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在批發市場還是零售市場,相關的操作仍停留在摸索階段,但為了加快這一進程,成熟的貨幣市場操作經驗,外資金融機構的加盟及它們之間的競爭必定會對我國國債市場的微觀結構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向外資金融機構直接開放,讓其參與國債市場微觀結構的建設,並有選擇地給予一些有實力且穩健的外資金融機構一級交易商的資格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第五,應注重市場交易環境相關制度的建設 市場的交易環境包括市場的交易成本、交易稅制、交易信息披露、市場監管、交易風險控制、影響市場參與去向不明行為等的各項規章制度。就中國國債市場而言,最近,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放寬了基準利率向上浮動的空間,但明確規定零售貸款不在調整范圍。零售貸款是沒有任何風險的貸款,根據風險定價原理,該貸款利率應該允許下調至少50%以上,而如果真是允許這種幅度的下調,或完全放開,那麼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投資者都會積極地利用閑散的資金在二級市場上投資國債。政府部門的最大目標在於全力提高國債市場的流動性並降低一切可能的交易費用,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監管資源及工具盡可能地考慮影響國債交易環境的各種因素,並有針對性地制定游戲規則鼓勵最廣泛的潛在投資者參與國債市場的交易。但是,在國債的衍生市場(國債回購除外)上應持慎重的態度,雖然國債的期貨、期權市場對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有很大的好處,但如果這些衍生工具沒有在一個最具流動性、交易規模巨大的現貨市場的基礎上貿然推出,在一級交易商的治理結構未完善且健康的利率風險控制文化尚未形成之前,難免不會重蹈1995年國債期貨市場遭遇關閉的覆轍。 從一定意義上說,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標桿性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但是,這一作用的形成和發揮有賴於國債二級市場的高度流動性,因此,國債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就不僅僅是該市場本身的問題,而是關系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定價機制能否有效形成的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我們分析研究和改革完善我國國債市場的一個重要考慮。
② 與紅通,帝王,奧美相比,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可以做嗎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貔貅),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徵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註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 「 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 「 的美好祝願。
貔貅祥解
一、貔貅的傳說和史記
貔貅(音皮休)是一種瑞獸,和龍、麒麟一樣皆不存在於現世間。在傳說中;曾幫助黃帝打敗蚩尤,古代除舞龍、舞獅外,亦有舞貔貅。在道教「請神寶誥」文中,謂有一神只名諱為「先天轄落靈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負有雷神之職,更統有百萬「貔貅神將」,負責天上巡視工作,類似人間糾察工作,飛騰雲霧,號令雷霆,降雨開睛,穿山破石捉妖精,收瘟攝毒伏群魔,防備妖魔鬼怪、瘟疫、鬼魅擾亂天庭。
在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傳說貔貅是龍生九子的第九子.能騰雲駕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相傳有辟邪擋煞,鎮宅之威力.龍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勝父千倍,長大嘴,貌似金蟾,披鱗,甲形如麒麟,取而獸之優,有嘴無屁股,吞萬物而不瀉。可招八方財,可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傳貔貅因為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許吃不許拉。所以貔貅是以財為食的,納食四方之財,肚子是個聚財囊,同時催官運。
另據大熊貓專濃家張和民教授稱在古籍中,大熊貓被稱為稱為貔貅(pixiu)。《史記·.五帝本紀》中,敘述了中國「五帝」之首的黃帝,他的國號為「有熊氏」,不僅尊重熊這種野生動物,而且能將熊(黑熊)、羆(棕熊)、貔貅(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明確區分開來。
史記還追述了一個故事:4000多年前,黃帝指揮馴養過虎豹、熊、羆、貔貅等猛獸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縣)打敗了另一個部落的首領蚩尤。由於板泉之戰比較著名,所以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將它加以記載。除了《史記》外,中國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跡的《尚書》,在《牧誓》篇中也曾敘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隊「如虎如貔」,在牧野大敗商紂五的軍隊,一直到後代,還用貔貅比喻勇猛的軍士,戰無不勝。在佛教中,貔貅還被用為地藏菩薩的坐騎,但是被稱為「諦聽」,但是從造型上看與貔貅無異。
二、貔貅的造型
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是如鳳凰、麒麟一樣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但現在流傳下來都沒有分為雌雄的了。還有古時貔貅是分為一角或兩角的,一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辟邪」,後來再沒有分一角或兩角,多以一角造型為主。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致於「天祿」則較為少人用以稱這類瑞獸,還有些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像」等。
貔貅的造型很多,難以細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龍頭、馬身、麟腳,額下有長須,兩肋有翅膀,會飛,且兇猛威武,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全身有長鬃捲起,有些是有雙翼的,尾毛卷須。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此獸無肛門,只進不出,比喻為招財進寶。
三、貔貅的功用
因此貔貅在風水上用來驅邪、擋煞、鎮宅其威力是無庸置疑的。相傳貔貅喜愛金銀財寶的味道,常咬回金銀財寶來討主人的歡心,故有言此乃招財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財的功用。貔貅在五行風水中帶火性,能招來大量的金錢,使世間財源自此打開.
在家宅或工作地點的適當位置放置貔貅,可收旺財之效。一般做偏行的人都認為「貔貅」會旺偏財的,所以他們都會在公司或營業地方擺放一隻貔貅,屬偏行的行業有外匯、股票、金融、賽馬、期貨等等。貔貅與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兇狠的瑞獸,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古代還用它來鎮墓,是墓穴的守護獸,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殺氣的勇猛。
貔貅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擺放玉質製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於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於正行或偏行。但有一點要留意,作*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貔貅在風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幾點說明:
1、有鎮宅辟邪的作用,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中的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的平安。
2、有趨財旺財的作用,尤對偏行、收入浮動者有奇效,例如銷售、經商、外匯、股票、金融、彩馬、期貨、賭場等等。除助偏財之外,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從質地上看,要以以下二種質地的為佳:
銅貔貅:古代瑞獸,有獨角、雙角之形,短翼、卷尾、鬃須,是最強之催財風水用具,尤對偏行、收入浮動者有奇效,例如銷售、經商、外匯、股票、金融、彩馬、期貨、賭場等等。
玉貔貅:貔貅尤其以玉制的催財力最強。對催財、改運、避邪、護身有特效。特製成對的玉貔貅尤其適合夫妻、情侶佩帶。因為沒有一模一樣的玉,因此每對玉貔貅都是獨一無二的。
③ 北京瑞奇融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瑞奇融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瑞奇融通」)於2011年9月15日正式成立,注冊資金1000萬。主營業務有:大宗商品貿易(基礎化工品、建材、煤炭等貿易);金融衍生品交易(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外匯、期權);證券期貨投資(股票、商品期貨、債券、基金);股權投資(參與定向增發、參與重組購並、市值管理、現貨交易市場投資);融配資中介服務、MOM資管平台;證券投資組合資管服務、 期貨投資組合資管服務,混合對沖基金理財產品管理;第三方理財產品銷售(私募股權、外匯理財、信託產品、基金專戶理財產品);公司自主開發產品銷售(軟體銷售、投資培訓課程、投資資訊產品);網點建設、網點培訓服務等。
經營理念
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財富保值、增值為根本」,「以服務貼心周到為原則」,「以客戶完全滿意為目標」,從全國股權投資產品、信託產品、基金理財產品、證券期貨資管產品等產品中採集與精選出適合客戶財務狀況和風險偏好的,精心搭配的理財方案。作為專業的理財服務機構和獨立的第三方理財服務銷售機構,我們始終以客戶的資金安全和穩健增值為最高原則,以制度為保障,通過嚴格的風險控制機制,精選優質理財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實現穩定、安全的財富增值。
從固定收益產品,到房地產信託產品、股權投資,再到私募股權,我們將始終堅持做好產品把關,效益分析,產品背景分析,和產品風險內部定級。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誠意至上的服務意識為客戶提供朋友式、家人式的財富規劃,為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我們志在成為您的最靠譜,最貼心的私人理財專家。
精良團隊
公司擁有一支高端的、梯次配置優化的研究服務團隊,雲集大量具有海外工作和留學背景、名校畢業的高學歷專業人才,專注於證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領域的廣度和深度研究。在宏觀經濟、金融工程、產業服務等方面實力雄厚,致力於為各類投資者提供各種策略型投資產品、指數型投資產品及組合型投資產品等高端服務產品。瑞奇融通構建了完善的產業衍生業務服務支持平台,直接與企業和機構投資者進行對接,幫助企業和機構投資者制定套保、套利、增值方案。
精選產品
公司設定嚴格的產品精選標准,建立多級風險控制機制,專門設立產品精選部、風險評估部和風險管理專家委員會,以「產品選、審分離」的原則,實行按標准精選產品,獨立審核,專業管理。
產品採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優選產品供應商,採用全流程的嚴格風險控制:由投資專家、風控專家、法務專家進行對相關公司和項目進行風險把控,讓客戶放心。
企業文化
瑞奇融通與時俱進,務實拓展,樹立了良好的行業形象,「以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以服務貼心周到為經營原則,以客戶完全滿意為最終目標,不斷地追求卓越。竭誠為廣大客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開拓財富增值途徑,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提供全方位、高水準、專業化的優質顧問式服務,努力實現客戶資產的保值、增值,鑄就理財服務行業的民族品牌;建立與客戶之間新型的朋友式的互相信任的關系;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平台。未來,我們將立足國內、面向全球,致力於建立全國加盟分支機構,完善渠道建設,讓我們的理財產品和服務隨時就在客戶身邊,打造一條讓朋友信得過的財富增值的穩健之路!
我們相信,一份辛勤、一份收獲,未來的北京瑞奇融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不斷的努力創新,強強聯合,與資本市場對接,形成覆蓋國內外的經營服務網路,培養忠誠於行業長期發展的人才隊伍,與客戶一起開創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法定代表人:周一星
成立日期:2011-09-15
注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155825344902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大興區永華路1號院1-4號北側1至3層3號
經營范圍:投資管理;企業管理;投資咨詢;勞務服務;生物技術開發;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租賃建築機械設備;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承辦展覽展示;軟體開發;教育咨詢(不含出國留學咨詢與中介服務);家政服務(中介除外);保潔服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經濟貿易咨詢;企業形象策劃;市場調查;會議服務(不含食宿);銷售原糧、農業機械設備、服裝、新鮮蔬菜、新鮮水果、家庭用品、建築材料、裝飾材料、五金產品(不含三輪摩托車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文具用品、門窗、金屬材料、工藝美術品、電子產品、針紡織品、家用電器、體育用品、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汽車零配件、珠寶首飾、塑料製品、醫療器械(限I類)。(「1、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2、不得公開開展證券類產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動;3、不得發放貸款;4、不得對所投資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提供擔保;5、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④ 2005年12月中國保監會發布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內容摘要:免去劉明康的中國銀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尚福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吳定富的中國保監會主席職務。2004年2月2日,國務院發布「國九條」,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第一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
第二任證監會主席周道炯
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
第四任證監會主席周小川
第五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
背景新聞
29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任免消息:任命尚福林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任命郭樹清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任命項俊波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同時免去劉明康的中國銀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尚福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吳定富的中國保監會主席職務。
本報綜合消息
1990年11月26日,上海黃浦江畔,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不約而同的到場祝賀者中,有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劉鴻儒、中國建行行長周道炯,以及央行副行長周正慶。後來三人都被朱鎔基親點,先後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繼任者周小川和尚福林,同樣具有前三任主席的相似經歷,都擔任過央行的重要領導職務。
20年,資本市場的一切,緊緊地和中國證監會這個專職機構聯系在一起。劉鴻儒、周道炯、周正慶、周小川、尚福林,他們並非和其他的部長們有著顯著不同,而是因為他們執掌令無數企業和股民矚目的證監會,是資本市場讓他們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
劉鴻儒:資本市場的奠基人
作為前蘇聯頂尖級貨幣銀行專家阿特拉斯教授的得意弟子,劉鴻儒於1959年獲得副博士學位後回國。當時,國家金融人才奇缺,擁有貨幣銀行學研究方向和留學背景的博士更是鳳毛麟角。
在出任證監會主席之前,他兩次在關鍵時刻出手,拯救了中國股市。
1990年,時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的劉鴻儒,大膽向國家最高領導人諫言:股票市場的試點不能取消。1992年6月,他不失時機地藉助小平南巡為股市發展問題一錘定音的東風,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關於我國試行股份制的幾個問題》的文章,鮮明提出社會主義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股份制的觀點。
1992年,在全國掀起的股票狂熱和深圳爆發的「8·10」股票認購舞弊案件,促使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迅速成立。當年10月,朱鎔基親點劉鴻儒擔任證監會首任主席。
建立監管模式成為劉鴻儒的開山之作。利用股票市場吸引外資,大膽進行證券產品創新,推出H股、N股,成為劉鴻儒開山鼻祖的重大貢獻。
在一年多時間里,劉鴻儒還主持制定《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和23個配套法規。
世事難料。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爆發,3月30日,劉鴻儒去職。
周道炯:矢志不渝的規范者
1995年3月31日,一位擁有30年財政生涯的老兵,被任命為中國證監會第二任主席。他就是周道炯,強化規范運行成為他始終如一的理念。
上任伊始,周道炯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重大考驗:處理當年2月23日發生在上海的「327」國債期貨重大違規事件。他親自主持「327」國債期貨的後續場外協議平倉工作,暫停全國范圍內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同年9月2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監察部等部門公布了對「327事件」的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被以瀆職、挪用公款等罪名判刑17年。萬國證券、申銀證券公司合並。
此次事件的影響,無異於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雷曼兄弟倒閉由此引發的資本市場動盪。
以此為契機,在1996年,周道炯親自主持並連續下發了《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堅決制止股票發行中透支行為的通知》等「十二道金牌」,堅決果斷地處理了「長虹」事件、「華天」事件等90多起違法違規案件。周道炯「滅火隊長」的稱謂由此而生。
為在規范中求得更快發展,他向中央提出證券市場「九五」時期到2010年發展建議。時任國務院總理聽取意見並支持證監會依此推進實際工作。為此,周道炯果斷改革發行方式,將以往向各省下達發行額度,改為向各省下達上市家數,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實現上市。
他的以規范求發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股指在他的任內,漲幅超過了100%。業內普遍認為,五任主席中,他的任期內是賺錢效應最好的時期。
周正慶:善用政策的調控家
1997年7月12日,時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主任的周正慶又兼任了中國證監會主席。細心的股民不難發現,在周正慶執掌證監會期間,政策介入股市調控的密度和力度更加空前。
周正慶赴任履新之際,正遇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當時國內非法發行證券和交易活動猖獗,證券公司大量挪用保證金,期貨市場突發事件頻出,這都成為這位資深金融專家下決心讓政策介入調控股市的充足理由。
從1998年開始,他嫻熟地運用政策杠桿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關鍵戰役:
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市場、證券機構、期貨市場、證券交易中心、證券投資基金等,尤其是關閉了牽扯到340萬股民、520家企業的41個非法股票交易場所。
運用政策手段營造牛市行情,是他最被爭議卻也是最為成功的得意之作。199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由他主導醞釀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規范證券市場發展若干政策的請示》,由此引發了著名的「5·19」井噴行情。短短一個半月,股指上漲70%。
一年之中250多項法律法規頒布實施。1999年7月1日,歷經風雨的《證券法》正式施行,初步形成了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2000年2月23日,周正慶離任。退下來後,他為證券市場鼓與呼的風頭更勁。他是所有卸任證監會主席中對中國證券市場發表言論最為直接和觸及問題要害最頻繁的一位。
周小川:崇尚監管的市場派
2000年2月24日,作為「中國整體改革理論」主要貢獻的經濟學家、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周小川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
作為市場派的典型代表,他將市場化改革嵌入證券市場的監管之中。上任伊始的監管定位,就是證監會應該當好裁判員,不偏向、不下場。
嚴加監管,打擊黑幕也成為周小川整肅證券市場的主要功績。他以「基金黑幕」論戰為契機,開始施展他一系列強化監管的組合拳。
2001年3月,剛剛離任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兼營運總裁的史美倫,被力邀加盟中國證監會擔任專司監管工作的副主席職務。隨後,股市黑幕相繼曝光,一大批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被立案查處。
2001年3月17日,公司上市的核准制正式啟動,而行政色彩濃厚的審批制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自2002年開始,要求申請再籌資的A股公司,其最近一期的財務報告應分別經國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閱。
2002年11月8日,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制定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並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周小川任內所發生的「賭場論」和「推倒重來論」被廣泛認為是導致後來中國股市持續5年大跌的罪魁禍首。而實施4個月的國有股減持政策的失敗更加劇了股市的暴跌速度。
2001年至2005年,滬指從最高點2245點下跌至998點,暴跌56%,股市蒸發市值近2.3萬億元,投資者被悉數深度套牢,中國股票市場處於崩盤邊緣。
尚福林:股權分置的終結者
2002年12月27日,中國證監會又迎來了一位銀行行長出身的當家人,他就是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尚福林。他也成為擔任這一職位時間最長的掌門人。
上任伊始的尚福林,面對的是股市繼續在漫漫熊市中下滑。至2005年6月,股指終於跌破千點,幾乎所有指責的矛頭都對准了證監會。但也正是從這個被認為「推倒重來」的點位,中國滬深股市展開了一輪令人目瞪口呆又屢屢遭遇打壓的牛市行情,最高漲幅超過500%。
作為金融專家,尚福林深刻認識到,股權分置作為重大基礎制度的缺失,長期以來扭曲了證券市場的定價機制,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影響證券市場預期的穩定,制約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發展的創新,要實現資本市場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徹底解決這一制度瓶頸。
為保證股權分置改革走向成功,股改制定了兩個操作原則:一是實行試點先行,協調推進,分步實施;二是統一組織,分散決策。
2004年2月2日,國務院發布「國九條」,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5月31日,證監會聯合國資委發布了《關於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兩部委用行動來表決心。
同年6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相繼出台鼓勵基金投資、向券商注資再貸款、暫減紅利稅、暫免支付對價產生的印花稅和所得稅、允許控股股東增持、推出權證等七項利好政策。並先後推出兩批共計46家企業進行試點。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當日上證指數暴漲超過8%。
2005年8月,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9月,《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正式出台。
截至2006年年底,滬深兩市共有1269家公司完成了股改或進入股改程序,市值佔比97%。隨之滬深股市開始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由最低點998.23點上漲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點,最大漲幅為513.6%。這也成為中國證券市場有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遺憾的是,伴隨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2007年年底開始,股市一路狂瀉。一年時間里,滬指急挫至4459.11點,暴跌幅度高達72.81%。就是當前的股票指數,雖然比他上任時漲幅超過100%,但是,市場參與者大多虧損累累。
是指數錯了還是結構依然問題多多?一切還沒有準確的答案,投資者依然在堅守中追尋。
作為股權分置的終結者,尚福林主刀完成的這一重大改革,意味著經過20年的建設,中國A股市場真正邁入了全流通時代。這也成為尚福林任職以來的最大功績。而他主持推出的中小板、創業板和股指期貨,使中國資本市場的羽翼更加豐滿,在全球也更加顯得舉足輕重。(ZK5)
⑤ 加入金融雲的計劃部署業務系統是什麼意思
中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是在利率管制、金融脫媒、分業監管環境下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項具有金融創新性質的業務。從宏觀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可以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加速金融體制改革、改善社會融資結構;從中觀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可以推動銀行業經營模式轉型,構建銀行業的新型盈利模式,增強銀行業經營的穩健性;從微觀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一方面可以滿足客戶投資和財富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證銀行向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服務,提高社會資金的流動效率。因此,資管業務具有與銀行傳統業務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運作規律和風險管理方式。 商業銀行資管業務蓬勃發展五大原因 我國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起步和發展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和時代特徵。30多年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導致居民財富持續增加,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不斷增強,這是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原動力,金融改革深化發展為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商業銀行經營轉型和保持盈利增長則成為推動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直接推手。商業銀行作為國內資產管理市場重要的參與者,其資產管理業務已經成為國內資產管理市場業務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產品類型最豐富、品牌信賴度最強的業務類型。筆者認為銀行資管業務大規模發展主要原因在於: 原因一:居民財富配置逐漸由不動產轉向金融資產。30多年改革開放的紅利,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財富持續積累,因家庭資產配置結構相對保守,在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後,對通過資產管理投資金融產品實現保值增值的需求空間巨大。 原因二:為規避監管限制,銀行資管業務逐步表外化。在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的催動下,在金融抑制與監管博弈的背景下,為規避存款准備金、貸款規模控制、存貸比要求、資本充足率、存貸款利率等監管紅線的限制,銀行將資管業務轉移至表外,通過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率發行理財產品吸收居民和企業的資金,並按高於貸款利率的收益回報要求投向非標債權資產等類固定收益項目,實現了對銀行表內存款和貸款的替代,並借銀信、銀證、銀基的通道完成投融資的對接,從而使得銀行資管業務不僅獲得了快速增長,而且支持了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融資支持的實體經濟的發展。 原因三:資本約束促使銀行向「輕資本」業務轉型。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三期疊加的時期,即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處於消化期,隨著經濟下行、產能過剩、宏觀債務水平持續上升,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下,銀行存貸款利差不斷縮小,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迫切需要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轉向拓展中間業務、轉向不佔用或少佔用資本的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正是由於其「輕資本」特性,成為銀行增長模式由粗放式的資產規模擴張型向集約式的資本節約型轉變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資本管理辦法的實施,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越來越大,在依靠內部利潤增長方式補充資本的速度放緩及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愈加困難的情況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主動調整經營戰略的重要著力點。 原因四:商業銀行具有其他金融業態所無法企及的資金、資源和渠道等優勢。首先,銀行具有得天獨厚的客戶資源優勢,不僅廣泛吸收機構、個人客戶的存款,銀行貸款也是機構和個人取得融資的主要來源,這是其他類型金融機構所難以比擬的。從目前各種資產管理產品的銷售渠道來看,銀行仍是最主要的渠道,銷售佔比在60%-70%以上,而絕大多數客戶也來自於銀行;其次,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銀行因為背後有國家信譽的支持,較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來說,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具有聲譽方面的優勢;第三,在獲得資金和項目儲備方面,銀行也具有比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更多的資源。可以說,銀行憑借其投融資兩端客戶群體龐大、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強等優勢,通過創設金融產品和新的業務模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順應了金融脫媒的大趨勢,推動銀行以間接融資模式為主逐漸轉向以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並舉為主,將給銀行未來業務模式與盈利模式帶來重要變化。 原因五:資產管理業務對於提高銀行綜合化經營深度、充分發揮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具有重要意義。綜合化經營的意義在於多元化收入來源和提高綜合競爭力,而其核心應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為客戶提供不斷創新的綜合化金融產品,來提升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力。簡言之,是要通過綜合化經營來提高對客戶的服務能力。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通過擁有金融全牌照向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已成為各商業銀行的共識。但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已有的混業經營金融控股集團,還遠未實現集團內全面系統的綜合化經營。由於分業監管的要求,導致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業務分別在一個集團下設的不同子公司開展,客戶信息、客戶營銷、客戶維護以及產品開發等等,基本都處於分割狀態,業務交叉較少,業務協同也處於較低層次。當然,在集團旗下各金融機構都有其核心客戶,主營業務,且相互獨立的情況下,現實的做法是,以對綜合化深度要求較高的業務作為抓手,以這些業務的發展,來推動相關的整合,逐步從單個業務層面,上升到各金融機構的整體戰略層面。資產管理業務就是比較符合這種要求的業務,一是因為其綜合性,不僅涉及銀行內部的諸多環節,從分行到總行,從負債到資產等等,實現表內外聯動、投融資一攬子方案,還涉及到與銀行以外的其他機構之間的合作,是一個較好的整合路徑;二是因為其是新興業務,涉及的存量部分相對較小,調整起來相對容易。 銀行資管業務發展呈現「五化」趨勢 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業務定位本源化、產品類型凈值化、投資品種大類化、盈利模式非利差化和組織架構獨立化等五大趨勢。 趨勢一:業務定位本源化。傳統的理財業務是銀行在利率市場化過渡階段進行「反金融脫媒」創新,其目的是保住存款和騰出信貸規模。為此,投資者普遍認為「銀行存款只賺不賠」,進而將理財產品視為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存款替代品。無論是否保本,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都是無風險收益率,銀行承擔了隱性擔保,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銀行都將剛性兌付。實踐中,基於這一根本原因,銀行基本上都按照預期收益率向客戶支付收益,即使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銀行往往以自有資金貼補客戶收益。 銀行對理財產品的這種隱性擔保既違背了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原則,也誤導了市場。其危害性在於:首先導致行業不重視投資管理的過程;其次,導致行業只重視產品銷售的能力,而不注重投資能力的培養;第三,扭曲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剛性兌付實際上增加了市場的成本;最後,剛性兌付之下,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建設完全滯後,只是簡單粗放地一兌了事,不僅扭曲和弱化了市場約束機制,也不利於分散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當前資管規模與銀行存款體量相當,如剛性兌付問題不解決,資管行業累積的風險一旦爆發,可能會出現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最終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穩定。 傳統的銀行理財應當回歸「受人之託,代為理財」的本質,強調「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原則,明確以客戶財富管理為核心的服務內容,銀行代表客戶在市場上進行投資,為客戶財產的保值增值盡職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資產管理業務是對商業銀行傳統經營理念的顛覆。因此,要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首先要樹立全新的資產管理業務經營理念,理解並掌握資產管理業務的運作規律。 趨勢二:產品類型凈值化。在「剛性兌付」之下,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採用預期收益率的發行方式。隨著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正本清源,在監管政策的引導之下,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在產品端進一步向基金化凈值型產品轉型,多家銀行對產品體系進行了簡化,以開放式產品逐步取代期次型產品,同時,凈值型產品創新和發行力度加大。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顯示,招商銀行凈值型產品佔比超過30%。工商銀行則重點推動增利、尊利、穩利等的凈值型產品線,傳統期次型產品規模佔比已由2014年初的81%降至31%。 從國際資產管理業務產品模式看,凈值型產品是普遍使用的產品管理方式,現已成為國內商業銀行一致認可的理財市場發展方向。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的背景下,理財產品正朝著開放式、基金化的方向發展。理財產品按照凈值模式運作的優勢在於:基金化運作後投資者按照凈值或估值獲取收益,減弱剛性兌付的壓力;開放式運作後客戶可根據自身現金流的需求狀況對理財產品進行申購和贖回,自主決定投資期限,降低了產品規模大幅波動的情形,有利於提升銀行理財的流動性管理水平;基金化運作後將減少銀行理財端的產品管理成本,減少對有限人力資源的佔用,並減少操作風險。 近年來,我國銀行在凈值型產品形態和結構設計創新的力度也在持續增強。以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充分發揮在客戶、資金、渠道方面的優勢,加大信息技術與銀行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積極應對各方挑戰,創新推出了無固定期限非保本凈值型產品。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依託銀行大資金管理的經驗和透明的投資報告體系,推出受託資產管理業務,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要求設立相應的投資目標,按照投資者對流動性,投資期限及其他個性化要求制定最佳的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方案,並在產品運行過程中根據宏觀和微觀層面的變化,對投資組合的資產運行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和持續的風險監控,從而為投資者獲取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均推出了結構化理財產品,該類產品掛鉤特定投資標的,通過在產品發售前約定投資標的與產品預期收益率變動的規則,以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 趨勢三:投資品種大類化。經濟改革發展和投資市場工具的不斷豐富給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投資帶來了機遇。銀行資產管理的投資對象不再限於類信貸資產和普通債券,而是擴展到包括股權、各類受益權、期貨在內的各大類資產。銀行資產管理不僅參與了國企改革、員工持股計劃、國債期貨等市場的投資,還積極開展了二級市場股票優先受益權投資、定向增發配資、股票市值管理、兩融配資、量化對沖業務等新興業務。較有代表性的三類新投資品種包括:股票市值管理類業務、國債期貨類產品和MOM(Manager of managers)類產品。 其中,股票市值管理類業務是銀行以第三方投資顧問代客戶進行市值管理。2014年4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為平台對所屬油品銷售業務進行了重組。經重組後的銷售公司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針對此次改革,工商銀行、北京銀行等分別推出了第一單投資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財產品,為個人客戶提供了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便利途徑。光大銀行亦針對大小非減持或員工持股計劃等上市公司推出了股票市值管理業務,產品的結構設計和平倉止損條件參考該股票二級市場流動性和估值水平而定,業務模式與傳統二級市場股票優先受益權業務較為類似,實現了員工與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同時使高管、員工及重要加盟商能夠跟中小投資者一樣充分分享企業發展成果。 國債期貨類產品則是在充分識別和管理國債期貨風險的基礎上,由商業銀行開發的投資於國債期貨的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除了投資於債券資產還將部分資金投資於國債期貨市場,有效對沖理財產品面臨的利率風險、減少投資組合市值因市場利率變化導致的波動,為促進理財產品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型,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風險管理工具,增強了創新能力。 MOM產品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指該基金經理不直接管理投資,而選擇市場中的管理人及各種策略集中到同一產品中,委託其進行管理。2014年,多家銀行大力推廣MOM產品,MOM產品以「多元資產、多元風格、多元投資管理人」為主要特徵,投資范圍包含債券、股票、期貨、基金、指數型LOF與ETF等多種資產類別。該類產品自問世以來,經歷了較廣泛的投資運作和市場檢驗,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目前,工商銀行通過該種模式管理的凈值型產品已超過1300億元。 趨勢四:盈利模式非利差化。在以預期收益型產品為主的階段,銀行理財業務的收入主要是資產端和負債端的利差以及託管費、管理費收入。在推進產品類型凈值化和投資品種大類化轉型的基礎上,結合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優化銀行資產管理盈利模式的條件相對成熟。在此背景下,部分銀行順勢改變傳統的利差盈利模式,減少對資產端和負債端利差的依賴,構建了以「固定費用+業績分成」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盈利模式。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按照產品發行規模,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費;另一方面,依據資產計量和產品估值體系產生的業績基準,對超過業績基準的超額收益部分,由銀行與客戶按照約定比例分成,獲取業績分成。從更高的視角看,資產管理盈利模式非利差化有助於推動傳統銀行向交易型銀行方向轉變。這要求銀行在平衡好理財業務多元目標的基礎上,增強資產管理業務盈利能力,將資產管理業務打造為利潤中心,並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資產管理服務,有效提升客戶粘性。 盈利模式的轉變最終依賴於創新能力的提升。2012年以來,由證監、保監部門牽頭發起的業務創新浪潮湧現,陸續出台了數十項推動券商、基金和保險機構發展的制度和措施,進入大資管時代的券商、基金、保險、信託等機構對資產管理業務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深遠地影響著國內資產管理市場的競爭格局,對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領先地位提出嚴重挑戰。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在資產管理業務的創新舉措在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的同時,為銀行理財投資提供了新的通道,也為銀行理財產品銷售提供了新的平台,還為銀行理財提供了新的資金來源。銀行理財應放眼於整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行業,以全局性視野來思考和定位,充分發揮背靠銀行的獨特優勢,發揮銀行集團競爭的優勢,積極借鑒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尤其是國際領先銀行資產管理機構在業務模式、組織架構、流程分工、人員配備、產品體系等方面的做法,探索適合我國銀行理財業務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明確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趨勢五:組織架構獨立化。為提升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綜合管理水平,在銀監會監管指導和行業自律組織的引領下,當前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組織架構也在不斷進行探索和調整,正在按照「二級部—一級部—事業部—子公司」的路徑逐步向前摸索。 2014年,銀監會下發《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商業銀行按照四項基本要求和五大分離原則積極推進理財事業部改革。一方面是按照單獨核算、風險隔離、行為規范、歸口管理等基本要求開展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設立專門的理財業務經營部門,負責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全行理財業務。另一方面是理財業務與信貸等其他業務相分離,建立符合理財業務特點的獨立條線風險控制體系;同時實行自營業務與代客業務相分離、銀行理財產品與銀行代銷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相分離、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相分離、理財業務操作與銀行其他業務操作相分離。 通過理財事業部對代客理財業務實行閉環管理,從而實現真正的風險隔離,解決理財業務的獨立性問題,使理財業務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質,才能真正做到「賣者有責、買者自負」。事業部制改革有效解決了銀行內部理財業務多頭管理問題,實現理財業務的統一歸口管理,進而優化理財產品研發設計、組合管理、產品銷售、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等環節,推動理財業務的規范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發展。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14年末,已有45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完成了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目前,理財事業部改革採取以下四種模式:(1)總行設立資產管理部(一級部),分行設立分部,例如國有銀行。(2)總行設立資產管理部(一級部),不在分行設立分部,分行僅承擔營銷職能,例如部分股份制銀行。(3)總行設立資產管理部(二級部),例如部分農商行,由於理財業務規模較小,在金融市場部下設資產管理二級部統一管理理財業務,代銷業務由零售負責。(4)總行設立理財業務協調委員會,例如外資銀行主要採取這一模式。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甚至已經提出將理財業務拆分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的方案。 需要強調的是,各行之間存在差異,不存在最優的組織架構。銀行資管業務圍繞著投融資需求,需要內部投行部、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部)、金融市場部、分支行多部門的協同。實踐中,部門利益至上、流程重疊交叉、協調成本高、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時有發生,協同難度相當大,如果簡單採取子公司模式可能會更難做到部門之間的協同和資源共享。因此,現階段,各家銀行應當從如何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出發,根據內部的實際情況來考慮設置資管事業部還是資管子公司問題。
⑥ 求《金融衍生工具發展及監管》論文
提供幾個相關聯論文供你參考:
論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及其監管:http://www.lw90.com/paper/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20060615/51720/index.html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應選擇統一監管模式:http://qiqi8.cn/article/1/8/2007/2007072554258.html
瑞富破產警示中國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業務要謹慎:http://qiqi8.cn/article/42/193/194/2006/200610039757.html
金融衍生工具對財務會計理論的沖擊及對策:http://qiqi8.cn/article/54/208/209/2007/2007051548497.html
從中航油巨虧事件再看金融衍生產品:http://qiqi8.cn/article/42/193/201/2007/2007051447944.html
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的審計:
http://www.studa.net/Audits/060722/10104687.html
新加坡:衍生產品市場和金融監管的發展及借鑒:
http://business.sohu.com/20051128/n240818110.shtml
OTC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及其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
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rong/06514/15759_2.html
參考《金融衍生工具--發展與監管》
美國金融衍生工具監管體制及各項改革提議:
http://wwjj.xiashanet.com/2004-12-9/news2004129133713.htm
芻議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監管
http://www.shandongkuaiji.com/Article/kjlw/glkj/200704/29443.html
論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及監管
http://a.lwen8.com/LunWen/Html/5903.shtml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監管法制構建中的三個關鍵問題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0594
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及其規范監管的探討
http://www.cfrn.com.cn/paper/download.php?filename=20030909474.pdf&PHPSESSID=
希望以上相關論文對你能起到一些作用。
⑦ 銀行的大資管類業務指的是什麼業務
中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是在利率管制、金融脫媒、分業監管環境下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項具有金融創新性質的業務。
從宏觀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可以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加速金融體制改革、改善社會融資結構;
從中觀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可以推動銀行業經營模式轉型,構建銀行業的新型盈利模式,增強銀行業經營的穩健性;
從微觀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一方面可以滿足客戶投資和財富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證銀行向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服務,提高社會資金的流動效率。
因此,資管業務具有與銀行傳統業務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運作規律和風險管理方式。 與現在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所不同的是,銀行資產管理計劃將類似於基金、信託,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而在此之前,銀行理財產品在投資企業債權等標的時,都需要藉助於間接投資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信託、券商資管產品等才能夠實現,也就是常說的「通道業務」。
⑧ 山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歷史
公司成立之初, 人員少、規模小、業務單一、贏利能力弱,1994年4月,公司與君安證券等單位合作, 組成了新的山東證券公司。由於當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不盡完善, 缺乏正常的決策程序和監督制約及風險防範機制,導致經營決策出現重大失誤。1995年上半年,公司總經理未經董事會同意,擅自攜巨款違規炒作國債期貨,造成巨額虧損5. 26億元, 公司陷入嚴重經營危機的泥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山東證券工作,1995年8月,省政府第60 次省長辦公會作出了「挽救山證、重振山證」的決策,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並派出了以時任省體改委副主任段虎為組長的工作組接管山證。工作小組從抓穩定、維持公司正常經營、清理債權債務、籌建新的公司領導班子入手, 及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了公司增資擴股和重組改制上。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省內一批優秀企業投資參股、 加盟山證,煙台證券、濰坊證券和省財政國債服務部也整體並入公司。1997年6月18日,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山東證券公司增資改制為山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金由 5000萬元增至5.08億元。在重組改制期間,公司相繼收購、兼並了30 多家證券經營機構,網點規模迅速擴張,贏利能力明顯增強。
⑨ 保監會有幾個副主席
內容摘要:免去劉明康的中國銀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尚福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吳定富的中國保監會主席職務。2004年2月2日,國務院發布「國九條」,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第一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
第二任證監會主席周道炯
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
第四任證監會主席周小川
第五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
背景新聞
29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任免消息:任命尚福林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任命郭樹清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任命項俊波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同時免去劉明康的中國銀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尚福林的中國證監會主席職務;免去吳定富的中國保監會主席職務。
本報綜合消息
1990年11月26日,上海黃浦江畔,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不約而同的到場祝賀者中,有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劉鴻儒、中國建行行長周道炯,以及央行副行長周正慶。後來三人都被朱鎔基親點,先後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繼任者周小川和尚福林,同樣具有前三任主席的相似經歷,都擔任過央行的重要領導職務。
20年,資本市場的一切,緊緊地和中國證監會這個專職機構聯系在一起。劉鴻儒、周道炯、周正慶、周小川、尚福林,他們並非和其他的部長們有著顯著不同,而是因為他們執掌令無數企業和股民矚目的證監會,是資本市場讓他們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
劉鴻儒:資本市場的奠基人
作為前蘇聯頂尖級貨幣銀行專家阿特拉斯教授的得意弟子,劉鴻儒於1959年獲得副博士學位後回國。當時,國家金融人才奇缺,擁有貨幣銀行學研究方向和留學背景的博士更是鳳毛麟角。
在出任證監會主席之前,他兩次在關鍵時刻出手,拯救了中國股市。
1990年,時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的劉鴻儒,大膽向國家最高領導人諫言:股票市場的試點不能取消。1992年6月,他不失時機地藉助小平南巡為股市發展問題一錘定音的東風,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關於我國試行股份制的幾個問題》的文章,鮮明提出社會主義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股份制的觀點。
1992年,在全國掀起的股票狂熱和深圳爆發的「8·10」股票認購舞弊案件,促使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迅速成立。當年10月,朱鎔基親點劉鴻儒擔任證監會首任主席。
建立監管模式成為劉鴻儒的開山之作。利用股票市場吸引外資,大膽進行證券產品創新,推出H股、N股,成為劉鴻儒開山鼻祖的重大貢獻。
在一年多時間里,劉鴻儒還主持制定《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和23個配套法規。
世事難料。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爆發,3月30日,劉鴻儒去職。
周道炯:矢志不渝的規范者
1995年3月31日,一位擁有30年財政生涯的老兵,被任命為中國證監會第二任主席。他就是周道炯,強化規范運行成為他始終如一的理念。
上任伊始,周道炯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重大考驗:處理當年2月23日發生在上海的「327」國債期貨重大違規事件。他親自主持「327」國債期貨的後續場外協議平倉工作,暫停全國范圍內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同年9月2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監察部等部門公布了對「327事件」的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被以瀆職、挪用公款等罪名判刑17年。萬國證券、申銀證券公司合並。
此次事件的影響,無異於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雷曼兄弟倒閉由此引發的資本市場動盪。
以此為契機,在1996年,周道炯親自主持並連續下發了《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堅決制止股票發行中透支行為的通知》等「十二道金牌」,堅決果斷地處理了「長虹」事件、「華天」事件等90多起違法違規案件。周道炯「滅火隊長」的稱謂由此而生。
為在規范中求得更快發展,他向中央提出證券市場「九五」時期到2010年發展建議。時任國務院總理聽取意見並支持證監會依此推進實際工作。為此,周道炯果斷改革發行方式,將以往向各省下達發行額度,改為向各省下達上市家數,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實現上市。
他的以規范求發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股指在他的任內,漲幅超過了100%。業內普遍認為,五任主席中,他的任期內是賺錢效應最好的時期。
周正慶:善用政策的調控家
1997年7月12日,時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主任的周正慶又兼任了中國證監會主席。細心的股民不難發現,在周正慶執掌證監會期間,政策介入股市調控的密度和力度更加空前。
周正慶赴任履新之際,正遇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當時國內非法發行證券和交易活動猖獗,證券公司大量挪用保證金,期貨市場突發事件頻出,這都成為這位資深金融專家下決心讓政策介入調控股市的充足理由。
從1998年開始,他嫻熟地運用政策杠桿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關鍵戰役:
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市場、證券機構、期貨市場、證券交易中心、證券投資基金等,尤其是關閉了牽扯到340萬股民、520家企業的41個非法股票交易場所。
運用政策手段營造牛市行情,是他最被爭議卻也是最為成功的得意之作。199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由他主導醞釀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規范證券市場發展若干政策的請示》,由此引發了著名的「5·19」井噴行情。短短一個半月,股指上漲70%。
一年之中250多項法律法規頒布實施。1999年7月1日,歷經風雨的《證券法》正式施行,初步形成了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2000年2月23日,周正慶離任。退下來後,他為證券市場鼓與呼的風頭更勁。他是所有卸任證監會主席中對中國證券市場發表言論最為直接和觸及問題要害最頻繁的一位。
周小川:崇尚監管的市場派
2000年2月24日,作為「中國整體改革理論」主要貢獻的經濟學家、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周小川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
作為市場派的典型代表,他將市場化改革嵌入證券市場的監管之中。上任伊始的監管定位,就是證監會應該當好裁判員,不偏向、不下場。
嚴加監管,打擊黑幕也成為周小川整肅證券市場的主要功績。他以「基金黑幕」論戰為契機,開始施展他一系列強化監管的組合拳。
2001年3月,剛剛離任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兼營運總裁的史美倫,被力邀加盟中國證監會擔任專司監管工作的副主席職務。隨後,股市黑幕相繼曝光,一大批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被立案查處。
2001年3月17日,公司上市的核准制正式啟動,而行政色彩濃厚的審批制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自2002年開始,要求申請再籌資的A股公司,其最近一期的財務報告應分別經國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閱。
2002年11月8日,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制定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並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周小川任內所發生的「賭場論」和「推倒重來論」被廣泛認為是導致後來中國股市持續5年大跌的罪魁禍首。而實施4個月的國有股減持政策的失敗更加劇了股市的暴跌速度。
2001年至2005年,滬指從最高點2245點下跌至998點,暴跌56%,股市蒸發市值近2.3萬億元,投資者被悉數深度套牢,中國股票市場處於崩盤邊緣。
尚福林:股權分置的終結者
2002年12月27日,中國證監會又迎來了一位銀行行長出身的當家人,他就是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尚福林。他也成為擔任這一職位時間最長的掌門人。
上任伊始的尚福林,面對的是股市繼續在漫漫熊市中下滑。至2005年6月,股指終於跌破千點,幾乎所有指責的矛頭都對准了證監會。但也正是從這個被認為「推倒重來」的點位,中國滬深股市展開了一輪令人目瞪口呆又屢屢遭遇打壓的牛市行情,最高漲幅超過500%。
作為金融專家,尚福林深刻認識到,股權分置作為重大基礎制度的缺失,長期以來扭曲了證券市場的定價機制,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影響證券市場預期的穩定,制約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發展的創新,要實現資本市場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徹底解決這一制度瓶頸。
為保證股權分置改革走向成功,股改制定了兩個操作原則:一是實行試點先行,協調推進,分步實施;二是統一組織,分散決策。
2004年2月2日,國務院發布「國九條」,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5月31日,證監會聯合國資委發布了《關於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兩部委用行動來表決心。
同年6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相繼出台鼓勵基金投資、向券商注資再貸款、暫減紅利稅、暫免支付對價產生的印花稅和所得稅、允許控股股東增持、推出權證等七項利好政策。並先後推出兩批共計46家企業進行試點。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當日上證指數暴漲超過8%。
2005年8月,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9月,《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正式出台。
截至2006年年底,滬深兩市共有1269家公司完成了股改或進入股改程序,市值佔比97%。隨之滬深股市開始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由最低點998.23點上漲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點,最大漲幅為513.6%。這也成為中國證券市場有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遺憾的是,伴隨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2007年年底開始,股市一路狂瀉。一年時間里,滬指急挫至4459.11點,暴跌幅度高達72.81%。就是當前的股票指數,雖然比他上任時漲幅超過100%,但是,市場參與者大多虧損累累。
是指數錯了還是結構依然問題多多?一切還沒有準確的答案,投資者依然在堅守中追尋。
作為股權分置的終結者,尚福林主刀完成的這一重大改革,意味著經過20年的建設,中國A股市場真正邁入了全流通時代。這也成為尚福林任職以來的最大功績。而他主持推出的中小板、創業板和股指期貨,使中國資本市場的羽翼更加豐滿,在全球也更加顯得舉足輕重。(ZK5)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