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美國期貨
❶ 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盡快繳清欠款,為什麼這么多人質疑中行呢
某國有銀行曾也因理財類產品受到質疑,結果出具了一份2003年國家批復銀行允許從事理財類產品的文件,從表面上看,中行原油寶作為理財類產品,其設立資質是合理的。
但實質上,允許客戶在一定時間內自由買賣的原油寶,與某些期貨公司偷偷開設的外盤美原油期貨沒有太大區別,只是交易時間大大縮短。
結論很明顯,不一定是人為風控的問題,也不只是機器程序控制的問題,而是中行下的單子,其數量金額遠遠超出投資者的單子組合,在十倍二十倍的杠桿作用下,製造出巨大的損失。
支持原油寶的投資者們。還想弱弱的說一句,其實客戶的單子和中行的單子根本就是兩回事,誰的鍋誰背唄。
❷ 因原油寶風險事件,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原油寶事件指什麼
因原油寶風險事件,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原油寶事件指什麼呢?其實簡單的來說,原油寶是一個關於理財的產品,並且這是涉及國外和國內的金融結構,但是由於中國銀行的錯誤,沒有及時清倉,導致很多的買家虧本了,他們認為,這個損失應該由中行來承擔。
在事件發酵這么久之後,現在我的爭論的焦點就是中行在那個時間點,有沒有清倉,是否真的有按-37美元交易。我覺得中行應該把全部的交易明細都呈現給大眾,如果真的是由於中行的失誤而造成的,那麼中行就應該主動承擔責任,承擔損失的金額不能把虧損轉嫁給原油寶投資者頭上 。
❸ 為什麼美國原油期貨大漲而中國銀行原油寶不漲
你可能說的今天的行情,因為今天美原油換月,也就是說換合約,06合約本來價位就很高,所以說漲幅基本上沒什麼太大變化。
❹ 假設原油寶50美元買空100手,跌到-40美元賺多少
個人認為:假設原油寶50美元買空100手,跌到-40美元可以賺90美元。
關於這個問題,原油專業投資知識和數學知識,分析解答如下。
什麼是原油寶?
讓我先談談第一個問題。 什麼是原油寶?
這里先給大家看簡單科普兩個概念。 一個是原油寶。
(2)另外,如果國內原油1手是100桶的話,50美元/桶買了100手,根據這個數據計算,共計有100手*100桶=10000桶的原油。
根據計算,原油從50美元暴跌到-40美元時,賣空意味著每桶能賺90美元的差額。
當時買了100手原油情況下,也就是說買了1萬桶原油,每桶原油賺了90美元,所以總掙額如下。
一萬桶*90美元/桶=90萬美元。
美元與人民幣匯率
根據今天美元換演算法則,1美元=7.0798人民幣1人民幣=0.1412美元。
根據這個匯率,你可以看到90萬美元到人民幣的換算是637.182萬元。
總結。
根據上述計算,原油50美元購買100手空單,原油暴跌到-40美元時可以賺9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為637.182萬元。
(提示:
以上數據有誤差,結果沒有考慮酒吧和交易手續費。
)中被調用,將出現故障
綜合這個問題,原油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錢都是數字來的也趕緊去。 所以,我建議你最好遠離原油投資,而不是盲目投資原油。
❺ 原油寶是什麼
原油寶是一款中文原油行情APP。原油寶以白銀、銅、鋁、鎳、石油等行情、資訊為核心,實現財經要聞、直播室服務、交易喊單和財經日歷等多種功能。
原油寶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中文原油行情APP,國內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原油寶以白銀、銅、鋁、鎳、石油等行情、資訊為核心,實現財經要聞、直播室服務、交易喊單和財經日歷等多種功能,讓您提前洞悉原油石油、貴金屬等市場行情變化,及時交易,快速獲利。
原油寶是中國銀行的一個理財產品,方便投資者通過買賣國際原油期貨賺錢。這么高級玩意,照理來講,根本不適合普通人去搞。畢竟普通人對原油的概念還停留在加油站,期貨更是沒聽說過,更不要說做多做空,平倉交割展期移倉。
(5)原油寶美國期貨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銀行」在官方網站上的公告:
「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
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
那麼,這代表投資者的錢到了中行購買了「原油寶」份額之後,在美國CME交易所,也有了對應的賬戶和倉位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投資者的錢是人民幣,而中行要到海外交易原油期貨,肯定要用美元的。那中行是承擔了經紀商角色嗎?
我國從來沒有允許任何機構經紀國際期貨業務,我國從來沒有允許任何經紀商向個人投資者提供國際期貨投資渠道。所以,從證券法的意義出發,中行不能成為聯系我國國內投資者和美國商品期貨實盤的經紀中介機構。
所以,他們其實在和中行作為交易對手,中行成為了國內的做市商。
投資者賺的就是中行虧的;投資者虧的,就是中行賺的。理論上來說,在一個做市商平台上,永遠是先內部對沖客戶的多空兩個方向的單子,但是總會出現雙方力量不均衡的情況,做多的客戶比做空的多,或者做空的客戶比做多的要多,這就形成了風險敞口。
做市商,有2個選擇:自己全部吃下風險敞口,盈虧自負;把這部分敞口拿到外部的公開市場上對沖.「中國銀行」選擇了後者,他們在美國資本市場上,開設了賬戶,施行了對沖操作。它的設想很簡單:做市商的風險太大,不如將自己角色變更為實質上的經紀商,穩穩地賺取手續費,挺好。
所以,真相就逐漸浮出水面了。中行的「原油寶」產品,實際上和美國CME交易所的期貨市場,完全脫鉤了,是國內的模擬盤、虛擬盤。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國內「原油寶」產品的交易時間,居然會和外盤CME交易所的時間不一致,因為壓根就是完全脫鉤的。
這給了投資者一種虛幻的假象。本應該代替他們操作的中行,在那一天面對著國內虛擬盤上的結算需求,到美國實盤上去操作自己的賬戶,才突然發現,找不到真正的對手方,整個市場上,除了自己,已經沒有多頭了。
本來只想賺個手續費的,沒想到路子太野,在國際金融市場被暴打。於是,中行想到了,自己在實盤上的操作損失,由國內的虛擬盤投資者來承擔。雖然是下策,但是如果能夠搜刮到「原油寶」投資者的資金,補貼自己的虧損,那麼也算渡過此劫了。
於是,就發生了中行和客戶,互相指責和甩鍋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