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期貨主要股東
㈠ 中信新際期貨有限公司的股東背景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中信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成立、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國際化大型跨國企業集團。中信集團目前擁有 44家子公司(銀行),其中包括設在香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子公司;在東京、紐約設立了代表處。
中信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截止2007年底,中信集團的總資產為13,217億元,當年凈利潤為160億元。 中信集團於2008年進入世界企業500強。
中信華東(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華東集團系中信集團所屬的全資一級子公司。在中信集團總體戰略框架下,中信華東集團在「十一五」時期穩定發展現有業務的基礎上,以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和經營為重點業務,以貿易、物流和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的投資與經營為重要補充,兼顧先進製造業領域的股權投資,發展成為主業突出且優勢明顯、具備較高盈利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的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成為中信集團從事基礎設施投資業務的骨幹企業。截止2007年底,中信華東集團投資規模已過百億。
新際集團2008年1月22日,法國興業銀行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合並旗下經紀業務,以50%-50%比例合資組建新際集團(Newedge Group)。集團期貨業務由東方匯理金融(原屬東方匯理銀行)和飛馬集團Fimat Group(原屬興業集團)合並而成,包括新際集團(注冊於法國)及全球各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新際集團總部設在巴黎,在法國由法蘭西銀行頒發銀行執照,受法國銀行監管委員會和法國金融監管局的監管從事投資服務業。
㈡ 上海大陸期貨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
中山證券有限公司:
中山證券有限公司作為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證券經營機構,注冊地為廣東省深圳市。公司營業部分布在從東北到華南的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依託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擁有廣泛的具有雄厚經濟基礎的客戶群體。
中國大恆(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大恆(集團)有限公司是中科院於直屬高科技企業集團,於1987年8月27日經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現已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企業格局。2000年11月成功登陸A股市場。截止2005年底,中國大恆(集團)有限公司資產規模已達11.5億元,凈資產4.3億元,技工貿總收入逾28億元,成為了軟體產業的龍頭企業。
㈢ 北京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公司股東
北京中期的控股股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國內拍賣行業的第一品牌,是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內地首家以經營文化藝術品為主的綜合性拍賣公司。連續榮獲中國拍賣企業最高級「AAA」資質,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授予「守信企業」稱號。旗下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8月22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的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在2010年保險公司的最新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五 。
主要股東中誠信財富顧問有限公司是國內成立的第一家專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財務顧問和管理咨詢的投資銀行機構。中誠信集團始創於1992年,是從事全國性信用評級、金融證券咨詢和信息服務、徵信服務、市場調研等業務的信用產業和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旗下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是國內最具實力和最權威的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為券商、銀行、期貨、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大型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等非金融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提供一流的國內和國際財經資訊、金融信息、數據、分析工具及整體解決方案。
㈣ 期貨公司股東 是什麼
按照中國證監會期貨部規定:擬持有期貨公司10%以上股權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申請股東資格須符合12個條件,包括:注冊資本、凈資產的最低限額均為1000萬元;連續經營兩年以上並且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注冊資本、凈資產均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對盈利不作要求,但應連續經營一年以上;期貨公司之間、期貨公司與其出資人之間不得相互交叉持股;最近五年內不存在未經許可私自受讓或者參股期貨公司的行為;申請人及其重要關聯方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或者上市公司等涉及社會公眾利益的公司的,還應符合證監會的相關規定等。 證監會核准期貨公司股東資格的決定有效期為六個月。無正當理由逾期未完成相關工商登記手續的,股東資格核准決定自動失效。 申請設立期貨經紀公司須符合注冊資本不低於3000萬元,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等條件。並且,全體擬出資人也應當符合相應條件,擬出資持有公司10%以上股權或者擁有實際控制權的,股東還須符合相應條件。
依照通知,期貨公司設立需經歷籌建、開業兩個階段,籌建工作應當自收到准予籌建公司的決定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籌建完成後,申請人應當向證監會派出機構提出開業申請。若期貨公司申請解散,必須結清受委託的業務,並依法返還客戶的保證金,並且應當向公司所在地證監會派出機構提出申請,證監會進行復審,向公司出具准予或者不予批准解散的決定。
所謂期貨公司的合並,通知指出,僅限於《公司法》所規定的吸收合並,申請合並的公司須按照平等自願的原則,妥善處理被吸收合並的公司全體期貨投資者的保證金和持倉;對被吸收合並的公司的營業部有妥善的處理方案;合並後存續的公司須符合證監會有關期貨公司持續經營的條件。申請合並的,應當由存續公司向其所在地證監會派出機構提出申請,證監會進行復審,向存續公司出具准予或者不予合並的決定。
通知規定,期貨公司開業、合並、解散都應在收到准予決定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在其住所或營業部場所的顯著位置張貼公告,並且應保持一定時間,期間還應在證監會指定的報刊上至少公告三次。
證券時報2004年7月24日
㈤ 上海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股東背景
上海中期控股股東兗礦集團為國家重點特大型企業集團,是全國100家現代企業制度和120家企業集團試點企業。兗礦集團擁有第一家同時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煤炭行業龍頭企業——兗州煤業。兗州煤業是環球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香港十大優質國企紅籌股和標准普爾全球精選股,連年名列中國上市公司50強。
㈥ 中國國際期貨是私企嗎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簡稱「國際期貨」),成立於1992年,注冊資本18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營運最規范的大型期貨公司之一。國際期貨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席位,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
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易所的理事會員、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單位,曾先後多次受到國家及部委領導的參觀和指導。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國際期貨」)於1992年12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正式成立,主要股東為中期集團、中國中期(股票交易代碼:000996),主營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經紀業務以及期貨投資咨詢業務。
㈦ 有沒有上市公司是期貨交易所的大股東
國內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都是國家的,屬於事業法人。
上市公司裡面的券商大多有期貨子公司。
㈧ 國際期貨,上海中期,深圳中期,北京中期,究竟是什麼關系
1992年,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在人民大會堂成立後,就有了北京中期的前身,即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後來陸續設了營業部,其中有大連,河南,深圳,遼寧,上海等地(先後順序我記不清楚了).
後來因為諸多原因,2002年深圳中期取得全國代理額和代理量第一以後,深圳政府想把深圳金融做大,所以中國國際期貨就從北京遷都到深圳,並且把"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也給了原深圳中期.這中間似乎成立過一個中國中期投資有限公司.旗下除了期貨外還有別的項目.期貨這塊原來的營業部就成長為公司.外界一直稱的中期系下面就有五家期貨公司:國際期貨(原深圳),北京中期,上海中期,遼寧中期和中期嘉和.
就這樣就有了北京中期.遼寧中期,上海中期,河南中期成了中期嘉和.據中期首席法律顧問說,這些在業務上都沒有什麼往來和競爭,而且名字是很大部分是地域上的原因,現在遼寧中期已經申請了"中國中期"字型大小.中期嘉和和遼寧中期還有上海中期現在也做的不錯.前年是首先被控股的中期嘉和,接著是改編遼寧中期並且改名為"中國中期",去年2月29日借殼上市後要收購中國國際期貨,其中上市公告里稱有百分之九十多是為了國際期貨這塊優良資產.
中國中期是國際期貨第一大股東,國際期貨董事長宮月雲同時任職中國中期副總經理。你想啊,國際期貨的董事長只能在中國中期任職副總經理職務,中國中期目前實際上已經控股國際期貨
(以上僅供參考.)
㈨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由哪幾家機構控股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
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㈩ 中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幾大股東國
中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三大股東國。
前兩名分別是美國、日本。
根據2010年出台的份額與治理改革方案,IMF份額將增加一倍,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轉移6%的份額。改革後,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的IMF「第三大股東」,投票權從原來的3.8%提高至6%。美國的投票權從16.7%降至16.5%,仍有一票否決權。能實施改革方案的條件是,擁有85%投票權的3/5成員(目前共188個成員)批准,目前英國、法國、日本等144個國家已經批准了該方案,但IMF最大股東美國一再拖延,致使原本計劃在2012年全面實施的改革無法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