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玲中國國際期貨
發布時間: 2021-06-06 04:59:44
❶ 蘇小玲的個人觀點
中國社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一直扮演著人類重災區的角色,其根源在於其具有難以鏟除的文化與政治互為關系的專制底色。因此,要走向未來,必須融入人類普世價值的體系中方能獲得有序、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在文化上適應思想觀念的現代性,在制度上追求民主憲政的先進性。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依然面對的是傳統專制形態化的上層建築和同樣傳統民粹主義的大眾民間。一種互為因果、彼此糾結和纏足不前的依存關系,使得中間社會基本失去了正常成長的空間。所謂「中間」,就是人類現代意義上的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遏制絕對權力對公眾社會或個人利益的剝奪,最大限度地避免國民人格上的異化,思想與精神上的奴役。在這樣一個每一個人都可能享有較為充分的自由與民主的現代公民社會中,人們對國家的理解真實可觀;人們對社會的理解安全可靠,人們對生活的理解親切可擁。而作為知識分子,則完全可以獨立於政府與權力之外,對一切的生命與存生進行客觀的價值審美和判斷,而不以犬儒與媚俗的姿態、喪失立場成為權貴與利益的附庸。而當下中國執政層面臨著同整個民族和社會一樣急迫的轉型。所有的中國人,都有責任用自己日益進步的觀念、思想、行為,不斷樹立和維護一種屬於人類共同的尊嚴。倘若不向常識、常理和常態低頭,那麼,將永遠成為這個文明地球的陌生人。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