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外匯期貨
⑴ 股指期貨有最新消息嗎什麼時候放開恢復啊真是急死人了。
風向標股指期貨最新消息:股指期貨松綁或迎來倒計時
風向標股指期貨,實時關注股指期貨最新消息, 1月6日據界面消息,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單個期指產品日內可開倉交易量有望在近期從10手放開至20手,非套期保值持倉交易保證金標准將由40%降低至20%,前期將以逐步松綁、穩步推進的方式,放開步伐不會太大。
12月23日下午,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副主席方星海一行,陸續抵達位於上海陸家嘴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調研。據澎湃消息,有接近監管部門的知情人士對說,在本次培訓班上,監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股指期貨將擇機松綁,具體時間還有待確認。在本次培訓班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並發表講話,其中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市場建設,進一步深化市場功能。
滬深300股指期貨在2010年4月16日上市,在中金所宣布限倉之前的日均持倉量在20萬手左右。
2015年年中的A股劇烈震盪之後,股指期貨成為眾矢之的,尤其是在融券通道落閘、市場上出現「千股跌停」之後,股指期貨貼水現象嚴重,即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
2015年7月31日至9月2日,中金所多番調整股指期貨交易的手續費、保證金標准及交易量限制,股指期貨交易幾近全面受限,市場流動性驟減。
自2015年9月7日起,期指非套保持倉保證金提高至40%,平倉手續費提高至萬分之23,比此前的標准整整上調了20倍。同時,非套期保值客戶的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就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
不過,今年以來,隨著A股走勢漸趨平穩,關於股指期貨松綁的聲音不時傳出。
更多股指期貨最新消息,關注風向標股指期貨。
⑵ 小度有多少請查一下炸雞排用欠粉好還是用麵粉好用紅薯粉好
V給你看第1排的天分,一定要通過勾芡的方式了。
⑶ 中國原油期貨在哪裡交易
26日上午9時,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姜洋同時現身上市儀式現場,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擔任本次掛牌儀式主持。
目前全球最為重要的兩大基準原油——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均為美元計價,隨著中國原油進口正在趕超美國,由需求量所帶來的影響,將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新期貨合約將成全球第三大原油基準
⑷ 中國的石油期貨什麼時候上市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2月2日表示,目前,籌備多年的原油期貨已經進入上市前最後沖刺階段。要把原油期貨作為我國期貨市場全面對外開放的起點,做好原油期貨上市工作。
也就是說,目前暫時沒有上市,具體上市時間需等證監會通知
⑸ 中國石油期貨用人民幣結算有何意義
1、人民幣國際化
加大人民幣與石油貿易的結合程度,大力推動石油貨幣合約和石油人民幣進程。目前海灣的產油國,俄羅斯、伊朗等國在與他國的石油交易中都在尋求非美元化。而本幣尚不能自由兌換的中國,則只能承受石油成本加大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
2、建立戰略儲備庫
打破國際石油金融失衡的格局,關鍵在於中國必須爭取主動權,要形成與美國主導的石油金融體系抗衡的力量。其立足點就是以金融安全保障石油安全,構建中國「石油金融一體化」體系,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打造中國戰略新優勢。
中國將龐大的外匯儲備通過購買石油等能源資源或建立戰略儲備庫的方式,轉變成實物資源儲備。
可以將外匯儲備與能源儲備結合起來考慮,把單純的貨幣儲備與更靈活的石油金融產品結合起來,即把石油金融合約如石油期貨合約、石油債券合約等也視作一種新型的儲備貨幣,既能使過多的外儲向實物資源轉化,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5)方星海外匯期貨擴展閱讀:
實現難點:
1、缺少聯合談判機制
中國缺少聯合談判機制。無論是石油,還是鋼鐵、鐵礦石等領域,都沒有建立起聯合對外談判機制。正因為如此,中國在類似國際市場領域,由於沒有話語權,屢屢吃啞巴虧。
譬如,日本新日鐵公司撕毀了此前中日韓三國鋼企達成的「君子協定」,率先與力拓公司達成鐵礦石價格協議,韓國浦項制鐵也隨之接受了日本與澳大利亞達成的合同價,就恰恰曝露了這一點。當然,原油與其他領域市場機制不同,這決定了石油談判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需要超強的智慧。
2、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
因為目前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以及外匯管制等金融政策,也註定了中國在國際石油價格領域,難以擁有話語權,更遑論國際石油定價權。聯合談判機制的缺席和人民幣以及外匯政策的開放度不夠,確實是制約著中國爭奪國際石油定價權重要因素。
⑹ 股指期貨松綁了嗎
股指期貨還沒有完全的松綁,國家在松綁股指期貨的方面,正在不斷的努力,隨著股指期貨的進一步放開,在市場上的,權力會更多,
⑺ 今日期貨收盤怎樣分析
5月25日消息,今日期市收盤多數下跌,黑色系沖高回落,全天維持寬幅震盪,鐵礦石領跌,跌近4%,螺紋鋼跌超1%;化工品震盪偏強,瀝青、甲醇漲超2%,但橡膠、玻璃跌近1%;有色金屬漲跌不一,滬鎳跌超1%,滬鉛漲超1%;貴金屬持穩;農產品多數小幅飄綠。
國產礦方面,市場依舊以穩為主,成交情況也較平穩。近期國產礦價格整體以平穩走勢為主,部分礦山價格有上調現象,但受進口礦基本層面震盪偏弱影響,貿易商對國產礦市場後期走勢並不樂觀。進口礦方面,港口現貨價格弱勢下調。雖然前期鋼材市場價格有上調行情出現,對未對進口礦市場起到較大的提振作用,鋼廠方面采購意願不強,市場詢盤情況較差。加上期貨、現貨市場均以下跌走勢為主,鐵礦石市場心態進一步受挫,貿易商只能選擇降價出售。現階段鋼廠方面采購心態仍較謹慎,且壓價意願較強,買賣雙方進行博弈狀態明顯。綜合考慮,預計短期國內鐵礦石市場波動運行。
方正中期金屬建材組研報認為,目前,決定礦價走勢的關鍵仍在需求端,而鋼廠對鐵礦石的需求取決於其盈利情況,考慮到目前螺紋鋼庫存去化速度較快,且在環保影響下旬度產量環比回落,因此短期螺紋高利潤有望延續,從而對鐵礦石需求產生一定支撐,同時在成本端支撐下礦價雖反彈相對乏力但下行空間有限,或將繼續維持低位震盪走勢。
⑻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有哪些優勢
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位置優越,臨近大海,交通便利,有深厚的經濟基礎,上海也是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和遠東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
基礎條件好, 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期貨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票據業務中心等在內的類型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機構、人才、環境與管理,從國內城市目前的現狀來看,上海最有條件。
上海是我國綜合城市實力最強的市,是我國第一大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是我國最大的商業城市。
上海是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
⑼ 中美關系緊張對匯率的影響
5月9日至10日,在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期間,美方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升至25%,並計劃對額外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中美貿易再掀波瀾,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周之內貶值超千點,收於6.845,而且是在美元指數走弱的情況下大幅貶值。中美貿易戰下,人民幣匯率將向何處去?
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沖突迭起勢必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但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貶值的空間都沒有。而若中美貿易談判走向緩和,人民幣匯率仍將受到更多支撐:金融對外開放帶來外資流入,以及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區間,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兩個因素。
看形勢:中美貿易戰勢必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
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主要是市場供求推動的結果,其核心原因是中美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提振了市場情緒,而與政策干預關聯不大。而人民幣匯率近期快速貶值,也與中美貿易談判的反復相吻合(圖1)。當前情境,與去年6月下旬美方決定加征關稅後,人民幣匯率的一波急貶有相似之處,但市場供求的主導性更強。當時,人民幣中間價的拆解中可以看到政策助推貶值的影子;而上周人民幣中間價的變化也呈現出這一跡象,但市場供求是主導因素,逆周期因子是否助推貶值有待觀察(圖2)。上周期權市場反映人民幣貶值預期快速躥升,體現中美關系反復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看法轉變。
看美元:人民幣與美元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美元震盪偏強但缺乏持續大幅上行的動能,因此人民幣匯率有階段性的、較有限的貶值壓力
當前,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現狀尚未根本改變。近期受困於「火車頭」德國經濟的波折,歐洲經濟復甦之路依然蹣跚反復,只有美國經濟依然保持相對強勢的狀態。不過,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表現強勢,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中美貿易談判的轉圜、得益於全球風險偏好的回升;而一旦中美貿易關系走向惡化,這一切可能都會打個折扣。根據IMF的測算,對中美之間所有貿易徵收25%的關稅,將使美國的GDP下降0.3%-0.6%,使中國的GDP下降0.5%-1.5%。近期,美國經濟超預期的程度已持續弱於歐洲,其在中美貿易戰中面臨的「雙輸」沖擊,將會進一步限制美元指數上行的空間(圖3)。
看經濟:外部沖擊下需要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機械承諾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太可取
中美貿易戰最直接的沖擊就體現在出口上。2018年11月以來,全球出口增速大幅下挫,全球貿易向2015-2016年的形勢演化。2018年對美國對中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導致這部分商品出口增速從20%下挫至-10%左右;美方此番對中國商品全面徵收25%的關稅,將對中國出口產生重大沖擊。
事實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出口凋敝已經構成中國經濟減速的一條主線。2012年,中國出口增速從20%下挫至8%,當年中國GDP增速目標不再「保8」(從9.5%下降到7.9%),而是把新增就業作為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目標。國內政策也只進行了有限的寬松,繼續踐行房地產調控,當年4月12日人民幣匯改也進行了一次比較實質性的改革,將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從0.5%擴展到1%;2015年,中國出口增速從6%下挫至-3%,當年8月11日的匯改引入了人民幣中間價的市場定價,國內政策在寬松基礎上又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
回顧過去,至少有兩個啟示:1)出口減速是倒逼中國加速改革調整的因素;2)出口減速要求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
當前中美貿易談判正酣,美國率先加征關稅,而中國不加干預,讓人民幣按市場供求方向貶值,是短期博弈的一個層面。但中美貿易談判只要繼續,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貶值的空間都沒有:大幅升值,不符合當前人民幣匯率並未明顯低估的基本面,也會顯著削弱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並可能加劇不利的資本流動壓力;大幅貶值,不符合秉持重商主義理念、施壓中國迅速削減對美貿易順差的美方訴求。目前來看,中美匯率協議的大框架或與《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的匯率部分相似:更加註重匯率(調整)規則的「公平」,而不以促成美元大幅貶值為目的。何況,人民幣也不是美元指數的構成貨幣!
如果中美貿易談判走向緩和,那麼人民幣匯率仍將受到支撐。
第一個支撐是,金融對外開放帶來外資流入。2019年,受益於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富時羅素GEIS指數集合納入A股、彭博巴克萊指數納入中國債券,海外資金被動流入將大幅增加,規模保守估計在1000億美元以上。對比2018年中國國際收支總差額為1087.7億美元,該體量不容小覷。而且,海外還可能繼續主動增配中國。目前,全球資金對美國資產的配置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超高配),但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已經超過60%,中國又是新興市場的佼佼者,海外資金的重新配置有望帶來可觀的外資流入。
第二個支撐是,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區間。
隨著美聯儲暫停加息並於5月啟動停止縮表計劃,年初以來美債收益率震盪下行;倘若中美談判走向緩和,以當前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以及中國政府不「走老路」的決心,中國利率下行速度應不會太快。短期內,中美利差能夠提供一定緩沖,但其走向取決於中美貿易戰的形勢
⑽ 中國原油期貨何時正式掛牌交易
26日上午9時,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姜洋同時現身上市儀式現場,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擔任本次掛牌儀式主持。
目前全球最為重要的兩大基準原油——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均為美元計價,隨著中國原油進口正在趕超美國,由需求量所帶來的影響,將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新期貨合約將成全球第三大原油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