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貿易戰4月5日期貨
❶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
❷ 芝麻網:美國貿易戰對期貨有影響
當然有影響啊,貿易戰期間一般期貨市場都是比較低迷,因為他們都在等貿易戰的結果
❸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主要影響農產品期貨。
❹ 貿易戰對國際期貨哪些品種影響比較大
貿易戰對國內期貨的影響是工業品價格下跌,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國際期貨的影響則恰恰相反,工業品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下跌
❺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的影響,會影響到哪些期貨品種
利多農產品,利空鋼鐵有色品種。
❻ 美國貿易戰停止沒
7月6日,美國政府執意妄為,對34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關稅,打響了經濟史上規模最大貿易戰的第一槍。7月11日,美方又公布擬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清單。美看似有恃無恐,殊不知打貿易戰沒有贏家。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挑起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必將自食惡果。
第二,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一是美消費者將為貿易戰買單。中美經濟高度融合,美國向中國揮舞貿易大棒,實際上是將關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據統計,如果美進一步擴大征稅,將直接使美消費者價格指數上升1個百分點以上。二是美國在華企業利益受到沖擊。美方公布的340億美元征稅清單中,有200多億美元的產品來自在華外資企業,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比例。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實則打了許多美國企業的臉。三是打翻大量美國民眾的飯碗。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認為,迄今宣布的關稅措施到2019年底將使美損失14.5萬個就業崗位,如果將關稅擴大到額外1000億美元中國產品,美將損失50萬個工作崗位。四是錯失中國廣闊市場。中國已是世界上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最大的國家,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境外旅遊市場以及第二大醫療、葯品市場和電影放映市場。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是自己關上了許多美國產品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
第三,傷及美國的國際形象。美國政府認為全世界都在佔美國便宜,生生將「美國第一」變成「美國唯一」,雖可能短期獲益,但其唯利是圖、自私自利的嘴臉已大白於天下。美國執意打貿易戰,不僅把槍口對准中國,還掃射了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這種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損害了全球供應鏈,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也會沖擊美國的軟實力。美參院外委會主席柯克接受采訪時說,美國對多國征稅的措施將導致全世界團結起來對抗美國。
很多分析認為,美國政府發起這場貿易戰,很大程度上旨在為11月中期選舉加分。但正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所說,美國在對世界開火的同時,也是在對自己開火。打貿易戰給美國造成的多重傷害勢必會對美國農民、工商界、消費者等產生反噬效應,從而對共和黨的選情造成負面影響。據報道,美國商會已公開發起反對美政府關稅政策的活動,將在中期選舉中出資數百萬美元幫助支持自由貿易的候選人當選。
當然,中國在這場同美國的貿易戰中也會遭受損失,但我們不得不作出回應。無論是維護自身利益,還是捍衛多邊貿易體制,無論是反擊美國為打貿易戰而給中國扣上的莫須有帽子,還是推動美國各界更客觀准確地了解中國,無論是堅持平等相待的國與國相處之道,還是守護以誠為先的處世原則,都需要中國結結實實地給美國迎頭痛擊,讓美國痛定思痛,真正認識到自己打貿易戰對美國、別國和世界都是災難,從而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在與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較量的過程中,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中國的一邊。
來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2日 03 版)
❼ 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加征了哪些關稅
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包含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稱此舉旨在彌補美國在科技領域所遭遇的損失。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清單顯示,大多數的商品並不直接面向日常消費者,包括化學製品、葯品、橡膠製品、金屬製品、不銹鋼產品、鋁合金產品、渦輪噴氣產品、發光二極體、摩托車和牙醫設備等。
但是,由於清單涉及范圍廣泛,勢必影響美國企業的生產供應鏈。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時間表,此份清單稍後還將經過多個聽證環節。
(7)美國的貿易戰4月5日期貨擴展閱讀
中國宣布對600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
2018年7月11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的措施。8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聲明稱擬將加征稅率由10%提高至25%。
美方背離了雙方多次磋商共識,單方面再次升級了貿易戰,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破壞全球產業鏈和自由貿易體制,實質性損害了我國國家和人民利益,也將對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針對美方上述措施,中方被迫採取反制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
』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關稅。
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將其加征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即行實施上述加征關稅措施。
❽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對商品期貨有何影響
已經反映出來了,大跌啊,但是目前局勢已經有所緩和
❾ 特朗普的貿易戰是否會導致新一輪的金融危機
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中國高達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是現代歷史上美國總統對中國開出的最大一筆貿易「罰單」,也標志貿易戰的正式打響!機構們對於貿易戰升級表示擔憂,德意志銀行稱,貿易戰已然打響,最糟糕的情況正在醞釀中,可能觸發2008年金融危機規模的衰退。據估計,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700億美元。
貿易戰最壞的情況:觸發2008年金融危機規模的衰退
雖然全球遭遇全球各國的反對,且經濟學家們表示,特朗普政府提高關稅等行為將成為世界貿易和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但特朗普還是一意孤行對華開戰。德意志銀行23日更是表示,全面貿易戰越來越可能發生,該行首席經濟學家胡珀(Peter Hooper)稱,
德意志銀行的基本假設仍是美國保護主義行為的范圍有限,因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國對特朗普徵收關稅的反應較為克制,但是四大事件的發生加劇了市場擔憂,包括:
特朗普對鋼材和鋁進口徵收關稅;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辭職;特朗普推特稱「貿易戰是好的」,以及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威脅。
另外,保護主義政策在理論上可以讓一個國家從全球餡餅中獲得更大的份額,但這不可避免地招致報復,導致全球餡餅的大幅萎縮,讓所有國家的情況更加糟糕。對這一理論的基本誤解,以及自由、公平貿易的受益人無法補償受損者註定讓我們重復過去的錯誤。
法巴銀行也表示,中國方面已做出反擊,這又大大增加了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不知道中國的反擊會不會進一步導致美國的第二輪制裁,而第二輪制裁將使得金融市場產生更加劇烈的反應,這可能會放大整體影響。
CNN資深作者伊西多爾曾指出,在貿易戰中,各國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和其他壁壘做為報復貿易夥伴的行動,導致全球貿易和商業活動受到壓縮與減緩。在最壞的情況下,貿易戰可能導致全球蕭條。
摩根士丹利同樣表達了對貿易戰升級的擔憂,盡管它並未提及衰退的可能性。「盡管美國的貿易夥伴對特朗普征稅的最初反應是克制的,阻止了貿易摩擦的惡化,貿易摩擦范圍擴大的風險仍然很高。」
最糟糕是有多糟糕: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700億美元
美國經濟分析人士近日曾警告,一旦特朗普政府挑起全面貿易戰,至2020年,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700億美元。BBG也曾研究報告顯示,假設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令全球關稅水平提高10%,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萎縮3.7%,全球經濟規模將因此縮小0.5%。
BBG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傑米·默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湯姆·奧利克預計,按假設情景推演,美國經濟將損失0.9%,幅度超過全球經濟損失,成為貿易戰最大受害者之一。
這二者還表示,貿易保護導致競爭減少,阻礙全球技術和觀念交流,從長期看來,將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削弱全球經濟的增長潛力。
貿易戰最大擔憂:通脹!並將沖擊市場
另外,來自貿易戰的最大的擔憂可能是其對通脹的影響,德銀表示,如果特朗普繼續將關稅視作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並隨後擴大關稅,這將招致其它國家相似的舉動。通脹壓力將會顯現,因進口商品增加的成本推高了消費者物價,使得消費放緩,並阻礙經濟增長勢頭。
傑米·默里和湯姆·奧利克也曾表示,關稅將導致進口價格上漲,推高通脹率。在這種情形下,如果美聯儲為抑制通脹而加息,可能進一步拉低美國經濟增速。
通脹升高 -> 美債收益率曲線變化
而通脹升高或將對市場造成沖擊,在美銀美林最新發布的「美國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會帶來什麼影響」的調查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美國國債市場將如何重新定價?」,而其答案也同樣讓人驚訝:
10%的人認為3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將基於通貨膨脹而修改。這表明市場的資本配置更加平衡,而且任何意外的通脹都可能在長期導致另一次的VaR沖擊。
正如BBG的Ye Xie稱:「會沖擊市場的是通貨膨脹。換句話說,美國國債收益率需要通脹再次出現不確定性才能繼續走高。毫無疑問,下一次的CPI數據將是決定通貨膨脹是否是真正威脅的關鍵。」
澳元在貿易戰開打後大跌,未來前景如何?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關於中國的聲明發布後,澳元/美元進一步大幅下挫,此前本已因澳洲國內經濟數據不及預期而承壓。
分析師Jim Langlands稱,雖然短期動能指標依舊喜憂參半,但對澳元/美元整體走勢依舊偏於看跌,因預計美國和澳洲收益率差額將最終打壓澳元,且中國方面的擔憂只會加劇市場避險情緒。
交易策略方面,分析師建議本交易日仍偏於逢高做空澳元/美元。建議在0.7725做空,止損位設於0.7755,獲利了結點定於0.7670。
其他:英國央行五月加息或成定局?英鎊怎麼走?
昨日,英國央行意外兩位成員支持加息但未釋出5月加息信號,英鎊刷新一個半月新高後迅速回落。機構們普遍預計英國央行將在五月份加息,甚至有機構認為英國央行11月將再次加息。
美銀美林表示,雖然英國央行政策聲明相對謹慎,但其聲明中並沒有什麼論調能夠阻滯市場相信5月加息已經箭在弦上。且央行委員會中有兩名決策者已經在上一次發言後四個月的時候投票加息,這符合英國央行「漸進和有限」的口頭禪。
丹斯克銀行稱,相信英國央行5月份將會升息,也相信11月份料再度升息,市場已經消化了今年大約42個基點的升息幅度。
英鎊走勢:迎數個利好,年內或保持強勁
三菱日聯銀行稱,本周英鎊迎來數個利好消息,三大理由支持英鎊/美元的結構性看多觀點:
第一、歐盟和英國在脫歐談判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進一步削減了可能出現混亂局勢的可能。
第二、有跡象顯示,去年通脹走高對消費層面形成的打壓局面目前正在反轉。
第三、英國勞動力市場繼續收緊,將會為經濟帶來更大助力。
BTMU分析師補充道:「整體而言,我們相信英鎊在年內都將保持強勁勢頭,不過未來數年內英國經濟可能面對的諸多挑戰仍將提升投資者的悲觀情緒。」
丹斯克銀行與三菱日聯銀行的觀點不甚相同,盡管其他方面如英國脫歐過渡協議方面也傳出積極消息,但短期內歐元/英鎊走勢不會改變,預計未來3個月內將位於0.87水平。
❿ 為什麼中美貿易戰商品期貨暴跌
金融市場向來是很敏感的,一有什麼風吹草動,資金就會撤走,貿易爭端中互相征稅,好像美國對中國的某些(好像是鋼鋁方面)徵收高關稅,自然市場就會擔心會影響相關公司今年盈利的情況,自然就拋售股票祈求保本,而且現在有不少基金公司,基金有的是穩重型的,有的基金其實就是投資股票獲利,有的人是把自己所有財產都買穩重基金祈求可以獲利養老,說白了就是養老金,這些錢沒了晚年就很難受,自然基金經理也會拋售這一部分錢,當然一些股票大鱷自己有分析師,可能認為最近情況不明朗,可能資金轉投其他地方避險保本。。。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不想自己的錢有太大的損失,其實我國香港、國外的股票市場規矩跟國內不一樣,比如香港允許同一日對同一隻股票多次買賣,而且香港沒有跌停漲停這些限制,分分鍾一個看走眼上個廁所回來就會蒸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所以有什麼風吹草動,自然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當然也有人撈底,比如說香港的李嘉誠趁著股票下跌花1.5億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所以股票漲跌有危也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