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期貨 » 外匯儲備對期貨的影響

外匯儲備對期貨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6-19 06:02:52

⑴ 外匯儲備意味著什麼

外匯儲備可以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國內經濟平穩。

外匯儲備是每一國家的貨幣當局所持有並且是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也就是各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的中的外匯資產,表示了一個國家政府所持有的能夠兌換外幣的債權能力的大小。

從當前及以後一段時期國際經濟形勢來看,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經濟關系錯綜復雜,造成我國外部風險挑戰增多,並且,今後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增長或進一步放緩,結合海外一些國家經濟面臨的復雜形勢,均增加了國際市場資本出現不穩定和不確定性風險。

長期看,國內經濟的趨勢是向好的,這不僅給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奠定了平穩的基礎,也加強了我國經濟抵禦海外市場帶來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

(1)外匯儲備對期貨的影響擴展閱讀

積極影響

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資信。外匯儲備是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

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增強,為我國舉借外債以及債務的還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證,對維護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信譽,吸引外資,爭取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使我國中央銀行有效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幣匯率。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保證我國能夠從容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滿足有效干預外匯市場、維護本幣匯率穩定的需求。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的良好表現再次證明,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於穩定人民幣幣值、維護投資者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⑵ 外匯儲備的影響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同期的8501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雖然此消息目前還無法得到官方數據的證實,但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已公布的數據,到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額達到8189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對目前的中國經濟是好還是壞?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及人民幣匯率會有什麼影響?中國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緩沖龐大外匯儲備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沖擊?其實這些問題,可以歸納到一點: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應該多少才是合適?

按照傳統國際儲備理論,外匯儲備是以滿足進口需求、償還外債和干預匯率需要為主要目的。傳統國際儲備理論是以金融全球化程度較低和全球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為背景的。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各國匯率制度由固定製向浮動制轉變,各國的外匯儲備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因此,用傳統的國際儲備理論來衡量各國的外匯儲備多少已經失去了其解釋力。不少國家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更多的是為了在變動不居的國際金融市場中,如何來維持對本國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信心,來保證本國金融體系的穩定。

對於中國來說,隨著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地增加,質疑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合理性、指責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對國內貨幣政策效果產生影響及增加了國內經濟的失衡、認為外匯儲備增長會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等議論也隨之而來。但這些言論多是站在傳統理論上的分析。

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的環境下,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增長態勢,其正向影響往往大於負向影響。正如有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負責人所指出的那樣,當前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對外信譽,增強海內外對我國經濟和人民幣的信心;有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商投資,降低國內企業的融資成本;有利於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應對突發事件,平衡國際收支波動,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

具體地說,一個國家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能夠提高貨幣政策的信譽,穩定匯率的預期。因為,當一個國家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時,該國政府對外匯的干預能力就會大。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當局對匯率穩定的非公開承諾的可信度就會高。因此,人民幣外匯儲備迅速增加,更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而不會推動人民幣匯率迅速的升值。國外不少分析師認為外匯儲備增加會迅速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是一廂情願。

寵大的外匯儲備也有利於弱化貨幣錯配的風險。所謂的貨幣錯配是指,一個經濟行為主體在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時,由於其貨物和資本的流動使用了不同的貨幣來計算,因而在貨幣匯率變化時,其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支出會受到沖擊與影響的情況。比如說,一國企業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到海外上市,但國內又有大量的儲蓄不得不流向國際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很難承受匯率劇烈波動所帶來的巨大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會削弱一國的貨幣與金融主權,使該國經濟成為關鍵貨幣國家附庸。而一國持有大量外匯儲備就能夠通過政府對外匯市場干預來減弱貨幣錯配的風險及對國內貨幣市場的沖擊,增加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同時,外匯儲備也是一國的財富,如果對外匯管理有效,國家財富增長可能比其他方式更快。

總之,外匯儲備究竟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增長速度,並沒有一個具體的限定,因為這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下是不同的。不過,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說,巨大的外匯儲備並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當然,我們還是應該考慮到其可能的負面影響,並通過有效的方式來調整與改進。比如,如何分散巨大的外匯儲備風險(通過激勵企業與居民持匯的偏好等),如何提高國際儲備風險管理水平和營運效率,如何保證巨大的外匯儲備用得其所

⑶ 外匯儲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 外匯儲備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⑷ 外匯儲備多了有什麼作用(利弊)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匯,則需要發行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供給就會增多,則人民幣就會貶值,所以匯率就會下降。

簡單地說,外匯儲備就好象是我們手中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想買什麼都不用愁了。但是外匯儲備主要來自於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你出口東西比進口的東西多了,你賺了別人的錢,人家當然不高興了,當然會產生貿易摩擦。對於自己來講,經常握有大量現金而不去投資賺錢,這不是浪費嗎?經營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就象管好自己的錢袋子一樣,既要夠用,又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意,還不能太與別人搶生意惹人不高興。就這么簡單。

⑸ 外匯儲備的多少會對國家的影響

  • 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而是有利有弊的,具體如下:

  • 負面影響:

1. 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7. 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高額的外匯儲備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8.引致流動性過剩高額的外匯儲備規模是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也就是貨幣供應量太大問題。

  •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⑹ 外匯儲備增加對物價有何影響

外匯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切用外幣表示的資產,從狹義上講指的是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90年代初,我國的外匯儲備只有200多億元,還不如融創和萬達一筆買賣的錢多。可是到現在增加至3萬億,已經增長了150倍左右。然而,巨額的外匯儲備促進了出口貿易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經濟爭議」:大量購買美債,黃金儲備比例過低等。

外匯儲備可以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的功能。很多人或許認為外匯儲備的多少跟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系呢?其實不然,外匯儲備的增長與下跌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高額外匯儲備使物價水平上升
根據貨幣主義的通貨膨脹傳導機制理論,如果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順差時,必將會導致該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在該國不存在閑置資源的情況下,社會總供給不變,只能通過物價水平上漲來實現商品市場的供求均衡。在資本市場上,貨幣供給增加必然導致利率下降。同時,物價上漲削弱了該國出口的競爭力,使經常項目盈餘減少,利率下降將使資本流出增加,使資本與金融項目盈餘減少,從而使外匯儲備增速下降。同樣,外匯儲備的減少會產生與上述相反的作用。

⑺ 外匯儲備對於經濟的影響

外匯儲備就是對外幣或者外國有價證券的儲備。這是經濟中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對經濟產生各種影響。
1 對外貿易需要外匯儲備。
進口商品,必須用外幣支付(一般是美元,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外匯儲備不足,進口受限。
出口商品,順差時,美元流入國內。企業就會去銀行兌換一部分美元,用於國內的購買或投資。當需要兌換的數額巨大時,央行不得不多發行人民幣以供兌換。人民幣發行過多,會引起通脹。
2 國家的財政收入有一部分是用於投資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投資外國的貨幣或有價證券。比如說購買美國國債,這就增加了我們的外匯儲備。美國金融危機,這就加大了其國債的償還風險。此時,我國的外匯儲備面臨如此風險。
3 外幣升值會引起外匯儲備升值,外幣貶值會引起外匯儲備縮水,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比如美國為還債,大量印發美元,美元貶值,這樣雖然錢拿回來了,但購買力已大打折扣,外匯儲備縮水,國有資產流失。
4 國有資產流失,會導致一系列經濟問題。一些公共事業難以進行,比如本來投資美國國債的錢拿回來,要加入醫保基金,現在賠了,老百姓醫保就將就點吧,諸如此類的事情吧,都是。
5 而公共事業滯後,會是人民福利減少,百姓不得不再掏腰包支付這些費用,比如醫療、養老、上學、交通、通訊等等。這樣就減少了其他商品的消費,企業利潤不多,而工人的工資也就更少了。
6 消費、投資、外貿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兩架瘸了腿,我國gdp也只能靠投資來挑大樑了。

⑻ 外匯儲備多有什麼壞處

外匯儲備過多可能引起的問題:
1、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有可能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引發泡沫經濟或通貨膨脹風險。而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是威脅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的兩大宿敵。盡管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沖銷干預吸收過多的貨幣,但是,其效果會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從市場的承受能力來看,央行每年大規模發行票據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風險,央行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2、過多的外匯儲備有可能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和財富增長速度。這一結論主要來自以下三個觀點:其一,我國外匯儲備的收益率要遠遠低於外商直接投資的收益率,二者的差額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國民財富的流失。據推測,通常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平均收益率至少達到10%。其二,央行發行票據回籠貨幣需要支付利息,而外匯儲備利息形成央行收入,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央行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會相應上升。其三,官方外匯儲備屬於短期、低收益對外投資,而民間對外資產主要為中長期、高收益投資,因此,前者的比重過高會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
3、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會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貿易摩擦。國外一些人士一直把外匯儲備的增加作為中國政府阻止人民幣升值和操縱外匯市場的「證據」,並據此要求中國擴大匯率制度彈性和實現人民幣升值。此外,一部分發達國家政府也會以人民幣匯率問題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由此可見,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外匯儲備過度增長,不僅妨礙了對外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威脅」著國內宏觀經濟的穩定。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價水平較低、就業狀況有所好轉的宏觀形勢下,國際收支不平衡正在成為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突出矛盾。正是基於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指出,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

⑼ 外匯儲備為什麼會影響匯率

當一個國家外匯匯率升高時,有利於進口。

1、國家外匯匯率升高時,即本國貨幣升值時,貨幣升值後,出口商品價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這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貨幣升值,使一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國內矛盾加劇。本國貨幣的升值,將使本國家的外匯儲備或從外國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的貨幣計算也相應減少。

2、當國家外匯匯率降低時,即本國貨幣貶值時,有利於本國出口,減少進口,為本國賺取外匯並帶動對外貿易的發展,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但由於貶值刺激了出口需求也會影響國內物價上升,如果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引發貿易戰和匯率戰。

(9)外匯儲備對期貨的影響擴展閱讀:

匯率影響因素

(1)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2)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3)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4)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5)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