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貨市場是什麼
㈠ 國內期貨和國際期貨的區別是什麼
國內期貨有很多板塊不能做,最重要的就是原油交易。所有的原油交易都是國際期貨。
㈡ 國際期貨與國內期貨的區別
主要有以下幾種區別
1,品種的區別:國外期貨品種比國內要多,當然國內也有我們自己獨有的品種,比如,塑料,PVC,蘋果
2,交易時間:國外期貨的交易時間一般可以達到18個小時,有的甚至是全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交易,國內期貨交易雖然也有夜盤,但交易時間還是沒有國外時間長。
3,交易制度:國外的期貨市場,特別是歐美的期貨交易市場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而我國才經歷二三十年,所以制度健全和監管方面沒有國外做的完善
㈢ 國際期貨跟國內期貨有什麼區別嗎
國際期貨與國內期貨的區別在於:
(1)品種齊全、覆蓋面廣:包含外匯期貨、貴金屬期貨、各類迷你合約、期權等,補充內盤品種空缺;
(2)交易時間連續:全球24小時滾動,交易時間長,可彌補內地期貨盤節假日、休市時帶來的大幅跳空風險;
(3)規律性優於國內期貨:境外各大交易所價格權威,時間、走勢連續;交易機制更成熟可靠;
(4)杠桿比例高:保證金比例5%-10%左右,保證金便宜;
(5)滿足客戶多元化投資需求: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入市門檻較低,可進行純投機、套利、套保等交易,品種豐富,能提供套利、套保優質平台;
(6)手續費低:手續費基數低,且無稅費、無點差、無隔夜利息。
(3)國際期貨市場是什麼擴展閱讀:
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有些美國期貨合約品種如大豆、銅對國內期貨價格變動會有影響,國內投資者可以參考外盤行情。大型生產商與貿易商也可根據外盤行情做好套期保值,對沖現貨交易損失。
㈣ 國際期貨怎麼樣
國際期貨在國內不受監管,資金無保障,風險大,謹慎操作。
㈤ 國際期貨市場是如何產生的
國際期貨市場:其實也都是地方性期貨市場因為有了國際影響力。在他們正常交易時間以外,還設置了國外的電子盤交易。目前比較有影響的就是美國的芝加哥和紐約商品交易市場以及英國倫頓的金屬市場。而橡膠主要是日本東京的交易市場。期貨QQ友:路路川(26740832)
㈥ 國內期貨和國際期貨有什麼不一樣嗎是什麼意思啊
國內期貨:
(1)正規性,證監會嚴格監管,資金安全、交易規范;(國際期貨雖然也說有監管,但其實這些所謂的監管到了國內一切無用;國際期貨資金一般打到該公司開在易寶支付等類似支付寶平台的賬戶;國際期貨為了成交或交易沒有任何限制,給客戶喊單賭單只要能讓客戶做,有些甚至保證收益、賺錢分成都可以)
(2)手續費低,1000桶/手的原油一手20多元人民幣手續費,行情波動一個點100元人民幣,只要買對方向,行情波動一下就已賺錢。(國際期貨某些平台1手1000桶原油要40美元手續費,波動幾個點才回本;當然也有些對賭平台直接賺取客戶虧損的,也不在乎手續費多少,會收得很低。但是國際期貨畢竟資金安全問題影響,資金大的不太會做,所以量上不來,手續費太低不吃客戶虧損的公司可能會倒閉)
國際期貨:
(1)交易連續,全天23個小時皆可交易,對於有大把時間的人一直盯著盤面會更舒心;(國內期貨分早盤、午盤和晚盤,一些不在開盤期間的突發大事件可能會引來高開或低開,當然EIA原油庫存還是在國內期貨21:00-02:30的開盤期間的)
(2)保證金比例低,國際期貨一般最低3%到2%的保證金。(國內期貨14%到5%保證金)雖然杠桿是把雙刃劍,但是不可否認對於力氣小的人,長杠桿更容易讓他們撬動「大」東西。
㈦ 國內期貨市場和國際期貨市場的區別在哪裡
游戲規則的制訂方是國家相關機構,基本游戲規則國內的和國際的都是相同的,具體細節不同而已。
㈧ 誰知道國內期貨市場和國際期貨市場的區別是在哪裡
國內期貨與國際期貨的區別:國內期貨交易時間是4小時,交易門檻低,資金便捷,5-10倍杠桿(就是所謂的保證金交易),缺點相對交易量小,交易不連續,交易時間短,交易量受限,易受國內政策影響。國際期貨,幾乎具備國內期貨所有的優點,交易量大,24小時制(日橡膠最少,8小時),交易市場多,缺點是資金不方便,受匯率影響,交易門檻高。
期貨有很多種產品,包括農產品和貴金屬等,黃金期貨就是其中一種。相比黃金期貨,在當下的黃金投資產品中,最流行,收益較快的是現貨黃金的投資。現貨黃金是24小時交易,也不存在到期時一定要交割的限制。只需要下載免費的MT4模擬交易軟體就可以開始交易了,可24小時在線交易,可買漲買跌雙向操作,1:100杠桿比例交易,沒有任何時間限制,熟悉了之後再注資,進行真實交易。
㈨ 國際期貨市場是怎樣產生的
股票指數期貨產生的背景和發展
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機構投資者的成長,市場對規避股市單邊巨幅漲跌風險的要求日益迫切,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理論工作者,對推出股指期貨以規避股市系統性風險的呼聲都越來越高,決策層也對這一問題極為關注。那麼我國當前推出股指期貨時機是否成熟?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證券市場有何影響?如何設計我國的股指期貨合約?從本期起,本版特開辟「股指期貨研究」專欄,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歡迎對股指期貨感興趣的業內外人士參加討論,共同為推動我國股指期貨的研究開發獻計獻策。
同其他期貨交易品種一樣,股指期貨也是適應市場規避價格風險的需求而產生的。
二戰以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股票市場取得飛速發展,上市股票數量不斷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脹。以紐約股票交易所為例:1980年其股票交易量達到3749億美元,是1970年的3.93倍;日均成交4490萬股,是1960年的19.96倍;上市股票337億股,市值12430億美元,分別是1960年的5.185倍和4.05倍。股票市場迅速膨脹的過程,同時也是股票市場的結構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二戰以後,以信託投資基金、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取得快速發展,它們在股票市場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例,並逐步居於主導地位。機構投資者通過分散的投資組合降低風險,然而進行組合投資的風險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價格的非系統性風險,而不能消除系統性風險。隨著機構投資者持有股票的不斷增多,其規避系統性價格風險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
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斷地發展進步。以美國為例:最初的股票交易是以單種股票為對象的。1976年,為了方便散戶的交易,紐約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指定交易循環系統(簡稱DOT),該系統直接把交易所會員單位的下單房同交易池聯系了起來。此後該系統又發展為超級指定交易循環系統(簡稱SDOT)系統,對於低於2099股的小額交易指令,該系統保證在三分鍾之內成交並把結果反饋給客戶,對於大額交易指令,該系統雖然沒有保證在三分鍾內完成交易,但毫無疑問,其在交易上是享有一定的優惠和優勢的。與指定交易循環系統幾乎同時出現的是:股票交易也不再是只能對單個股票進行交易,而是可以對多種股票進行"打包",用一個交易指令同時進行多種股票的買賣即進行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亦常被譯為程式交易)。對於程序交易的概念,歷來有不同的說法。紐約股票交易所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出發,認為超過15種股票的交易指令就可稱為程序交易;而一般公認的說法則是,作為一種交易技巧,程序交易是高度分散化的一籃子股票的買賣,其買賣信號的產生、買賣數量的決定以及交易的完成都是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完成的,它常與衍生品市場上的套利交易活動,組合投資保險、以及改變投資組合中股票投資的比例等相聯系。伴隨著程序交易的發展,股票管理者很快就開始了"指數化投資組合"交易和管理的嘗試,"指數化投資組合"的特點就是股票的組成與比例都與股票指數完全相同,因而其價格的變化與股票指數的變化完全一致,所以其價格風險就是純粹的系統性風險。在"指數化投資組合"交易的實踐基礎上,為適應規避股票價格系統性風險的需要而開發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就成為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到了市場的需求,堪薩斯城市交易所在經過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後,在1977年10月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提交了開展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報告。但由於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與證券交易委員會關於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管轄權存在爭執,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瓊斯股票指數達成協議,該報告遲遲未獲通過。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菲利蒲.M.約翰遜和新任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約翰.夏德達成"夏德椩己慚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