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期貨合約對沖過程
『壹』 外匯期貨交易的交割方式―對沖方式了解是什麼意思
外匯期貨,也就是遠期外匯交易。一般採用到期現貨交割的方式,外匯交割期一般與日歷月份相同 , 多為每年的3月份、6月份、9月份和 12 月份。一年中其他月份可以購買但不交割。交割日一般是到期月份的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三。
因為受外匯管制的因素,國內投資者進行外匯現貨交割限制很多。大多數的選擇是在合約到期交割日前,進行對沖平倉獲利了結。
『貳』 期貨合約、遠期合約匯率對沖比較
A 原因 遠期合約 是非標准化的 ,應對快速下跌比較靈活,也就是說遠期合約具有零散的分割功能,可以多買也可以少買。。期貨合約是標准化的,不可以分割,在快速變化時,不好對應現貨。
『叄』 外匯期貨合約沒有到期就對沖平倉了,怎麼計算盈利和虧損呢合約上定的價格還有意義嗎
就是按照當時的價格去計算你的盈虧,合約上的價格意義不大了
『肆』 期貨合約對沖的原則是什麼
下面是以股指期貨為例的,其他期貨一般也是這樣的操作。
通常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影響而具有基本相似的走勢,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可以在期貨與現貨市場上進行相反操作,對沖系統風險,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原則:
1.交易方向相反原則。由於同一股票指數在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大致保持相同的走勢,所以只有在兩個市場上同時進行相反的交易,才能保證在一個市場出現虧損時,在另一個市場上肯定贏利,以贏利補償虧損才能成為現實。如果違反了交易方向相反原則,不但無法對沖系統風險,反而會加大投資面臨的風險。比如,對於現貨市場上的多頭來說,如果同時也是期貨的多頭,即採取了同向操作,那麼,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都會出現盈利,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兩個市場上都會出現虧損。
2.交易品種一致或相似原則。交易品種相似是指在進行對沖操作時所選擇的期貨合約所包含的股票,必須與現貨市場上買賣的現貨股票大致相同。這是因為,相似股票的價格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受相同因素的影響,在兩個市場保持大致相同的走勢。成分股的價格變化決定了股票指數,股票指數變化影響股指期貨合約的價格,只有股票組合和股票指數成分股相同或大致相同,股票組合的價格變化才能和所選擇的股指期貨合約價格變化趨勢一致。
3.交易數量相等原則。交易數量相等,是指在進行對沖操操作時所選擇的期貨合約所包含的股票價值必須等於其將要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的股票價值。價值相等包括現貨場上買賣的股票價值等於期貨市場上買賣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值;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值等於賣出(或買入)的現貨股票價值。
4.交易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由於在期貨合約的交割期到來時,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趨同,亦即所謂的期貨價格收斂於現貨價格。對沖操作結束時價格的趨同性會影響對沖效果。在套期保值過程中,應使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與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的現貨股票的時間相同或相近,才能保證系統風險順利對沖掉。
五、不同投資者對沖系統風險的操作策略
在實際應用中,不同投資者所擁有現貨頭寸不同,應採取不同的操作策略買賣股指期貨來對沖現貨資產的系統風險。
1.已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對沖系統風險策略。如果投資者已持有大量股票現貨,當整個股市下跌時其持有的現貨股票的價值將隨之而降低,為避免股票下跌所造成的損失,投資者將根據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趨同性原理,在期貨市場上賣空股指期貨,以期貨部位的盈利來補償或抵消現貨部位的虧損。
2.發行股票的公司對沖系統風險策略。發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籌措資金的重要渠道。公司在發行股票時也將面臨股市波動所造成的系統風險,這種風險同樣可以通過股指期貨空頭套期保值來加以規避。發行公司可以選擇股票市場行情向好、有利於公司股票發行的時點,在股指期貨市場賣出期貨,以確保未來公司發行價格不因市場不利變化導致損失。
3.預計未來資金到賬的投資者對沖系統風險策略。投資者預期將收到一筆資金並計劃投資股票市場,但在收到資金之前,股市有上漲趨勢,為避免在高價位買入股票,投資者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預先買入股指期貨合約。由於股指期貨實行保證金制度,在購買投資標的的時候,只需交少部分保證金就能完成投資,從而有效對沖掉不利的系統風險。
『伍』 外匯期貨合約的內容有哪些
期貨合約是由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的標准化的合約。期貨合約可借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合約組成要素:
A.交易品種
B.交易數量和單位
C.最小變動價位,報價須是最小變動價位的整倍數。
D.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漲跌停板。當市場價格漲到最大漲幅時,我們稱"漲停板",反之,稱"跌停板"。
E.合約月份
F.交易時間
G.最後交易日
H.交割時間
I.交割標准和等級
J.交割地點
K.保證金
L.交易手續費
什麼是外匯風險?它有哪些類型?
由於匯率變動致使外匯交易的一方,以及外匯資產持有者或負有債務的政府,企業或個人,有遭受經濟損失或喪失預期利益的可能性。
(1)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是指在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國貨幣和本國貨幣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損失回盈利的可能性.
(2)轉換風險。轉換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進行會計處理中,功能貨幣即交易貨幣(一般是海外分公司所在國貨幣)轉換成計賬貨幣(一般是總公司所在國貨幣)的過程中,因匯率變動而呈現賬面損失的可能.。
(3)經濟風險。經濟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是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
『陸』 對沖合約是怎麼回事
指在期貨或外匯市場,買開倉和賣開倉交易合約同時產生的平倉交易,就稱為對沖平倉。
例如:甲客戶在200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在期貨市場買開倉大豆1009合約100手;乙客戶在2010年第 一個交易日賣開倉大豆1009合約100手。次日在期貨市場把甲客戶把買進開倉的100手大豆合約做賣出平倉,乙客戶把賣出開倉100手大豆合約做買入平倉。
甲乙雙方互為交易對手交易倉單發生的平倉交易叫做對沖合約。
『柒』 關於外匯期貨交易的對沖問題。
所謂期貨對沖,是指兩個相關品種,數量相同,方向相反,同時開倉,同時平倉的操作。
合約到期日,貨幣品種不同,都沒關系,構成對沖。
但是你開倉時間不同時,是不形成對沖的。你可以在交割日到前平倉,差價形式。
『捌』 對沖合約的介紹
對沖合約指在期貨或外匯市場,買開倉和賣開倉交易合約同時產生的平倉交易。
『玖』 為什麼外匯期貨合約的持有者對沖之後,可以解除合約的義務
期貨是可以解除合約的。解除合約是可以的。
外匯和期貨投資差別,但是外匯更加容易掌握基本面。基本面分析者 認為貨幣的強弱反映該國經濟狀況的好壞,其強弱雖可能受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干擾而有暫時的波動,或產生與經濟體質相反的走勢,但就長期而言,其價位終將回歸 到與經濟狀況相稱的地步。至於-國經濟狀況的好壞應如何衡量,則又得採取相對比較的方式。例如美國1996年度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可達3%,就基本面分析者 眼中而言,這一數據並不能判斷美元應該走強或走弱,必須將之與前-年度的經濟增長率做比較,並與德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相比較。如果前一年度美 國的經濟增長率為2%,而1996年度德國、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約在1.5%的水準,則這個3%的數據提供給基本面分析者的想法是:美國的經濟日漸好轉,其經濟增長狀況較德、日兩國為佳,美元對馬克或日元應相對走強,以反映其經濟實力。基本面分析者即據此作為外匯買賣決策的指標,買入美元,賣出日元、馬克。
反映一個經濟狀況的數據,即一般所稱的經濟指標,除了經濟增長率外,林林總總,包括甚多,像貿易赤字、預算赤字、貨幣供給量、消費者物價指數 (零售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躉售物價指數)、失業率、房屋開工率、領先指標等。作為基本面分析者投注的焦點,各數據會由政府相關部門定期公布,這 類型的投資人皆會收集分析各數據,進一步分析比較,作為判定各傾向未來走勢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