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國際鉻鐵礦期貨價格

國際鉻鐵礦期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4-05 13:18:56

Ⅰ 鉻鐵期貨哪裡看

你好,並沒有烙鐵期貨這個品種,不要被現貨平台騙了。現在只有鐵礦石期貨。

Ⅱ 年鉻鐵礦供需形勢分析

我國鉻鐵礦資源匱乏,長期以來礦山產量在20萬噸的水平上徘徊。但是,隨著近年我國不銹鋼工業超高速發展,對鉻鐵礦需求快速增長(2009年表觀消費量達700餘萬噸)致使其供需缺口迅速擴大,進口量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我國鉻鐵礦進口量676萬噸,對外依存度達到97%以上。而國外鉻鐵礦資源市場幾乎被國際礦業巨頭瓜分殆盡,為打破西方跨國礦業公司對鉻鐵礦在資源、生產及國際出口市場等環節的壟斷格局,在世界資源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改變我國利用國外礦產資源在價格等方面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必須加快建立國外資源基地的步伐,應當逐步減小鉻鐵礦的進口規模而加大鉻鐵合金進口量。本文採集數據時參考不同文獻,數據之間略有差別。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鉻鐵礦資源狀況

截至2009年,世界鉻鐵礦(商品級礦石,下同)儲量超過3.5億噸,資源量超過120億噸。鉻鐵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主要有哈薩克、南非、印度、辛巴威、芬蘭、巴西、土耳其、俄羅斯及阿爾巴尼亞等(圖1),其中,95%以上的基礎儲量分布在南非和哈薩克。

長期以來,世界鉻鐵礦市場供過於求,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目前,世界鉻鐵礦資源可保證全球100年以上的需求。

(二)我國鉻鐵礦資源狀況

據《2009年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截至2009年底,我國有鉻鐵礦區67處,查明資源總量1151萬噸(礦石,下同),資源量628.5萬噸,基礎儲量522.5萬噸(其中,可采儲量122.4萬噸),按照「可供年限=(基礎儲量×0.85+資源量×0.6)×0.8÷產量」的公式計算,我國鉻鐵礦保有資源儲量可以開采約37.3年。我國鉻鐵礦基礎儲量分布見圖2。

六、結論

從世界鉻鐵礦的市場供需看,總體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世界鉻鐵礦資源高度集中於南非和哈薩克。2009年世界鉻鐵礦生產和消費基本平衡。世界鉻鐵礦產品貿易主要以鉻鐵合金為主,原礦貿易規模基本保持在當年產量的30%左右。

鉻鐵礦是我國短缺礦產之一,國內消費需求的90%以上依賴國際市場已成定局。2009年我國進口鉻鐵礦676萬噸,比2008年減少1.2%,進口依存度達97%;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際鉻鐵礦市場價格大幅回落,我國鉻鐵礦平均進口單價193.8美元/噸,比2008年下降51.2%。

(胡德文)

Ⅲ 實行立足國內為主、國外為輔,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的方針

從我國礦情的實際出發,我們應採取立足國內為主、國外為輔,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的方針。我們國家盡管人均資源不多,但資源總量還是不少的,而且礦種也比較齊全,進行現代化建設主要依靠利用自己的資源是有物質條件的。立足國內資源為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市場不可能大量供應我們所需的礦產資源。由於我國是一個11億多人口的大國,20世紀末人口將達到12億~13億,需要的資源量很大。若按原蘇聯、美國目前人均消費礦產的水平,我們的礦業還要在現有基礎翻上1.5~2番才行。我國需求資源量很大的另一個因素,就是我國從現在起到21世紀初,將處於工業化發展的重要階段。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這個時間將是礦產資源消耗量增長最快的時期。美國在工業化初期時,其他國家的工業化程度還很低,當時,美國曾以佔全世界6%的人口,耗用了佔全世界70%的資源。我國若按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如果按日本或美國的發展方式,則到21世紀中葉,每年將消耗相當於1970年時世界消費資源總量的0.6~1.6倍的資源。事實上,今天各國都在走工業化道路,不可能出現美國當年曾經獲得過的機遇,未來國際市場也根本不可能提供我國所需那麼多的礦產資源。以鐵礦石為例,1989年世界年產鐵礦石9.82億噸,世界市場貿易量為4.23噸,如果我國生產7000萬到1億噸鋼所需礦石都靠從國外進口的話,則國際市場上一半以上的礦石供應中國才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何況,我們也不可能用那麼多外匯去購買礦產資源。

但是,由於地殼運動的不均衡性,造成礦產在世界各地分布的不平衡性,這也是客觀地質規律決定的,是人們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正是因為受客觀地質條件的限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礦產資源完全自給自足,總是有長有短,需要利用國外資源,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差別僅在於利用外國資源的程度不同而已。世界各國是這樣,我國也是如此。如前面已經提到的資源特點,富鐵礦少,需要進口富鐵礦;鉀鹽、鉻鐵礦由於資源條件差,也要進口等。

為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進行建設,在礦產資源對外貿易方面,就要實行有區別、有控制、有出有進的礦產品進出口方針。有的礦產,如非金屬礦產可以大量出口。有些礦產,就要實行有區別的政策,如我國非煉焦用煤很多,可以大量出口;而煉焦煤少,就不能出口。有的礦產,如鎢礦、錫礦、銻礦、稀土等礦產資源,我國在國際上處於舉足輕重、能左右市場的戰略地位,就要控制出口。因為出口多了,國際市場容量有限,價格就要下跌,這樣就會造成資源和經濟的雙重損失。如前一個時期鎢礦那樣,出口2噸鎢礦,不如20世紀70年代出口1噸所獲得的外匯多。有的礦產則可以長期進口,如鉀鹽、金剛石、鉑、鉻鐵礦等。

為了利用國外礦產資源,發揮我國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到國外去辦礦山、去開礦,也是今後提倡的一個發展方向。

Ⅳ 中國鉻礦資源現狀

我國是一個鉻礦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從20世紀50年代起,鑒於國家對鉻礦資源的迫切需求,為保證國家基本鋼材和尖端工業的需要,我國鉻礦地質工作者在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查和科學研究工作。特別是,1964年原地質部組織了「新疆鉻礦會戰指揮部」以新疆鉻礦為重點,掀起了全國鉻礦找礦熱潮,隨著一批鉻礦產地的發現和勘探,結束了我國無鉻礦的歷史。至大會戰結束(1980年底),鉻礦勘查區已達49處,探明資源量1053.1萬噸,積累了大量鉻礦和基性-超基性岩資料,基本查明了我國鉻礦分布的總體格局。在此階段,我國共投入鉻礦找礦地質勘查事業費約4.28億元,完成鑽探工程量約292.6萬米,坑探5.8萬米;提交科研報告約223份,發表論文約278 篇;查明我國基性-超基性岩岩體總數約11443個,出露面積11147km2,其中超基性岩體8635個,總面積4516km2(姚培慧等,1993)。此外,對鉻礦的找礦勘查方法也作了一些探索。80年代後,鉻礦勘查資金逐年減少,找礦規模不斷縮小,資源量僅有少量增加,鉻礦工作的重點也由找礦勘查轉向鉻礦地質科學研究。不少學者對超基性岩及鉻礦的成岩成礦理論進行了探索和研究,發表了大量論文和專著,對進一步找礦、勘查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我國鉻礦資源家底

我國鉻礦勘查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60~70年代是我國鉻礦勘查的黃金時期,先後發現了羅布莎、薩爾托海、大道爾吉等中型以上的鉻礦床,在檢查物探異常時發現了薩爾托海東南6km處隱伏的鯨魚礦床。此時,鉻礦資源量快速上升。歷年獲得的資源量見表1-3。

表1-3 中國鉻礦歷年儲量、資源量一覽表

儲量單位:萬噸、礦石。

從上表可以看出:

1)我國鉻礦資源量增長主要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鉻礦大會戰時期,至1980年累計探明儲量已達1053.1萬噸,此後至1993年僅增加252.2萬噸,達1305.3萬噸,保有儲量為1121.8萬噸,而此時期,鉻礦的消耗量逐年遞增。

2)1999年至2000年,鉻礦保有儲量有所下降,至2000年,僅有978.2萬噸。

3)2001年後,全國進行礦產儲量套改,以與「國際標准接軌」。使用中發現新舊資料對比仍有一定困難,僅過去的保有儲量與現在的查明資源儲量較為接近,可作為對比參數。可以看出從2000年到2005年,查明資源儲量逐年下降,2006年後,新增資源量較多,累計221.72萬噸。而這些新增資源量絕大部分為西藏羅布莎礦區貢獻(後文還將詳述)。

二、我國鉻礦資源特徵

據2012年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儲量通報,全國已開展勘查工作的鉻礦礦區64處,查明鉻礦資源儲量僅有1149.87萬噸(表1-3,應為當年查明保有資源儲量),不及世界基礎儲量的百分之一。我國鉻礦具有礦床規模小、區域分布差異明顯、礦床成因類型單一以及冶金級富礦石所佔比例不高等特點。且礦石生產水平較低,年產量一直徘徊在10~20萬噸之間,而我國鉻礦年消耗量,近幾年則一直維持在百萬噸以上,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主要依靠進口來緩解國內鉻礦供不應求的局面,資源緊缺程度極為突出。

我國鉻礦資源特徵:

1)小型礦床居多。通過本次資源潛力評價工作查明,全國已發現鉻礦床,礦點、礦化點達350個,主要分布於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圖1-3a、1-3b),但成型礦床並未增加,絕大多數仍為礦點、礦化點。全國僅有1個大型礦床,4個中型礦床,分別是西藏的羅布莎鉻礦床(據西藏地礦局2013年統計,羅布莎礦區已探獲資源儲量超過500萬噸,為大型礦床。香卡山礦區資源量超過100萬噸可達中型規模);內蒙古赫格敖拉礦區(累計資源儲量約288.6萬噸)、新疆薩爾托海礦區(累計資源儲量約219.5萬噸)、甘肅大道爾吉礦區(累計資源儲量200.5萬噸)(表1-4)。上述的5個(包括1個大型、4個中型)鉻礦床都由數百個大小不一的礦體組成,具有成群出現、呈帶分布、分段集中的特點。

圖1-3a 各省(市、自治區)鉻礦查明資源儲量分布餅狀圖

圖1-3b 各省(市、自治區)鉻礦床(點)數量統計圖

2)礦床類型單一。世界原生鉻礦床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層狀鉻礦床,它主要產於古老陸塊區層狀鎂鐵-超鎂鐵雜岩內,以布希維爾德、斯提爾沃特以及辛巴威大岩牆等鉻礦為代表;另一類為蛇綠岩型鉻礦,多產於顯生宙以來各造山帶中蛇綠岩(蛇綠混雜岩)中。我國鉻礦的成因類型較為單一,具工業價值的鉻礦以蛇綠岩型鉻礦為主,至今尚未發現典型層狀基性-超基性岩型鉻礦(圖1-4)。

圖1-4 中國鉻礦分布圖

表1-4 全國有關省(市、自治區)鉻礦產地數量與源量儲量一覽表

註:表中探明資源量均為累計查明資源量(其中包括部分未上表資源量),數據引自各省(市、自治區)成礦規律組報告;預測資源量由預測組提供。

3)優質礦石量少。高品位冶金級礦石主要分布於西藏、青海等地,其資源量僅占總保有資源儲量的38.6%;耐火級礦石主要分布於新疆薩爾托海等地區;化工級礦石主要分布於內蒙古、甘肅等地(圖1-5)。

圖1-5 各省不分類型鉻礦查明富礦與總資源儲量直方圖

(數據來自2012年儲量通報)

三、我國鉻礦資源形勢

1)鉻礦是發展優質鋼鐵的重要原料。我國鉻礦資源短缺,國內鉻礦產量不足消費需求的3%(中國礦產資源年報,2011),對外進口逐年增加。從1980年到2012年,我國鉻礦資源量(表1-3,2000年前用保有資源儲量,2000年後為查明資源儲量)僅增加了107.63萬噸。基礎儲量由2000年595.2萬噸,到2005年僅為520.9萬噸,2012年下降為405萬噸,逐年下降趨勢明顯(圖1-6)。如不能找到新的接替資源,不遠的將來,我國的鉻鐵礦資源可能枯竭。

圖1-6 1963~2012年中國鉻礦基礎儲量變化情況(單位:萬噸)

註:1963~1970年數據出自張建博士論文「新疆西准噶爾地區鉻鐵礦資源潛力評價研究」,其中基礎儲量為保有儲量,2000~2012年數據據國土資源部公報。

2)我國鉻鐵礦開采、生產水平一直較低。1970年,鉻礦年產量僅為3萬噸,2007年產量最高,總產量達28.2萬噸,此後,鉻礦產量略有下降(圖1-7)。鉻礦主要產區有西藏,新疆、甘肅以及內蒙古。據馬建明(2007)統計,全國共有鉻礦礦山23處,無大型礦山,僅有中型礦山1處,小型礦山12處,小型鉻礦采礦點11處,從業入員1842入,工業總產值7.66億元。其中,西藏2007年鉻鐵礦石產量為14.3萬噸,采礦實際回收率平均為77.5%,礦產品銷售收入5.39億元,年利潤總額約2.65億元。

圖1-7 1970~2010年中國鉻鐵礦產量變化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張建(2009);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11),《中國礦產資源年報》(內部)

1957~1996年數據來源於中國礦業網;1999~2005年數據來源於USGS Minera1yearbook2000,2003,2005,2006

3)由於我國工業的高速發展,近年煉制不銹鋼的鉻鐵合金產量呈上升趨勢,2005年,世界鉻鐵合金生產總量約為657萬噸,主要的生產國有南非(258萬噸)、哈薩克(116萬噸)以及中國(75萬噸)。解決我國鉻礦資源供不應求的矛盾,主要依靠進口。1957年,我國進口鉻礦僅1.94萬噸,至2012年進口量達到929.3萬噸,主要來自:南非448.6萬噸、土耳其183.6萬噸、澳大利亞50.1萬噸、巴基斯坦47.4萬噸、伊朗44.8萬噸、阿曼42.5萬噸、印度31.7萬噸(馬建明,2013)。以上7國合計848.0萬噸,占我國進口總量的91.3%。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鉻礦進口國。

雖然,從全球角度來看,鉻礦資源並不緊缺,但由於分布不均勻,價格容易受入為因素控制。目前世界主要的鉻合金產地,已逐步轉移到具有豐富鉻鐵礦資源的國家(南非、哈薩克、俄羅斯、印度等)(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13,《世界礦產資源年評》),這些國家可能會對鉻礦石的出口採取限制、提價等措施,從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2007年,我國進口鉻礦平均到岸價為254.2美元/t,2008年則猛增至396.7美元/t,2011年有所回落,平均到岸價為282.1美元/t,價格變化的主動權不在我國。因此,我們應認真研究新的對策,立足國內,尋找新的鉻礦礦產地。同時也要協助國內企業尋找條件較好的國家、地區,走出去。通過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解決我國鉻礦資源緊缺問題,從而可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多的資源,以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需要。

通過科技創新尋找鉻的替代品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方向。

Ⅳ 對當前世界能源、資源形勢的基本判斷

對當前世界能源、資源的供需形勢有3個基本估計。第一,當前世界能源、資源總體豐富,但分布極不均衡,同時,由於全球在20世紀90年代忽視了找礦勘查,整個世界都在「吃老本」,使世界能源、資源儲量的增速放緩,這意味著雖然除石油外總體上不會出現資源性短缺,但各國政府仍需要經常關注結構性短缺的形勢,並將全球能源、資源的地緣政治放在突出位置。對我國而言,一是國內肯定還有大量待發現礦床,二是目前幾乎是利用海外資源的最後時機,越往後准入成本越高,競爭越激烈。第二,世界能源、資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區供需極不均衡,尤其是在消費量增長幅度遠遠超過生產量增長幅度的亞太地區,供需不平衡更為加劇,出現「小馬拉大車」的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階段正是中國拯救世界礦業、需要我們在市場上有更大聲音的時候。第三,世界能源、資源市場大體穩定,但由於全球化迅速發展使壟斷加劇、運輸線路的競爭激烈以及現貨市場供應量不穩定等復雜原因,導致市場的結構性波動劇烈,能源、資源的市場價格越來越不由基本的供求關系來決定。隨著在生產者聯盟與消費者聯盟的博弈中前者占盡上風,廉價石油時代有可能趨於終結。為應對這種局面,需要我們加強風險管理。實際上,目前世界范圍內的資源短缺,大多數屬於結構性短缺,除石油外尚未出現資源性短缺的局面。但是,隨著工業化國家繼續增加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隨著經濟正在爬坡的國家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預計多數戰略和關鍵礦產將在2020~2030年出現資源性短缺的局面,屆時我們利用國外資源將面臨更加特殊的困難。大體上可以認為,當前是利用國外資源、緩解我國資源約束的最好時機。

4.1.1 當前世界能源、資源總體豐富,但分布極不均衡

目前世界能源、資源儲量豐富。大多數重要能源、資源的儲量靜態保障年限,按照2003年的消費量衡量,基本上均在50年以上。其中,保障程度在100年以上的礦種有煤炭、鐵礦石、鋁土礦、鉻鐵礦、鉀鹽,50~100年的有天然氣(67年)、鈾、鎳,小於50年的只有石油(41年)和銅(47年)。因此,從儲量角度看,世界能源、資源仍能維持全球的經濟增長和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受科技進步的推進,世界主要能源、資源的儲量仍然在增長。更深、更邊遠、海域、更復雜和非傳統類型的資源不斷被探明,更低品位、更難選冶的礦床不斷被開發利用。例如,到2003年的20年世界累計產出原油670多億噸,但是由於勘探和開發技術進步和不斷投入,2003年剩餘可采儲量反而增加了580億噸,也就是說20年間共探明了1250億噸。同時,全球仍有大量能源、資源待發現、待探明、待圈定。以保障程度最小的石油和銅為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全世界陸地銅資源量為16億噸,現探明銅儲量僅只佔其資源量的38%。除西歐和北美外,其他地區地質礦產工作程度仍相對較低,包括資源大國南非、澳大利亞等,待發現潛力很大。據目前認識水平,世界常規石油、天然氣的待探明儲量或通過技術進步成為可采儲量的分別為1500億噸和180萬億立方米。此外,非常規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全球重油、瀝青、油砂等可采儲量約4000億噸,是常規原油探明剩餘可采儲量的2.7倍;煤層氣的儲量可能與常規天然氣相當;據估計,主要儲存在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量至少是地球上全部石油、天然氣、煤炭儲量總和的2倍以上。

但是,世界資源儲量增長幅度在放緩。除找礦難度增加這一原因外,關鍵原因是,由於冷戰後原蘇聯向西方國家增加供應,20世紀90年代能源、資源市場總體上供大於求,價格下降幅度很大。同時,受全球地質工作由資源向環境轉移呼聲的影響,全球忽視了找礦,再加上1997年的金價下跌與東南亞金融危機對能源和資源公司的負面影響,導致世界能源、資源的儲量增長幅度在放緩。例如,鐵礦石、鈾、鉀鹽、煤炭等幾種保障年限較長的礦產,幾十年間基本上全球沒有投入勘查(為數不多的一些投入主要圍繞現營礦山周邊),全球在「吃老本」。

更令人遺憾的是,世界能源、資源地域分布極不平衡,由於復雜的長達數十億年的地質作用的結果,大多數礦種的已探明儲量大多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中東地區6國佔了全球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的63.3%,委內瑞拉佔6.8%,俄羅斯佔6.0%,我國僅佔2.1%。俄羅斯是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最大的國家,佔世界的26.7%,中東地區佔40.8%,其中伊朗和卡達分別佔15.2%和14.7%。煤炭儲量前10的國家占總量的90.0%以上。在目前探明可采儲量中,鐵礦以巴西、澳大利亞鐵礦石質量最佳。銅礦主要分布於美洲的安第斯—落基山脈和中亞—俄羅斯地區。近年來,蒙古境內新發現的奧尤陶勒蓋銅礦(1600萬噸)和俄羅斯的烏多坎銅礦(2000萬噸)均未開發利用。鋁土礦儲量71.0%分布在幾內亞、巴西、澳大利亞和牙買加。越南的鋁土礦資源潛力很大,探明儲量近80億噸,多為優質紅土型三水鋁土礦,開發利用前景好。鉀鹽儲量更是高度集中,近75.0%的儲量分布在加拿大和俄羅斯。泰國、寮國也具有豐富的鉀鹽資源,與我國互補性很好。鉻鐵礦主要分布在南部非洲和原蘇聯國家。鎳主要分布於古巴、加拿大、俄羅斯等國。錳礦儲量中,南非和烏克蘭佔世界的80.0%以上。

總體上我們認為,除石油外,世界范圍內在中期不會出現資源性短缺,但市場的結構性短缺將有可能是經常會發生的,需要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同時,還可以認定,當前幾乎是利用國外能源、資源的最好機會,如果再猶豫不決,將會喪失好時機,或者出現資源性短缺而競爭更加激烈,或准入成本大幅度提高難以承受。

4.1.2 世界能源、資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區供需不均衡

世界能源、資源產量繼續增長。1993~2003年,世界原油產量年均增長率為1.5%。油價上升推動一些資源豐富的主要產油國產量迅速增加。1993~2003年天然氣世界產量年均增長2.3%,遠高於同期石油生產增長率。1995年來世界鐵礦石產量一直穩定在10.0億噸左右,2002年首次突破11.0億噸,2003年為11.2億噸。近年來全球銅產量也在持續增長。

但是,未來世界能源、資源產能的繼續增長將面臨諸多障礙,可以認為多數礦產目前的生產能力已接近極限。特別是目前全球能源、資源的生產成本總體上有所增加;大多數能源、資源的剩餘(閑置)產能大幅度減少,連大量以前已關閉的礦山又重新開發,增加產量的調控空間已經不大,如歐佩克的剩餘生產能力,一直作為世界石油市場供應安全性的一個指標,目前已比5年前下降70.0%;並且由於周期性作用影響,近期發現的不少礦床的開發利用尚有待時日。

在產量增長的同時,世界能源、資源的消費量以更大速度增長。2003年世界原油產量為36.97億噸,消費量為36.37億噸。1993~2003年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1.6%,10年間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2.3%,煤炭0.9%。需要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大多數能源、資源的消費量增長緩慢,但仍在增長;主要新增需求量集中在正在爬坡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其中亞太發展中國家增長幅度最大,在亞太地區,中國的需求量增長幅度又是最高的。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石油消費量持續上升,且增長較快,年均增長率在6.0%以上。

盡管如此,世界能源、資源供需仍能保持基本平衡。1993~2003年,世界原油產量和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都在1.5%左右,石油產量基本能夠滿足消費量的增長。2003年世界天然氣產量為26185億立方米,消費量為25910億立方米,基本維持平衡。但是同時總體上仍然出現了兩個趨勢:一是世界能源供需有從基本平衡向供應趨緊變化的趨勢;二是出現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變化的趨勢。

在總體基本平衡的同時局部地區供需極不均衡。以亞太地區最為突出,2003年亞太地區的石油探明可采儲量佔全球的4.2%,而產量佔10.2%,消費量卻佔28.8%,反映亞太地區處於高強度開采和消費,可謂「小馬拉大車」,資源基礎嚴重不足。由於世界能源、資源產量增長接近極限,消費持續增長,雖然總體上仍處於平衡狀態,但這種平衡是一種「亞」平衡。一有風吹草動,這種平衡將被打破。例如,據分析,如果智利銅產量削減50萬噸,世界銅價格將增長50.0%左右。

總體看,未來競爭將加劇,尤其是對產能的競爭,對市場的競爭。

4.1.3 世界能源、資源市場大體穩定,但結構性波動劇烈

世界能源、資源市場總體上保持穩定,但結構性波動劇烈。主要原因,一是局部地區供需不均衡;二是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使壟斷加劇;三是運輸線路的競爭日益加劇;四是在生產者聯盟與消費者聯盟的博弈中,前者佔了上風,特別是大多數礦山的產能是按照長期供貨合同來生產的,現貨市場上的量很少,而中國及其他國家進口的胃口太大,現貨市場不可能滿足,加劇了市場的「亞」穩定性。

2003年全球石油貿易量為22.60億噸,為產量的61.1%;其中美國石油凈進口量達到5.61億噸,佔世界石油貿易量的1/4,歐洲石油凈進口量佔22.0%,日本佔11.6%。中東仍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地,2003年出口石油9.40億噸,佔世界總出口量的41.4%,其次為原蘇聯、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區。受運送條件限制,世界天然氣國際貿易量不到產量的1/4。2003年貿易量為6237.10億立方米,其中管道貿易佔72.9%。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出口歐洲,加拿大天然氣全部出口美國。

石油價格增長幅度快,廉價石油時代趨於終結。石油價格並不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國際油價經過1973~1983年的高漲期後,由於北海和墨西哥灣油田的發現,非歐佩克產量大幅提高,歐佩克對世界石油生產的控制力下降。20世紀末,國際石油需求穩步上升,再次形成了石油供應方的寡頭壟斷格局,世界石油市場重新出現由供應方控制價格的局面。歐佩克已重新成為確定國際油價的主要支配力量。其他石油出口大國和國際石油公司與歐佩克密切合作,共同推高油價。

美國對伊戰爭和單方面反恐行動,直接引起中東地區的石油生產能力受到擠壓。伊拉克、伊朗的石油生產能力受到破壞和限制,整個中東地區的石油投資風險增加,導致中東的石油供應補充能力明顯降低,引發石油市場的多次震盪。由於需求持續上升,而供應方又有意維持高價態勢,加上伊拉克戰爭等非市場因素,使突發性事件對石油供需平衡的作用日益凸顯。由於突發因素的不可預見性,為對沖基金炒作國際石油期貨市場創造了條件。各種套利基金進入油市進行投機加劇了油價的波動。美元的貶值對油價走高也起了重大作用。

世界礦產資源國際化趨勢加快,壟斷程度提高,促使價格攀升。壟斷程度提高促使價格上升。鐵礦石價格大幅度增長,並未反映真正供求關系。2005年進口鐵礦石價格比2004年增長了71.5%,從巴西、澳大利亞到我國的鐵礦石運費近兩年分別上漲了190.0%和160.0%,對未來中國鐵礦石進口快速增長具有重大影響。目前高價位有一部分是屬於恢復性上漲,另一方面是我們內部存在的機制性和體制性障礙造成的,主要包括政府企業之間的不協調、國內與國外不協調、企業之間不協調以及部門之間不協調,導致我們作為「上帝」卻未能享受到「上帝」待遇。銅、鎳、鉻鐵礦等其他礦產的價格仍有巨大上漲空間。這也是「亞」平衡市場的必然結果。

Ⅵ 鉻鐵礦的礦業簡史

鉻元素是法國化學家福克林於1798年發現的。鉻鐵礦石於1799年首次發現於俄羅斯的烏拉爾山區,該礦的發現與開發成為18世紀世界鉻鐵礦的主要供應來源,那時鉻主要用在化學工業上。1827年在美國的馬里蘭州發現鉻鐵礦之後,在賓夕法尼亞州和弗吉尼亞州又相繼發現了鉻鐵礦,從而使美國成了當時世界鉻鐵礦有限的供給國之一。1860年土耳其發現了一個大礦床,供給國際市場。直到1906年印度和羅得西亞發現鉻礦為止,土耳其一直是鉻鐵礦供應的主要來源。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40餘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鉻鐵礦,總儲量達37億t,產量達1000萬t以上。
中國雖然在1949年以前在吉林、寧夏、河北等地發現過一些鉻鐵礦的線索,但並沒有做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全國僅知有2個礦點,一為吉林開山屯,一為寧夏小松山,前者已被日本侵略者掠奪殆盡。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始了鉻鐵礦的尋找與勘查工作。50年代初東北重工業部組隊赴開山屯、地質部組隊進入寧夏小松山及河北高寺台、大廟一帶開展了工作。60年代在北京密雲、甘肅肅北進行了鉻鐵礦普查工作,最後發現了密雲縣放馬峪鉻鐵礦和肅北的大道爾吉鉻鐵礦。但是我國鉻鐵礦資源的真正突破應該說是在新疆和西藏發現鉻鐵礦之後。新疆開展鉻鐵礦工作是在50年代後期,1958年進行放射性測量時發現了薩爾托海鉻鐵礦,1959-1964年又用重力、磁力和鑽探方法找到了鯨魚鉻鐵礦。1964-1966年地質部在新疆組織了會戰。1970年鯨魚礦山建成投產,這是當時唯一正規建井開拓的鉻鐵礦礦山。西藏鉻鐵礦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發現的,經過多年工作,探明了最大的鉻鐵礦礦床——羅布莎鉻鐵礦,並使西藏成了鉻鐵礦的主要產地。 截至1996年底,中國共探明鉻鐵礦礦區56處,累計探明鉻鐵礦礦石儲量1314.9萬t,其中A+B+C級佔43%,為565.2萬t。扣除歷年開采與損耗,保有鉻鐵礦礦石儲量1077.9萬t,其中A+B+C級佔34%,為368.4萬t。鉻鐵礦的儲量增長還是很快的,1957年累計探明儲量只有18.1萬t,到1965年增長到223.3萬t,1985年為1190.7萬t,至19996年達到1314.9萬t。鉻鐵礦資源總量為4400萬t,資源潛力為3100萬t。1995年世界鉻鐵礦儲量為37億t,儲量基礎為74億t,主要集中在南非(儲量30億t、儲量基礎55億t)、辛巴威(儲量1.4億t、儲量基礎9.3億t)、哈薩克(儲量3.2億t、儲量基礎3.2億t)、俄羅斯(儲量400萬t、儲量基礎4.6億t),其他儲量比較多的國家還有芬蘭、印度、巴西、土耳其等(表3.4.2)。若以A+B+C級儲量與這些國家的儲量基礎相比,中國遠在它們之後。
1、礦床規模小,分布零散
目前尚未發現有儲量大於500萬t的大型鉻鐵礦床,就是儲量超過100萬t的中型礦床也只有4個,它們是西藏的羅布莎、甘肅的大道爾吉、新疆的薩爾托海、內蒙古的賀根山(3756礦)。其餘均為儲量在100萬t以下的小型礦床。就是儲量最大的羅布莎礦床,396萬t儲量分布在7個礦群100多個礦體中,最大的礦體長只有325m。
2、分布區域不均衡,開發利用條件差
如上所述,鉻鐵礦礦床保有儲量的84.8%分布在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這些邊遠省(區),運輸線長,交通不便。
3、貧礦與富礦儲量大體各佔一半
現保有儲量中,貧礦儲量佔46.3%(499.3萬t)、富礦佔53.7%(578.6萬t)。富礦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分別占富礦總量的73.5%和13.8%。從用途來看,冶金級儲量占總儲量的37.4%、化工級儲量佔38.4%,耐火級儲量佔24.2%。
4、露采礦少,小而易採的富鉻鐵礦都已采完
鉻鐵礦儲量中適合單獨露採的只有6%左右,絕大部分需要坑采。一些小而富且開采容易的鉻鐵礦都已采完,像新疆的鯨魚和西藏的東巧鉻鐵礦,分別在1983年和1982年閉坑,前者采出鉻鐵礦31萬t,後者采出了17.63萬t。
5、礦床成因類型單一
已知的鉻鐵礦礦床主要為岩漿晚期礦床。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具有層狀特徵的大型、特大型岩漿早期分凝礦床在我國尚未開發。 鉻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由於它具有質硬、耐磨、耐高溫、抗腐蝕等特性,在冶金工業、耐火材料和化學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冶金工業上,鉻鐵礦主要用來生產鉻鐵合金和金屬鉻。鉻鐵合金作為鋼的添加料生產多種高強度、抗腐蝕、耐磨、耐高溫、耐氧化的特種鋼,如不銹鋼、耐酸鋼、耐熱鋼、滾珠軸承鋼、彈簧鋼、工具鋼等。金屬鉻主要用於與鈷、鎳、鎢等元素冶煉特種合金。這些特種鋼和特種合金是航空、宇航、汽車、造船,以及國防工業生產槍炮、導彈、火箭、艦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在耐火材料上,鉻鐵礦用來製造鉻磚、鉻鎂磚和其他特殊耐火材料。
鉻鐵礦在化學工業上主要用來生產重鉻酸鈉,進而製取其他鉻化合物,用於顏料、紡織、電鍍、製革等工業,還可製作催化劑和觸媒劑等。
在自然界中已發現的含鉻礦物約有50餘種,分別屬於氧化物類、鉻酸鹽類和硅酸鹽類。具有工業價值的鉻礦物都屬於鉻尖晶石類礦物,物理性質為等軸晶系,晶體呈細小的八面體,通常呈粒狀和緻密塊狀集合體,顏色黑色,條痕褐色,半金屬光澤,硬度5.5,比重4.2-4.8,具弱磁性。屬於岩漿成因礦物,產於超基性岩中,當含礦岩石遭受風化破壞後,常轉入砂礦中。
其中常見的是:
鉻鐵礦:化學成分為(Mg、Fe)Cr2O4,通常亞鐵鉻鐵礦和鎂鉻鐵礦也都稱為鉻鐵礦。鉻鐵礦是煉鉻的最主要的礦物原料,富含鐵的劣質礦石可作高級耐火材料。富鉻類晶石:又稱鉻鐵尖晶石或鋁鉻鐵礦,化學成分為Fe(Cr,Al)2O4,含Cr2O3 32%~38%。硬鉻尖晶石化學成分為(Mg、Fe)(Cr、Al)2O4,含Cr2O3 32%~50%。
鉻鐵礦是我國的短缺礦種,儲量少,產量低,每年消費量的80%以上依靠進口。

Ⅶ 全球礦產品供需形勢趨緊,價格持續上漲

近幾年世界經濟逐步復甦,礦產品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價格普遍上漲。世界經濟增長的地區繼續擴大,美國經濟穩健運行,日本經濟復甦動力不減,特別是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明顯地改善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平衡性和穩定性。世界經濟復甦,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機資金炒作的共同影響,能源、原材料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供不應求,加之美元繼續疲軟,使得以美元結算的大多數國際礦產品價格普遍攀升,許多礦產品價格創多年來最高紀錄,這是近期世界礦業的一個明顯特徵。同時,盡管世界礦產品產量不斷增加(表1.6),但由於需求增長在短期內釋放過於強烈(表1.7),使得礦業生產和礦產品市場難以適應,表現為需求強勁,供應不足,供需形勢趨緊,礦產品價格普遍上揚。但是,受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影響,礦產資源形勢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需求減緩、價格暴跌,很可能會影響未來一段時期礦產勘查開發。

2007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紐約原油現貨價格)年平均價為72.26美元/桶,比2006年上漲9.5%;2007年鐵礦石長期供貨價格上漲了9.5%,2008年從巴西鐵礦石進口價格上漲65%,從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價格上漲96.5%;2007年世界精煉銅平均價7119美元/噸,同比上漲5.8%;精煉鋁價格2638美元/噸,同比上漲2.8%。

表1.6 世界主要礦產品產量

續表

表1.7 世界部分礦產品消費量

1.4.1 能源供需矛盾凸現,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

2007年是全球能源市場持續增長的第4個年頭。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繼續增長。2007年,盡管所有燃料的消費量繼續增長,但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慢了下來。隨著公眾對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能源工業成為全球的焦點。2007年,原油價格(大慶原油)持續波動上漲,12月上漲到了90.41美元/桶的高點。天然氣價格被上升的油價拉高。面對需求的變化,美國Henry Hub2007年天然氣平均價格為每百萬英制熱單位6.95美元,較2006年上漲2.7%。英國2007年Heren NBP價格則下跌23.7%,為每百萬英制熱單位6.01美元。生產能力緊張、氣候條件惡劣、中東地區持續的沖突、世界許多國家的內亂以及投資基金大量進入能源領域,均為推動國際市場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的重要因素。雖然國際市場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大幅度上漲,但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均未出現短缺。能源供應安全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地緣政治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也逐漸加劇(表1.8)。

2007年世界石油產量為39.06億噸,同比下降0.2%(表1.6),為自2002年以來首次下降;消費量為39.53億噸,同比增長1.6%。2007年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增長4.1%。美國的石油消費量連續第3年出現負增長,較2006年減少了0.1%,但在世界石油消費中所佔比重仍達23.9%。從主要消費地區來看,北美地區、亞太地區和歐洲地區仍是石油的主要消費區,在世界消費總量中所佔比例分別為28.7%、30.0%和24.0%。2007年全球石油日消費量的增長達到了99萬桶,從而使日石油消費量達到了8522萬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消費量約每日下降了38.5萬桶。2007年,歐佩克石油產量日減產35.6萬桶。2007年其他生產國的產量日減產25.6萬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產量每日下降了28.7萬桶,為連續第5年下降。期間,俄羅斯的產量達到了新的高峰,日增產0.9萬桶。美國、巴西、委內瑞拉等國的產量也都有所增長。2007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每桶為71.82美元,比2006年的平均價上漲了10.3%,12月達到了每桶90.85美元的峰值(表1.8)。

表1.8 2002~2007年世界主要市場原油價格 單位:美元/桶

2007年世界天然氣產量為2.94萬億立方米,比2006年增長2.4%,略低於10年平均值。俄羅斯和美國是天然氣生產最多的兩個國家,其產量分別是6074億立方米、5459億立方米,分別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0.6%和18.6%。中國的天然氣產量增長18.4%,在世界產量中所佔份額很低,僅為2.4%。2007年,世界天然氣的消費量為2.925萬億立方米,比2006年增長了3.1%,高於2006年2.4%的增長率。美國和俄羅斯為世界兩大天然氣消費國,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6131億立方米、4321億立方米,分別佔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22.6%和15.0%。200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幅為19.9%,為世界增長幅度最大的國家,但佔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比例僅為2.3%。全球經濟增長減速是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

2007年,煤炭仍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燃料。2007年煤產量為63.96億噸,同比增長3.3%;消費量31.78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4.5%,高於10年的平均值。其中拉丁美洲增速最快,拉丁美洲地區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分別較上年增長了6.0%和7.3%。中國仍為世界最大煤消費國,2007年煤消費量增長有所放緩,但仍高於10年平均值。2007年中國消費量增長7.9%,佔全球煤炭消費量的41.3%,佔全球消費量增量的70%以上;油價和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是中國煤炭消費量增長的主要原因。美國為第二大煤消費國,2007年煤消費量為5.74億噸油當量,佔全球消費量的18.1%,出現了200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煤炭的增長平緩,增幅為2.0%,高於過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目前,國際煤炭的價格仍然相對較低,煤炭價格增幅小於石油和天然氣。

2007年,核能消費量6.22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2.0%。美國仍為世界最大核能生產國和消費國,2007年美國核能消費量為1.92億噸油當量,占當年世界核能消費量的30.9%。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消費量為5.27億噸油當量,佔全球消費量增量的84.7%。中國核消費量增長了14.6%,為1420萬噸油當量。法國作為核電消費大國,2007年核電消費量9970萬噸油當量,同比下降2.4%,佔世界核電總消費量的16.0%。

1.4.2 世界鋼鐵市場需求強勁,鐵礦石供應偏緊價格大幅度上漲

2007年世界鋼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22億噸,比2006年增加了6.7%。這是世界鋼產量連續第4年超過10億噸大關。2007年世界鋼產量比10年前增長了76.4%,比5年前增長了55.5%。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產鋼國,2007年的產量達到4.89億噸。中國鋼產量佔世界產量的比例為37.0%。在5大產鋼國中,日、美、俄、韓4國的鋼產量總和僅為中國鋼產量的69.6%。日本為第2大產鋼國,產量為1.20億噸。美國排世界第3,為9721萬噸。其他重要產鋼國有俄羅斯、韓國、德國、印度和烏克蘭等。目前世界鋼鐵進出口大國主要有: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加拿大和俄羅斯。這些國家的鋼鐵貿易在世界鋼鐵貿易中佔有較大的份額。由於目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國際鋼鐵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國家是日本、德國和俄羅斯。

鐵礦石需求的增長驅使鐵礦生產公司加速擴能增產,從而使2006年世界鐵礦石產量達到了16.90億噸,比2005年增長了9.7%。由於國際市場鐵礦石供不應求,世界主要鐵礦生產公司在2006年度的價格談判中再次提高了鐵礦石價格。盡管中國作為鐵礦石貿易大國直接參與了2006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但由於3大礦業巨頭壟斷了全球海運鐵礦石貿易量的70%,中國在談判中始終處於下風,最終不得不再次接受漲價9.5%的價格協議。

近年來,除鉬外,全球多數鐵合金礦產品,如精煉鎳、錳礦、鉻鐵礦、鈷礦、鎢礦等都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價格普遍上漲。

1.4.3 市場供不應求,大多數有色金屬價格達到歷史新高

進入21世紀以來,主要有色金屬消費量快速上升,盡管產量也不斷增長,但總體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表1.9),價格持續上漲(表1.10)。2007年,世界有色金屬市場需求激增,許多有色金屬礦產市場供應不足,加之一些產品庫存下降,價格大幅走高。有色金屬價格的總體水平也升達10年來的新高,2007年6種主要有色金屬中,鉛年平均價繼2006年大幅上漲後再漲100.5%,高達2580美元/噸;錫、鎳年平均價分別為14539美元/噸和37230美元/噸,同比分別增長65.9%、53.3%,均創17年來的新高;銅、鋁的年平均價分別為7119美元/噸和2638美元/噸,同比分別增長5.8%和2.8%,由價格大幅上漲轉入高位平穩;鋅年平均價為3242美元/噸,同比下降0.9%,是6種有色金屬中唯一下降的。世界主要有色金屬的產量和消費量均有了不同幅度增長,但市場供應緊張狀況日趨嚴重。2007年其他有色金屬也大都呈現產消俱增、市場供需兩旺的大好局面,銻、鉍、鎘、銦、鈦、鈷和硒等金屬的價格都有較大漲幅。

表1.9 2007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屬供求狀況 單位:萬噸

表1.10 2001~2007年主要金屬現貨價格(年平均價)

1.4.4 貴金屬市場供需兩旺,大多數貴金屬價格上揚

盡管近年來,世界黃金需求量變化不大,但黃金價格一路走高。2007年,與大多數礦產品一樣,國際貴金屬市場呈現出供需兩旺的景象,全年金價大幅度波動,年均金價達696.39美元/盎司,比2006年上漲15.2%(表1.10),12月28日黃金價格漲到833.75美元/盎司,創下27年新高。從供給方面來看,2007年世界黃金的礦山產量為2200.7噸,同比下降1.3%,造成供應減少。盡管中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礦產金產量持續上升帶動亞洲礦產金產量增長,但其他各洲產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從需求方面來看,2007年投資仍是黃金需求的主要領域,而且也是2007年黃金價格漲跌的主要驅動力。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不斷調整以及政治局勢的變化,黃金的貨幣功能和戰略保值功能愈來愈顯重要。另外,傳統上美元是亞洲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部分,由於美元長期貶值以及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的波動,使得各國增加黃金儲備以抵禦貶值風險。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1.7萬億美元,但是官方的黃金儲備只有600多噸,調整戰略儲備結構以及增強匯率的靈活、主動性成為當務之急;加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官方儲備中黃金的比例也是較少,因此增加黃金儲備需求逐漸增大。

2006年世界白銀製造業總需求量為26142噸,比2005年下降0.9%。從消費領域來看,工業應用為最大消費領域,占總需求量的51.2%,其次為首飾業,佔19.7%,其他攝影業佔17.3%,銀器佔7.0%,銀幣及證章佔4.7%。此外投資需求約1500噸左右。2006年世界礦產白銀供應量估計為28359噸,比2005年下降1.5%。其中70%為礦山產量,21%為廢料回收,9%為政府拋售。整體來看,2006年國際白銀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少量供應缺口。從近幾年的國際銀市場來看,白銀價格的走勢與市場供求狀況不存在必然聯系。當國際市場白銀價格超過6.00美元/盎司時,直接左右市場的就不是供需關系,而是投機、匯率等因素。近兩年的國際白銀市場就證明了這一點,目前的白銀供需現狀對市場產生的直接影響力很小。短期內經濟形勢、美元匯率變化、國際石油價格等仍然是決定銀價的主要因素。同時,由於白銀主要為銅、鉛、鋅和黃金等礦產的伴生礦產,因此白銀相關金屬行情的好壞,也影響著白銀的市場。

汽車工業是鉑族金屬的主要終端用途,因此鉑族金屬市場對汽車工業的依賴度愈來愈大。2006年,全球鉑需求量為678萬盎司,比2005年增長1.2%。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汽車等工業用途,珠寶加工業需求則有較大幅度下降。2006年鉑的供應量增長超過了需求增長。全年總供應量為679萬盎司,比2005年增長2.2%。供應量增長主要來自南非生產能力擴大到529萬盎司,由此導致供應量大增。總體來看,2006年鉑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僅有1萬盎司的過剩。2006年,全球鈀需求量為664萬盎司,比2005年下降10%。需求下降主要源於珠寶加工業需求下降30%,該領域需求已經不到1萬盎司。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消費量大增多少彌補了珠寶領域需求下降造成的損失。2006年鈀的供應量為806萬盎司,比2005年下降4.1%。總體來看市場供需也基本平衡。2006年全球銠需求量為83.7萬盎司,比2005年增長1.2%。汽車催化器仍是銠的最大消費領域。盡管全年供應量增長速度超過了需求,但市場總體仍顯供應不足,由此導致價格增長較大。

Ⅷ 什麼叫做鉻鐵礦,鉻鐵比例要多少算精礦,國際上主要的鉻鐵礦產地在哪裡

鉻鐵礦(塊狀、等軸晶系)(Chromite massive Isometric)是岩漿作用的礦物,常產於超基性岩中,與橄欖石共生;也見於砂礦中。外表看來很像磁鐵礦,一般呈塊狀或粒狀的集合體。在冶金工業上,鉻鐵礦主要用來生產鉻鐵合金和金屬鉻。鉻鐵合金作為鋼的添加料生產多種高強度、抗腐蝕、耐磨、耐高溫、耐氧化的特種鋼。金屬鉻主要用於與鈷、鎳、鎢等元素冶煉特種合金。鉻鐵礦是短缺礦種,儲量少,產量低。

鉻鐵礦是鉻和鐵的氧化物礦物,它相當堅硬,黑色半金屬光澤。鉻鐵礦是金屬鉻的主要來源,也可用於高溫耐火材料。鉻鐵礦一般呈塊狀或粒狀的集合體。我國西藏、甘肅和陝西等地有礦產。 鉻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由於它具有質硬、耐磨、耐高溫、抗腐蝕等特性,在冶金工業、耐火材料和化學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冶金工業上,鉻鐵礦主要用來生產鉻鐵合金和金屬鉻。鉻鐵合金作為鋼的添加料生產多種高強度、抗腐蝕、耐磨、耐高溫、耐氧化的特種鋼,如不銹鋼、耐酸鋼、耐熱鋼、滾珠軸承鋼、彈簧鋼、工具鋼等。金屬鉻主要用於與鈷、鎳、鎢等元素冶煉特種合金。這些特種鋼和特種合金是航空、宇航、汽車、造船,以及國防工業生產槍炮、導彈、火箭、艦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耐火材料上,鉻鐵礦用來製造鉻磚、鉻鎂磚和其他特殊耐火材料。鉻鐵礦在化學工業上主要用來生產重鉻酸鈉,進而製取其他鉻化合物,用於顏料、紡織、電鍍、製革等工業,還可製作催化劑和觸媒劑等。鉻鐵礦是我國的短缺礦種,儲量少,產量低,每年消費量的80%以上依靠進口。 鉻鐵礦(圖2)
鉻鐵礦是鉻和鐵的氧化物礦物。有高碳鉻鐵(含碳為4~8%)、中碳鉻鐵(含碳為0.5~4%)、低碳鉻鐵(含碳0.15~0.50%)、微碳鉻鐵(含碳為0.06%)、超微碳鉻鐵(含碳小於0.03%)、金屬鉻、硅鉻合金。它相當堅硬,黑色半金屬光澤。鉻鐵礦是金屬鉻的主要來源,也可用於高溫耐火材料。鉻鐵礦一般呈塊狀或粒狀的集合體。鉻鐵礦化學成分為FeCr2O4、晶體屬等軸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成分中的鐵常可部分被鎂所置換,當以Mg為主時,則名鎂鉻鐵礦(magnesiochromite)。具正常尖晶石型結構。鉻鐵礦Cr2O3含量67.91%。是工業鉻的主要來源,也可用制高溫耐火材料,如鉻磚。摩斯硬度5.5~6,比重3.9~4.8。具弱磁性。鉻鐵礦僅產於超基性或基性岩中。大型鉻鐵礦礦床主要產於南非的德蘭士瓦、辛巴威的圭洛附近,俄羅斯的斯維德洛夫斯克地區以及古巴等地。中國鉻鐵礦的產地有西藏、甘肅和陝西等地。 在冶金、玻璃、水泥工業中使用鎂鉻磚及鉻鎂磚。由於在水泥回轉窯上使用含鉻製品會產生6價鉻化合物,基於環境保護的原因,逐漸被鎂鋁尖晶石製品或白雲石製品取代。此外,用於提煉金屬鉻、生產鉻鐵合金、不銹鋼、製造重鉻酸鹽等。

Ⅸ 獨聯體國家的礦產資源

(一)礦產資源優勢

獨聯體國家地域遼闊,地質構造復雜多樣,地質歷史漫長曲折,這就為形成品種齊全、豐富多樣的礦產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獨聯體范圍內,發育有東歐和西西伯利亞兩個古老地台,烏拉爾-蒙古褶皺帶、地中海褶皺帶和太平洋褶皺帶3個不同時代的褶皺帶。大體上說,俄羅斯歐洲部分、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屬東歐地台; 中亞五國大部屬烏拉爾-蒙古褶皺帶; 西亞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土庫曼和塔吉克中、南帕米爾一帶,屬地中海褶皺帶。在俄羅斯亞洲大部分,自西向東則有烏拉爾-蒙古褶皺帶、西西伯利亞地台和太平洋褶皺帶。上述各個構造單元的基本特點和界線范圍,可參閱第二章。

本書將獨聯體國家的礦產資源情況,按國家作了系統介紹。內容涉及所擁有的礦產的種類、儲量和資源量(數量、質量)、地理分布、勘探和開發程度、礦產工業結構、礦產品產量、消費量和貿易情況。表1-2和表1-3分別列出獨聯體國家一些主要礦產的儲量和產量及其世界排名情況,從中可以大體上看出獨聯體國家礦產資源的優勢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表1-2 獨聯體國家主要礦產儲量及世界排名(1)

續表

註:(1)儲量單位未註明者,均為萬噸,括弧內數字為世界排名;(2)系本國公布的儲量數字,一般都高於或明顯高於西方國家統計的相關數字,列出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 .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1-3 獨聯體國家主要礦產產量及世界排名(1)

註:(1)產量單位未註明者,均為萬噸,括弧內數字為世界排名。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歸納起來,獨聯體國家礦產資源的優勢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能源礦產儲量大,產量高,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獨聯體國家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和鈾資源,尤其是天然氣和鈾,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相當高的比例(表1-4)。

表1-4 獨聯體國家能源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BritishPetroleum Company,2009。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國,天然氣儲量和產量雄踞世界第一位,石油儲量在世界上占第七位,產量居沙烏地阿拉伯之後列第二位。

在獨聯體國家中,除了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也是重要的油氣生產國。哈薩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接近世界第十位。土庫曼天然氣產量佔世界第十二位。烏茲別克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也能排到第十五位左右。

就煤炭而言,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都是資源和生產大國。俄羅斯煤炭證實儲量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產量居第五位(列中、美、澳、印之後)。烏克蘭和哈薩克的煤炭儲量分別居世界第六和第八位,產量位列第十位左右。

哈薩克是世界上僅次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產鈾國,俄羅斯占第四位,烏茲別克和烏克蘭分別占第七和第九位。

2.鐵及鐵合金礦產資源豐富,產量高

獨聯體國家鐵、錳、鉻、鎳、鈷、釩等金屬礦產儲量大,產量高,在世界上占的比例較高,有的相當高(表1-5)。

表1-5 獨聯體國家鐵及鐵合金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續表

註:(1)據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8),2006年世界商品級鉻鐵礦礦石(Cr2 O345%)儲量為8.1億噸,其中哈薩克2.9億噸,佔35.8%,居世界首位。《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9)稱,哈薩克商品級鉻鐵礦礦石(Cr2 O345%)儲量據公司報道資料下調為610萬噸; 印度政府公布的鉻鐵礦礦石儲量下調為2100萬噸(2006年為2500萬噸);南非的儲量和儲量基礎作了重新計算,以便與哈薩克和印度一致,結果從2006年的1.6億噸下調為7700萬噸。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烏克蘭、俄羅斯和哈薩克擁有大量鐵礦資源,礦石儲量分別佔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六位。烏克蘭是錳礦儲量較多的國家,俄羅斯、哈薩克和喬治亞也擁有數量可觀的錳礦石。哈薩克是世界鉻鐵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的鉻鐵礦儲量也不少,能排在世界前十名左右。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的產鎳大國。其實在獨聯體中,除了俄羅斯,哈薩克也擁有大量鎳資源,只是勘探和開發程度差,產量很低。獨聯體在鉬礦資源上也有相當的優勢,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的鉬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也都年產數百噸鉬。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一釩資源大國和生產國; 哈薩克釩資源也很豐富,是繼南非、俄羅斯、中國之後的第四大產釩國。

3.銅、鉛、鋅、銻等有色金屬礦產也有一定優勢

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銻資源十分豐富(表1-6),按儲量俄羅斯佔世界第三位,塔吉克居第五位,吉爾吉斯斯坦也擁有可觀的銻儲量。烏茲別克境內有兩條汞礦帶,礦點很多,但地質調查和勘探程度極低。塔吉克和俄羅斯的銻產量都不算高,整個獨聯體國家的銻產量才佔世界產量的3.3%。

表1-6 獨聯體國家有色金屬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獨聯體國家中的主要產銅國是俄羅斯,其次有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在西方國家的鉛鋅儲量排行榜上,獨聯體國家只有哈薩克榜上有名,其實按照本國的統計資料,俄羅斯和塔吉克的鉛鋅儲量也相當可觀。獨聯體國家鉛鋅產量佔世界比例不大(鉛2.2%,鋅4.8%),表明鉛鋅資源開發程度不高。

中亞地區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都富有鎢、錫資源,其中尤以哈薩克鎢礦資源更為豐富。俄羅斯鎢礦資源在世界上佔有比較突出的地位,它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產鎢國。

4.貴金屬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稀土和稀散金屬也佔有一定地位

金、銀和鉑族金屬是獨聯體國家的優勢礦產(表1-7)。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是世界上主要的黃金資源和生產大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黃金產量也比較高。哈薩克、俄羅斯和烏茲別克也是世界上銀的主要生產國。俄羅斯鉑族金屬產量僅次於南非,佔世界總產量的1/4以上。

表1-7 獨聯體國家貴金屬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值得指出的是,獨聯體國家的稀土金屬和某些稀有分散元素,其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也佔一定地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統計資料,獨聯體國家稀土儲量為1900萬噸,儲量基礎為2100萬噸,儲量佔世界總儲量(8800萬噸)的21.6%。鋰、鈹、鈮、鉭等稀有金屬,錸、鍺、鎘、鉍等分散元素,有的獨聯體國家資源條件較好,產量也有相當規模,哈薩克是這方面的突出代表。

5.某些非金屬礦產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獨聯體國家非金屬礦產資源普遍比較豐富,其中金剛石、鉀鹽、石棉、菱鎂礦、硼、硫等礦產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表1-8)。

表1-8 獨聯體國家重要非金屬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註:(1)該數字為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數字,明顯偏低。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俄羅斯金剛石和菱鎂礦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舉足輕重的地位。金剛石儲量居世界第五位,2006年天然初級金剛石產量為3860萬克拉,居世界第一位; 菱鎂礦儲量和產量分別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三。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世界鉀鹽資源大國,各佔世界鉀鹽儲量和產量的第二、三名。烏克蘭鉀鹽儲量也不少,佔世界第九位,但產量不高,年產十幾萬噸氧化鉀。

俄羅斯和哈薩克石棉儲量巨大,分別佔世界第一、第二位,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

獨聯體國家在世界硼、硫產量中所佔比例比較高,在10%以上,其中俄羅斯是世界硼的主產國,產量佔世界第四位; 俄羅斯和哈薩克是主要產硫國,烏茲別克年產50多萬噸硫。

其他一些非金屬礦產資源,獨聯體國家也具有巨大開發潛力。如哈薩克和俄羅斯擁有大量重晶石資源,土庫曼、亞塞拜然、俄羅斯、烏克蘭地下鹵水中蘊含的大量碘、溴資源,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亞塞拜然地下和鹽湖中蘊藏有豐富的岩鹽和鉀鹽資源,但地質調查、勘探和開發利用程度普遍很低,發展前景可觀。

(二)礦產資源方面面臨的共同性問題

前面我們從總體上著眼,扼要介紹了獨聯體的礦產資源優勢,至於每個國家在礦產資源方面的優勢和弱項、不足和問題,在以後各章中都有詳細論述,這里只分析一下獨聯體國家面臨的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在礦產勘探、利用和保護方面,獨聯體國家至少有兩個問題。

1.多年來經費缺乏,普查勘探工作量嚴重不足,礦產新增儲量不能補償開采量,使礦山企業難以為繼

烏克蘭地質勘探研究所所長С.В.戈紹夫斯基在談到烏克蘭礦物原料基地時指出:「目前,烏克蘭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的速度和規模不能滿足國家需要。由於缺乏資金,地質勘探工作量壓縮了2/3~3/4。從1994年起,大部分重要礦產探明儲量的增長量不能補償開采量。以往的政策在今天已經對經濟效益產生了負面影響。對地勘工作現狀的分析和預測評估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形勢將會更加復雜化。如果現在還不採取果斷措施,本國部分礦產的緊缺還要加劇。除了烏克蘭傳統上進口的某些有色和稀有金屬、焦煤、磁鐵礦礦石、螢石以外,現在可能還需要進口早先烏克蘭還出口的原料,如自然硫、優質熔劑等。地質勘探工作嚴重萎縮,甚至不能維持地下資源中注銷儲量的簡單再生產,更何況還有相當一部分早先探明的儲量必須注銷,因為那是在以前那種經濟條件下計算出來的,現在每個采礦企業都要自負盈虧」(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這段話是兩年多以前對烏克蘭礦產資源形勢的真實寫照,但對其他獨聯體國家也有代表性。這段話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但比起俄羅斯同行談論新增儲量嚴重滯後時的語氣來,還算溫和多了。俄羅斯最近幾年石油和銅礦的新增儲量開始超過開采量,緩解了工業儲量嚴重不足的矛盾,但其他礦產依然存在上述問題。

烏茲別克油氣、金、銅等重要礦產後備原料基地不足,增長乏力。以油氣為例,該國石油開采量1998年達到創紀錄的820萬噸以後連年下降,據預測,2011年後才有可能出現轉機。與此同時,該國石油消費量猛增,它已成為石油進口國,今後供需缺口還會擴大。天然氣開采量最近幾年徘徊不前,預計2010年降至谷底。新增儲量落後於儲量消耗,是油氣生產陷入低迷狀態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獨聯體國家上述問題和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伴隨獨立接踵而來的經濟社會危機給地質勘探工作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人才流失,經費銳減甚至中斷(政府撥款既少又沒有保障,地下資源用戶的投資由於政策沒有理順而遲遲沒有著落),礦產預測、普查和評價工作量大大減少(作為例子,可參閱後文塔吉克部分),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探明儲量增長量不能補償開采量的狀況,而且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嚴重。90年代晚期,各國經濟陸續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礦產開采量隨之增加,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矛盾。前些年在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激勵下,礦產工業加速發展,油氣、銅、金等重要礦產被強化開采,更加激化了工業探明儲量不足的矛盾。當然,近十年來一些獨聯體國家也採取了一些措施解決這一問題,有的已收到成效。

獨聯體國家現在擁有的礦產儲量和資源量,大部分是前蘇聯在二戰後50~70年代發現和探明的。這次我們在梳理獨聯體各國的礦產資源時感覺到,除了某些國家在某些方面(如亞塞拜然、土庫曼和俄羅斯在油氣方面)有明顯的甚至巨大的進展外,基本格局還和蘇聯時代差不多。有些供求關系依然沒變,如俄羅斯對哈薩克鉻鐵礦、鋁土礦,對烏克蘭鈦精礦的依賴。甚至在蘇聯時期按當時的供需格局造成的一些無米之炊的加工企業,迄今仍舊靠全部或絕大部分進口原料艱難維持。這樣的企業有烏克蘭和塔吉克的大鋁廠,白俄羅斯的鋼廠和煉油廠,吉爾吉斯斯坦的石油加工廠,亞美尼亞的鋁箔廠。

2.礦山普遍老化,礦山地質條件惡化,礦產開采加工技術和工藝落後,資源浪費嚴重

在獨聯體國家中,俄羅斯自不必說,哈薩克、烏克蘭和烏茲別克這幾個幅員較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作為前蘇聯的礦物原料基地,礦產工業比較發達,歷史也很悠久。正因為如此,礦山老化,開采加工技術和工藝落後的問題也就十分嚴重。

在俄羅斯,礦產中主要組分和伴生有益組分回收率低。在有色金屬選礦尾礦中,未回收組分佔原礦中相應組分的比例平均為:Sn35%,W50%,Zn26%,Pb23%,Mo19%,Cu13%,Ni10%。總的來說,有用組分的回收率為65%~78%,有色冶金中伴生組分的回收率僅為10% ~30%。加工綜合性礦石時伴生組分的回收率則更低。大量的未回收有益組分進入選礦尾礦和冶金廢渣中,日積月累形成了堆積如山的所謂 「人工礦床」。俄羅斯現有800多億噸采礦廢石和尾礦,平均厚度20米,佔地面積1300平方千米。其中估計含有1.7億噸鐵,800萬噸銅,1000噸金,12000噸銀。

哈薩克礦產開采加工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在采礦床礦山地質條件不斷惡化,礦石中所含的主要有用組分含量日趨下降,難選礦石所佔比重增大,礦石礦物成分復雜,多為綜合性礦石,礦產開采和加工的難度越來越大,而礦山日益老化,技術和工藝落後,急需盡快研製和推廣新工藝、新流程和新技術,以便全面綜合地利用礦石所含的各種有用組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烏克蘭曾經是前蘇聯的重要煤炭生產基地,鼎盛時期的1976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2.182億噸,但從90年代開始每況愈下,迄今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1991年烏克蘭有250對煤井在運營,2005年只剩下153對。1990~2004年期間,煤炭開采能力減少了1.26億噸,新增生產能力只有1790萬噸。近年來,煤井生產能力的利用率僅有79%,約60%的煤是用風鎬采出的,也就是手工采出的。煤炭工業深陷困境的原因是:私有化成效不大,採煤設備技術陳舊過時,礦井數目驟減,煤層埋深加大而厚度越來越小,硫和灰分含量增大,致使開采成本加大,缺乏競爭力。吉爾吉斯斯坦的煤炭工業規模比烏克蘭小得多,20年來也經歷了類似的衰落,至今一蹶不振,原因也與烏克蘭相似。

上述問題是前蘇聯及現在的獨聯體國家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俄羅斯在這方面下氣力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研製礦產開采和加工的新技術新工藝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詳見第二章)。有些獨聯體國家通過引進外資建立合資企業,實現老礦技術改造,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