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問題
㈠ 關於金融期貨的問題
首先區分期貨和期權。
*期貨是交易所制定的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易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
根據標的物不同可以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目前在我國期貨市場上市的期貨品種均為商品期貨,如銅、鋁、小麥、玉米、大豆、豆油、PTA等;金融期貨目前我國還未上市,比如擬推出的滬深300指數期貨、恆生指數期貨、S&P500指數期貨。
*期權是交易所制定的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以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物權利的標准化合約。
根據標的物不同可以分為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其中現貨期權又可以分為商品期權和金融期權,比如銅鋁等的期權及某類指數、股票組合或單只股票的買入或賣出期權。目前我國還未有期權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權證是上市公司或第三人發行的,並非由交易所制定,因此不屬期權,但其性質有點類似於期權。
㈡ 我國股指期貨市場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股指期貨的問題
雖然股指期貨的推出對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 其推出還存在一些障礙。 所謂摸著石頭過河,
我國股指期貨市場仍然處於蹣跚學步的幼年期。
一是我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不足, 投資者無法根據宏觀情況的變動預測股指的波動情況, 從而降低了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作用。
二是我國證券市場主體結構不合理, 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機, 由於股指期貨具有強大的杠桿作用, 其推出相當於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工 具,
可能進一步擴大了證券市場的投機氛圍。
三是我國證券市場參與者對股指期貨的了解不足, 很大一部分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投資者對在、 股指期貨的風險缺乏足夠的重視, 無法做到理性投資,
甚至可能遭到巨大損失。 最後是我國還未推出專門的《期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和《期貨交易暫行條例》 中均沒有對股指期貨交易進行明確規定,
現階段,我國我國對股指期貨的監管依據不足, 交易規則的不確定性是的股指期貨交易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㈢ 發展我國金融期貨交易的必要性
我國發展金融期貨的必要性
發展金融期貨有利於釋放風險,防止風險積累,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體系。豐富資本市場產品。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為投資者開辟更多的投資渠道等多方面有重要意義。金融期貨的缺失之弊端逐漸顯現,推出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一)全球前20大經濟體中,唯中國大陸未推出金融期貨。國內人士認為,金融期貨的特點是國際化比較強,本土市場不做,境外市場就做,金融資產定價權會被境外市場所搶奪。如目前芝加哥已開始操作。香港市場也正在研究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期貨,新加坡也於2006年9月率先推出我國A股指數期貨——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對我們金融期貨的推出是一種推動。
(二)對外貿易的發展,客觀上要求市場參與主體必須規避風險。我國無論在外債還是在外匯儲備上,都有長足的發展,如果沒有套期保值機制,外債外匯儲備風險受制於國際資本市場,損失變得不可避免。同時,愈來愈多的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將面臨更大的價格風險。國際貨幣市場及資本市場的風險,這使我國市場參與主體規避風險產生內在需求。
(三)融資方式多元化需要避險工具。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融資呈現證券化趨勢,在證券市場體系中,市場行為將風險和不確定性轉嫁給投機者,這些投機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風險並獲取利差,使市場機制進一步深化,金融期貨市場避險功能得到強化。我國加入WTO後,外國金融機構開始逐步滲入,資本市場必然會出現金融創新潮,證券化融資激增。然而,如果證券化融資缺乏一個成熟。發展的資本市場,特別是能規避風險的金融期貨市場,來使外資的投資具有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那麼一切都無從做起,一切都是空談。
(四)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性要求規避金融風險的工具。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下的資產價格,由於受各國利率。匯率等因素影響,其波動幅度明顯增大,這就使市場風險增加,由此產生了避險的要求。在西方發達國家及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資本市場上,都有成熟的金融期貨市場,而我國資本市場卻沒有這種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工具。因此,有必要建立金融期貨市場,發揮其規避市場風險和價格發現功能,穩定資產價格,減少經濟的不確定因素。
㈣ 金融期貨的問題
一個為期貨,一個為期權
期貨市場如果不平倉則必須交割。
而期權更靈活,買方可以在到期後選擇是否交割,相對於期貨交易買入保值來說能鎖定損失。
㈤ 何謂金融期貨市場我國目前的金融期貨市場有什麼特點
期貨市場是由現貨市場逐漸發展而成,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都是買賣商品,因此現貨合約與期貨合約有一定的共同之處,但它們所起經濟作用卻各不相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之所以發展期貨市場,就在於期貨市場有其內在特點和功能。(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一、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
商品交換有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兩種形式。現貨合約指的是即刻或在未來交付某種商品的銷售協議,對於所交付商品的質量、數量和交貨日期由買賣雙方協商而定。由於現貨合約中不定因素太多,如果支付的商品質量和數量與協議不相符,買賣雙方會發生糾紛。現貨交易協議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即期交貨合約和遠期交貨合約。即期交貨合約是按當時的市價成交,供求關系和價格極不穩定。遠期交貨合約是買賣雙方就商品的數量、質量、價格、交貨時限等進行一對一談判而達成的協議。在許多情況下,現貨遠期交貨合約較即期交貨合約對買賣雙方更為方便。因為他們可預先了解買賣價格,而且通過延期買賣可節省倉儲費用。沒有遠期合約,買賣雙方就必須經常重新商談價格。由於現貨遠期合約通常都是私下協商成交,不受法律約束的非標准合約,因此簽約雙方都擔有一定風險。假如簽約者不信守合同,或缺乏足夠的資金,或因未來的突發性事件的影響,簽約的某方或雙方都有可能毀約,所以遠期現貨合約履行率低。又因現貨遠期合約是一對一的談判,具有特定性和非轉讓性,所以市場流動性差,商品交易效率低。(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期貨交易主要是買賣期貨合約。期貨合約是在交易所達成的標准化的,受法律約束並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地點和時間交收某一特定商品的合約。用於交易的商品合約其數量、質量、交貨時間和地點等都是既定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而期貨價格是在一個有組織的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廳內,通過類似於拍賣的交易形式產生的。由於期貨合約是標准合約,在市場上可多次轉讓,每次轉讓只需議定價格,這就使得買賣雙方可以用一張合約去交換另一張合約,以對沖掉簽約者交割實際現貨的責任。在期貨市場中,買進(賣出)合約後又賣出(買進)等量同性的合約,稱平倉或了結。
呵呵,哪就不太清楚了,我也是外行,在網上找的,不好意思。愛莫能助了。
㈥ 金融期貨市場的特點是什麼
金融期貨市場的基本特徵可概括如下:
第一,交易的標的物是金融商品。這種交易對象大多是無形的、虛擬化了的證券,它不包括實際存在的實物商品;
第二,金融期貨是標准化合約的交易。作為交易對象的金融商品,其收益率和數量都具有同質性、不交性和標准性,如貨市幣別、交易金額、清算日期、交易時間等都作了標准化規定,唯一不確定是成交價格;
第三,金融期貨交易採取公開競價方式決定買賣價格。它不僅可以形成高效率的交易市場,而且透明度、可信度高;
第四,金融期貨交易實行會員制度。非會員要參與金融期貨的交易必須通過會員代理,由於直接交易限於會員之同,而會員同時又是結算會員,交納保征金,因而交易的信用風險較小,安全保障程度較高;
第五,交割期限的規格化。金融期貨合約的交割期限大多是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或十二個月,最長的是二年,交割期限內的交割時間隨交易對象而定;
㈦ 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中國金融期貸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我國金融期貨交易立法滯後、不健全,致使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面臨著諸多法律風險。目前我國金融期貨市場上法規欠缺,立法層次低,金融期貨市場中的合約在法律范圍內無效,合約內容不合法律規范,或者是因對方破產等原因,使合法的合約無法執行而造成的風險。
(二)管理機構過多,從而導致管理混亂。中國現有諸如中國證券會、國務院有關職能部門、地方政府、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等管理機構。而且這些機構還存在著一定的權屬不清,政出多門現象,使得金融期貨市場難以適從,這勢必會造成市場混亂,競爭無序等現象的發生。
(三)缺乏真正的市場均衡價格。使得金融期貨市場面臨著價格風險。由於金融期貨的杠桿作用,它們對其相關聯的基礎金融工具如股票指數、匯率、債券價格的變動極為敏感,波動的幅度比基礎市場變化大。由於金融期貨市場發育不成熟或是突發事件導致金融期貨的轉讓很困難,或要轉讓就要面對價格大幅度下跌的風險。而由於政府的宏觀政策或對相關市場的調控都會影響到金融期貨的價格,也會使其收益產生不確定性。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幾點對策
(一)完善金融期貨市場監管的法律體系
我國正處在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要不斷推進我國金融期貨市場法律監管體系建設,實現該法律體系建設的專業化、系統化、透明化。在後金融危機的形勢下,立法思路上要遵循科學借鑒原則,具體說來,一方面是加快立法,在數量上滿足金融期貨市場自身發展需要;另一方面要針對現代金融發展的快速、復雜、多變的特點,提高立法技術和專業水平,避免體系內部各法律法規出現相互矛盾或產生歧義。以建立一個結構合理、互為補充、協調一致的高質量的金融法律體系。並注意金融法律體系與其他法律法規之間的配套和協調。
(二)規範金融期貨市場管理秩序
1.外部監管體系如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交易所要在監管方面保持協調一致共同審定上市期貨合約,對從事期貨經營、期貨結算、咨詢等相關機構的設立進行審核並對其業務活動實施監管。
2.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財務公開制度。不論是內部的風險管理制度還是外部的監管制度,其核心均在於發現金融期貨交易中潛在的風險,保證期貨交易有秩序順利地進行,而信息披露制度正是發現問題的關鍵手段。
3.加強政府監管和行業管理。盡快建立更具有權威性的全國統一的期貨交易管理委員會,其職能部門的設置可參考CFTC組織;在實施期貨監管時,政府應注意發揮期貨協會的作用。政府自身也應注意保護民主決策機制,不斷增強監管行為的合理性。
(三)加強基礎市場的建設,為期貨市場價格的均衡提供有力支撐
基礎的穩定為減少金融期貨交易中一些不必要的風險提供了一個長期有效的保障。作為一個新興市場,股市的遺留問題還很多。政策市場和資金推動型的不成熟股市的特徵也十分明顯,如果證券投資基金控制股票風險都達不到一定的成熟度。把基金的一些市場行為拿到股指期貨上,恐怕只能加劇基金和股指期貨的風險。因此,有必要加緊完善基礎市場的建設。
㈧ 我國股指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有哪些缺陷
股指期貨失真,被幾個超級大盤股左右;因為市場制度原因和歷史原因,分紅不足,投機氣氛濃重,最後導致交易量太小。變相加大了持有股指期貨的風險。
股指期貨,就是以股市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雙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後的股市指數價格水平,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
股票指數期貨是指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在具體交易時,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值是用指數的點數乘以事先規定的單位金額來加以計算的,如標准·普爾指數規定每點代表250美元,香港恆生指數每點為50港元等。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一般以3月、6月、9月、12月為循環月份,也有全年各月都進行交易的,通常以最後交易日的收盤指數為准進行結算。
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實質是投資者將其對整個股票市場價格指數的預期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的過程,其風險是通過對股市走勢持不同判斷的投資者的買賣操作來相互抵銷的。它與股票期貨交易一樣都屬於期貨交易,只是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對象是股票指數,是以股票指數的變動為標准,以現金結算,交易雙方都沒有現實的股票,買賣的只是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而且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買進賣出。
㈨ 淺析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求相關資料 越多越好
分太少,加分再說
㈩ 金融危機對我國期貨市場的影響
美國的金融危機,這個話題幾乎家喻戶曉。但是,如何去認識這一演變過程,防患於其然,這雖然不是你我考慮的問題,而是中國管理層,央行研究的大事,也是全球各國政府反思的大事。但其中的道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有利於正確認識個人和單位今後的投資方向。
美國次級債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別設立於1938年和1970年,屬於由私人投資者控股但受到美國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機構。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其他放貸機構購買住房抵押貸款,並將部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後打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其對象就是信用等級較差的美國公民,由於美國過渡消費習慣,這種只需付息就能住房的美國人群在房產形勢好的情況下很受青睞,規模相當大,而且次級債公司的債券和股票向全球開放,可以說是很多國家都多少有點。但是07年起,美國房市開始出問題了,次級債也隨之大幅縮水並逐漸演變成所謂的金融危機。 美國幾大投資銀行提供大量融資政府背景的房利美,房地美因此造成巨大壞帳。而次級債公司及幾大投行的股票應聲下跌,這樣一連串的問題馬上影響到全球。與此同時,國際投機資金又興風作浪先是惡炒有色,後又惡炒石油期貨(08年7月曾接近150美元/桶)等資源類期貨,最終又大肆做空(08年12月初不到35美元/桶),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就一發不可收拾。金融危機的根本性的標志是創立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銀行在08年9月宣布破產,全球金融股集體跳水,世界一片驚慌。我們看到俄羅斯股票單日跌幅19%而表示擔憂時,沒幾天冰島股指單日跌幅高達75%,創造了世界歷史記錄,國家信譽也受到嚴重的打擊。回顧這一切的同時,我們中國也出現了中國平安投資歐洲富通集團238億人民幣造成巨虧,風趣的網民稱6000萬年薪的馬明哲投資水平比一般股民還要臭,當時投資損失高達95%;中信集團設在香港的中信泰富受澳元大幅貶值而在澳洲鐵礦石外匯合約上造成155億港幣巨大虧損(最近報導實虧99億港幣),國內的中國遠洋(浮虧53.8億),中國鋁業(140億美元對外股權投資力拓英國損失80%)、江西銅業等等一批上司公司在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翻船,美國雷曼兄弟銀行破產後,我國上市銀行08年9月披露的信息有:建行19140萬美元、工行15180萬美元、中行7562萬美元、交通銀行7002萬美元、招行7000萬美元…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債券,中行還貸款給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5320萬美元,我看形成的虧損將是很大的。另外,中國政府在美國的6200多億美元的國債似乎也成為美國人要挾中國政府的「銀質」,因此金融危機下,我國也不會獨善其身,直接損失會相當大,簡接影響還難以預測。
如今各國紛紛出台了以降息、減稅、增加投資,擴大內需等救市政策,似乎金融風波暫告段落。其實我認為本次金融危機其實還未結束,前階段的國際匯率又開始燥動了,各國政府在這個復雜的政治、經濟利益中會運用貨幣杠桿來達到自身利益,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大戰必定會爆發,我看這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金融貨幣政策研究較深的朋友來說,又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目前我國政府通過大幅降息倒逼20多萬億元城鄉居民銀行存款余額進入消費和投資領域來緩解危機,其實危機的深化與否,看保障。如果居民沒有後顧之憂,沒有活下去的擔憂,沒有結婚的擔憂,沒有生孩子的擔憂,沒有教育的擔憂,沒有養老的擔憂,那麼,消費就不會萎縮得很厲害。相反,如果生老病死、教育和養育都要擔心,居民的消費水平一定是低下的,消費的萎縮就會更加嚴重。如果靠政府投資和消費來刺激,也只有短線之功,卻能引發更多社會矛盾。所以,發達國家面臨危機,首先一定要解決的就是保障問題。這也是二戰前的危機中發達國家國內相對穩定的原因。相反,那些缺乏保障的國家,卻更容易亂,經濟更容易有危機感。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