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期貨價格
『壹』 結合有關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成品油價格上調的依據
定價機制有缺陷是外在之因
現有定價機制中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導致油價「易漲難落」的外在之因。具體來看:
其一,現有定價機制可能為成品油零售價「易漲難落」創造了條件,上調和下降的起點不平等。以每桶100美元作為基準價,按照現有定價機制,上漲4%(即達到104美元/桶)時,就符合了國內成品油的上調標准,石油企業要求上調油價的呼聲就會提高;若以104美元/桶為基礎,必須要再下跌4%即跌至99.84美元/桶而不是100美元/桶,政府才會考慮下調成品油價格。若再以99.84美元為基準油價,只要上漲4%(即103.8336美元/桶),又可以符合4%的調價標准了。兩相比較,油價第一次上調的空間為4美元,而下調的空間卻為4.16美元,後者多出0.16美元,並且這個差距在基準價越高時越大,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國內成品油「易漲難落」的現象。
其二,按照現有定價機制,每次調價都是對前一段時間國際油價波動結果的反映,而不是反映其中某一時間點的油價,更不是對未來油價的預測,具有一定的「時滯性」。現有定價機制規定從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來判斷是否越過「紅線」,其中某一時間點油價的變化對整個時間段平均價格影響較小。由於近幾年國際油價像過山車似地短時間內上竄下跳,不排除出現如下情況:在22個工作日內,有一天甚至一段時間里國際油價大跌,但在另外的時間里又大幅反彈,導致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幅度達不到調整標准。以前期一次為例,2011年6月中旬,我國成品油調價參照的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下跌幅度曾一度超過3%,逼近4%的調價門檻。可由於後期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反彈,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開始上行,市場盼望已久的成品油價格下調就差「臨門一腳」。
另外,每一次油價調整是對以前國際油價運行情況的反映,它不能反映出未來油價走勢。在下一個22個工作日內,我們執行的是反映前22個工作日油價運行情況的成品油價格。正如目前我們面臨的情況,現在執行的成品油價格是上一輪油價上漲所帶來的結果,而不是目前國際油價下跌的反應,於是就會出現「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上漲」的假象。
其三,現有定價機制沒有參考紐約原油價格,難以真正及時反映國際油價變動情況。目前全球有北美、歐洲、中東、亞太和加勒比海五大石油現貨市場,和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和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三大期貨市場。
其中,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對歐洲石油市場的供需狀況作出反應,WTI原油期貨價格則對北美特別是美國石油市場的供需狀況作出反應。由於我們原油主要從中東、非洲、歐洲進口,並沒有來自北美,所以國內成品油價格主要參考布倫特、迪拜和辛塔等三地原油價格,紐約WTI的價格被排除在參考價之外。而今年以來,中東動亂和利比亞戰爭造成歐洲、北非石油市場的短期緊缺,三地油價高漲,而這些地緣政治因素對北美市場影響較小,再加上美國金融危機後美國對WTI原油投資監管的加強,導致WTI原油價格低得多。這樣我們所根據的三地參考價格會比紐約油價高。
因此,只有將紐約WTI原油價格納入參考體系中,才能真正反映出國際油價的走勢。
其四,現有定價機制中「非成本」因素比重過高,也是導致油價「易漲難落」的因素之一。從我國目前油價的實際構成情況來看,除了石油壟斷企業遠高於其他行業的工資、福利、損失、浪費之外,政府收取的各種稅費以及昂貴的物流運輸成本都得包括在成品油價格內,導致整個油價中「非成本」因素的比重相當高。這也是國內油價「易漲難落」,甚至比美國等高收入國家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場體系不健全是體制之源
當前國內成品油市場體系的不健全,競爭不足是導致油價「易漲難落」的體制之源。 國內油價「易漲難落」除了上述定價機制存在缺陷之外,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還沒有完全放開,少數企業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市場競爭體系不健全。
目前雖然有海外企業如殼牌、BP、道達爾等公司進入我國汽柴油零售市場,但它們仍然需要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並不能實現汽柴油的自由定價和自由競爭。而民營企業由於資金以及油源與國有3大石油巨頭相比差距甚遠,對後者難以構成威脅。因此,當前國內各大城市的加油站絕大多數都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油BP等國有企業的。據廣東省統計,目前該省共有6000多座加油站,其中隸屬於中石油、中石化、中油BP等國有石油巨頭的加油站超過3600多座,基本上占據了六成以上的比例。而且這些加油站都分布在各城市中比較好的地理位置上,周邊沒有競爭對手,消費者也只能靠這些加油站來獲得汽柴油,選擇餘地非常小。數量占優、優質的零售渠道又被控制,但在降油價方面,國有石油巨頭的加油站並不像外資、民營加油站那樣對市場反應靈敏,降價堅決。
按照現行定價機制,國家對各地區制定了一個最高零售價,地區加油站可以在最高零售價之下再下調8%的油價。也就是說,在國家沒有下發調整最高零售限價時,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加油站,都可以在此標准下,參考市場供需變化,調汽柴油價格。但在此次降價浪潮中,民營加油站對市場極度敏感,批發價下調後,為了搶市場它們紛紛下調零售價以吸引消費者,搶占市場空間。而國有石油巨頭的很多加油站卻根據區域石油公司的指令辦事,不得隨意降價,結果出現「民營加油站紛紛降價、國有加油站巍然不動」的奇怪現象。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一個企業、同樣的商品、相同的時間段,在香港,由於成品油零售市場除了中石化之外,還有加德士和殼牌等國際知名企業,充分的市場競爭使得香港在3個月不到的時間已3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其中包括中石化的加油站,此情此景不得不讓人產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感嘆。 引入競爭機制是最終出路 症結已找准,對於促進油價改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在成品油市場壟斷局面還未完全破除的背景下,應對現行定價機製做一些調整和完善。現行定價機制存在兩大明顯弊端。一是調價周期有些長,二是4%這個變化率有些高。因此,今後可嘗試將周期縮短一些,變化率調低點,例如調整為10天、2%,又或者為5天、1%等,直至最後一天一調整。
另外,將紐約原油價格納入到調價的參考價中,這樣才能真正、及時、准確地反映出國際油價綜合水平。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可以嘗試「成品油定價權下放」新方式。
前不久,國家放開了航空煤油出廠價格,規定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完善後的航空煤油出廠價格形成機制使得航空煤油價格變化的周期更短,向市場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也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或預示著成品油定價權將逐步下放。其實,既然我們已經確定了市場化是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油價最終由企業自主決定,那麼不如索性嘗試下,現在就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當作一種過渡性質的安排,試探一下這種機制是否符合現實和可行。這樣做意味著從原先的調價「審批制」向「備案制」過渡,能將現行定價機制變成在政府指導下的自動調節的機制,避免出現等政府審批造成的滯後性和不敏感性。
當然,目前這種下放不是簡單的、完全的下放,也並不意味著完全是石油企業說了算,政府可以「隱身」的角色制定一些特殊監管規則,確保最終調控權掌握在政府手裡。
三,油價改革的最終出路是徹底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讓更多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甚至外資企業都能夠進入成品油零售市場。一個真正市場化的油價形成機制不是在壟斷背景下簡單的形式上的變化,或者是方式上的修修補補。它必須要綜合治理、整體推進、全面改革,必須把油價形成機制改革與壟斷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結合起來,引入多種競爭機制,讓壟斷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主體。同時,按照價格與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相協調的原則,降低價外稅收負擔,減少油價中的非成本因素,這樣才能使得國內油價真正與國際接軌,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實惠。
『貳』 原油和成品油有區別嗎
原油與成品油區別:
1、做市商和交易所的不同
期貨交易一般都需要在期貨交易所里進行集中撮合交易,而交易所必須是會員才能交易,一般客戶必須通過會員代理才能做交易。成品油期貨交易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撮合成交原則。在期貨市場中,成交的價格不確定是因為所有的下單都要透過集中的交易所來撮合,因此就限制了在同一個價位的交易人數。而現貨原油採用做市商交易模式,投資者可以自由買賣,隨時成交,市場價格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2、交易時間不同
成品油期貨交易時間每天只有4小時,而現貨原油是24小時交易,從周一早上8點至周六凌晨4點一直都可以交易。
3、價格形成機制不同
現貨原油的價格是由交易所報出買賣價格,依據做市商的報價,客戶決定是否與做市商交易。成品油期貨的價格形成機制是在交易所里所有交易者集中競價形成的價格。交易所擔當撮合交易的中介保證環節。
4、交割時間期限的不同
現貨成品油(現貨原油)交易風險遠小於成品油期貨,成品油期貨是指有交割時間期限限制的標准合約,成品油期貨交易之所以風險大,主要是成品油期貨交易有交割時間限制,由於成品油期貨交易到期日必須進行交割,所以對投機商(以價差為贏利目的的投機者)而言,如果手中持有期貨合約的價格臨近期貨交割日時,盡管處於虧損(甚至是巨虧)狀態,但投資人必須進行平倉的操作;而現貨原油是沒有交割時間期限的限制,投資者可以長期持有手中的倉單,而不至於被迫平倉。
其實做這個就是要心態好,要你肯多學習多實踐,我之前做這個的時候也是虧了,後來跟著老式學到了很多東西才開始慢慢的有所改觀,有問題你可以問他ℚ(2丶7丶9丶9丶8丶9丶1丶3丶7丶9).技術經驗都是比較豐富,對你絕對是有幫助的.
『叄』 國內油價調價時間窗口是什麼時候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國企是人民的資源,確給國企職工享受豪華的待遇,ba每月發油票,每月發餐費,逢年過節發禮品。年年上級報虧損,嘿嘿
『肆』 當前石油價格急劇上漲,主要原因是什麼
2003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大幅度低於國際市場價格,與原油價格嚴重倒掛,不利於調動煉油企業生產積極性、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和促進石油資源的節約,影響經濟的平穩運行。鑒於上述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通知,將汽油和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00元。應該說,近期世界石油價格平均水平是溫和上漲,並非暴漲。對於國際石油市場,石油價格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全球共有200種以上的原油品種,由於品質、產地不同等因素,其價格也是不同的。
近期石油價格暴漲是石油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的結果。其原因:
第一,世界經濟復甦導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長,輕質油品——石腦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
第二,世界原油產量大幅度上升,但低硫輕質原油產量增長有限,主要來自高硫重質原油產量的增長。歐佩克(OPEC)及其他石油生產國近期增產的原油絕大部分是高硫重質原油。我們判斷國際原油未來的趨勢是,低硫輕質原油產量將裹足不前,而高硫重質原油的產量將大幅增長。
第三,過去十年,全球煉油工業投資不足導致目前加工能力短缺,尤其是二次加工能力嚴重不足。這些情況導致煉油廠對低硫輕質原油的需求急增,而對高硫重質原油的需求有限,造成低硫輕質原油和高硫重質原油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大。這種結構性的變化導致全球對低硫輕質原油的需求猛增,促使其標桿原油系得克薩斯輕質原油的期貨價格暴漲。由於低硫輕質原油增產潛力有限及二次加工能力難以短期內提高,這種狀況將會持續數年。這種狀況導致世界煉油工業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能夠加工高硫重質原油的煉油廠利潤會大幅上升,而二次加工能力不足的煉油廠將會出現嚴重的虧損。這種情況將會促使全球范圍加大在煉油工業上的投資,尤其是在擴大二次加工能力上 。
第四,歐佩克寡頭壟斷。歐佩克有11個成員國,其石油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78%,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0%,出口量佔世界總交易量的55%,因此,長期以來歐佩克對世界石油市場一直發揮著巨大影響作用。近幾年來,雖然俄羅斯和一些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長,但這些國家石油出口量相對較小,也沒有形成有效的組織體系來與歐佩克抗衡。歐佩克在飽嘗1998年國際市場油價暴跌之苦後,面對當前全球石油市場的大好形勢,必然要加強對石油供應的控制權以獲取最大利益。從去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歐佩克先後三次宣布減產,以防止石油價格出現大幅下跌的局面,而這幾次宣布減產都使國際市場油價出現大幅回升,2月10日宣布的減產消息更使油價漲到了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第五,世界經濟增長對石油依賴性過大,使石油需求彈性減小。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促進了石油產品市場需要強勁增長,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石油消費量迅速增加,使經濟增長對石油需求的依賴性增大。石油第一消費大國美國去年經濟也開始復甦,石油消費量迅速增加,並導致其庫存水平不斷下降,一季度其商業原油庫存降到20多年來的新低點,目前美國原油庫存比五年平均數低2000多萬桶,低於美國石油理事會認定的2.7億桶的"最低庫存運作點"。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長使需求彈性減弱,因此當油價大幅上漲時,石油需求量並沒有明顯回落。
第六,主要產油地區政治局勢不穩定。伊拉克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去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國際石油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伊拉克會迅速恢復生產並增加出口,從而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巨大沖擊。但到目前為止,伊拉克石油生產與出口設施仍然經常遭到武裝分子的破壞,其石油出口量距戰前的每天200萬桶還有很大差距,而國際市場也沒有出現因伊拉克恢復出口而導致油價大幅下滑的局面。委內瑞拉是歐佩克第五大產油國,每天向美國出口170萬桶石油,佔美石油進口總量的15%。由於委內瑞拉政局動盪,委美關系持續惡化,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一再警告美國不要干涉其內政,否則將切斷對美國的石油出口。查韋斯的表態顯然助長了油價的上揚。另外,3月11日的西班牙爆炸事件和3月22日的以軍暗殺亞辛事件使中東局勢更加緊張,為油價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世界石油價格水平上升,是石油價值回歸的體現。由於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隨著人類對其消費的不斷增長,石油資源的供給趨勢是越來越少。因此,其價值將越來越高。盡管勘探和開采技術進一步提高,將會使我們發現更多的新油源供開采。但是開采難度的增加將會使開采成本增高,進而會促使原油價格升高。例如北美地區原油的平均開采成本從1999年的5美元/桶上升到了11美元/桶,歐洲則從11美元上升到18美元。雖然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巨大,但新油田的開采成本將會比10年前提高100%。因此,除非世界經濟衰退或革命性地發現新的替代能源,石油價格上升的趨勢很難改變。考慮到輕質原油將持續供不應求,及冬季用油高峰即將來臨,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將會居高不下,異常的寒冷天氣及煉油廠發生停產事故等因素都可能會刺激其價格沖上60美元/桶。依據有關權威的研究,全球油氣資源可供消費170年,在將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面臨石油供應短缺,但消費者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這是難以改變的發展趨勢 。
『伍』 石油期貨什麼意思
原油期貨簡稱為OilFut,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貨,OilFut是「Oil Futures」的縮寫,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
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
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
(5)煤油期貨價格擴展閱讀
石油期貨市場的三大基本功能已經基本具備。
一是價格發現。期貨市場上聚集著眾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投機者,他們以生產成本加預期利潤作為定價基礎,相互交易,相互影響。
二是規避風險。套期保值是石油期貨市場基本運作方式之一,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實現風險采購,能夠使生產經營成本或預期利潤保持相對穩定,從而增強企業抵禦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
三是滿足投機。資本具有天然的投機需求。利用石油期貨市場可以吸引大量資金,從而為石油產業發展提供推動力。
『陸』 現在原油多少錢一斤!
11月11日,由於美國能源部報告說美國國內原油儲備下降超過預期,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迅速飆升,周四收盤突破了83美元一桶的價格。 附錄:石油體積與重量單位的換算方法 石油體積與重量單位的換算方法 1.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必須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個溫度狀態下,每立方米體積的石油為p噸重。換算關系為: 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 一噸油相當的桶數=1/p * 6.29桶(油) 將6.29除以密度即為求1噸油等於多少桶油的換算系數公式。此換算系數的大小與油品的密度大小有關,且互為倒數關系,如:大慶原油密度為0.8602,勝利101油庫原油密度為0.9082,可分別得: 大慶原油換算系數=6.29/0.8602=7.31 ,勝利原油換算系數=6.29/0.9082=6.93 對石油產品得計算方法也是一樣。如某種汽油的密度為0.739,計算結果:1噸汽油等於8.51桶;某種柴油的密度為0.86,計算結果1噸柴油等於7.31桶。依此類推。表1列出了國內外常規油品及常見的原油的噸與桶的換算系數。 美國市場的汽、煤、柴油價格以美分/加侖為單位,同樣可用上述公式換算為以美元/噸為單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國舊金山93號無鉛汽油價格為54.0美分/加侖,其換算方法推導如下: 93#無鉛汽油價格=54.0美分/加侖;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侖),54.0*0.01*42*8.5美元/噸(1噸汽油約和8.5桶),54.0*3.57*(3.57即為汽油由美分/加侖換算美元/噸的換算系數)=192.78美元/噸 表1.原油和油品體積與重量單位換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噸 品名 密度p 桶/噸 航空汽油 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車用汽油 0.725 8.67 減壓渣油(大慶)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瀝青 1.01 6.23 輕柴油 0.825 7.62 潤滑油基礎油150SN 0.8427 7.46 輕石腦油(44-100。c) 0.674 9.33 潤滑油基礎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腦油(102-143。c) 0.742 8.48 潤滑油基礎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噸 品名 密度p 桶/噸 中國原油 米納斯原油 0.8498 7.40 大慶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勝利原油(101庫)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納原油 0.9279 6.78 阿聯酋原油 漢迪爾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維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爾班原油 0.8498 7.4 馬來西亞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阿拉伯輕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阿拉伯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阿拉伯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輕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輕油 0.8559 7.35 英國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倫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羅斯原油 遼河外輸油 0.930 6.76 原蘇聯出口原油 0.8659 7.26 勝利孤島油 0.946 6.65 美國原油 江蘇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薩斯中質油 0.8251 7.03 華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亞原油 南海綏中油 0.972 6.47 吉普斯蘭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賈比魯油 0.8156 7.71 阿塔卡原油 0.9109 7.76 2.體積單位換算 體積單位主要有桶、加侖、升、立方米,它們之間的換算系數見表2。 表2.體積單位換算表 升(L) 立方米(m3) 加侖(美) 加侖(英) 桶(油) 158.98 0.15898 42 34.973 1 1 0.001 0.26418 0.21998 6.29*10-3 1000 1 264.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提問者評價
謝謝!
『柒』 原油期貨是什麼意思
石油期貨簡稱為OilFut,OilFut是英文「Oil Future」(石油期貨)的縮寫。就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品質的石油的標准化合約,是期貨交易中的一個交易品種。或可簡單理解為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原油期貨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貨品種,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燃料油、汽油、輕柴油等。NYMEX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規格為每手1,000桶,報價單位為美元/桶,該合約推出後交易活躍,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品期貨合約,它的成交價格成為國際石油市場關注的焦點。
經過多年准備,中國的上海原有期貨也在2018年3月26日上市了,打破了石油主消費區亞洲沒有本地盤的歷史,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合約標的也是1000桶/手,但可以是使用人民幣交易。
此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
紐約商品
(NYMEX)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其中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規格為每手1,000桶,報價單位為美元/桶,該合約推出後交易活躍。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品期貨合約,它的成交價格成為國際石油市場關注的焦點。
(輕油,天然氣,無鉛汽油,熱油,布蘭特原油)
新加坡
(SGX)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中東原油)
東京工業品
(TOCOM)汽油,煤油,柴油,原油
英國國際石油
(IPE)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布倫特原油 柴油)
『捌』 原油期貨的交易市場
紐約商業交易所
1、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貨合約
2、1982年上市含鉛汽油期貨合約,1986年被無鉛汽油期貨合約取代
3、1986年上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
4、1990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7254萬手,日均交易量27萬手
國際石油交易所
1、1981年上市輕柴油期貨合約
2、1988年上市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
3、1997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2641萬手,日均交易量17萬手
東京商品交易所
1、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
2、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2560萬手
新加坡交易所
1、1989年SIMEX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貨合約
2、2002年4月與TOCOM簽署合作協議交易中東原油期貨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
1993年推出大慶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四個期貨合約
2014年12月12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交易獲證監會批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