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弱者互相殘殺
❶ 期貨市場到底是反人性的還是洞悉人性的
期貨市場是根據市場規律進行的。是洞悉人性的。
❷ 我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在期貨市場虧錢
投資有風險
期貨和股票虧損的比例肯定是大於盈利的
說保證不虧損,那肯定是忽悠人的
那這期貨就是提款機
世界首富那是隨隨便便的了
❸ 為什麼期貨市場賠錢的多
原因如下:
眾所周知,風險投資市場(這里主要是指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是一個無硝煙的戰場,參與期貨投資,猶如在戰場上作戰,戰斗最終結局是優勝劣汰,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西方市場經濟強國的成長經驗表明,國民經濟將走向集團化、壟斷化:即各大行業的主要業務將被許多個大集團所控制,這個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作「寡頭壟斷」,這種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本身的效率提高、資本的有效利用及資源配置的合理化。期貨行業的發展也不例外,以美國為例,目前散戶在期貨市場上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很難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期貨投資發展到今天,已演變為高科技、高資金量的投資項目,散戶在這兩點上無法與投資基金相抗衡。
在期貨市場上,人們常常互相問這樣一個問題:行情怎麼看?但常常會出現明明看多,手上卻留下一大堆空單在苦苦煎熬,為什麼會這樣?多數人抱怨自己立場不穩,或怪罪他人的誤導,卻很少對交易本身做一個更深層次的反思。我們目前從事期貨投資的散戶各有不同的背景,有做實業的,做現貨貿易的,做股票的等等。許多人若論起管理經營、貿易談判、請客公關、拓展市場的才能可以說是一流的,他們已經熟悉在商場上打交道。但期貨投資不同,它是與期貨市場打交道,而且市場永遠是正確的,你不可能戰勝它。順應市場需要有專業知識與技術,而這些知識與技術是絕大多數散戶所沒有的,而且不是短時間內能學會的,這樣就使大多數散戶只憑感覺和現貨交易的知識來操作期貨,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期貨市場上的價格高低是相對的,現貨市場的價格高低概念在期貨市場上毫無用處,期貨價格高了還有可能再高,低了還有可能再低,價格只有「趨勢」和「盤整」兩種形式,對價格的恐懼心理使得一般散戶產生了逆市操作(高拋低吸)比順市操作更安全的感覺。散戶大都害怕失敗,這是人們心理的一個普遍弱點,況且止損點必須根據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的原則和市場本身的行為綜合計算,散戶往往沒有什麼好的交易原則和方法,因此大多不願去設止損點。急功近利、落袋為安、沒有耐心也是散戶的普遍心理,本來可以隨趨勢產生巨額贏利的頭寸被輕易了結,這樣一來,贏利與風險不成比例,散戶很容易賠錢,而且這種急功近利、落袋為安的思想很難改變。有的散戶會說,我們依靠的是技術分析,只要掌握固定的分析方法,具體分析價格走勢就行了,其實並非如此。
散戶在分析價格圖形時,常對市場走勢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法,有時自己也不易察覺,這樣在分析價格圖形時,往往可以構造出自己希望的價格圖形、趨勢線等等。有的散戶喜歡用技術指標來分析行情,但在採用這類方法時,參數的選取十分隨意,常常與所分析品種的周期特性不相符合。況且傳統的技術分析系統,只能通過人為主觀地設定技術參數,簡單地顯示技術形態,由人主觀地或憑個人經驗判斷出入市的買賣機會,不僅存在技術參數取值的隨意性、買賣信號的滯後性、技術形態的主觀性,而且不具備模擬預測功能。
完整的期貨交易應該包括投資心理、資金管理及市場分析,其重要性依排名遞減,但大多數散戶僅僅認識到「市場分析」的重要性,這顯然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風險投資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上的交易是一種集認識與行動於一體的行為,正確的分析僅僅解決了認識上的問題,如果投資心理和資金管理這兩個方面處理不當,即使是正確的看法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虧損。
❹ 弱者怎樣才能夠在期貨市場中生存
期貨屬於什麼學科,時間久了方明白嚴格定義屬於一種玄學,需要具備多方面知識多學習充實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首先要有基本的基礎知識。學習基礎知識看經典的教科書沒錯的。
經典教科書: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約翰墨菲,丁聖元翻譯,講商品期貨技術分析的,主要內容有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道氏理論、圖表簡介、趨勢的基本概念、主要反轉形態、持續形態、交易量和持倉興趣、長期圖表和商品指數、移動平均線、擺動指數和相反意見、日內點數圖、三點轉向和優化點數圖、艾略特波浪理論、時間周期等。
書要看多變,看一遍基本上沒什麼用,會忘記的。
然後就開始模擬訓練,因為這本書足以支撐你後面的操作了,但是還遠遠不夠。千里之行,可能才踏出了十米。
在模擬訓練過程中,不斷的回顧書中的內容,以及 最重要的 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
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
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
生存第一要素:紀律
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世界10大頂級投行的執行官9個有軍人背景。紀律意味著可夠在最危險的時候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果敢。意味著你最終能活下來。活下來是最重要的。
生存第二要素:會總結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物,每次獨立的行情也沒有多少新鮮玩意,很多人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刻骨銘心失敗還不會總結,很快會被市場出清了但不會從成功中總結出寶貴的成功經驗,這是最要命的。成功的經驗往往比失敗的教訓更重要對個人而言更有價值,畢竟你是來賺錢的。
生存第三要素:財務管理
做的時間越久,你的技術、經驗越來越好,也有洞察盤面的盤感了。還是不能持續賺錢。問題就出在財務管理上。一段時間持續虧損要出來,贏利的資金要多元化投資。這樣心態就會很好,看行情會更客觀,水平就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
從數學計算的角度來說,要想盈利, 也就是預期收益要是正數,預期收益=盈虧的概率*盈利的金額-虧損的概率*虧損的金額-手續費率*交易頻率
如果你平均盈利金額非常高,那意味著我們需要的盈利的概率就相對較小一些。因為如果你要求每次單筆的盈利金額非常高的話,意味著,你每次捕捉的行情波動幅度就會非常的大,要求單邊浮動幅度越大那麼符合這樣波動幅度的概率來講相對也會越小。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捕捉的波動幅度符合你要求的概率比較小,因此你的交易頻率可能不會太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手續費在你交易策略當中虧損佔比相對權重要小一些。
同樣也就是說如果你平均盈利的金額非常小的話,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更高的盈利概率,才能夠對沖掉虧損和手續費所帶來的損失。並且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通常來講手續費率所佔用的虧損權重會比較高。
也就是說從交易策略的角度出發,一般來講我們的交易策略分為兩大種,一種的就是低勝率大贏虧比,然後另外一種是高勝率高頻率。但是無論是哪一種,要長期穩定盈利,它的基礎都是要求你的預期收益,從統計意義上來講為正數。
但是長期的統計意義上來講,能滿足這個基礎要求的策略確實不是很多。
❺ 建國以來最大的期貨市場操縱案
期貨市場風險回顧之一「上海粳米事件」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上海「粳米事件」回顧
粳米期貨交易因具備發達的現貨基礎、市場流通量大而一度表現十分活躍, 在早期的糧食期貨市場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上海「粳米事件」發生後,監 管部門暫停了粳米期貨交易。時至今日,眾多業內人士在談到恢復與開發大品種 期貨交易時總要提到粳米。因此,對上海「粳米事件」作一個全面回顧與總結是很有必要的。
一、事件起因與經過
粳米期貨交易從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
10月底被暫停交易,價格出現過三次明顯上漲:第一次,199 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現貨價大幅上漲的帶動下,粳米期貨從1400元/噸上升至1660元/噸;第二次, 1994年春節前後,受國家大幅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的影響,期價從1 900 元/噸漲到2200元/噸; 第三次,1994年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澇北旱自然災害預期減產的心理作用下,期貨價格從2050元/噸上揚到2300元/ 噸。
到了7月初,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貨交易出現多空對峙局面。空方認為:國家正在進行宏觀調控,加強對糧食的管理,平抑糧價政策的出台將導致米價下跌;多方則認為:進入夏季以來,國內糧食主產區出現旱澇災害,將會出現糧食短缺局面,而且當時上海粳米現貨價已達2 000元/噸,與期貨價非常接近。雙方互不相讓,持倉量急劇放大。隨即,空方被套,上糧所粳米價格穩步上行形成了多逼空格局。
7月5日,交易所作出技術性停市之決定,並出台限制頭寸措施。
7月13日,上海糧交所出台了《關於解決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貨交易
有關問題的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召開會員大會,要求多空雙方在7 月14日前將現有持倉量各減少l/3;上述會員減少持倉後,不得再增加該部位持倉量;對新客戶暫不允許做粳米期貨交易;12月粳米貼水由1 5%降至l1%;交易所要加強內部管理等。
隨即,多空雙方大幅減倉,價格明顯回落,9412合約和9503合約分別從2250元/噸、2280元/噸跌至最低的2180 元/噸和2208元/噸。
誰知,進入8月,受南北災情較重及上海糧交所對粳米期價最高限價規定較高的影
響,多方再度發動攻勢,收復失地後仍強勁上漲,9 503合約從最低位上升了100元/噸之多,9月初已達到2400元/噸左右。
9月3日,國家計委等主管部門聯合在京召開會議,布置穩定糧食市場、平抑糧油價格的工作。
9月6日,國務院領導在全國加強糧價管理工作會議上,強調抑制通貨膨脹是當前工作重點。受政策面的影響,上海粳米期價應聲回落,價格連續四天跌至停板,成交出現最低紀錄。
9月13日上午開盤前,上海糧交所發布公告,規定粳米合約漲跌停板額縮小至10元,並取消最高限價。受此利多刺激,在隨後幾個交易日中粳米期價連續以1 0元漲停板之升幅上沖。這時,市場上傳言政府將暫停粳米期貨交易。於是,該品種持倉量逐日減少,交投日趨清淡,但價格攀升依舊。
到10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券委《關於暫停粳米、菜籽油期貨交易和進一步加強期貨市場管理的請示》。傳言得到證實,粳米交易以9 412合約成交5990手、2541元/噸價格收盤後歸於沉寂。
❻ 為什麼期貨市場中的貿易商和現貨商有一些很容易變成死多頭,不是...
因為他們一般做多的話就是已經在未來約定了交貨日期,這時候為了防止在未來貨物漲價而帶來的損失貿易商和現貨商會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價格真的上漲那麼雖然這筆貿易交易虧損了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盈利了彌補了一部分損失,如果在未來貨物跌價,那麼這個比貿易交易中就賺到的錢就可以彌補在期貨市場里虧的錢。
❼ 中國期貨市場十大悲情人物盤點
1、傳奇人物:逍遙劉強
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因在2015股災中在高位滿倉,做多期指和配資買股票,最終導致破產,於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台跳樓自殺。
劉強生前為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期貨大作手風雲錄》作者,北京逍遙投資工作室創始人,有著近20年的期貨股票投資經驗,曾供職於股票私募、報社記者、期貨私募,其自創的多點共振操盤系統曾創下在一年中資金賬戶增長20倍的輝煌記錄,在期貨圈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過在其自殺事件後,一位劉強的師兄和朋友透露,劉強自殺不是因為虧損破產,而是因為其患有抑鬱症,逝者已矣,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劉強的抑鬱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關系呢?
2、折翼的「證券之王」:管金生
作為債券市場交易的主導者,1995年「327國債」事件發生的那一周,萬國超賣債券期貨的情況非常嚴重,因為公司預計財政部將下調「保值貼補」——提供「保值貼補」是為了提升國債發行的吸引力——這會導致市場大幅下挫。但萬國後來又獲悉,財政部將提供另一份保值貼補,提高的比例比下調的幅度更大。這一信息令公司驚恐萬分。管金生別無他法,只好在2月23日這天休市前的8分鍾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閉的最瘋狂舉動:大舉拋售。這一舉動,造成了債券期貨市場崩盤,以致中國證監會下令將這8分鍾內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這結束了他作為中國證券業偉大試探者的生涯。
3、億萬富翁:袁寶璟
1996年秋天,袁寶璟向汪興提出,自己在四川成都炒期貨時損失九千餘萬元,懷疑是劉漢與證券交易所修改規則所致。汪興便提出安排人去打劉漢,得到袁寶璟的認可。後袁寶璟出資16萬元讓袁寶琦交給汪興;1997年2月1日晚9時許,受袁寶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己判刑)在四川省廣漢市發現劉漢,李海洋向劉漢近距離連開兩槍,但未擊中劉;1997年以來,因汪興多次向袁寶璟借錢未果,便開始以打電話、寫信以要舉報袁寶璟的違法犯罪事實相威脅;袁寶璟向袁寶琦提到了汪興的恐嚇威脅,袁寶琦提出:「不行找人給他辦了,花兩個錢唄。」袁寶璟表示說:「行」,並提供30萬元資金。袁寶琦找到袁寶福,讓他把汪興做掉。後袁寶福向袁寶森提出此事,袁寶森主動提出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寶森刺汪興數刀後逃離。汪興被扎傷後,不斷威脅、恐嚇袁寶璟,袁寶璟對袁寶琦說「不行就辦了他」。之後,袁寶琦向袁寶福說「把尾巴活幹完」,並交給他人民幣18萬元;2003年10月4日23時許,袁寶福與袁寶森攜獵槍來到汪家附近,袁寶森對汪連開二槍,汪當場死亡。
4、財通基金:劉增鋮
2014年10月22日,劉增鋮錯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貨品種將要大跌,對其進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卻走出了明顯的反彈行情,觸及到產品的止損位,最終清盤。
據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劉增鋮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現了較大的期現價差,主力多頭開始逼倉,幾番博弈下來,不見多頭泄氣,無錢可撐,無奈之下只有砍倉,導致當天PVC跌停板打開並最終翻多。在一些期貨從業人士看來,出現這種結果也並不讓人意外,劉增鋮雖負責運營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運作資金,完全是一個人在戰斗,操盤自己說了算,風險控制也是自己。
操盤手不計後果的、孤注一擲的押注PVC空頭,最終導致爆倉,這一行為明顯違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組合策略為主,力爭實現計劃資產的穩健增值的原則。
5、中國版利弗摩爾:侯慶華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於江蘇武進,祖籍浙江金華,剛出生即被遺棄,三天後輾轉於山東臨沂尚無子女的養父母家中,養父母已經相繼去世。16歲初中學業的他,當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後歷時12年,在東北建築行業打拚,血雨腥風中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至26歲於人生第一個顛峰時期全身退出建築管理行業,並轉戰實業投資;28歲投身期貨行業,至31歲經歷暴倉,累計虧損本金1000萬;31歲開始期貨交易步入正常穩定的操作軌道,前期虧損補回,並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積累,至35歲的期貨事業基本進入穩健發展階段。2005年成為億萬富翁,奠定期貨江湖地位。之後經歷離婚,而後又爆倉,最終自殺,是中國的利弗摩爾。
6、頂級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杭州道遠集團董事長。依靠5000元錢起家,自1998年末進入化纖行業以來,短短幾年時間,裘德道就積累了數十億的資產,並在2005年和2007年兩次買下私人飛機。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資1億元成立道遠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個人名義給汶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成為打破國內多項紀錄的頂級慈善家。後來進入期貨行業,在橡膠期貨上賺得數億,後在PTA期貨上巨虧20億,由於患肝癌,又加上期貨巨虧給其身心造成巨大打擊,在2010年聖誕節前夕因肝移植手術失敗去世,終年54歲。
7、白糖分析師:陳樹強
1982年出生,生前為中證期貨軟商品期貨研究員,在上海工作。陳樹強於2011年加入中證期貨,此前在長城偉業期貨任白糖期貨、股指期貨研究員。陳樹強參與工作時間不久,卻獲得了不少獎項:2010年首批鄭州商品交易所高級分析師(全國總共不到20人)、2009年證券時報第二屆優秀期貨公司暨最佳期貨分析師評選最佳白糖期貨分析師第二名 、2010年帶隊承擔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功能課題任務,統稿全文,並接受多家媒體采訪。卻在年滿三十歲之際選擇了跳樓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屬稱其患有憂鬱症,自殺前曾對於幾次行情的判斷屢屢失手。
8、億萬富翁:侯寶順
侯某本是一個加工廠的小老闆,在2000年以後,他開始鑽研炒期貨,到了2006年,侯某炒期貨賺了竟達1億多。在當時,這個數字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惜暴富的侯某貪心不足,在期貨走下坡路的時候越虧越多,一下子回到了原點。一個人不怕一無所有,最怕曾經擁有,最終爆虧的他選擇了自殺,卻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兒子。為了生活,在他人的幫助下,他的兩個兒子將欠了父親錢款的8個債務人告上法庭。之後,在法官的強制執行下,侯某的兩個兒子拿到了近30萬元執行款。
9、政協委員:謝貴華
廣東樂山市夾江縣政協委員、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長,44歲的時候跳樓自殺,據一些熟悉謝貴華的知情者透露,謝的自殺與當年植物油期貨價格暴跌有關,因為當時的他已經把所有家當虧盡,謝貴華跳樓前還在聯系銀行,希望能再獲300萬元貸款,以殺入期貨市場「抄底」翻身。
10、糖業大佬:龐貴雄
46歲,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人,當地知名的糖業老闆,廣東中谷糖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湛江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團在湛江以及廣西屬下6間糖廠共生產白砂糖20萬噸,酒精約2萬噸。中谷糖業是湛江製糖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廣東民企100強企業。據熟悉龐貴雄的人士介紹,龐曾經操作"期糖",虧損金額巨大,可能是這個原因讓他走上了不歸路,於2008年跳樓自殺。 據稱當時中谷公司債務估算總額高達10億。
類似於這樣帶血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期貨交易是一條艱辛而坎坷的路,希望每位投資者在期貨市場都能夠自律、自知、自醒。
❽ 期貨中VOL1732(60:30)中的60:30是什麼意思
期貨很不好做。
雖然說,各行各業都不容易,競爭激烈而殘酷,成功者都是寥寥無幾。
但是,期貨更難,更有挑戰。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期貨跟大多數行業比起來,多了兩個特點:
1、保證金制度。
雖然這讓期貨市場具有了以小博大的功能。給普通人迅速逆襲提供了機會。可是,這同時也對投資人控制人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數人因為保證金制度而被慾望吞噬,最後慘敗離場。
2、贏者生,敗者死。
大多數行業,即使你攀登不了金字塔頂層,你也依然可以憑借技能混口飯吃。比如醫生,教師,企業管理者,媒體,寫作者等等。太多太多行業都是如此…
但是期貨呢?
期貨市場是一個博弈市場,理論上的零和市場,在這里,弱者沒有任何的利潤來源,只會虧損,只有站上金字塔頂端的那部分人才有生存盈利的權利。在這里,弱者必死,逼迫你必須要站到頂層,必須要沖上去成為那10%。
因為這兩點,導致期貨的難度遠大於大多數行業,所以,也有人說,期貨是一個勇敢者的游戲。
這是我最喜歡的圖之一。
❾ 期貨市場為何大多虧
眾所周知,風險投資市場(這里主要是指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是一個無硝煙的戰場,參與期貨投資,猶如在戰場上作戰,戰斗最終結局是優勝劣汰,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西方市場經濟強國的成長經驗表明,國民經濟將走向集團化、壟斷化:即各大行業的主要業務將被許多個大集團所控制,這個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作「寡頭壟斷」,這種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本身的效率提高、資本的有效利用及資源配置的合理化。期貨行業的發展也不例外,以美國為例,目前散戶在期貨市場上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很難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期貨投資發展到今天,已演變為高科技、高資金量的投資項目,散戶在這兩點上無法與投資基金相抗衡。
在期貨市場上,人們常常互相問這樣一個問題:行情怎麼看?但常常會出現明明看多,手上卻留下一大堆空單在苦苦煎熬,為什麼會這樣?多數人抱怨自己立場不穩,或怪罪他人的誤導,卻很少對交易本身做一個更深層次的反思。我們目前從事期貨投資的散戶各有不同的背景,有做實業的,做現貨貿易的,做股票的等等。許多人若論起管理經營、貿易談判、請客公關、拓展市場的才能可以說是一流的,他們已經熟悉在商場上打交道。但期貨投資不同,它是與期貨市場打交道,而且市場永遠是正確的,你不可能戰勝它。順應市場需要有專業知識與技術,而這些知識與技術是絕大多數散戶所沒有的,而且不是短時間內能學會的,這樣就使大多數散戶只憑感覺和現貨交易的知識來操作期貨,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期貨市場上的價格高低是相對的,現貨市場的價格高低概念在期貨市場上毫無用處,期貨價格高了還有可能再高,低了還有可能再低,價格只有「趨勢」和「盤整」兩種形式,對價格的恐懼心理使得一般散戶產生了逆市操作(高拋低吸)比順市操作更安全的感覺。散戶大都害怕失敗,這是人們心理的一個普遍弱點,況且止損點必須根據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的原則和市場本身的行為綜合計算,散戶往往沒有什麼好的交易原則和方法,因此大多不願去設止損點。急功近利、落袋為安、沒有耐心也是散戶的普遍心理,本來可以隨趨勢產生巨額贏利的頭寸被輕易了結,這樣一來,贏利與風險不成比例,散戶很容易賠錢,而且這種急功近利、落袋為安的思想很難改變。有的散戶會說,我們依靠的是技術分析,只要掌握固定的分析方法,具體分析價格走勢就行了,其實並非如此。散戶在分析價格圖形時,常對市場走勢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法,有時自己也不易察覺,這樣在分析價格圖形時,往往可以構造出自己希望的價格圖形、趨勢線等等。有的散戶喜歡用技術指標來分析行情,但在採用這類方法時,參數的選取十分隨意,常常與所分析品種的周期特性不相符合。況且傳統的技術分析系統,只能通過人為主觀地設定技術參數,簡單地顯示技術形態,由人主觀地或憑個人經驗判斷出入市的買賣機會,不僅存在技術參數取值的隨意性、買賣信號的滯後性、技術形態的主觀性,而且不具備模擬預測功能。
完整的期貨交易應該包括投資心理、資金管理及市場分析,其重要性依排名遞減,但大多數散戶僅僅認識到「市場分析」的重要性,這顯然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風險投資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上的交易是一種集認識與行動於一體的行為,正確的分析僅僅解決了認識上的問題,如果投資心理和資金管理這兩個方面處理不當,即使是正確的看法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