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者在期貨市場中的作用
A. 如何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中實行套利交易
樓主好像把概念搞混了,期貨中套期跟套利的概念是不同的,根據樓主所說 樓主所期望做的是為了對沖風險,這種主要是為了避免現貨市場上的價格風險而在期貨市場上採取與現貨市場上方向相反的買賣行為叫做套期保值,而不是套利交易,套期保值如上述原理其實很簡單,但實際操作時需要期貨公司根據現貨商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方案的,這個層面上說樓主只是簡單的股民對期貨涉略不深影響並非很大,只要你如實提供自己的實際情況並提出自己套保所需達到的目的,期貨公司會有專門的團隊為你服務的
B. 為什麼套期保值者本身不是期貨市場上套期保值風險的承擔者
關鍵問題就是你的所謂風險,是否是指期貨交易中開倉後形成的虧損。風險其實是你做套期保值交易的目標是否完成,如果一旦完成了,還算是有風險嗎?
簡單的來說,不是任何時期任何品種都值得套期保值。你在期貨書中也說了,從1-12月都是主要合約的期貨品種並不是代表了所有期貨品種。這足以說明不是在任何時間都有套期保值的必要。
換而言之,對於某些品種來說,你要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必須有一定的根據,當你接到一筆遠期訂單,其訂單合同規定了交易金額,而合同中的商品是遠期的,其中涉及到一種大宗商品,例如白糖。你擔心遠期的白糖上漲導致你經營合同的利潤縮水或者擔心導致由於大宗商品的上漲導致你合同的虧損。這時你就會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做多白糖。而同時期會不會有人做空白糖,比如白糖的中間商或者生廠商,這點是不一定的,會根據當時的基本面得出相應的判斷。因為同樣的基本面只會得出趨同的方向。因此如果市場中不存在足夠多的投機和套利者,就沒辦法達到套期保值交易的順利實施。
結論就是,無論其在期貨市場的操作是否賺到錢,都不妨礙他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否達成了,如果達成了就沒有風險,因為他本身做套期保值也是為了鎖定現貨利潤。
C. 期貨中很多人在講做套利,請問做套利是什麼意思怎麼做
套利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這里的期貨合約既可以是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兩種不同商品。還可以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種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時在一種期貨合約上做多在另一種期貨合約上做空,通過兩個合約間價差變動來獲利,與絕對價格水平關系不大。
套利交易與通常的投機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較低的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價差變化遠不如絕對價格水平變化劇烈,相應降低了風險,尤其是迴避了突發事件對盤面沖擊的風險。
2、方便大資金進出。套利交易能夠吸引大資金,由於雙邊持倉,主力機構很難逼迫套利交易者斬倉出局。
3、長期穩定的獲利率。套利交易的收益不象單邊投機那樣大起大落,同時由於套利交易是利用市場上不合理的價差關系進行操作。而多數情況下不合理的價差很快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套利交易有較高的成功率。
主要的套利模式有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三種。
1、跨期套利:是買賣同一市場同種商品不同到期月份的期貨合約,利用不同到期月份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的套利模式。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大豆及天然橡膠品種的套利。
2、跨品種套利: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價格變動進行套期圖利。即買入某種商品某一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相互關聯商品相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主要有(一):相關商品間套利(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銅、鋁之間的套利)。(二):原料與成品之間套利(如大豆與豆粕之間的套利)
3、跨市場套利:即是在某一期貨市場買入(賣出)某一月份商品期貨合約的同時在另一市場賣出(買入)同種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對沖獲利了結的方式。這次我們提供的有最成熟的上海銅與倫敦銅的套利及大連大豆與CBOT大豆之間的套利。
套利交易按是否交接實物又分為實盤套利和虛盤套利。套利一般情況下盡量不接實盤,通過不同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隨著實踐交易經驗的豐富和大資金的介入,許多企業開始將期貨與現貨相合將套期保值理論進一步發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將保值的目標上升到增值。這樣實盤套利也越
有什麼不懂的 可加我好友!
D. 套利者與投機者的區別
套利者(arbitrageurs)是衍生證券市場中第三類重要的參與者。套利包括瞬態進入兩個或多個市場的交易,以鎖定一個無風險的收益。投機者是指在期貨市場上通過「買空賣空」、「賣空買空」,希望以較小的資金來博取利潤的投資者。投機者願意承擔投機標的(股票、債券、期貨、權證、外匯、黃金、郵票、藝術品、房地產等)變動的風險,一旦預測價格將上漲,投機者就會買進;一旦預測價格將下降,投機者就會賣出,待價格與自己預料的方向變化一致時,再抓住機會進行對沖,以此牟利。
E. 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及其作用
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是指在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中,股票指數價格的不一致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可能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獲得利潤
期現套利對於股指期貨市場非常重要:
1.期現套利使股指價格更合理,更能反映股票市場的走勢
2.套利行為有助於股指期貨市場流動性的提高
F. 套利者的性質
套利者是那些利用期貨市場本身出現的機會在不同合約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或相近的數量相等的、方向相反的尋求價差利潤的一種交易者。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套利者與投機者的不同在於:①投機者在交易時只是單向的買入或賣出,要麼是多頭,要麼是空頭;而套利者則同時買入和賣出,既是多頭又是空頭。②投機者是利用單一期貨合約價格波動獲取利潤,而套利者是利用兩個不同的期貨合約彼此之間的相對價格差異獲取利潤,也就是投機者只注意絕對價格波動,而套利者只重視相對價格波動。套利者相對投機者而言風險較小,成熟的交易所對套利者的套利交易收取的交易費用也較低。套利者的交易方式主要有: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
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不同,所以有學者認為套利者是一個與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都不同的獨立的群體。例如,朱國華就是持有這樣的觀點,他引用美國著名期貨專家、金融期貨的創始人利奧·梅拉梅德在1977 年發表的《市場流動性和套期圖利技術》中指出的:「從事期貨交易的基本技術不外乎幾種,交易所場內和場外的交易者交替使用這些技術。這些技術從廣義上可區分為小投機商(做市商)、部位交易者和套期圖利者。……期貨市場套期圖利的技術與做市商或部位交易者大不一樣,套期圖利者利用同一商品在兩個或更多合約月份之間的差價,而不是任何一個合約的價格進行交易。因此,他們的潛在利潤不是基於商品價格的上漲或下跌,而是基於合約月份之間差價的擴大或縮小,從此構成其套利的部位。」雖然朱國華引用了金融期貨創始人利奧·梅拉梅德的話,但是還是有人不同意他的觀點。
首先,投機者和套利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追求利潤,並沒有質的區別;投機者和套利者的區別只是他們獲取利潤的形式有所不同,套利交易是買入投機和賣出投機交易的組合。
其次,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投機者只是低級或無意識的辯證法者,套利者是高級的、有意識的辯證法者(或許套利者從來沒有想到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待套利交易行為)。恩格斯說:「辯證的思維方式同樣不知道什麼嚴格的界線,不知道什麼普遍絕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學的差異互相轉移,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當的地方承認『亦此亦彼!',並使對立通過中介相聯系。」套利者是典型的「亦此亦彼」,即既是多頭又是空頭。就像我們知道的一個寓言故事:蝙蝠為什麼夜間飛行?傳說,鳥類和獸類(哺乳動物的總稱)發生了戰爭,蝙蝠看到鳥類占據了上風,就說自己有翅膀,馬上加入鳥類;隨後,獸類又占據了上風,蝙蝠就改口說自己有牙齒,加入了獸類。最後,戰爭和平解決了,鳥類不接受蝙蝠是鳥類,獸類也不接受蝙蝠為獸類,蝙蝠只好在夜間出沒。鳥類和獸類都不認為蝙蝠是自己的同類,蝙蝠只好在夜間出沒,但是不能因此改變蝙蝠是哺乳動物的性質。
再次,投機者和套利者的作用相同。套利者除了注意絕對價格波動,而且重視相對價格波動,他們發現期貨商品出現不正常的價格關系,就會利用兩種期貨價格之間的差價,隨時進行套利,從而平抑了價格波動的幅度,海爾奈莫斯在《給國會農業委員會國內行銷和消費者關系小組的報告》中指出:「仔細觀察期貨市場——把投機活躍的市場價格波動與投機不活躍的市場價格進行比較——暗示出了投機具有穩定價格的作用。」這個結論更能體現出套利者的積極作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投機者和套利者的利潤都來源於期貨市場,他們都是非生產性勞動,都不與生產發生直接聯系,因此他們自身都不可能生產剩餘價值——利潤的真正來源,他們的利潤的性質都是來源於套期保值者讓渡的剩餘價值。
總之,從表面上,套利者好像是與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不同的獨立的群體,但是從實質上看套利者依然是投機者——一種特殊的投機者
G. 套利交易對穩定市場發展有什麼意義.
套利實質上是期貨市場上的一種投機交易,但與一般投機交易相比有自身優點(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利用的是期貨市場中有關價格失真的機會,預測這種價格失真會最終消失,從中獲取套利利潤。套利交易的作用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套利行為有助於價格發現功能的有效發揮。由於影響期貨市場價格和現貨價格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異,套利者發現不正常的價格關系,利用不同期貨合約價格之間的價差變化或者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的價格變化,隨時進行套利。這客觀上使期貨市場的各種價格關系趨於正常。
其次,套利行為有助於市場流動性的提高。套利行為的存在增加了期貨市場的成交量,承擔了價格變動的風險,排除了市場壟斷,提高了期貨交易的活躍程度,保證了交易者的正常進出和套期保值操作的順利實現,有效地降低了市場風險。
H. 期貨中套利是什麼意思
期貨中的套利即為跨期套利。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
跨期套利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漲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8)套利者在期貨市場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套利的風險
1、交易風險
通常兩次或三次交易不能嚴格同時完成,因此存在套利組合部分交易和價格波動部分暴露的可能性,而平倉的可能性也不能保證交易在盈利的價格下進行。不同的市場交易時間也給套利者帶來風險。例如,套利者發現IBM的股價在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之間有利潤空間,但由於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交易時段的不一致,他無法同時在兩個交易所完成投資組合操作。
2、無效配對
套利交易的另一個風險來自買賣雙方價格關系同時失效。仲裁員可能認為一對資產之間存在密切的價格相關性。他們出售價格被高估的資產,購買價格被低估的資產。他們希望在未來通過縮小資產差距來盈利。然而,仲裁人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由於市場波動,資產組合的價格相關性也將長期失效,這種套利交易將面臨超預期的風險。
3、交易對手
由於套利涉及未來的資金交付,因此存在交易對手違約、無法支付資金的風險。如果只有一個交易對手或多個關聯交易涉及一個交易對手,風險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中,許多交易對手違約,通過杠桿放大風險。
I. 套利交易在期貨市場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您好,套利交易在期貨市場起到的作用有:套利方式為投資者提供了對沖機會;有助於將扭曲的市場價格重新拉回來至正常水平。
J.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套期保值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即買入保值和賣出保值。兩者是以保值者在期貨市場上買賣方向來區分的。
(1)買入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以便將來在現貨市場買進現貨時,不致因價格上漲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這種用期貨市場的盈利對沖現貨市場虧損的做法,可以將遠期價格固定在預計的水平上。買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現貨商品而又擔心價格上漲的客戶常用的保值方式。例如,在3月1日,某銅加工廠一個月後需用50噸銅作原材料。當前銅現貨價每噸17000元。為鎖定成本,迴避價格上漲的風險,該廠在當日買進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50噸,價格是每噸17100元。到4月1日時,現貨價格漲到每噸17100元,期貨價格漲至17200元。此時該廠賣出已持有的50噸期貨合約,平倉盈利是5000元,即該廠在期貨市場共賺5000元。同時,該廠在現貨市場買進50噸現貨作原料,而此時的現貨價格每噸已漲100元,所以,在現貨市場又多付出5000元,盈虧相抵,該廠不虧不賺,避免了價格波動的影響。
(2)賣出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當現貨價格下跌時以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從而達到保值目的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賣出保值主要適用於擁有商品的生產商或貿易商,他們擔心商品價格下跌使自己遭受損失。例如,某銅冶煉廠計劃在4月份賣出50噸銅錠,當時現貨價格為17000元/噸,由於擔心4月份銅價下跌造成損失,於3月1日以每噸17100元的價格賣出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進行保值。一個月後,銅現貨價格跌至每噸16900元,期貨價格跌至每噸17000元,該現貨市場發生虧損5000元,在期貨市場獲利5000元,正好抵消。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於迴避價格風險,達到保值的目的,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經濟規律:
(1)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
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雖然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市場,但由於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同一時空內,會受相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情況下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這兩個市場上的價格關系,分別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做方向相反的買賣,取得在一個市場上出現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市場上盈利的結果,以達到鎖定成本的目的。
(2)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存在兩者合二為一的趨勢。
期貨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證了現貨市場價格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漸接近,最終合二為一。期貨交易規定合約到期時,必須進行實物交割或差價結算。到交割時,如果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不同,例如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就會有套利者買入低價現貨,賣出高價期貨,以低價買入的現貨在期貨市場上高價拋出,在無風險的情況下實現盈利。這種套利交易最終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趨於相同。
正是上述經濟原理的作用,使得套期保值能夠起到為商品生產經營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價格風險的作用,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