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期貨價格對榨油企業影響
『壹』 油價上漲會對大宗商品有什麼影響
這個嘛
原油的上漲 導致一些國家對其他能源的追求 比如生物能源 而生物能源主要來源就是玉米之類的農作物 就是大宗商品 從而對大宗上漲造成上漲、、、
還有原油對大宗商品價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增加了海洋運輸成本,而運費是包括糧食和原材料在內的商品價格的重要構成部分,海運費上漲直接增加價格、、、、
『貳』 影響棕櫚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棕櫚油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天氣因素,作為農產品天氣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還有進出口政策,全球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原油價格。只有經濟好的同時,疊加棕櫚油減產預期,才容易在消費季節推動棕櫚油價格走高。
『叄』 外資是如何控制中國食用油價格的
具體手法就不介紹了,簡單的說一下流程。 1.大量收購國內榨油企業 2.低價傾銷轉基因大豆,使國內本土大豆崩潰。 3.本土大豆種植減少,產量降低,嚴重依賴進口 4.進口大豆價格開始上漲,榨油企業以成本借口拉抬價格 5.目前國內就一家大型榨油企業還在支撐著收購農民的本土大豆,但也有1/3的量來自進口大豆了。 6.食用油被控制。 目前有很多業內的人到處在發布消息,疾呼國家要出台保護大豆的政策,以及減少轉基因大豆的進口。
『肆』 食用油價格上漲原因
國際大豆等主要榨油物期貨價格飆升,加上美豆今年種植面積縮小等因素導致成本上漲
『伍』 豆油期貨價格行情受什麼影響最大
(一)豆油的供應情況
1、大豆供應量: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游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產大豆,另一部分是進口大豆。
(1)國產大豆供應情況。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
2、豆油產量:豆油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豆油進出口量: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抬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一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4、豆油庫存: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一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1、國內需求狀況:我國是一個豆油消費大國。近年來,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餐飲行業景氣狀況:目前,我國植物油生產和消費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數不斷增加,餐飲行業的景氣狀況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
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
(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准,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陸』 豆油期貨價格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豆油的供應情況
1、大豆供應量: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游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產大豆,另一部分是進口大豆。
(1)國產大豆供應情況。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
2、豆油產量:豆油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豆油進出口量: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抬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一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4、豆油庫存: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一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1、國內需求狀況:我國是一個豆油消費大國。近年來,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餐飲行業景氣狀況:目前,我國植物油生產和消費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數不斷增加,餐飲行業的景氣狀況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
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
(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准,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柒』 食用油會漲價嗎
散裝食用油價格沖高回落 企業正積極組織貨源,近期仍有可能下降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連續上漲後,食用油價格已下跌。15日,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批發價、零售價均出現下跌,其中批發價跌幅達6%,預計近期食用油價格仍會小幅下降。
現狀散裝食用油價格下跌
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市區散裝食用油價格穩中趨降,菜子油、大豆油(一級散裝)批發價均在每斤7.80元左右,比上周的每斤8.30元下降6%;散裝菜子油、大豆油零售價均為每斤8.30元,比上周的每斤8.50元下降2%。超市中的桶裝食用油價格基本穩定,福臨門大豆調和油(一級桶裝)為64.50元/5升,魯花桶裝花生油(一級壓榨)為129元/5升,與上周價格持平。
據了解,市區的散裝菜子油主要從本地采購,散裝大豆油主要從山東等地調運。昨天,在市區東風路上的珠海糧油店,一位姓何的店主說,近幾天,散裝油的價格稍微跌了一點,每斤下降0.2元左右,色拉油從每斤8.5元下降到8元,跌幅最大。
市區時代、世紀聯華、蘇果等超市桶裝食用油價格在本月初上調後,本周的價格一直保持穩定。
分析綜合調節因素所致
3月5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正確認識當前食用植物油市場形勢,指導企業做好食用油生產、銷售和供應等工作。另外,經國務院批准,將2008年大豆1%進口暫定關稅的實施終止期從3月31日延長至9月30日,大大降低大豆進口成本,抑制植物油價格漲勢。同時國家增加農業補貼,嚴控農資漲價,大力支持油子種植等措施,已使大豆和油菜的種植面積明顯增加。
市場調節因素為:前期由於進口的大豆和豆油多用於國家儲備,使得國內油廠大面積停產或延緩生產,加劇了國內豆油供應緊張、價格持漲。如今國家儲備基本充足,油廠原料得到有效補充,國內豆油供需關系逐漸緩和。另外,東南亞棕櫚油產量提高,南美大豆增產,使得國際期貨豆油價格連續走低,目前國際期貨價格豆油(摺合人民幣)為每噸10820元,相比上周每噸11768元,下降了8.1%,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大。
對市區各大超市銷售的桶裝食用油,市物價部門啟動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每日監測食用油價格,嚴格控制食用油批零差價,嚴肅查處違規漲價行為,維持食用油市場穩定。
趨勢近期價格穩中趨降
受國際豆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影響,加之油菜子等原料的短缺,從2月下旬起我市散裝食用油批發價上調,帶動零售價上漲,同時給桶裝食用油供應帶來較大壓力,一度造成超市某些桶裝品牌大豆油缺貨。
市壽星植物油有限公司一位姓杜的負責人介紹,近期油菜子等原料價格已經回落,每斤從3.20元下降到3.15元。
市區時代超級購物中心食用油櫃台負責人介紹,目前,魯花、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的花生油、調和油的貨源充足,能保證每天都有供應。針對大豆油的緊張狀況,超市已組織了一批桶裝大豆油貨源,將於近期投放市場。
記者同時從市糧食局了解到,目前市糧食部門也正積極組織貨源,增加食用油市場投放量,保證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據市價格監測中心預測,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進一步實施,市場進貨價下降,供應量增加,近期我市食用油價格仍將出現小幅回落行情。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秘書長夏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豆已經被跨國公司控制了,這是一個整體的產
業鏈的問題,涉及到大豆的種植、加工等許多環節。大豆價格上漲,並不偶然。」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師馬文峰告訴記者,我國大豆依靠進口很多,規模在4000多萬噸,占國內需求總量的70%以上。
對美國大豆的依賴最厲害。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家跨國公司已經壟斷了我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國內主
產區東北各省區、山東、河南等省,因為耕地資源有限,所以很多農戶改種玉米、棉花等作物。國內大豆產量一直在
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大豆油在內的食用油生產企業迫於成本壓力而向相關部門申請調整出廠價,但具體
漲幅和調價時間目前尚無法最終確定。
記者從國內某知名食用油生產企業處獲悉,估計在下個月,除花生油外的其他食用油價格將再現調價上漲。
還有消息說,一線品牌的5升裝大豆油、調和油和玉米油,目前被批準的零售價分別在55元、75元和85元左右,而
廠商的目標調整價位分別為65元、85元和95元。
『捌』 豆油期貨的市場
豆油的供給與需求 2004年世界豆油產量與棕櫚油的產量相當,位居所有植物油的前兩位。豆油貿易量佔世界植物油總貿易量的23% ,居各類植物油的第二位。
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國,2004/05年度四個主產國的產量佔到世界總量的91%,從歷史統計數據看,大豆主產國就是豆油的主要生產國,2004/05年度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的豆油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7%、17%、16%、17%,四國產量之和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77% 。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產量也比較高,佔世界總產量的8%。
世界豆油產量呈逐年遞增的態勢,2004/05年度與1993/94年度相比,產量增加了79%。在世界四大豆油主產國中,美國始終占據著第一的位置,但其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已經由1993/94年度的35%下降至2004/05年度的27%;巴西豆油產量在1993/94年度至2004/05年度間增長了59%,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保持在17%左右;在此期間,中國豆油產量增長了397%,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由1993/94年度的6%增長至17%,2010年已經超過阿根廷成為第三大豆油生產國。
在世界豆油總產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世界豆油貿易量也不斷上升。2004/05年度世界豆油的出口量達到933萬噸,較1993/94年度增加193%。其中,阿根廷出口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提高了248%,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中的比例也由30%提高至53%,世界豆油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日益鞏固;巴西和美國的出口量也較大,2004/05年度上述兩國豆油出口量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的25%和7%。
從2004年至今,世界豆油進口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進口量增加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加了191%。變化最明顯的是印度,在1993/94年度印度的進口量為2.9萬噸,2001/02年度則達到135.8萬噸,佔世界總進口量的19%。中國也是重要的豆油進口國,除2000/01年度和2001/02年度以外,中國在1993/94-2004/05年度期間的豆油進口量均佔世界豆油進口總量的10%以上,2003/04年度中國豆油進口增加迅猛,較2002/03年度增加了1倍多。
從2004年至2010年之間,世界豆油的消費量一直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世界產銷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之一。1996/97年度豆油消費量突破了2000萬噸之後,2004/05年度豆油消費量提高至3193萬噸。歐盟、美國、中國是豆油消費量增加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豆油消費的明顯特點是:主要的生產大國阿根廷消費量一直較低;中國是豆油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長了327%,消費量增加了552萬噸。
從豆油消費的區域特點來看,主要的消費大國是美國、中國、巴西和歐盟。另外,日本、孟加拉國、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費量也較高。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消費量都比較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國家,歷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國仍然是世界豆油生產和消費大國,2004/05年度豆油產量為577萬噸,消費量為785萬噸。2010年至2013年間,豆油市場比較活躍,市場價格變動較為劇烈。
我國是世界四大豆油生產國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豆油產量增長很快,從不足100萬噸上升到2004年的577萬噸的水平。
1983-1987年是我國植物油消費快速增長的時期,產銷出現缺口,必須依靠進口來緩解國內的供求矛盾。1990年我國政府提高了油脂定購價格,從而刺激了大豆生產和豆油加工業的發展。1993年油料市場放開後,大豆加工廠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國內豆油產量提高到80-100萬噸。隨著進口大豆數量的增加,我國可供榨油的大豆數量明顯提高,豆油產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達到577萬噸。
我國豆油的生產分布面較廣,在上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我國豆油生產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省等大豆主產區。2004年以後的五年中,南方沿海地區興建了很多大豆加工廠,它們大多使用進口大豆進行加工,其中江蘇、山東、遼寧、廣東等四省區是榨油能力最集中的區域。
我國大豆的人均產量較低,豆油一直存在供給缺口。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豆油進口量逐年增加,1993/94-1997/98年度曾經超過100萬噸,而後逐漸穩定,2003/04年度,進口量近300萬噸。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豆油出口量很少,近幾年,年均出口在5萬噸左右。
從豆油進口的主要國家來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豆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國。近幾年,我國豆油進口量90%以上來自這兩個國家,而美國對我國豆油進口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豆油的銷售輻射范圍主要受到費用的制約,其中運輸成本是影響銷售費用的重要因素。2000年來隨著鐵路運輸費用的逐步降低,豆油的銷售區域和輻射范圍正呈現著穩步擴大的趨勢。
由於銷售價格越來越透明,中間經銷商的利潤越來越低,原有的貿易公司正逐漸淡出豆油的流通環節,更多的是大豆加工廠直接將豆油送達終端銷售商或用戶手中。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國豆油消費量只有100萬噸,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豆油消費增長很快,十多年來增長了近6倍,2004/05年度已經達到700多萬噸,豆油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植物油品種。
『玖』 原油價格對植物油價格的影響有多大
植物油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我國每年都會向國外進口大量的生物柴油,並呈上升趨勢。目前的國際油價對於植物油來說,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因為植物油的生產成本也不低,如果油價繼續下跌。那麼植物油的生產將無以為繼。
原油價格不僅影響著頁岩氣的生產商激情,也很大程度的影戲著植物油價格的生產激情,最終誰是獲勝者還能難說,就看誰能撐到最後。
植物油價格如果持續下跌,那麼對於用於生產植物油的農產品必然需求減少。因此,以大豆為例,在期貨市場上,大豆的需求減少,大豆期貨價格必然下降。投資者如果關注這方面的消息,一定可以聯想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