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聖元翻譯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⑴ 哪位有《金融市場技術分析》PDF版的,約翰墨菲著,丁聖元翻譯的。不要陳鑫翻譯的。 [email protected]請發給
那是: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⑵ 丁聖元的投資理念
閃牛分析:
用傳統的中國文化理念去理解趨勢,並利用西方成熟的技術分析方法去判斷趨勢,順應趨勢,這就是丁聖元在投資理念上的獨到之處。為了探求自己的這條「投資正途」,丁聖元已經付出了近20年的努力;而見證他走過這條探求之路的,就是他所翻譯的一本本投資書籍。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被職業投資人稱之為「投資藍皮書」。自1994年在中國市場出版以來,這本書歷經24次印刷,暢銷不衰,成為眾多職業投資人學習技術分析的必備書籍。從這本書開始,丁聖元學習和翻譯優秀投資書籍的行為就一發不可收了。這個過程也正是丁聖元在自己的投資旅途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丁聖元巧妙地用修禪的境界來形容他在學習上所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從「一」到「多」,再回到「一」的過程。一開始,是對市場一無所知,不知道怎麼去操作,於是開始學習。在這個階段里,通過學習和翻譯《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和《日本蠟燭圖技術》,丁聖元解決了方法和技巧的問題。第二階段,是「多」的階段。這一階段里,丁聖元學到的方法已經很多,很繁雜,但沒能夠吸收、歸納並形成自己的方法。這時候他開始去解決哲學和觀念的問題,翻譯了《逆向思考的藝術》。到了第三階段,重新回到「一」,而這個「一」已不再是最初的一無所知,而是知行合一,想到,做到。在這階段里,丁聖元主要是借鑒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比如《股票大作手操盤術》、《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等。從1993開始翻譯書籍到現在,丁聖元一直在市場里實踐著他的所學。在這個過程中,有成功的喜悅,更有多次失敗的痛苦。唯一能讓丁聖元堅持下來的原因,就是他面前的那條投資道路越來越清晰。
對於翻譯書籍給自己帶來的收獲,丁聖元說:「在整個(投資)道路當中,我發現方法越簡單越簡明越好,所以我給大家什麼建議呢?就是任何時候,你遇到困惑的時候,回到趨勢的定義上去,如果你對技術分析本身了解,你覺得自己遇到困惑的時候,你就好好地回顧道氏理論到底是怎麼講的。人人都需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才能最終最向成功。不經歷這個痛苦過程,即便你賺錢了,也不能說明你找到了一個投資正途。而且普通人只要去努力,也能在投資市場中取得成功。」
市場里有人送給丁聖元一個綽號「期貨圖書館」,因為他翻譯的書籍幫助很多人解決了投資過程中出現的難題。但只有丁聖元自己才能夠深刻體會到,這個翻譯書籍的歷程,記錄了他太多的探求市場的辛酸。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幫助丁聖元在這個市場里摸索到了自己的投資正途。如今的丁聖元已經是銀河證券衍生品部門的董事總經理,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從事著市場研究工作。丁聖元說,每個人的稟賦不同、興趣不同,最重要的是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投資理念和工具。在他看來,什麼工具越簡單、簡易、簡明,什麼工具就越合適用來觀察市場、揭示事實。而這一點,正是他在20年的學習和實踐中,探索而來的投資正途。
另外,他還曾校訂過《專業投機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經典系列。
⑶ 丁聖元翻譯的書有哪些
丁老師翻譯了《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以及後來的《金融市場技術分析》三本技術分析方面的巨著,可以說,無論是西方的各種技術指標,還是源於日本的蠟燭圖技術,我們熟悉和使用的背後,都有丁老師的功勞。
這三篇,就分別是這三本書的序言。三篇序言依次作於1994年、1997年和2010年,跨度不小,從中可以明顯看到丁老師對技術分析看法的變化。
在《期貨市場》一書的序言中,丁老師提出面對市場,個體所做的決策,無非是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是經驗分析,基礎分析屬於大規模的理論分析,個人不宜使用。他明確寫道:「所以,至少對於一般的交易者來說,基礎分析沒有操作性可言。」
相比後兩篇序言,這一篇篇幅較短。不知道是不是丁老師當時對技術分析的了解還不如後來精深,畢竟當時可供學習和參考的書籍還少。不過當時,他就已經提出了一個觀點,技術分析是經驗,類似游泳,要在實踐中學習,實踐中驗證。這個觀點對我們大有裨益,新手要入市,要小資金先操練,就是怕淹死了。
也是借這個比喻,丁聖元老師第一次提出了「水性是經驗總結,不是科學,但這並不能否認水性是人類在水中生存最重要的依託,它是切實可行卓有成效的,這也就是技術分析的特點。」丁老師借游水來說明技術分析不是科學,是經驗,有效這個觀點,是有開創性的。但是今天看來,如果拿游水比喻,水性比作盤感更加恰當,而技術分析應該比作游泳理論更加合適。當然,事後回頭說起來容易,20年前提出這樣的觀點,就難了。
三年後,《日本蠟燭圖》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丁老師已經根據上一本書和自己的經驗,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分析實驗。在繼續支持技術分析的同時,丁老師也拿出了更多的案例來支持自己,也提出了自己對技術分析各種流派的看法(很有可能來自這三年間的交易經驗)。
這篇序言里,他首先肯定了蠟燭圖技術的先進之處,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單一的技術分析方法或者指標,是不夠的,不能戰勝市場。要綜合足夠多的指標相互驗證,並且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才能獲得最佳效果。序言中寫道:「分析市場,最好首先巨細無遺,把市場信息一網打盡。然後,才能夠理清楚整部的交響曲,最後順理成章,摘出適合自己的旋律。」
丁老師的這篇序言里,關於技術分析各個流派各項指標,自己的看法已經有了顯著增加,但是也表現出了對指標不能准確預測市場的困惑,當時他的處理方法是,收集盡可能多的指標(相互聯系越遠越好),互相驗證提高准確性。
根據最近的理論和看法, 這種多指標相互驗證並不能帶來更高的准確性,但在當時,多指標驗證也是勇攀技術分析高峰的必然選擇。
這兩篇序相隔大概三年左右,時間不算久。丁老師也經歷了對技術分析不很精通到學貫各門各派的過程。這一時期,他基本表現出了對「技術分析比基礎分析有用,技術分析可以預測市場「這一觀點的認同。
到了《金融市場》這本書的序言,已經是又過了13年之後2010年的事情。這時丁老師的觀點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不是他不再相信技術分析了,相反,丁老師經過十三年的牛熊,技術分析的理論和實踐都更加地爐火純青了。不同的是,他成了一個堅定的趨勢交易者,他不再追求互相驗證,他認為越簡單的指標越好。同時,他也不再把技術分析當做預測市場的水晶球,而是當做發現趨勢的試金石。
他在書中寫到:
「技術分析的目的並不是預測市場,而是要求交易者必須根據當前市場條件進行應對的動作要領和行動紀律。」市場不可預測,技術分析只負責幫助使用者確定「當前市場條件」。
技術分析預測市場的難度很大,我們難以做到。但是技術分析對各種市場走勢的確認是有一定準確性的,我寫過一篇文章《學圖形,能逃命》,我的經驗證明了技術分析對明顯趨勢的判斷有幫助,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掌握一些簡單的方法。
「什麼工具人為添加的成分越少,距離市場越近,換言之,什麼工具越簡單、簡易、簡明,什麼工具便越合適用來觀察市場,揭示事實。」這也是丁老師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的感悟。
13年的市場沉浮,丁老師還在這篇序言的最後提出了投資的「一」到「多」,「多」再到「一」的三重境界說,也正暗合了丁老師自己寫這三篇序言時的狀態。
在這篇序里,丁老師重申了十六年前1994年就提出了的觀點,他說:「技術分析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手藝,是一代代市場參與者根據自己的交易實踐總結提煉、又在市場中靠它生存的一套動作要領——經驗法則。」
這也再次驗證:技術分析是不能單靠讀書讀來的,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在市場里摔打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得小心,因為我們得活下來。
無論如何,丁老師都是為技術分析在我國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他的翻譯有相當水準。我讀他的書,讀起來舒服,讀後有收獲。
⑷ 丁聖元翻譯的<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和《期貨技術分析》分別是第幾版
第一本不清楚,第二本應該叫《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好像是第二版。
⑸ 學習期貨基本面和技術分析方法的書籍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約翰.墨菲著 丁聖元 譯
這本書我看了 是不錯
還有一本, 十年一夢 寫的很好國內人寫的他經歷
下載的不行我下過了,少很多東西
到當當網買一下才一半的價錢,隨用隨看很方便.
最後我說一句,你還會回到股票的,我也是換了很多,後來炒黃金我虧光了,想通了,股票熟悉了可以把握了,那為什麼離開呢,太慢嗎?不是,是自己太慢了.新的東西學和實踐好慢代價也大,股票我就沒做太好,難道黃金和期貨我就能做好!代價好大.
⑹ 請問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和期貨K線圖形分析有什麼書比較好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美國)約翰 墨菲 著 地震出版社出版 RMB80.00
《日本蠟燭圖技術》(美國)史蒂夫 尼森 著 地震出版社出版 RMB60.00
你可以選擇盜版還有下電子書PDF
⑺ 期貨交易技術分析
清華出的,馬龍龍翻譯的那本
⑻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哪個翻譯版本賣的最好
最好的應該是(美)墨菲著,丁聖元譯的吧
⑼ 想學習炒期貨 有什麼書可看 有人願意帶我嗎 我有1萬 呵呵
一萬資金太少了,還是先賺錢,先學習,等有了資金和技術再考慮入市吧。期貨是杠桿交易,風險很大的。
推薦幾本入門學習的書:
第一本 日本蠟燭圖技術 作者:斯提夫,尼森 丁聖元翻譯
投機第一課,技術分析基礎的基礎,幾乎是最好的k線理論書籍
第二本 期貨技術分析 作者約翰.莫非 還是基礎的基礎
讀書讀到這里,這時你就可以多實踐多看盤。建議去游俠股市模擬(股票期貨都可以模擬),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這樣可以更快入門。
第三本 還是基礎 《證券分析〉作者:格雷厄姆 這本不用多說,作者是現代證券技術分析奠基人,也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曾預言自己的得意學生巴菲特會讓世界矚目。
第四本 股市晴雨表 作者:漢密爾頓 主要說證券總體走勢反映國民經濟,合理編制的指數相互應證,證券走勢不可精確預測,但是中長期可以准確判斷。
第五本 道氏理論 作者:漢密爾頓和查爾斯·道和其他幾個人合著
最初的趨勢定義,也是最基礎的趨勢理論。波浪理論基本建立在其基礎上,後來的趨勢理論也建立其上。
⑽ 股票、期貨技術分析的入門基礎書籍有哪些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等
技術分析經典書籍有基本:丁聖元翻譯的墨菲的技術分析之道,約翰邁吉的股票趨勢技術分析,普林格的技術分析。
我建議你三本都讀,特別是普林格的技術分析,角度很獨特,能夠幫你了解到技術分析的本質。另外建議平時的時候還看看炎黃財經等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