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倫敦銅期貨價格漲幅
『壹』 今天銅期貨為何突然上漲這么厲害明天銅的走勢將會如何
國內銅價受倫敦交易所銅價影響非常大,兩者幾乎同方向,由於倫敦交易時間與上海交易時間不同,在上海收市後,倫敦銅開始走強,直接影響下一日國內銅價。
另外倫敦銅的影響力較國內的大,要預測第二天銅走勢,國內銅開盤前先關注倫銅。
『貳』 倫敦銅期貨什麼時候開盤,什麼時候收盤
2:00-12:05
12:30-12:35(正式牌價)
15:30-15:35
16:15-16:20
倫敦銅介紹: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期貨交易市場,成立於1876年,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銅的期貨交易始於1877年,進行交易的銅有兩種:
陰級銅:A級銅
銅棒:規格標准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間的A級銅。
其中陰級銅的交易最為活躍。所有交割的銅必須有倫敦交易所核准認可的A級銅的牌號,符合英國BS6017-1981標准分類規格。
A級電解銅的合約規則為
合約數量單位 25噸
報價美元/噸
價格波動最低幅度電話交易:0.5美元/噸 電子盤:0.25美元/噸 場內:0.01美元/噸
漲跌停板幅度無漲跌停板限制
交割日期三個月內為任何一個交易日。
三個月以上至十五個月為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
『叄』 上海期貨銅價和倫敦期貨銅價之間是怎樣換算的,包括哪些方面,請詳細 ...
銅的進口成本=(LME三月期價格+對應月份升貼水+到岸升貼水)×匯率×(1+增值稅率)×(1+關稅稅率)+雜費
這個例子是前一段的報價
(7800+72+76)×7.9952×(1+17%)×(1+2%)+100=75936元/噸。
更多LME知識,可關注我的空間
『肆』 為什麼說倫敦銅期貨價格對全球股市有先行指標作用
1、期市供求比較切實反應了各方對未來供需的情況。
2、LME銅期貨在世界銅期貨市場上代表性比較強,是國際銅期貨的定價中心。
期貨反應市場,市場決定股市......
『伍』 2020年4月7號倫敦銅期貨是漲還是跌
網友你好,關於2020年4月7號倫敦銅期貨是漲是跌,可以直接在網上查詢就能得到了,因為今天已經是4月8號了。
『陸』 為什麼美元指數下跌,倫銅就漲,滬銅就漲,滬銅和倫銅的價格就是美元的匯率換算么
第一、包括銅、黃金、原油等商品期貨均是美元計價,那麼,只要美元下跌,這些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必然上漲,因為美元下跌將令這些商品相對便宜,促使投資者買入。這也是為什麼,美元和商品價格呈負相關關系。
第二、滬銅和倫敦銅都是商品,只不過標價方式不同,倫敦銅是國際期貨,用美元計價,而滬銅是國內期貨,用人民幣計價。但二者都會受到美元波動而影響。
商品期貨是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一種期貨合約,是關於買賣雙方在未來某個約定的日期以簽約時約定的價格買賣某一數量的實物商品的標准化協議。商品期貨交易,是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特定商品的標准化合同的交易方式。商品期貨交易的品種隨著交易發展而不斷增加。從傳統的穀物、畜產品等農產品期貨,發展到各種有色金屬、貴金屬和能源等大宗初級產品的期貨交易。
『柒』 2005年底的倫敦銅事件是怎麼回事啊
請將鏈接完全復制後,粘貼到地址欄
http://finance.memail.net/051123/129,21,2084429,00.shtml
盡管相關部門諱莫如深,但「倫敦拋銅」事件的整個輪廓已基本浮出水面。
一位中國交易員以發改委下屬的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的名義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市場上陸續建立了約20萬噸銅的空頭頭寸,合約的交割期為12月21日。由於該筆空頭頭寸過大,而市場不相信中國的國儲部門能在指定的期限內實現交割,於是國際炒家乘機逼空。
截至11月18日,LME市場的銅期貨價格已經連續漲升至4245美元。據估計,這些空頭寸建倉的均價在3200美元/噸左右(約為四五月間的價格),加上另一家與之協調行動的國有大型企業有色中金的空頭頭寸,總共達到35萬噸。照此計算,浮虧可能達到數億美元。
由於這些交易可能造成的巨大損失,而且涉嫌違規操作,這筆交易被輿論評價為「倫敦版『中航油』事件」。
巨額空單:可能是「流氓交易」?
「按照指定時間交割如此數量巨大的銅,顯然不現實。」11月20日,格林期貨首席分析師於軍禮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首先從時間上看,要想將銅裝運到LME指定的倉庫並完成注冊,至少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而目前距離交割期限已只有一個月了。
如果屆時無法交割,那麼只有在交割期之前進行斬倉。這樣,就必然要在LME市場進行反向對沖,買進同樣數量的期貨銅。國際基金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進行逼倉,推動行情上漲,迫使持倉人在更高的價格接盤。
此前的數個月,此次事件的肇事者劉其兵(音)一直在賭銅價將下跌,而銅價卻出現了連續6個月的上漲。據稱,劉是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進出口處處長,長期代表該中心在海外市場的套期保值業務。兩年前,劉其兵在其他交易員還沒有看清趨勢之前就已經看漲期銅,從而在中國商品交易界一舉成名。他還以熟練的技術分析著稱,傳言其在投資交易的過程中,自建的「老鼠倉」就賺了過千萬。
然而,據《中國日報》報道,國儲官員稱,劉所建立的上述期銅空頭頭寸並非代表政府,其損失完全與該交易員的個人行為有關,這些交易沒有登記在公司的賬戶上,並不涉及中國政府。劉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在LME建立了大量空頭部位」。
劉其兵把寶押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將導致銅價走低上,但由於判斷失誤,當銅價持續上漲到每噸4000美元後浮動虧損加大,劉被解職並於10月中旬被「雙規」。
有媒體披露,國儲之所以公開表示與此事無關,是因為該單交易的手續並不齊備。據說,與期貨經紀公司的委託協議可能沒有,或者是協議的關鍵部分,即將委託什麼人來下單的部分並不存在。可能因為劉其兵在國儲做了10多年,那些經紀公司在缺乏協議的情況下仍舊自然認定其在為國儲下單。
據悉,有8家經紀公司和基金為劉提供了交易通道和信用額度,他們分別是:斯邁爾能源下屬的斯邁爾金屬公司、瑞福期貨、倫敦標准銀行、巴克萊銀行、曼氏集團、AMT、薩頓公司、以及一家總部在法國里昂的基金公司。其中在斯邁爾的頭寸最多。
如果劉其兵的交易確實未經授權,國家供給儲備調劑中心拒絕承擔交易責任,那麼此次「倫敦拋銅事件」將是里森私自交易搞垮巴林銀行以後,又一起國際重大的流氓交易行為。其所造成的財務後果可能要落到上述經紀公司或是倫敦結算所的頭上。按照英國的金融監管法規,交易所,尤其是期貨經紀公司負有對客戶進行合規性檢查的責任和義務。
抑制銅價:國儲部門盡力「救火」
此前行事極為低調的國儲部門,在過去兩周內頻頻高調亮相,在銅市場拋售庫存並大造空頭輿論。然而,在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前來采訪「倫敦拋銅事件」的媒體記者,卻都先後被保安請到了大門外。
10月份,國儲部門開始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增加銅庫存;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文《抑制銅冶煉行業盲目投資,促進銅工業健康發展》;11月11日,一位被認為是國儲資深官員的人士通過媒體聲稱,國儲目前手上共掌握了130萬噸銅;11月16日,國儲通過公開拍賣的形式向國內現貨市場拋出兩萬噸銅;當天晚上,國儲發布公告稱,11月23日將再拍賣兩萬噸銅現貨。16日晚,受「國儲已向國務院申請要求出口20萬噸銅」的傳聞影響,LME市場銅價下跌了近100美元,至4055美元,但很快又漲回了原來價位。
國儲部門拋銅給國際買家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可惜只是曇花一現。相反,這些高調的言行似乎更堅定了國際炒家的做多信心。國際銅價不降反升,並不斷創出新高。滬銅的多個合約小幅度振盪後也創了新高。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信息中心主任童樂申表示,國儲此次拍賣行動在行業反映很好,但是按照我國年消費銅370萬噸來計算,但2萬噸銅只夠用兩天,平抑銅價的目標遠未達到。
同樣因為巨大的空頭持倉而成為國際基金逼倉的「獵物」,同樣是交易員違反規定進行操作,同樣導致了巨大的損失。距「中航油」在新加坡衍生品市場巨虧5.54億美元僅僅一年,國家物資儲備部門就爆出類似的事件,這不能不說類似事件的發生存在某種必然因素。我國是銅進口大國,而且作為國家物質儲備部門,在海外期貨市場也應該是以套期保值業務為主,為什麼會出現因為交易員個人看空就大肆做空的情況呢?為什麼未經允許可以下單?一個交易員就能有這么大許可權,而受不到相應的約束和監管?
「市場是殘酷的,誰不規范就賺誰的錢。」中航油事件爆發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期貨證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此類風險事件的根源所在。「因為是一些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不懂金融、完全外行的官僚們在管理企業和政府部門。」一位期貨從業人員措詞激烈地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如果因為交易員給企業或部門賺了錢,就放任縱容其冒險,從而導致監管缺失、風險失控,中航油不就是前車之鑒嗎?如果拿國家的籌碼去賭,賭贏了自己能名利雙收,輸了卻由國家買單,這種「賭博」行為還要出現多少呢?這不能不說明相關政府部門在管理上存在巨大的漏洞。
學者反思:風險管理缺位
「類似事件的發生,顯然是國內企業及政府部門長期忽視風險管理的後果。」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終生教授黃明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黃明教授長期研究行為金融學、衍生工具和信用風險。
http://www.scwz.com/scdd/20051220114528.asp
中國銅價再創新高 傳倫敦銅事件當事人外逃
『捌』 倫敦期貨市場銅的價格為什麼比上海期貨交易市場的價格低很多呢
每個市場對於相同物品的定價都會有一定的偏差。
首先,看他們的銅是不是同樣的品質,銅有很多等級,不一定能用於交割。
其次,期貨市場不能買現貨的,要等期貨到了交割日,你才能拿到現貨,到那個時候兩個地方是什麼價,還不知道。
再次,其中的運輸、倉儲、關稅、手續費,是很大一筆費用,要算進去的。
最後,跨市套利是很好的想法,但是實際上並不好做,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