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期貨市場
❶ 期貨市場一年實際交易幾周幾天
國內一年中的交易日大約是240天左右。
一年365天,共52個星期,每周兩個周末不交易,就是104天,再刨去春節、十一各5天、其餘幾個節日大約10天,最後交易日剩下約240天。
❷ 什麼是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場所,是多種期交易關系的總和。它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現貨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度組織化和高度規范化的市場形式。
期貨市場是按達成的協議交易並按預定日期交割的交易場所或領域。
現貨與期貨的顯著區別是,期貨的交割期放在未來,而價格、交貨及付款的數量、方式、地點和其他條件是在即期由買賣雙方在合同中規定的,商品及證券均可在期貨市場上交易。雖然合同已經簽訂,但雙方買賣的商品可能正在運輸途中,也可能正在生產中,甚至可能還沒有投入生產過程,賣者手中可能有商品或證券,也可能沒有商品或證券。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❸ 期貨投資是什麼意思
期貨投資是相對於現貨交易的一種交易方式,它是在現貨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在期貨交易所買賣標准化的期貨合約而進行的一種有組織的交易方式。期貨交易的對象並不是商品(標的物)本身,而是商品(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即標准化的遠期合同。
指在期貨市場上以獲取價差為目的期貨交易業務,又稱為投機業務。期貨市場是一個形成價格的市場,供求關系的瞬息萬變都會反映到價格變動之中。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講,期貨市場投入的原材料是信息,產出的產品是價格。對於未來的價格走勢,在任何時候都會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這和現貨交易、股票交易是一樣的。有人看漲就會買入,有人看跌就會賣出,最後預測正確與否市場會給出答案,預測正確者獲利,反之虧損。
(3)7月4日期貨市場擴展閱讀:
投資特點
1、以小博大
只需交納5~15%的履約保證金就可控制100%的虛擬資金。
2、交易便利
由於期貨合約中主要因素如商品質量、交貨地點等都已標准化,合約的互換性和流通性較高。
3、效率高
交易效率高
期貨交易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使交易者在平等的條件下公平競爭。同時,期貨交易有固定的場所、程序和規則,運作高效。
4、雙向操作
交納保證金後可以買進或者賣出期貨合約,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補。
5、隨時平倉
期貨交易"T+0"的交易,在把握趨勢後,可以隨時交易,隨時平倉。
6、保障性高
合約的履約有保證
期貨交易達成後,須通過結算部門結算、確認,無須擔心交易的履約問題。
❹ 中國有哪些期貨市場以及發展現狀
狹義上的期貨市場主要指的是期貨交易所。目前中國的期貨市場主要構成部分 分為以下幾類:
1.中國證監會以及各地派出機構(證監局)、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期貨市場保證金監控中心
2.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
3.期貨公司會員單位以及非期貨公司會員單位
4.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套保企業客戶
截至2020年9月24日,全市場資金總量近8000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長超40%,較2017年年底增長超80%;期貨市場有效客戶數180.80萬個,較2017年年底增長41.6%;期貨市場結構逐步機構化,目前法人權益佔全市場比例超過六成,較2017年年底明顯上升。
溫馨提示:請遠離非法集資、違法配資、代客理財、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誘導交易、非法咨詢/喊單、提供交易軟體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期貨公司總部!開戶、原油/鐵礦/PTA/股指/手續費返還!追問即可!
❺ 期貨玻璃2016年7月4日的走勢
下半年商品會有一波行情,玻璃被壓抑了很久,所以可能醞釀一波反彈,參見螺紋鋼,但是後期的波動會越來越大。當心兩點:第一,急劇回調,第二,監管部門鬧一些幺蛾子
❻ 期貨市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貨交易最早產生於美國,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開始。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
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
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6)7月4日期貨市場擴展閱讀:
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徵: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期貨市場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風險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損失的可能。
2、風險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貨市場的風險與股票現貨市場的風險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徵。
3、風險的可控性
盡管期貨市場風險較大,但卻是可以控制的。
❼ 救股市新政策2015年7月4日
造成A股這場危機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就一句話:有毒資產加杠桿。有毒資產就是極高估值的股票,縱觀全世界金融危機都是這個原因概莫能外。那麼危機怎麼化解?看看金融史,也只有一個辦法,去杠桿,資產消毒(就這次A股而言,股票價格跌到合理甚至低估的位置就是消毒),這就是最終的結局,其它不要報幻想。
現在大家驚恐的是,股價的太快了,(2001年到2005和08年的熊市總體跌幅遠超過此次,但因為時間較長,杠桿較少,感覺沒有此次恐怖)這就是沒有注意到現在A股市場的本質特點已經發生變化了,帶了這么大的杠桿的股市已經不是一個現貨市場了,現在A股已經是一個期貨市場了。而且是那麼多毫無經驗的人在玩期貨,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那些1:3,1:5的融資不就是已經自我做成了個股期貨了嗎?大家去看看期貨市場一旦趨勢形成,有不是暴跌的嗎?
這個周末大家都在討論的是國家會不會救市,證監會[微博]能力范圍內的救市這兩周一直不斷在進行著,但從市場表現看明顯沒什麼效果,為什麼沒效果?還是我說的那個根本原因,杠桿還在不在?有毒資產的毒被消干凈了嗎?這兩個問題現在都還大大的存在,救市的政策怎麼可能有效?所以大家也別批評證監會這幾天的救市措施的好壞了,大錯已經鑄就,註定要有人買單。
那麼國家層面的呢?這是目前大家最期盼的。就國家層面而言,財政部降個印花稅什麼的肯定沒用,現在唯一有效的就是直接砸錢出來,現在已經不是「俠之大者,為國接盤」了,現在是要求國家當大俠,為民接盤了,幾個月之間次序完全顛倒,歷史就是這么吊詭。國家拿錢出來買單的確對准了前面說的核心問題:有毒資產和杠桿,拿錢買走股票,把杠桿解掉。且不說這個需要多大的資金量(要解掉杠桿,並改變市場預期,讓其它資金也進入,沒有幾千億甚至更大級別的資金是無效的,就像上周拉兩桶油的做法沒有作用一樣)但是在目前點位這樣做可能嗎?
這個問題要分幾個層面討論,一是政府的底線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是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的金融風險,我們縱觀改革開放之後的歷史,每次政府出手都是在有重要的金融機構發生危機之後,也就是出現了系統性、區域性的危機的苗頭之後,而從來沒有前提過,其實美國又何嘗不是如此?一樣是在雷曼倒閉之後才國家砸錢進場購買有毒資產。因為如果只是預期將出現金融風險,就動用終極武器,政府進場,我覺得這個決策是非常難下的,中外皆同。原因我後面再說。那麼另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會認為什麼是金融風險的苗頭?炒股虧損,杠桿爆倉,買的私募公募產品虧了錢,范圍很大,數量很多,以及可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那麼政府會不會就認為這是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苗頭?因為沒有標准答案,我也無法判斷,唯一可循的先例就是2008年九月市場在1800附近宣布的匯金增持。但是如果危及了金融機構的安全,或者就像以前一樣,已經有金融機構出現大問題了,那肯定就可以確認是出現了系統性區域性危機的苗頭了,政府就肯定要出重手了。這里再說一下,為什麼政府很難在危機發生前出手呢,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博弈論中經典的「道德風險」問題,試想如果政府在上證綜指從去年以來還漲幅80%,創業板指數還漲幅近一倍的情況下,就入場購買有毒資產,這會不會引發更強烈的博弈呢?以後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政府在做決策的時候肯定會考慮的。具體的博弈過程,大家可以參看《大而不倒》以及保爾森的回憶錄《峭壁邊緣》。
政府入市還有一個技術性問題,像上周拉兩桶油和四大行是沒用的,還是說到問題的核心:有毒資產和杠桿,這些問題不在兩桶油和四大行裡面,拉這些股票,相當於隔壁房間著火了,我們卻拚命往另一間房子澆水,澆再多的水也無助那個著火房間的火勢。所以,即使要砸錢,怎麼砸也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政府最好請專業人士一起謀劃,以免浪費珍貴的子彈。
2015年的A股市場註定是要被濃墨重彩的寫入金融史了。把這次災難歸咎於外資做空、期指做空這些陰謀論不值一哂,真正該反思的是我們跛腳的創新(就拿兩融而言,融資過度發展而融券可以忽略不計,本來一對平衡的力量,現在變成了單邊的力量,嚴重的助漲助跌)、監管的滯後,以及為什麼這么多專業人士非專業人士一起創造出了埋葬市場自身的那些極度高估的股票?這時候我們不得不又想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除了寫《國富論》之外更重要的是寫了《道德情操錄》,而我們敬仰巴菲特也絕不僅僅是在於他能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率,而在於其收益率背後反映的能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