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的風險案例
⑴ 期貨市場的存在的主要風險來源有哪些
操作風險是指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客戶等市場參與者由於缺乏內部控制、程序不健全或者執行過程中違規操作,對價格變動反應不及時或錯誤預測行情,操作系統發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風險。主要表現為:越權交易、隱瞞頭寸、隱瞞虧損、超限持倉、過度投機、誤導客戶、挪用保證金等等。 2、市場風險(MarketRisk) 包括價格的波動、市場的不確定性、期貨交易「以小博大」的特點等都會使投機者面臨更大的風險區間。 3、流動性風險(LiquidityRisk) 流動性風險是指交易者難以及時成交的風險。 4、信用風險(CreditRisk) 信用風險是指期貨市場中買方或賣方不履行合約而帶來的風險。
⑵ 期貨市場有哪些風險
你好,期貨交易的風險:
(1)市場風險。由於保證金交易具有杠桿性,當出現不利行情時,股價指數的微小變動就可能會使投資者遭受較大損失。價格波動劇烈的時候甚至會因為資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遭受重大損失。
(2)操作風險。由於交易系統出現技術故障或投資者出現操作失誤,都可能造成損失。
(3)強行平倉風險。期貨交易實行由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分級進行的每日結算制度。在結算環節,由於公司根據交易所提供的結算結果每天都要對交易者的盈虧狀況進行結算,所以當期貨價格波動較大、保證金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的話,交易者可能面臨強行平倉風險。
(4)交割風險。期貨合約都有期限,當合約到期時,所有未平倉合約都必須進行實物交割。不準備進行交割的客戶應在合約到期之前將持有的未平倉合約及時平倉,以免於承擔交割責任。
⑶ 期貨市場風險巨大,一般個人投資者慎入,那麼期貨市場的風險表現為哪些方面
你好
所謂的期貨風險大,真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誤解。期貨的杠桿並不是風險大的原因。不會用杠桿,濫用杠桿,過度使用杠桿才是風險大的真正原因。對於不善於控制風險的人來說,別說期貨了,股票風險也很大,p2p風險也很大,甚至買房都有風險。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⑷ 期貨投機的案例
在期貨市場進行棉花賣出交割,如果滿足下列公式就可獲利:
期貨價格>現貨到庫購價+交割費用+增值稅+資金佔用利息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以在徐州國家棉花儲備庫為交割庫進行交割為例,假定今年符合交割標準的標准等級的棉花收購價假設為A元/噸,目前的期貨價格為B元/噸,則費用為:
1.每噸交割費用=交易手續費+交割手續費+入庫費用+配合公檢費+倉儲費=6+4+15(汽車入庫費用)+25+18×2=86元;
註:以上入庫費用是以汽車入庫費用為基準的,實際中還有以下兩種標准:小包火車入庫費用28元/噸,大包火車入庫費用38元/噸。
棉花倉單入庫最遲在交割前一個月下旬,到交割完畢大約需1-2個月時間,故倉儲費暫時按2個月計。入庫費用因運輸工具和包裝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汽車入庫每噸的交割費用為86元,小包火車99元,大包火車為109元。另外,由於運輸費用因運輸方式和里程不同而有所差別,望投資者在參與前以實際發生費用自行測算現貨到庫價。
2.交割1噸棉花資金佔用利息=現貨價格×月息×月數=A×0.487%×3=0.0146A元
3.交割1噸棉花期貨頭寸所佔用的資金利息=B×0.487%×3×0.25=0.00365B元
註:本利率是按照農發行短期貸款利息率計算的,月息0.487%。其中數字0.25主要是考慮到一般月份收取的保證金比例為10%,交割月為50%,折中後得到的。
4.每噸棉花增值稅=(賣出某月棉花結算價-棉花收購價)×13%/(1+13%)
=(B-A)×13%/(1+13%)
=0.115(B-A)元
註:由於期貨棉花價格在臨近交割月通常會向現貨價回歸,但又高於現貨價,故結算價以B計算,實際結算價以當月結算為准。
每噸棉花交割總成本C=每噸交割費+每噸棉花資金佔用利息+每噸棉花增值稅
=86+0.0146A+0.00365B+0.115(B-A)
我們以在徐州庫交割為例,徐州周邊地區到庫價為11500元/噸、期貨賣出價格假定12500元/噸,則每噸棉花的交割總成本:
C=86+0.0146*11500+0.00365*12500+0.115*(12500-11500)
=86+167.9+45.6+115=414.5元/噸
利潤:B-A-C=B-A-〔86+1.46A+0.365B+0.115(B-A)〕元/噸
註:(1)以上是以汽車入庫測算的利潤,如果以小包火車入庫費用測算則利潤要多減去小包火車入庫與汽車入庫費用差,如果以大包火車入庫費用測算則利潤要多減去大包火車入庫與汽車入庫費用差。
(2)以上是以標准等級GB1103-1999規定的328B級國產鋸齒細絨白棉來進行測算的。
(3)由於目前農發行禁止使用其貸款的涉棉企業進入期貨市場,故利用自有資金收購現貨的企業可忽略現貨資金佔用利息,其每噸交割總成本為:86+45.6+115=246.6元。
由於期現套作具有操作性強、風險小且利潤在操作前基本可以確定的特點,因此備受棉花現貨企業青睞。這次在11月合約上公司客戶參與棉花交割600多噸,基本上均在14000元的價位拋出,而他們交割的棉花多是由自已的軋花廠生產,費用低,加上運費,到達交割倉庫的車板價只有11300元/噸,因此贏利非常豐厚。
⑸ 期貨投資典型案例分析:期貨交易為什麼會賠錢
首先,需要確認所做交易的是否為正規交易所名下的期貨合約。科普一個事情,我國目前證監會監督管理下的正規期貨交易所有且只有四家,分別為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上四家交易所的期貨品種均需要通過正規期貨公司進行交易。驗證一家期貨公司是否正規合法,可以從中期協網站上查詢驗證。ps,注意,所有電話邀請你做期貨的,都是騙子!
其次,期貨市場是一個講究平衡的市場,有人賺錢必然就有人虧錢。你不是僅僅與普通散戶博弈,你還需要與眾多掌握了現貨資源的企業博弈。期貨市場行情依託於現貨市場,如果對現貨價格波動不敏感,就容易虧損。
第三,期貨市場比股票市場波動更大風險更大,假如沒時間盯盤,且不懂設置止損止盈,那麼虧損是必然的事情。
⑹ 如何規避期貨市場的風險
期貨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採取的是合約保證金交易制度,所以就決定了它有杠桿作用,也就是把風險和收益都放大數倍。但風險也是可控的,只要嚴格進行止損,風險還是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1、注重資金管理,不能滿倉操作,由於期貨合約是保證金交易,而且合約是有時間限定的,因此要充分注意帳戶得資金余額。
2、做好止損,當選錯趨勢,或者是損失到一定范圍時立刻平倉,重新選擇趨勢或者選擇入場時機。期貨市場是零和博弈,交易者一定要時刻謹慎,控制風險,方能在殘酷的金融市場上生存下來。
⑺ 期貨市場的風險
風險管理與控制是交易所的首要任務
縱觀國際期貨市場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風險管理是期市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可迴避的問題,期市不同發展階段都面臨著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的艱巨任務。震驚國際金融界和期貨界的英國巴林銀行破產案、日本大和銀行國債案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1.風險管理的成因與表現
風險管理是包括交易所、經紀公司等社會方方面面極為關注的一個話題。風險來自於市場的不確定性。總的來講,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指同期貨市場正常運作過程中一般情況相聯系的那些風險,其集中表現為價格波動的風險。價格波動是市場經濟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種風險。從期貨市場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來看,又可分為管理風險、操作風險、代理風險、技術風險和政策風險。
2.風險控制系統的設計
風險控制系統的設計應堅持一般原則與具體情況相結合這里所說的一般原則是指國際期貨行業在長期實踐中已經摸索出來的一些穩定成型的東西,比如保證金制度、逐日盯市、漲跌停板制度和頭寸限制制度等。在中國期貨市場及交易所的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具體情況是採用計算機集中動競價交易。
交易系統的風險管理
1.資金風險管理
從交易所實行的結算制度來看,鄭交所會員的資金進入市場後分成兩塊,一塊是必須存放在交通銀行鄭商所支行作為會員的自有帳戶;另一塊劃入交易所在交通銀行鄭商所支行的結算準備金帳戶,這部分資金決定了會員當日交易可開倉的數量,是交易所給予會員頭寸的依據。交易所對會員保證金帳戶的資金進行控制,同時對會員自有帳戶上的資金變動進行及時的了解和掌握。
2.漲跌停板制
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成交價格不能高於或低於以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為基準的某一漲跌幅度,超過該范圍的報價將視為無效,不能成交。在漲跌停板制度下,前交易日結算價加上允許的最大漲幅構成當日價格上漲的上限。稱為漲停板;前一交易日結算價減去允許的最大跌幅構成價格下跌的下限、稱為跌停板。因此,漲跌停板又叫每日價格最大波動幅度限制。
3.強制平倉制
當會員單位因不能如期追加保證金,持倉量超過最高允許持倉數或發生其他違反交易所規定的行為,對市場安全運行構成威脅,交易所將以市場價格強制平倉。
結算系統的風險管理
1.保證金制度
所謂保證金制度,就是按期貨交易所規定,期貨交易的參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時必須存入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是用來作為確保買賣雙方履約的一種財力擔保,其額度通常為合約總值的5-10%。保證金水平隨市場交易風險大小而調整,在價格波動較大要求較高的保證金水平,而在價格波動較小時要求的保證金水平較低。
2.每日結算制度
所謂每日結算制度,亦即每日無負債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是指在每個交易日結束之後,交易所結算部門先計算出當日各期貨合約結算價格,核算出每個會員每筆交易的盈虧數額,藉以調整會員的保證金帳戶,將盈利作記入帳戶的貸方,將虧損記入帳戶的借方。若出現保證金帳戶上貸方金額低於維護保證金水平,交易所就通知該會員在限期內繳納追加保證金。以達到初始保證金水平,否則,就不能參加下一交易日的交易。這種結算方式又稱為逐日盯市。
⑻ 求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案例
不知道 你是什麼企業,生產商 貿易商 還是加工商 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的時間 採取的方案是不一樣的,這個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
具體實例:
A銅加工廠2007年11月25日簽訂了一份1000噸銅絲供應合同,2008年3月底交貨,價格為58000元/噸。經成本核算及生產計劃安排,加工周期約為一個月,電銅1000噸務必在12月上旬准備好,加工費約為2000元/噸,這樣電銅的價格就要求不得高於56000元/噸。由於擔心電銅價格上漲,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進套期保值,以當日54000元/噸的價格,買進銅期貨0506合約1000噸(期貨交貨期一般在當月下旬)。
一種情況,到3月時,銅價漲到了60000元/噸,A銅加工廠就可以將1000噸期貨銅全部賣出平倉,同時在當地現貨市場以60000元/噸買進1000噸。這樣,雖然該銅加工廠在買銅原料時,每噸多花4000元,可在期貨上每噸賺了6000元,這樣就保證了原料采購價格仍然穩定在58000元/噸。雖然銅價上漲了,但沒有影響銅廠利潤,銅廠通過套期保值有效地鎖定了利潤。(同時將加工費2000元/噸轉移到了期貨上,由於在我國期貨盈利不用交稅,減小了生產的進銷差,還達到了合理避稅的目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到3月時,銅價下跌了,銅價下跌到50000元/噸,該廠雖在期貨上虧損4000元/噸,可在現貨市場卻能以低於當時價格4000元/噸買進現貨,同樣能得到彌補,起到了鎖定成本、鎖定利潤的目的。
⑼ 期貨怎麼對沖風險舉個例子
這個有些復雜,你只有了解風險才能對沖。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的交易方式。比如買入價格較低的小麥並賣出價格較高的玉米,這需要對數據和市場供需狀況研究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