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大豆期貨價格
㈠ 美國期貨開盤時間是幾點
美國期貨開盤時間根據交易中心和期貨種類的不同,開盤時間也不一樣。具體如下:
1、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時間如下:
(1)07年大豆期貨價格擴展閱讀:
外盤期貨是指交易所建立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期貨交易。以美國、英國、倫敦等交易所內的產品為常見交易期貨合約。期貨合約,就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有些美國期貨合約品種如大豆、銅對國內期貨價格變動會有影響,國內投資者可以參考外盤行情。
國內已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的期貨公司已可以代理進行外盤期貨開戶,國內投資者可以直接通過這些公司境內營業部代理辦理。不過由於外盤期貨結算貨幣為美元,投資者入金前需要去銀行以人民幣兌換美元,自由兌換的限額為5萬美元,即30萬左右人民幣。入金通過期貨公司提供的賬戶匯款完成,仍沒有銀期轉賬業務。
㈡ 期貨圖表裡這么大的缺口是怎麼回事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一和約,分偶數年份和奇數年份。每個和約到期後,交割摘牌停半年,再掛牌改稱第三年的同月和約。
大豆一0809 前期的和約是0609,到2006年9月交割摘牌,過了半年後,在2007年3月重新掛牌,改為0809.
0609摘牌時的價格是2400,改為0809重新掛牌時的價格是開盤3260.所以,期貨圖表裡,2006年9月14日到2007年3月20日有個巨大的價格缺口,從2400到3260的價差。這個價差是停了半年造成的。
嚴格的說,0609與0809是兩個和約.
以下同上.
㈢ 商品期貨各商品代碼
大連商品交易所: 一號大豆 代碼:A 二號大豆代碼:B
豆粕代碼:M 玉米代碼:C
豆油代碼:Y 塑料:L 棕櫚油: P
合約表示格式(以大豆為例)如下:2007年9月交割的大豆合約:A0709
鄭州商品交易所:
白糖代碼:SR 強麥代碼:WS
棉花代碼:CF PTA(精對苯二甲酸)代碼:TA
菜籽油:AO
合約表示格式(以白糖為例)如下:2007年9月交割的白糖合約:SR709
上海期貨交易所:
銅代碼:CU 鋁代碼:AL
天然橡膠代碼:RU 燃料油代碼:FU
鋅代碼:ZN 黃金代碼:AU
合約表示格式(以銅為例)如下:2007年9月交割的銅合約:CU0709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滬深300股指期貨代碼:IF
合約表示格式如下:2007年9月交割的滬深300合約:IF0709
㈣ 期貨交易中,比如大豆J9月和大豆09月有什麼區別小麥07是在7月交割如果過了7月呢
J9和9月的意思不明確 但是小麥7月交割 如果您持有小麥合約到7月 不是法人戶 將被強平。。。強平後的利潤與損失有您個人承擔。
㈤ 07年玉米漲價
應該會
㈥ 咋樣看大豆,玉米期貨。期貨有號是怎麽回事
國內的話,你切換到大連商品就可以看到了。國外的你就看芝加哥期貨。
舉個例子:豆一0909就是,到09年9月份交割的大豆期貨合約。
㈦ 2007年黑龍江省黃豆價格走勢
一、大豆近期走勢簡述
國內外大豆價格從2006年10月脫離底部區域以來,一直處於持續上漲的狀態。期間,雖然CBOT大豆在今年2月26至3月5日發生了大幅度的回調,但國內大豆卻表現出很強的抗跌性。目前,這一市場狀況又發生了較大變化。首先是4月3日至18日,國內大豆在CBOT大豆未見顯著波動的幾根大陰線的技術背景下,展開了一輪200元/噸左右的大回調,經過半個月左右的短暫調整後,又隨著CBOT大豆的上漲迅速啟動,遠期月份直接沖破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但是在5月29日和30日這兩個交易日,CBOT大豆似乎略有調整跡象苗頭時,上漲又一次遭遇寒流,兩個交易日內迅速下挫100元/噸左右。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近期大豆價格波動如此劇烈?
二、具體影響因素分析
大豆作為農產品主力軍的特性決定了其基本面直接影響著價格走勢的變化。其中宏觀基本面框定了它的未來主要方向,而具體的細節又導致了每一個波動的時機以及幅度。在近期走勢中,最大的矛盾來源於遠期國際大豆供應和庫存預期緊張而消費趨好與目前現貨相對充裕的碰撞上。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這兩個觀點的支撐點:
(一)遠期利多因素
1.種植面積和預期天氣影響
目前關於種植面積的權威數據還是來自美農業部3月份種植意向報告。當時報告稱美國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估為6714萬英畝,較去年下降838.2萬英畝,低於市場先前預測的6916.7萬英畝平均值。從報告結果看,大豆數據體現明顯利多的色彩,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玉米種植面積擴張,從而直接導致大豆面積的減少。
同時天氣的不確定性讓目前大豆價格的反應異常敏感,因為一旦美國中部和中西部大豆主產區天氣出現問題,那麼CBOT大豆有可能直接面臨天氣升水,並且這升水幅度無法預計。這種不確性讓國內大豆的期貨價格也敏感起來。一旦發生,那麼國內豆油價格的上漲將會更加迅猛,再加上國內飼料消費趨旺的勢頭,大豆價格將會得到下游產品價格的整體支持。
2.庫存方面
美國農業部5月份報告首次公布了2007/2008年度美國新作物供需數據,預計美新豆結轉庫存3.2億蒲式耳,低於市場預測的3.37億蒲式耳平均值(預測區間為2.55億-4.63億蒲式耳)。這是無法迴避的敏感數據,結合預期的供應短缺以及消費旺盛,所造成的不僅僅是實際供需中體現的利多刺激,更多的體現在市場心理上的促漲作用。
3.宏觀經濟政策預期
整個商品經濟格局中,工業品處於歷史高價位區,農業品處於歷史低價位區,對解決美國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和農民補貼問題以及中國的「三農」問題十分不利。從國內情況來看,政府的態度應是積極的期望農產品走高,以減輕壓力,解決包括農民收入、農業補貼、農業進出口收入以及社會穩定等問題。同時判斷在農產品價格上漲中,政府不會頻繁的使用「拍賣方式」來打壓農產品價格。
(二)近期利空因素
1.現貨壓力
隨著大豆的價格不斷上漲,豆油價格也在上漲,但是華北地區的養殖業一直不景氣,而養殖業的低迷造成了近期的豬肉價格大漲。另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影響,前期國內生豬養殖多以觀望為主,因此存欄下降,這直接抑制了飼料的需求,從而導致豆粕消費低迷,而豆粕價格的遲遲不啟動拖累著大豆價格進一步走高。
2.庫存方面
美國農業部5月份報告預計美國2006/2007年度陳大豆結轉庫存為6.10億蒲式耳,較上月報告下調500萬蒲式耳,略高於市場預測的6.07億蒲式耳平均值(預測區間為5.77億-6.20億蒲式耳)。從這個數據上來說,對目前的大豆價格上漲產生了很大的現實壓力。同時國內2005年以來積壓的將近百萬噸陳豆也成了國內大豆價格進一步上漲的重大阻力。
3.進出口方面
據中國海關總署周四公布的大豆2007年4月進口統計數據:4月大豆進口2652143噸,同比增長3.2%,1-4月進口8370599噸,同比增長4.9%。前期大量進口對目前的大豆價格形成一定的壓力。
三、總結
多空雙方在對抗中不斷的碰撞,矛盾目前具體表現在農產品近期月份價格低迷,形態偏空。而遠期月份呈現顯著的多頭形態,強勢振盪,但是一旦回調,幅度會很大。相信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遠期預期的不斷兌現和現貨壓力逐漸被市場消化,形勢也會逐漸明朗起來,大豆市場一輪超級大牛市行情也許會呼之欲出。
㈧ 2008年3月豆油價格猛漲是什麼原因
一是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特別是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
二是國內農產品的恢復性、補償性上漲。
三是成本推動價格上漲。
還會的。
㈨ 2008年的食用油還會漲價嗎理由呢
肯定要漲,理由如下: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國際市場食物油價格也呈現上漲趨勢。豆油、菜籽等期貨價格不斷創出新高,批發和零售價格也緊隨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國在分享上漲帶來的紅利同時,也出現了本國市場價格高企所引發的通脹的隱憂。
1.國際期貨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連創新高,近期價格處歷史高位。
今年以來,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類品期貨、加拿大溫尼伯商品期貨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國際上有影響的食物油期貨價格指數出現了大幅上漲趨勢。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礎產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貨品種。而菜籽油、棕櫚油等在國際市場都是被看作為替代品。因此,這里以CBOT大豆市場為例來說明價格走勢。從1月3日開市,到7月13日,開盤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盤948.1,上漲257.6(單位均為美分/蒲式耳),漲幅36.7%。其走勢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月10日CBOT大豆指數的最低點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點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國職業農場主組織(Pro Farmer)在其間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新產季大豆的種植面積可能急劇減少860至940萬英畝。第二階段:從4月24日的最低點732.2美分/蒲式耳開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達150.2美分/蒲式耳,而這一階段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天氣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階段:從6月22日的最低點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點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為130.9美分/蒲式耳。期貨價格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是因為6月29日美國農業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的報告,即:美國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計為6408.1萬英畝,較三月份的數據大幅削減305.9萬英畝,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測的6783.8萬英畝的平均值(預測區間為6600—6900萬英畝)。當天CBOT大豆各合約一度漲停開盤。
經過市場有計劃地進行播種面積——天氣狀況——播種面積的三個階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漲——種植面積增——下跌——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的循環模式,而現在出現了新情況是上漲——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再減少種植面積的惡性循環模式。
7月,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預計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產量達到2.221億噸,低於6月預測的2.253億噸,也低於2006年的2.361億噸。事實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幾個大豆主產國的大豆產量均有程度不等的減少,其中美國大豆產量調低至7140萬噸(6月預測7470萬噸,2006年為868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為4700萬噸(2006-2007年度為4720萬噸)。中國大豆產量預計為1560萬噸,也低於2006-2007年度的1620萬噸。不過巴西大豆產量預計達到6100萬噸,和6月預估值持平,也高於2006-2007年度的5900萬噸。
從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調低到了2.342億噸(6月預測為2.343億噸,2006年為2.252億噸)。全球大豆出口預計為7550萬噸,和6月預測持平,2006年為7050萬噸,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預計提高到1020萬噸(6月預測860萬噸,2006年為800萬噸),巴西預計為2970萬噸(6月預測2970萬噸,2006年為2460萬噸)。美國預計為2780萬噸(6月為2940萬噸,2006年為2970萬噸)。這也將導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降低到5187萬噸(6月預測為5400萬噸,2006年為6417萬噸)。
總體看來,報告印證了市場近期對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應吃緊的擔憂,這也使得市場對於任何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單產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種面積降低的因素都極為敏感。從最新的氣象預報看,美國西部玉米種植帶可能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國大豆關鍵的結莢期和灌漿期,炎熱乾燥的天氣將會導致大豆單產潛力受損。除了天氣因素,美國大豆價格的上漲也是為了鼓勵巴西農戶增加播種面積。一般預計巴西新豆播種面積將會比2006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但是從雷亞爾匯率持續走強來看,這顯然不利於巴西大豆種植收益提高,因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來出口,所以美元相對雷亞爾越是疲軟,農戶換回的收益就越少。現在雷亞爾匯率位於近7年來的高點,1雷亞爾可以兌換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達到1美元兌換1.8雷亞爾。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種季節開始前(也就是未來三到四個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的幾率很大,特別是如果美國中西部出現炎熱乾燥天氣的情況下,以便能夠鼓勵南美農戶盡可能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彌補美國大豆產量下降帶來的全球供應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價格基本上與CBOT走勢相同。自從2006年以來,馬來西亞粗棕油期貨價格飆升近80%,現貨價格創下了8年來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撐國際棕櫚油價上漲
7月以來,國際棕櫚油市場大幅上漲,24度棕櫚油近月裝運港船上交貨(FOB)價格為每噸(下同)797.5美元,較前一周上漲22.5美元;33度棕櫚油FOB價格為792.5美元,上漲22.5美元;44度棕櫚油770美元,上漲10美元。
國際棕櫚油市場上漲的主要支撐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的帶動。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2007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數據,導致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對BMD棕櫚油起到支撐作用。第二、近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漲,使得棕櫚油在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機資金做多。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到2008年時強制要求在傳統燃料中摻混生物柴油,並且打算提供補貼,確保生物燃料項目獲得成功,這也對BMD棕櫚油市場形成支撐。第三、印尼調高棕櫚油出口基價,增加了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競爭力。印尼政府將毛棕櫚油的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每噸(下同)622美元上調至676美元;24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676美元上調為746美元;33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調至737美元。印尼上調棕櫚油出口價格有利於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對BMD棕櫚油市場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保持向上。
據德國《油世界》預計,2006/07年度全球10種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費量預計將達3.96億噸,高於3.92億噸的同期產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產量預計為5160萬噸,高於上年的4720萬噸。其中歐盟油菜籽產量預計達到1780萬噸,上年為1610萬噸;中國產量預計為1100萬噸,低於上年的1270萬噸。加拿大產量預計提高到980萬噸,上年為850萬噸;澳大利亞產量預計提高到140萬噸,上年為51萬噸。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全球油菜籽消費量增長明顯,預計為5220萬噸,上年為4910萬噸。油菜籽加工量預計為4900萬噸,上年為 4610萬噸。從期末庫存來看,預計今年為470萬噸,上年為530萬噸,庫存對用量比預計為9.0%,上年為10.9%。可見,今年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持續向上。
造成供需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場對生物柴油的炒作,從而預期菜油、豆油、棕櫚油需求將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將偏緊。這一點在去年末的市場反應中較為明顯,在德國,隨著能源價格下挫、植物油價格相對堅挺及2006年8月開始實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稅造成生物柴油生產利潤下降等,導致了生物柴油消費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價格出現了短暫的下跌。今年以來,由於豆油、菜油、棕油價格的大幅爆漲,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義。但是,不斷有新的預測調高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這無疑將給油菜籽供應帶來逼迫的氣氛,為其價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據。
4.周邊國家食物油價格上漲帶來供應緊張,通貨膨脹壓力加劇。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於作為烹調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價格飛漲,很多印尼人因為買不起,只能改煮無油之炊。已經迫使很多印尼窮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為世界最大棕油生產國之一,印尼會從油價上漲中獲利,但是因為國內食用油價格也水漲船高地上漲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萬萬的印尼普通百姓負擔不起。另外食用油價格上漲,也讓經濟政策計劃官員擔心會對通貨膨脹帶來沖擊。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價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0%,是構成消費物價指數的商品和服務籃子中,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塊。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進口國,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進口來滿足。由於今年油籽預計減產,這也使得印度對進口植物油的依賴性提高。印度食用油價格上漲,原因在於本地油籽產量降低,而且國際棕櫚油價格創下數年新高,也帶來明顯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價格近期持續走強,帶來了國內通漲率指標的繼續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發價格指數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為了平抑通漲壓力,已經將毛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70%調低到了60%,把24度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80%調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進口關稅仍然維持在45%。由於用於計算關稅的基礎價格依然維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這有助於降低這些食用油的進口成本,也有利於進口增長。
總體上說,國外食物油價格仍然處在上漲趨勢之中,除了種植面積減少及天氣因素以外,美元持續貶值、全球面臨通脹威脅以及投資基金在期貨市場興風作浪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預計CBOT大豆市場很有可能達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㈩ 2007年3月豆粕價格
本周美豆下探企穩,連豆期貨窄幅盤升,國內豆粕現貨價繼續穩中走低。截止3月24日,黑龍江集賢地區報2170元/噸,較上周跌20元/噸;遼寧沈陽地區2230元/噸,較上周跌20元/噸;大連地區報2210元/噸,較上周跌30元/噸;秦皇島地區2220元/噸,較上周跌30元/噸;山東日照地區2230-2250元/噸,較上周跌10元/噸;河南周口地區2290元/噸,較上周跌10元/噸;張家港東海糧油43%蛋白報2280元/噸,44%蛋白報2320元/噸,較上周持平;寧波金光報2260元/噸,較上周跌20元/噸;廣西防城地區報2280元/噸,較上周跌20元/噸;廣東地區報2230-2250元/噸,較上周50元/噸;進口印度豆粕46%蛋白報價2230元/噸。
本周豆粕需求有所好轉,成交量略有增加。但大部分飼料企業還是採取即用即買的采購策略,需求對粕價的支持力度較弱。另外,禽流感疫情對養殖業的沖擊影響仍在持續,據了解,3月份以來國內部分地區家禽飼料銷量較2月份同期下滑30%左右,多者在50%;相應地,國內豬飼料銷量3月份較2月份同比下滑幅度達20%-30%。隨著季節性的變化,疫情進一步爆發和擴散的可能性較小,國家18日宣布疫情全部撲滅,當前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業內人分析,4月中旬之後,國內畜禽養殖業才會出現緩慢的復甦跡象。
油世界周二稱,盡管禽流感在全球蔓延,但全球豆粕需求仍旺盛。很難發現數據證明目前禽流感已產生負面影響。全球四大出口國---美國、阿根廷、巴西和印度2006年1/2月豆粕出口總量為770萬噸,較上年同期上升120萬噸。豆粕的主要出口對象是墨西哥、中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其他幾個國家。禽流感傳播的部分影響和飼料消費需求減少,將會通過3月和4月部分重要國家的豆粕進口減少反映出來。」
目前低成本的進口大豆和進口印度豆粕的不斷到港,對國內粕價有較大的沖擊。4月之後南方地區到港的進口豆粕預售價為2180元/噸,個別最低報價僅為2160元/噸,這給國內豆粕市場尤其是南方沿海市場無疑帶來明顯的利空壓力。
周四美國農業部公布了截至3月16日的出口銷售報告,報告顯示當周美國2005/06市場年度豆粕凈銷售為115,200噸,比上周增加23%,比四周均值增加36%。出口量為100,900噸,比上周減少了8%,比四周均值減少了25%。美國普查局稱,2006年2月底美國豆粕庫存為301,552短噸,高於業內平均預估的281,300短噸。相比之下,2006年1月底的豆粕庫存為326,629短噸,而2005年2月底的庫存為310,400短噸。本周國內魚粉的價格堅挺,各港口魚粉報價7100-7300元/噸,南方港口由於水產養殖即將啟動,貿易商看好後市
目前國內粕價跌到較低價位,即靠近2200元/噸是近年來的底部價位,預計下周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下跌的空間不大,不排除粕價觸低反彈的可能
參考資料:豆粕市場一周行情綜述
http://www.cnsl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