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證券期貨市場不發達
㈠ 期貨市場與證券市場的區別
1,基本經濟職能不同 證券市場的基本職能是資源配置和風險定價;期貨市場的基本職能是規避風險和價格發現。
2,交易目的的不同 證券市場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息、股息等收入和資本利得;期貨交易的目的是規避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或獲取投機利潤。
3,市場結構不同 證券市場分一級市場(發行市場)和二級市場(流通市場);而期貨市場並不區分一級和二級市場。
4,保證金規定不同 證券市場一般採用現貨交易方式,須交納全部資金;期貨交易只須交納期貨合約價值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㈡ 請問誰能通俗的解釋下證券期貨,最好配個小例子,是在是理解不了啊
利用期貨交易來避免或減輕實貨所受價格波動風險的交易方式。例如某進口公司在日本訂造一條電冰箱生產線。日方報價十二億日元,在一美元兌一百二十日元時,相當於一千萬美元。進口公司擔心日後交收時,日元大幅升值,實價有機會變成一千一百萬美元甚至一千二百萬美元,於是與日方簽合同時,立即在銀行以一美元兌一百二十日元的匯率買入相當於一千萬美元的日元期貨。這樣,即使日後日元如何大幅升值,生產線交收時要多付出的美元通通可以在日元期貨合約中如數嫌回來,不至於失預算。這種做法就是對沖。 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歐式股票期權,股票價格在T0時是20美元。在一段時間(T)之後,期權持有人有權,但不是必須 1)以K美元買股票。所謂看漲期權。受益=max(現價-K) 2)以K美元賣股票。所謂看跌期權。受益=max(K-現價) 為了簡化例子讓K=21美元,股票在一段時間(T)之後的價格為22美元或者18美元,這樣我們可以計算期權的價格並且對風險進行對沖。另外我們要假設股票沒有分紅。K的值代表期權持有人在一段時間(T)之後願意為股票支付的價格,即其願意在一段時間(T)之後以21美元行使期權。所以,如果一段時間(T)之後 1)股票價格為22美元, 期權價值為1美元 2)股票價格為18美元, 期權價值為0美元 要為期權進行定價,我們要建立一個股票和期權的投資組合,用這樣的方式確保這個投資組合的價值是一定的。如果我們看漲股票,購入a股票,a=0.25時 1)如果股票上漲,價值=22x0.25=5.50 2) 如果股票下跌,價值=18x0.25=4.50 所以不管股票是漲是跌,這個投資組合的總價值都是.50.假設銀行貸款的利率是12%,投資組合的價值在時間T之前應該是4.50exp(-0.12x0.25) =4.367.所以期權的價格應該是20x0.25-4.367=.633.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投資組合如何幫助我們對沖期權的風險。我們以.633賣出該期權,然後從銀行以12%的利率貸款4.367,這樣我們得到5.00的現金。我們用這5塊錢現金以20元的價格買入0.25股股票。時間T之後: 1)如果股票價格漲到,我們持有的股票價值為5.50,我們付給期權持有人1元。剩下的.50正好支付銀行貸款 2)如果股票價格下跌至,我們持有的股票價值為4.50,我們付給期權持有人0.50正好支付銀行貸款 綜上所述,對於期權的賣方,不管股票價格是漲是跌,風險都被完全的對沖了。
㈢ 我過證券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我國證券市場現狀如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證券和證券市場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真股權按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第二家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正式開張營業,這也標志著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1981年至1987年年均國債發行規模僅為59.5億,90年代則達到數千億,而1997年有餘各方面的原因,國債發行規模達到了2412億元人民幣。實踐是證明真理的唯一標准,改革開放的路子是一條正確的選擇,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證券市場的發揮在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證券市場的建立跟發展則反饋投資行業體制改革,推動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完善,從而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快速發展,為我國持續創造世界GDP增速第一的奇跡提供了強有力地支持。
存在的問題如下:
山東理工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一,證券規模過小
雖然我國證券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從整體規模來看,仍然有很大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也顯得很不成熟,以股票市場為例,全世界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平均比例為8%左右,發達國家如英、美均在20%以上。此外,從股市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看,世界平均30%左右,美、英、日等國家均在80%以上,而我國僅僅為24.2%,況且在總市值中還包括大部分不流通市值,由此可見,我國證券市場規模很小,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間有著很大的差距,但也可以看出我國證券市場規模有著很大的潛力可以開發。下圖為2006年的中國證券公司與其他國家間的比較。
二,資本品種類不足
資本品種類、金融衍生工具無法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也無法滿足我國國內企業多層次發展的大量融資需求。在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中,資本市場工具種類繁多,以香港資本市場為例,目前國際市場上的資本品種類80%以上已被其採用,在股票市場上,不僅出現了期指.期貨.期權,認證股權等投資品種類,甚至美國國家出現欠條的金融衍生品,這類金融衍生工具有超過現貨市場的勢頭。香港上市公司在債券市場的集資形式也很多樣化,在票據,債券,存款證三種形式的基礎上,出現了變息工具,浮息工具,信用卡應收債權等多種形式,目前香港在聯交所掛牌買賣的衍生工具以增達129種,而我國大陸的證券市場除股票外,6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幾乎沒有,而1至5年的資本品種類又受到了種種限制,不流通股占的比例也遠遠比發達國家大得多,這極不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 在大部分成熟市場和一些新興市場上,交易所除進行股票、債券的現貨交易外,還有股指期權、期貨產品,以及大量的個股期權期貨產品進行交易。認股權證和備兌權證等結構性產品十分普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增長迅速,資產證券化產品和房地產信託基金產品(REITs)也非常發達。相對來說,中國證券市場交易品種則過少
三,我國證券市場制度不健全
證券市場制度是支撐證券市場高效、公平運轉的基礎包括信息披露制度跟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等。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無論是從制度本身還是從執行上看都存在信息不夠公開的情況,證監會最近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對隆基股份、勤上光電、華塑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的情況。近期竟然能發現八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在我國絕對不僅僅只有這八家上市公司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從中就可以看出很嚴峻的問題。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是指投資者在獲取有關信息後,被給予證券投資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實現的制度。我國證券市場的利益得保障與實現制度不健全,使得投資者投資時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積極性。法規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導致一些證券交易的環節無法可依,加上對已頒布的法律法規執行不力,證券交易的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四,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和信息披露不透明
從相關市場信號、各方面數據、相關新聞來看,財務造假、虛增利潤、信息披露等方面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日前,中國證監會通報了勤上光電(002638,股吧)、隆基股份(601012,股吧)、華塑股份、青鳥華光(600076,股吧)、海聯訊(300277,股吧)、承德大路、西藏天路(600326,股吧)、宏磊股份(002647,股吧)8家公司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這8家公司已被正式立案調查。在新股IPO環節中,上市時優良的業績與一季度、半年報業績數據完全大變樣,有的公司還出現上市時每股盈餘一元多,上市後季報、年報就虧損的情況。這些都可能顯示出在IPO上市審報環節,財務報表造假的可能。從信息披露環節來看可以說仍然具有較大的努力來完善。
五,市場監管力度不夠
我國證券監管體制還沒有實現集中統一管理的目標,依據相關的規定,中國證監會只會對股票、期貨市場進行監管,而對債券市場沒有實際的監管權力,債券市場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進行監管,從而導致了證券市場監管體制方面存在多頭管理的格局,各個部門相互自檢的協調作用比較差,所以目前很多問題只靠監管會很難勝任,,而我國各監管部門之間不協調,職能層次不明晰,沒有一套嚴密有效的措施確保其履行職能,並使其承擔相應的責任,造成事發後才會嚴厲制裁的情況,降低了監管的效率。而且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潛規則也是我國市場有效監管的重大阻力。
㈣ 證券和期貨兩個行業哪個更好啊
期貨,證卷至少在中國,股票市場不行,期貨國內市場還沒開放,期貨行業待遇低於證卷,不過期貨還是比著股票有意思的
㈤ 證券期貨這個專業好不好
證券期貨是熱門。為什麼不選呢?人們以後會大量的運用金融工具來理財。所以,前途遠大。但是,如果你是有志於此,就選擇它,否則你另選吧。
㈥ 中國的證券行業跟期貨行業那個發展前景更大 國外的證券,期貨行業目前情況是怎麼樣 我國期貨目前的狀
如果談現在的市場規模,期貨遠不如證券,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證券客戶一個多億,期貨客戶僅300萬左右。證券總市值30萬億左右,期貨市場全部保證金不足1500億。這就是現在的狀況。至於為什麼期貨發展的不如證券,這是前期行業不規范,國家兩次大規模整頓造成的。
如果談發展前景,就不一樣了,證券市場,幾近飽和,接下來的就是手續費惡性競爭。但期貨可以說剛剛開始。
期貨市場現在人才相對於期貨市場的發展速度來說可以說極度匱乏。有些地方新建營業部甚至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營業部總經理,而不得不讓總部的人異地履職。而證券從業十年夠資格當經理的數以萬計。兩者對比前景可想而知。
本人同時具備證券和期貨從業資格,選擇的是期貨,提問的這位仁兄,你掂量著辦吧。
㈦ 進入證券、期貨行業,待在大城市還是選擇小城市
縣城的發展空間很大。但大家的理財理念有待提高,如果有機會的話,大中城市相對要好些吧。客戶最關鍵,有了客戶在那裡都一樣。
㈧ 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比較哪個有前景
這問題可真難回答....
做業務的話,都是底薪+提成,發展前景和工資是看個人能力,能力高者多低者少甚至淘汰。相對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的客戶更小眾一些,畢竟比起玩股票,玩期貨門檻更高,風險更大。期貨的客戶主要是企業主(做套期保值),老玩家(短線炒家居多,是經紀公司最喜歡的客戶,拉到這種客戶需要人脈),散戶。可能證券公司的客戶更好拉一些。
做交易員的話,當然是期貨交易員更令人愉快,因為可以賣空。
做分析師...個人傾向期貨,因為不確定因素更多,更好忽悠.....
中國台灣我不清楚,英美日的情況我知道一點....我只是不知道你問的市場是開發客戶還是做交易.做交易的話,兩個市場沒有區別,區別只是跳動的數字不同。做客戶的話,兩個市場都相對成熟,好做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素質。
說實在的,我覺得沒人能告訴你進哪行前景更好。首先,人和人不一樣,也許他進去好,你進去不一樣好;其次,沒有人能真的看到以後,事物的發展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另外,希望你清醒一下,考慮清楚再進期貨或證券行業(對我而言,它們沒有區別)。這是個"全民賭博時代",當泡沫破滅的時候,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