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期貨乙醇行情
❶ 木薯和玉米哪個做乙醇更好
在變動成本方面,由於糧食價格的上漲,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的原料成本居高不下。按照行業平均水平,每3.3噸玉米可以生產出1噸燃料乙醇。以2007年1~6月的市場平均價格計算,玉米的市場行情為1500~1700元/噸,加上800元左右的加工費、100元的脫水費用和100元的銷售費用,每噸燃料乙醇的成本約為5950~6610元。而出售給石油企業時,每噸燃料乙醇大約售價為4500元,另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酒精蛋白飼料價值為960元左右,這樣,如果沒有補貼,每生產1噸玉米乙醇,企業將虧損490~1150元左右。
與玉米乙醇相比,每噸木薯乙醇的成本要低1800~2460元,每噸木薯乙醇按4500元/噸的銷售價格計算,加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每噸木薯乙醇可盈利1070元/噸。這還不包括由於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可以獲得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資金。
CDM項目的核心內容是允許發達國家應用資金和技術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每噸燃料乙醇能夠產生2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根據目前國際市場的平均價格,減排量約為10美元/噸,每噸燃料乙醇的減排收益為20美元/噸。那麼,按乙醇銷售價4500元/噸、木薯450元/噸、酒精蛋白飼料1200元/噸計,年產10萬噸的木薯乙醇的毛利潤為10700萬,另外還可以獲得CDM項目資金1500萬元
❷ 為什麼中國食糖沒有了,為什麼中國的甜菜不種了
誰說中國沒有食糖啊?
食糖的原料主要有兩種,一是甘蔗,二是甜菜;
廣西是我國產糖大省,產品不但供應國內,而且常年出口。
東北生產的是甜菜糖,因此種植甜菜。目前仍有生產,但由於甜菜產量及含糖量受氣候影響較嚴重,因此有些年份,部分農民改種其他作物,使甜菜種植量有所減少。
❸ 國內有多少家以玉米為原料生產酒精的企業
目前,我國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也主要是以玉米為主。2001年,國家五部委頒布《陳化糧處理若干規定》,規定陳化糧主要用於生產乙醇、飼料等,並批准建立四家乙醇企業:豐原生化、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前身為華潤酒精,下稱中糧生化、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河南天冠集團。
2010年我國燃料乙醇市場發展前景點評
發布時間:2010-10-25 09:52:04
2010-2015年中國D-核糖產業項目投資及行業競爭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2010-2015年中國γ-丁內酯產業項目投資及行業競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2010-2015年中國尼泊金甲酯產業項目投資及行業競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2010-2015年中國反滲透膜專用清洗劑產業項目投資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更多相關研究報告>>
從去年以來,隨著國內玉米價格的上漲,國內玉米燃料乙醇行業再次受到詬病,許多人將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作為推動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之一。為此,據稱國內最大的民營石油企業會員組織-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已上書國務院,呼籲立即叫停國內玉米制乙醇汽油項目。經過前些年國內燃料乙醇產業的大發展以及經過近些年來國內對國內燃料乙醇行業發展的規劃與引導,國內燃料乙醇產業目前發展已處於相對緩慢狀態,燃料乙醇試點區域近年來沒有進一步的擴大。目前,我們應如何對待國內燃料乙醇行業的發展呢?
燃料乙醇發展應因地制宜、發揮原料優勢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國是美國和巴西。從巴西的情況來看,由於甘蔗在巴西具有得天獨厚的原料優勢,因而,巴西的燃料乙醇生產成為目前世界上最沒有非議的國家,其產量僅次於美國,目前,巴西的燃料乙醇不但滿足國內需要,而且成為最大的燃料乙醇出口國,目前其生產規模繼續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國,但由於目前美國燃料乙醇的生產主要以玉米為原料,引起了諸多詬病。美國是世界上玉米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其玉米出口量佔比多數年份都超過60%。因而,美國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引發人們對於全球玉米供應的擔憂。雖然玉米燃料乙醇在美國也具有原料上的優勢,但美國仍然需要承擔道義上的責任。為此,美國在繼續發展玉米燃料乙醇的同時,也對非糧乙醇的發展提出了規劃。美國2007年頒布了《新能源法案》,該法案提出了如下規定:在2022年之前,將符合《新能源法案》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玉米、纖維素燃料乙醇的產量提高到360億加侖;在2022年之前,把燃料效率提高40%,達到每加侖燃料乙醇可供小汽車和卡車行駛35英里;在規定的350億加侖中,來自纖維素原料生產的燃料乙醇必須佔到210億加侖;在2015年前,玉米燃料乙醇的使用量達到150億加侖,並保持到2022年。可以看出美國新能源法案中對燃料乙醇發展規定既考慮了短期的現實性因素,也制訂了未來非糧燃料乙醇的發展的具體方向。從美國和巴西燃料乙醇的發展不難看出,這兩個國家都遵循了因地制宜,發揮原料優勢的方向。
我國燃料乙醇發展中的原料問題
目前,我國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也主要是以玉米為主。2001年,國家五部委頒布《陳化糧處理若干規定》,規定陳化糧主要用於生產乙醇、飼料等,並批准建立四家乙醇企業:豐原生化、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前身為華潤酒精,下稱中糧生化、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河南天冠集團。可以看出,燃料乙醇最初的發展主要以消化陳化糧為主。長期以來,我國玉米市場一直以供大於求為主,龐大的玉米庫存費用成為國家財政的一項重要負擔。並且,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的主要玉米出口國,每年出口玉米數量約在300-600萬噸,個別年份玉米出口數量超過了1000萬噸。可以看出,發展玉米燃料乙醇在當時也具有原料上的優勢。然而,作為經濟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來說,國內玉米市場供求近年來正在發生著變化,隨著國內以澱粉深加工和燃料乙醇行業發展為主的國內玉米深加工業的的發展,國內玉米深加工業消費玉米數量開始急劇增加。目前,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已面臨著原料短缺,與人爭糧的境地。陳化糧消耗殆盡之後,深加工企業玉米需求已經從以陳化糧為主轉化為正常品級的玉米為主了。為此,國家從2006年底開始,採取了多種措施對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進行規范引導。在限制乙醇新的產能擴張的同時,也對未來燃料乙醇的發展方面進行了規劃,即以發展非糧乙醇為主。按照2007年國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0年我國計劃增加非糧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萬噸,乙醇汽油銷售量達到3020萬噸,達到全國汽油銷售量50%以上。而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受制於技術及其它限制性因素,這個目標已經難以實現。可以發現,由於玉米生產燃料乙醇原料優勢的消失,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難以以成為今後燃料乙醇的發展方面。
木薯做乙醇在我國非玉米主產區也非常普遍,如在我國最大的木薯產區廣西,就有國內唯一的一家以木薯作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定點生產企業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廣西已成為木薯燃料乙醇推廣的試點地區。木薯制酒精具有工藝成熟、非糧的特點。但是,從木薯乙醇在廣西的市實際運行看,隨著木薯燃料乙醇的投產,在澱粉廠、飼料廠、酒精廠的競爭收購之下,近年來的木薯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國內木薯產量難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導致了進口木薯數量不斷上升,木薯乙醇的原料成本優勢也消失殆盡,再加上木薯燃料乙醇在綜合利用方面遠遜於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生產。木薯制乙醇雖然也是以非糧為主,但隨著木薯價格的上升,木薯生產與糧爭地的現象也開始出現,木薯乙醇的生產與玉米為原料的生產遭遇了相同的困境。
國內燃料乙醇的生產情況
受制於從2006年底以來國家對玉米燃料乙醇生產的限制,國內燃料乙醇產能的發展近幾年來相對緩慢。2001年4月,國家宣布推廣車用乙醇汽油,並批准了4家年產能共為102萬噸的燃料乙醇試點項目,據有關部門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燃料乙醇的產量為102萬噸,2006年為132萬噸,2008年初,中糧集團在廣西的一家以木薯為原料的20萬噸產能的燃料乙醇生產廠家開始投產,成為國內唯一的一家以非糧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項目,也成為中國第五家定點生產乙醇的企業。根據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五家定點企業燃料乙醇總產量為172萬噸,其主要原料是玉米、小麥和木薯。
2006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暫停核准和備案玉米加工乙醇項目,並對在建和擬建的項目進行全面清理;2007年9月5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定將深加工用糧規模占玉米消費總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內。將玉米深加工項目,列入限制類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玉米深加工行業由此迎來了產業結構調整的震盪期。基於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擔心,受制於原料及技術限素,國內燃料乙醇近些年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抑制,國內燃料乙醇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從產量方面看,沒有實現2007年國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目標,即2010年我國計劃增加非糧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萬噸,乙醇汽油銷售量達到3020萬噸,達到全國汽油銷售量50%以上。另外,從全國乙醇汽油的使用區域來看,2002年6月30日開始國家第一批燃料乙醇的試點區域是河南省的鄭州、洛陽、南陽及黑龍江省的哈爾濱、肇東等五個城市,2004年初,試點擴大至除了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五省的全部區域之外,還增加了湖北省的九個地市、山東省的七個地市、江蘇省的五個地市、河北省的六個地市。之後,國家將廣西確定為第一個以木薯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和推廣車用乙醇汽油的試點區域,木薯燃料乙醇汽油在廣西開始推廣。從那之後至現在,國家沒有再增加新的試點地區。可以看出,基於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擔心,在非糧燃料乙醇沒有到得較大的突破之前,國家有意保持國內燃料乙醇的產量在一定的限制水平,也沒有在進一步提加燃料乙醇區域的使用圍。
國家對定點燃料乙醇生產企業的扶持
燃料乙醇生產作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從開始之初,國家政策便給以了相應的扶持。對於國家批准生產燃料乙醇的定點企業,國家曾相繼出台了多項優惠政策。例如,免徵用於調配車用乙醇汽油的變性燃料乙醇5%的消費稅;企業生產調配車用乙醇汽油用變性燃料乙醇的增值稅實行先征後返;企業生產調配車用乙醇汽油用變性燃料乙醇所使用的陳化糧享受陳化糧補貼政策;變性燃料乙醇生產和變性燃料乙醇在調配、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虧損,實行定額補貼。2004年6月,《財政部關於燃料乙醇虧損補貼政策的通知》分年度明確了補貼標准,從2004年到2008年每噸補貼分別為2736元、2395元、2054元、1373元和1373元。2005年8月22日,國家財政部下發了《財政部關於燃料乙醇補貼政策的通知》,生產和銷售變性燃料乙醇發生的虧損,依據保本微利的原則,由中央財政給予定額補貼。2005年銷售每噸燃料乙醇補貼1883元,2006年補貼1628元,2007年和2008年均補貼1373元。2007年,財政部等聯合下發了《關於發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財稅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從2008年起,國家再次對燃料乙醇財政補貼政策進行調整,即實行彈性補貼政策,當油價上漲,燃料乙醇銷售結算價高於企業實際生產成本,企業實現盈利時,國家不予虧損補貼。當燃料乙醇銷售結算價低於標准生產成本,企業發生虧損時,先由企業用風險基金以盈補虧,風險基金不足以彌補虧損時,國家將啟動彈性補貼。國家對燃料乙醇生產的補貼政策對國內燃料乙醇產業的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玉米燃料乙醇生產對國內玉米市場的影響
從玉米燃料乙醇所消費的玉米數量來看,2009年國內燃料乙醇總產量為172萬噸,這其中除了玉米為原料之外,還包括一部分小麥和木薯為原料生產的燃料乙醇,如果按玉米燃料乙醇佔比80%計算,那麼玉米燃料乙醇產量約為140萬噸,如果按照3.2噸玉米加工1噸燃料乙醇來計算,玉米燃料乙醇消費玉米量約在450萬噸左右,約佔全國玉米產量的3%左右。可以看出,玉米燃料乙醇自身消費玉米總量及其所佔比例都處於比較小的范圍,難以對國內玉米供求產生較明顯的影響。目前玉米燃料乙醇生產對國內玉米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當初國家對燃料乙醇鼓勵政策促使許多玉米產區燃料乙醇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因為當初燃料乙醇發展的戰略思路是在經過試點之後,將會大范圍的推廣,造成了許多地方投建了許多乙醇生產企業,以爭取享受到國家的優惠補貼政策。後來,雖然國家叫停了燃料乙醇的改擴建及新建項目,但乙醇產能在前一時期已經大幅擴大,而國家燃料乙醇的生產仍然實行定點供應,由於這些投建的乙醇項目可以生產非燃料乙醇,一旦國內乙醇市場轉好,這些產就能得以發揮,從而對國內玉米市場消費形成了較大的需求。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外經濟的恢復性增長,乙醇市場行情走好,激發了乙醇生產企業產能的發揮,企業開工率提高,玉米消費擴大,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走高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是由於燃料乙醇是乙醇進一步脫水再加上適量變性劑後製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許多一般的乙醇廠生產的乙醇都可以做為燃料乙醇的上游產品。而從總產量的角度考慮,其實都在定點生產企業的生產量之內,並沒有增加總的生產額度。
三是對定點企業補貼由固定補貼變為彈性補貼,使定點企業的燃料乙醇生產不用太多考慮市場價格的變化,既不用太多考慮國內汽油價格總體水平的漲跌,也不用太多慮上游玉米價格總體水平的漲跌。因為在對定點生產企業核定補貼水平時會對玉米原料價格總體水平的上漲因素考慮在內。這使玉米定點生產企業在收購玉米時,較其它加工企業或飼料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即使玉米價格較高,為了生產也要繼續收購,並且不會產生太大的市場風險。也就是說定點企業「燃料乙醇」需求的剛性比較突出,無論原料價格高低,生產量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保證。因而,定點生產企業可以較少的考慮成本因素。此現象傳導至對其供貨的其它乙醇生產廠家,也為其它部分乙醇廠家的生產提供了動力,造成部分乙醇生產廠家敢於抬價收購玉米現象的出現,成為眾多影響玉米市場價格的因素之一。
當前玉米燃料乙醇發展的思考
如果說,最初燃料乙醇定點企業的建立目的是為了消化陳化糧庫存的話,那麼,隨著之後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上漲,尋找替代能源的深入,燃料乙醇的發展已成為國家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一部分。而美國和巴西燃料乙醇事業的發展,為全球燃料乙醇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作為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燃料乙醇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現在的問題不是發展燃料乙醇與否,而是如何發展燃料乙醇的問題。
從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玉米燃料乙醇和木薯燃料乙醇的生產工藝相對來說已經比較成熟,特別是隨著玉米深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玉米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玉米制燃料乙醇的綜合利用水平已經得到不斷提高。如果不考慮原料因素,玉米制燃料乙醇的單位加工成本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目前,在各種原料對比之中,玉米制燃料乙醇仍是最為成熟、最為經濟的。近年來乙醇生產成本的提高主要是玉米原料價格的上漲造成的,其工藝成本一直在呈下降趨勢。從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短期內玉米燃料乙醇加工產能不具備大幅擴張的可能,但基於國家能源戰略的考慮以及燃料乙醇發展的現實,在其它原料生產的燃料乙醇生產工藝技術沒有有效的突破瓶徑之前,玉米燃料乙醇仍然需要維持發展的態勢。玉米燃料乙醇與木薯等其它原料制燃料乙醇的發展可以保證試點地區對車用燃料乙醇的需求,但需要國家繼續加大對其控制與引導,特別是要將其產能限制在一定的合理限度之內,以保證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不會對國內玉米市場造成過大的沖擊。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近幾年來玉米深加工業的發展對調節玉米市場供求關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玉米市場豐收年景時谷賤傷農現象的發生,對維護糧食市場穩定,提高玉米產區農民種糧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這個角度而言,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除了是國家能源戰略發展的需要之外,其也對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是其另外一個最積極的作用。
燃料乙醇發展的新方向
在玉米和木薯加工燃料乙醇目前已處在比較尷尬的境地情況下,纖維素等新的燃料乙醇的生產與研發力度開始加大。據了解,中國擁有發展纖維素乙醇的原料優勢。纖維素廣泛分布於農作物秸稈、皮殼當中,價格低廉。據稱,中糧集團與中石化、丹麥諾維信公司聯手建造的中國規模最大的纖維素工廠將於2011年正式投建,規模為1萬噸/年,其它也有許多企業正式介入了纖維素乙醇的研究與生產之中。有專家預言,纖維素乙醇的生產或代表了中國未來燃料乙醇的主流方向。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快研發力度,突破技術瓶徑,降低生產成本,加快商業化生產的速度。另外,目前有鋼廠正在研究與開發利用汽車尾氣生產乙醇的技術,據稱寶鋼、中科院與紐西蘭LanzaTech公司簽訂了「利用鋼廠尾氣生產乙醇」技術商業化戰略合作意向書。按照協議約定,寶鋼將與合作單位共建生物能源研發中心,並在中國建立第一個商業化、大規模利用鋼廠尾氣生產燃料乙醇的工廠。從這些利用新的原料加工製作燃料乙醇的現實情況來看,從工藝技術及成本的角度考慮,目前離商業化生產仍將有一段的距離,目前所做的是需要加大資金及科研投入的力度,力求突破技術瓶徑的制約,降低生產成本,以加快商業化生產的速度,從而能夠大范圍替代以玉米及木薯為原料的生產。這樣不但可以解決燃料乙醇原料的問題,更主要的是,作為國家能源替代戰略的一部分,隨著這些新的燃料乙醇生產的產業化,可以大范圍的推廣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圍,解決近年來國內在燃料乙醇發展方面面臨的窘境,推動國家新能源戰略的有效實施,使國家能源安全與糧食安全都得到保證。
❹ 豐原生化
這些都是過時的東西了 我只能告訴你 中期看來 主力資金是在撤出的 不過撤出的力度不算太大 是持續撤出 兩個多月持續撤出大約5% 的倉位 這樣的股在當前大盤強勢的情況下拿著也無所謂 但是注意大盤的變化 要是大盤出了問題 他不會太好
❺ 使用乙醇汽油應注意什麼
一、首次使用前要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洗
車用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具有較強的溶解清洗特性。車輛在首次使用乙醇汽油時,特別是在使用1箱到2箱油後,在乙醇的清洗作用下,會將油箱、油路中沉澱、積存的各類雜質,如鐵銹、污垢、膠質顆粒等軟化溶解下來,混入油中,造成油路不暢。
因此,一般來講行駛里程在3萬公里以上以及確認供油系統較臟的車輛在使用乙醇汽油前都應當進行清洗。清洗作業應當在具有二類以上資質的汽車維修廠,嚴格按照規范,重點對油箱、燃油濾清器、油泵、化油器、噴油嘴、油路及油路濾網逐項進行清洗。
清洗過程中應注意徹底清除油箱、油路系統中的雜質,排出油箱底部積存的水分。對一些與乙醇汽油不相適應的橡膠(資訊,行情)、塑料部件進行更換,清洗完畢後進行試車檢查,並對車輛進行適應性調整。
二、防止發動機內水分超標
車用乙醇汽油由於混配有一定量的變性燃料乙醇,乙醇是親水性液體,易與水互溶,不同於汽油,汽油可以和水分離,水分沉積在油箱底部。因此車輛在首次使用車用乙醇汽油時,應對油箱內進行一次檢查,以防止乙醇汽油與油箱底部可能存在的沉澱積水互溶,使油中水分超標,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三、夏季使用需注意
夏季氣溫較高,燃油的揮發性增大,如油箱附件——排氣閥堵塞,使部分燃油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時,氣體不能經排氣閥排出,易造成油路氣阻的產生概率增大。夏季加油時不要將油箱加得太滿,要留有一定的油品膨脹和氣化空間。
四、乙醇汽油對橡膠有影響
試驗表明,絕大多數橡膠件均能適應乙醇汽油,只有少數幾種不適應,但腐蝕作用緩慢。一些早期生產的機械式汽油泵中的橡膠膜片適應性較差,使用乙醇汽油後個別出現溶脹裂紋現象。由於橡膠部件在外觀上無法區分材質成分,可由定點汽修廠將購回的部件事先做個車用乙醇汽油浸泡試驗,再裝車使用。長期使用要考慮供油系統中的橡膠和有機零件是否耐醇類腐蝕。
五、按壓縮比選擇乙醇汽油
車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一樣,其標號是按辛烷值來標示的,標示方法是在汽油標號前加註字母E。一般情況下,壓縮比在7.5到8.0的應選用E90號車用乙醇汽油;壓縮比在8.0到8.5的應選用E93號車用乙醇汽油;壓縮比在8.5到9.0的應選用E95號車用乙醇汽油;壓縮比在9.0以上的應選用E97號車用乙醇汽油。
❻ 2o|9年玉米行情怎麼樣
2018年中國玉米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預測2019年市場將面臨五大挑戰
2018年玉米價格重心不斷上移 年底創下年度高點
在眾多確定性利多的提振下,2018年玉米價格重心不斷上移,並於年底創下年度高點。從玉米指數的走勢看,期價於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上旬、10月末和11月中旬分別創出高點,即1856元/噸、1904元/噸、1954元/噸、1972元/噸和1994元/噸。2018年玉米期價全年漲幅超過10%。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玉米聯合收割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產量方面,雖然政府鼓勵農戶種植其他穀物和大豆,但是2018年中國玉米產量仍然高達2.573億噸,僅比2017年的產量2.5907億噸減少了0.67%。
進口方面,2018年12月玉米進口總量為42.00萬噸,為本年度最高。12月玉米進口量較上年同期的45.42萬噸減少了3.42萬噸,減少7.52%。較上月同期的12.00萬噸增加30.00萬噸,增加了250.00%。
價格方面,
受遼寧、吉林等部分地區乾旱減產及東北玉米上市偏晚等因素影響,12月上旬國內玉米價格維持高位震盪。隨著市場供應量增加,12月中下旬玉米價格開始下跌,月底收購價環比下降,但全月平均批發價仍高於上月。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玉米價格1元/斤,環比增長1%。
2018年1-12月我國玉米價格與國際價格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預測2019年將面臨五大挑戰
但是2019年,玉米市場將充滿挑戰,前進路上布滿荊棘。
1、非洲豬瘟持續發酵
我國是生豬養殖大國,也是豬肉消費大國。生豬養殖的飼用玉米需求,占國內玉米飼用需求的絕大部分。去年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讓養殖業補欄積極性降低,尤其中小企業。預計今年春季生豬補欄量將低於往年同期,加上生豬的捕殺,生豬存欄將再創歷史新低。截至目前,非洲豬瘟疫情100餘起,發病豬和死亡豬數量約85萬頭。雖然非洲豬瘟整體影響的數量相對於全國范圍內超過3000萬頭的存欄量來說微乎其微,但不可否認的是,非洲豬瘟疫情不斷擴散,終端消費和養殖戶補欄信心將因此受到沖擊,短期內生豬存欄數量難以恢復。農業農村部表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仍是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防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工作極為緊迫。根除這個疫情的國家,短的用了5年,長的甚至用了30多年,要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復雜性、長期性。」飼用需求作為玉米需求的最大主力,疫情持續對玉米用量的拖累也將逐漸顯現出來。
2、燃料乙醇發展不及預期
201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文件要求,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科學合理把握糧食燃料乙醇總量,大力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等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滿足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而根據2018年8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將有序擴大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11個試點省份外,今年進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個省份推廣,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
從市場實際情況來看,近年來國內新建燃料乙醇項目較多,但許多項目由於資金、技術等多種原因遲遲未能建成。例如:福建寧德的木薯燃料乙醇項目、內蒙古中興能源的高粱莖稈燃料乙醇項目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國內燃料乙醇的生產能力仍以此前的老牌生產企業為主,如河南天冠、吉林燃料乙醇、中糧集團(包括安徽、黑龍江及廣西三家企業)等。2018年新增燃料乙醇僅涉及國投在廣東及遼寧的兩個燃料乙醇項目和吉林博大生化燃料乙醇項目。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2018年國內現有燃料乙醇產能為322萬噸,比上年增加75萬噸。其中,玉米燃料乙醇產能270萬噸,比上年增加60萬噸。根據方案要求,到2020年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將達到1000萬噸。而從目前情況看,如果要達到方案要求的2020年1000萬噸/年的消費量,依然任重而道遠。
3、中美貿易關系緩和,替代品進口或將反彈
G20峰會會晤後,兩國元首討論了中美經貿問題並達成了共識。12月13日,有消息表示中國開始購買美國大豆,采購規模在50萬噸以上。這是中美兩國貿易戰以來中方首次大規模采購,也是中美領導人達成共識之後的首次采購。2019年1月7日—9日,在北京舉行的美中貿易談判結束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USTR)表示,中國已經承諾將大量從美國買入農產品、能源產品、製造業商品以及服務產品。此次中美舉行的貿易談判也是自兩國元首在12月份達成90天貿易緩和之後舉行的首次面對面談判。隨著中美貿易關系的逐漸轉暖,2019年中國擴大玉米、高粱、DDGS、大麥和木薯乾等產品進口預期不斷增強。2014年我國進口玉米、高粱、DDGS、大麥和木薯乾等玉米替代品的總量在4000萬噸以上,之後隨著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的影響,進口量出現明顯的銳減,2017年玉米替代品的進口量僅2200萬噸,2018年玉米替代品的進口量僅1640萬噸。如果擴大玉米及替代品進口成為現實,無疑會擠占國內玉米飼用需求,預計國內玉米被反替代的數量在1000萬噸左右。
4、結轉庫存增加市場供應壓力
2017年臨儲玉米拍賣成交5700萬噸,而2018年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直接突破1億噸,但是這個1億噸的成交並不代表全部消耗用掉。當時玉米市場整體看漲氛圍非常濃厚,且臨儲玉米的拍賣價格較低,導致很多企業和貿易商都參與到臨儲玉米的拍賣中來。一些企業用陳糧做庫存,一直備貨到今年三四月份,企業除了滿足當時的需求外,還備足了未來幾個月的用量。也就是說,臨儲玉米成交的部分很多並沒有在當年被消耗掉,而是作為庫存結轉到了2019年進行消費。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數據,玉米結轉庫存的數量在4500萬噸。目前多家權威機構預計2019年玉米市場繼續存在供需缺口,且缺口數量繼續放大,普遍認為缺口量在4000萬—5000萬噸左右,如果算上結轉庫存,那麼今年的供應缺口將會被彌補,今年玉米市場將出現供需平衡的態勢。
5、臨儲玉米繼續拍賣
2018年臨儲玉米拍賣自4月12日開始,於10月26日結束,歷時近7個月,累計投放量達到21991萬噸,較上年增加11986萬噸;實際成交量為10014萬噸,較上年增加4274萬噸;平均成交率為45.54%,比上年下跌12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拍賣結束,臨儲玉米庫存剩餘量在7900萬噸左右,2012和2013年玉米基本拍賣完畢,剩餘主要為2014年產和2015年產玉米,其中2015年剩餘7424萬噸,2014年剩餘474萬噸。市場預計剩餘的7900萬噸臨儲玉米今年將全部拍賣完,如果真如市場預期那樣,那麼今年的玉米市場將再增加7900萬噸的供應壓力,供應缺口不但彌補,或將出現供應偏向寬松的格局。
預測2019年玉米市場將呈現供需平衡態勢
整體看來,2018/2019年度市場供給充足,一方面來源於2018年2.6億噸的產量,另一方面來源於2018年臨儲玉米結轉庫存4500萬噸,加之2019年臨儲玉米7900萬噸庫存的拍賣成交部分,那麼2019年玉米市場的總供給將超過3億噸。國家統計局對於玉米的修正需求量也在3億噸左右,這樣2019年玉米市場將呈現供需平衡的態勢。
此外,需重點關注的是,我國小麥臨儲庫存已超1億噸,臨儲稻穀庫存則更大。由於庫存時間長的已超過五年,2019年進行定向拍賣的可能性很大,價格可能較低。目前稻穀和小麥替代玉米飼料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一旦稻穀和小麥定向拍賣,將對玉米飼用需求產生不利影響。總之,2019年玉米市場充滿挑戰,可保持謹慎看多思路,玉米指數的運行區間1800—2100元/噸。
❼ 2012年關於醉駕的最新處罰規定是什麼取保候審後法院是怎麼判的、
具體可以參考《刑法修正案八》的具體規定,具體可以咨詢律師。
縱橫法律網-山東恆岳律師事務所-於家亮律師
❽ 到貨量增加,玉米價格的行情回落風險會加大嗎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降低了雞和豬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這也將增加一些玉米消費,並為玉米市場的上升趨勢創造條件。由於今年東北地區大豆補貼較高,大豆面積肯定會有所增加,因此減少的面積應該更大。這樣,受年底玉米產量預期下降的影響,也將對玉米價格產生積極影響。雖然我們不能全年支持玉米價格,但它肯定會非常重要。此外,國家正在大力推廣乙醇汽油的消費,同時也在推廣國家六標汽油。從乙醇代際技術的角度來看,中國仍然注重從一代糧食生產乙醇,對玉米的需求也將增加。
市場供應也將變得越來越寬松。雖然玉米價格短期內難以進行大規模的價格調整,但我們必須保持現狀,了解風險,以免在價格調整中遭受重大損失。對於玉米價格的長期走勢,農糧通維持了原判。隨著香港進口糧食的急劇下降,農民的不情願銷售和價格支持等因素,由種植成本的增加和需求側的長期改善所驅動,將進一步支撐未來的玉米市場。
❾ 酒精中毒進行血液透析,費用大概需要多少
大量飲用酒精製品引起的中毒 。又稱乙醇中毒 。有急、慢性之分。短時間內一次飲用超量酒精(乙醇)製品後出現急性酒精中毒,又稱醉酒狀態。飲酒後乙醇在胃和小腸迅速吸收,5分鍾即可在血中發現 ,30~90分鍾達最高濃度,並分布到全身各部。少量以原形從尿、汗液及呼氣排出,90%以上在體內( 主要在肝臟 )代謝 。對酒的耐受量因人而異,極少數人對酒類特別敏感。急性中毒可分 3期:①興奮期。表現為顏面潮紅或蒼白,眼結膜充血,欣快和興奮,談話滔滔不絕,行為失控、易怒、易喜、易悲、易感情用事,常有惡心、嘔吐。②共濟失調期。動作笨拙,步態不穩,語言不清。③昏睡期。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口唇青紫,呼吸減慢有鼾音 ,體溫下降 ,由躁動進入昏睡或昏迷 ,大小便失禁,甚至呼吸循環中樞抑制而死亡。也可因昏睡嘔吐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輕、中度酒醉者無需特殊治療,昏睡時注意嘔吐引起的窒息,躁動者可給小量鎮靜葯,呼吸抑制者可予中樞興奮劑。角膜反射和瞳孔反射遲鈍時表明呼吸和循環衰竭,應及時搶救。嚴重中毒者可用血液透析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