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價格隨機性理論
1. 《期貨投資分析考試》(多選)對隨機遊走理論提出挑戰的現象是()(個人覺得是ABCD)
個人感覺BCD
B\C表示價格是有規律可循,D表示有人能預測價格(削弱隨機漫步理論)
2. 期貨 隨機性和必然性 哪個大
正確答案:你無法否認這個市場中有一小部分機構是在每年穩定的贏利。那就說明了必然性占絕大比重。據我多年經驗了解,必然性佔有70%,隨機性只有30%。
3. 隨機理論的故事:市場是可預測和控制的嗎
對於金融市場,人們總希望在其中找到破解其內在運動密碼的方法,希望能發現金融煉金術的秘方。市場中看似無窮無竭的財富,看似那麼讓人唾手可得,可事實上,金融市場卻輕易成為了吞噬無數財富的黑洞,令無數豪傑竟折腰,也留下無數讓人嗟嘆的故事。
前車之鑒,後世之師。本文希望通過以隨機理論為主線,圍繞市場測與控的問題,對二十世紀西方相關的分析理論做一探討剖析。
20世紀上半葉,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時期。各種富有創意的新理論、新思想,層出不窮。許許多多新思想的泛濫,使得自然的沉澱成為了必然,只是,沉下的也未必全是渣滓……
在1954年,統計數學家薩繆爾森在芝加哥圖書館查閱資料時,偶然翻到一本巴契里耶在1914年出版的有關投機與投資的小冊子,它讓薩維奇非常著迷。於是他立刻發明信片給許多經濟學家,詢問誰對巴契里耶有所聽聞。當時薩繆爾森正在研究市場行為理論,並在構建自己的評價模型,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沒找到那本書,卻意外發現了巴契里耶的博士論文副本。他立刻認同了巴契里耶作品的價值,評價「巴契里耶擁有自己的獨特想法,非常獨特」,由此而廣泛將其理論與經濟學同行分享。在薩繆爾森早期針對投機行為的分析中,可以明顯看出巴契里耶對他的影響。至此,湮沒了半個世紀的市場隨機理論,才真正進入世人的眼簾。
1900年,年輕的法國數學家巴契里耶在巴黎索邦大學完成了一篇題目為《投機理論》的特殊博士論文。他率先使用學院理論,包括各種數學工具,運用理性的思辨來解釋市場的運作。他論文的開篇中寫道:
「市場價格同時反映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各種事件,但是這些事件通常和價格變動並不存在明顯的關系……人為因素也會產生干擾,交易市場會根據本身的變動進一步產生反應,當前的價格波動不僅僅是先前價格波動的函數,同時也是當前狀態的函數。決定這種波動的因素,其數目幾近無限大,因此不可能期待用數學公式進行預測……交易市場的動態變化,絕不可能成為一門精確的科學。」
根據巴契里耶所奠定的基礎,其後的數學家發展出完整的概率理論,他所推導出的公式,領先於愛因斯坦對時空中分子隨機碰撞的研究。他創造出隨機過程的概念,針對統計變數隨機變動進行分析,目前已經被廣泛使用。他還是第一位用理論來評價、研究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的研究者。雖然,他的目的是為了解釋資本市場的各種價格為何不能預測。
他對市場高度的洞察力來自於他對金融市場的細致觀察,他確信就平均來說,沒有任何依據表示,市場中買方或賣方有誰會比對方更知道市場持續運動的方向。他於是推論:「市場作為所有投機者的集合體,在某個特定時點下,我們無法判斷未來市場價格的升貶預期,何者會較占優勢,這只因為每個成交價格都存在相同數量的買方和賣方」。這使得投機者在每一瞬間的輸贏概率各半,最終使得「投機者的數學期望值等於零」。他描述這一狀況為「公平賽局」。他總結道:「在任何時刻,價格的上漲與下跌概率相等,因為當前的實際價格被多數人認同,如果市場上有其他的判斷,那麼報價就不會是這個價格了。」只有當市場基於某種理由改變主意,不再認可原先的價格,價格才會向上或下變動。但市場將於何時,以何種方式進行改變,這卻是無人能夠預知的,因此,市場永遠存在50%的上漲概率、50%的下跌概率。
巴契里耶的另一個推論是,如果把時間區域拉長,市場的波動幅度將會擴大,並得到一個至今准確的結論:「波動幅度與時間區間長短的平方根成正比例關系。」根據彼得·伯恩斯坦對美國近幾十年股市股價波動的研究,也得出了與巴契里耶推論相似的結果,在這段時間里,有2/3的概率顯示,一個月的股價波動幅度,無論漲或跌,都在5.9%的范圍內,一年內的波動幅度最高超過72%,是月平均波動幅度的12倍,而年平均股價波動幅度則是20%,也是月平均波動幅度的3.5倍。這里,12的平方根是3.46。
巴契里耶希望提出一個公式來描述市場波動的可能性。根據他的統計分析,他認為市場一定時間內的價格波動是難於預測、難於加以解釋的,所以他集中研究了市場瞬間的價格波動現象,希望籍此建立「與市場瞬間的價格波動一致的價格波動的概率法則」,他也由此進入了概率理論領域,並進行了空間中分子遭受隨機撞擊後的變動分析。他最重要的成就,便是提出了描述這一現象的數學方程式。
真理向前再邁一步就成了謬誤,巴契里耶的悲劇也是歷史的悲劇。正如微分幾何學的先驅曼德爾布羅最近所言,沒有人能將巴契里耶的發現做適當歸類,也沒有任何既存的工具,能夠運用他的發現,因此,他的研究才會被忽略60年之久。
在金融市場中如何借鑒隨機理論呢?由於隨機理論研究的是總體情況下的均值狀況,因此,它會出現對於小抽樣的條件與小概率事件的判斷無力,因為平均狀態下的分布情況,只能在總體大規模統計的條件下才可能必然成立。為此,使用中需要通過對小概率事件可能發生的地位進行提高,這就需要在資金的管理系統之中加強控制的作用,即永遠不能因為歷史的平均統計狀況而使得分析、操作者忘記意外情況的存在。
4. 什麼是期貨定價理論
期貨的定價權體現在,期貨市場里主體有套期保值的,流動性有投機的自然人。這樣針對某一個品種既有行業內的大型企業參與又有投機行為帶來的大的流動性能把價格定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上。既不會讓大型企業壟斷直接定價也不會讓投機者過多造成價格走勢的混亂。(1)期貨合約本身標明價格
(2)期貨定價權實質應該指;通過期貨合約爭奪標物定價權
(3)現般認國急需獲得定價權:大宗原材料定價權:石油;鐵礦石;
5. 期貨的理論價格
理論期貨價格是指期貨合約中所載商品(包括金融工具)的理論價格。我們已經知道,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對象,它本身並無價值,只是一種商品的所有權證書而已。由於這種證書可以買賣,因而便具有了自己的價格。這樣,這種證書在某種程度上便成了一種有價證券,而且期貨合約的買賣是建立在商品實物交割的基礎上的,因此,期貨合約的成交價格能真實地反映出新交易商品的實際現貨價值,也就是說期貨成交價格能反映出理論期貨價格的構成及其變動。可見,理論期貨價格是期貨成交價值的基礎,前者決定後者。
6. 期貨的理論價格如何計算
你好,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藉助基差的定義進行推導。根據定義,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也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期貨價格-期貨理論價格)。前一部分可以稱為理論基差,主要來源於持有成本(不考慮交易成本等);後一部分可以稱為價值基差,主要來源於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事實上,在市場均衡的情況下,價值基差為零。
所謂持有成本是指投資者持有現貨資產至期貨合約到期日必須支付的凈成本,即因融資購買現貨資產而支付的融資成本減去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收益。以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y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在單利計息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表示為:
F=S*[1+(r-y)*△t /360]
舉例說明。假設目前滬深300股票指數為1800點,一年期融資利率5%,持有現貨的年收益率2%,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物的某股指期貨合約距離到期日的天數為90天,則該合約的理論價格為:1800*[1+(5%-2%)*90/360]=1813.5點。
7. 股指期貨理論價格是怎麼計算的 理論價格公式
股指期貨理論價格是藉助基差的定義進行推導得到的,理論價格公式是F=S*[1+(r-y)*△t /360],其中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y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
股指期貨具有價格發現、套期保值規避系統性風險、套利投資、資產配置功能。股指期貨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融資成本、期內分紅、距離到期的時間。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價值基差絕對值越小,波動率越小,代表市場有效性越高。
(7)期貨價格隨機性理論擴展閱讀
股指期貨理論價格的特徵:
1、與其他金融期貨、商品期貨一樣,股指期貨具有合約標准化、交易集中化、對沖機制、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和杠桿效應等共同特徵。
2、標的物為特定的股票指數,報價單位以指數點計。
3、合約的價值以一定的貨幣乘數與股票指數報價的乘積來表示。
4、採用現金交割,不需要交割股票而是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
8. 期貨上隨機理論,或者隨機行走論是什麼意思
這個解釋起來就很復雜了,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弄清楚,不過我可以確定的告訴你,這個理論也是一個類似於假設的東西。他與技術分析等等理論是完全相反的。認為期貨價格變化是隨機和不可把握的。那麼這樣的話,做交易就只能靠運氣來判斷了。個人認為這個理論沒什麼用處。
詳細的你可以網路一下,網上有更加詳細的解釋。
說明一下,我個人比較崇尚技術分析,但基本面分析也有設計。一般的期貨分析,用此兩者就能相得益彰了。完全可以對行情研判起到關鍵的作用。而上面的理論,只是聊天談談還可以
9. 期貨的理論價格和期貨價格的關系為什麼實際中期貨價格不是理論價格那不是給人留套利空間嗎那個專業
期貨交易的是一種標準的合約,具體內容是交易所規定的。其實期貨的交易和股票是一樣的,只是多了一個做空的機制,和T+0,保證金制度。期貨的理論價格是根據現貨價格和無風險利率算出來的,但期貨交易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交易中帶有很多的主觀意見,出現偏離和理論價格是正常的,並且理論價格是交割時的價格,這個過程中價格的波動偏離很正常,套利也是期貨中常用 的一種方法,但需要對現貨的了解和套利方面的相關知識
10. 【期貨投資分析(第2版)第一章習題3 頁數P27】 (多選)對隨機遊走理論提出挑戰的現象是()
C、D
理由是,這兩項都削弱了隨機遊走理論,證明期貨價格有規律可循,明顯與一些參數密切相關,總有人預測正確,也證明期貨價格並非隨機遊走,而是有規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