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現代期貨市場確立的標志是

現代期貨市場確立的標志是

發布時間: 2021-09-12 11:39:43

㈠ 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和期貨市場開始形成的標志是

答案應該是A。
標准化合約、保證金制度、對沖機制和統一結算的實施確立的是現代期貨市場

㈡ 現代宏觀經濟學誕生的標志是什麼

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與發展
在經濟學史上一般都把凱恩斯1936年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簡稱《通論》)作為現代宏觀經濟學建立的標志。50多年來,宏觀經濟學得到了極其迅速的發展。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反映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也反映了經濟學本身的進步。因此,回顧一下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與發展是很有意義的。
一、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
現代宏觀經濟學產生於30年代不是偶然的,它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學本身發展的結果。

30年代的大危機是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和經濟學的轉折點。嚴重的失業、史無前例的衰退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敗。人們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求擺脫這種困境的另一條出路——國家干預經濟。一向以自由放任著稱的英國企圖通過中央銀行的金融調節與政府支出的增加來減少失業,北歐寧靜助小國瑞典增加了財政支出,實施了社會福利政策;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羅斯福開始實施他的新政。這一切標志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個新時期的開始。新的時期需要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應該從整個經濟的角度探討其運行規律,證明國家干預的必要性,並為這種干預出謀劃策。這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就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而這一任務由凱恩斯來完成也許只是一種偶然。現代宏觀經濟學是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結果出現的。

現實經濟的發展要求宏觀經濟學的建立,而經濟學本身的發展也為宏觀經濟學提供了條件。托賓認為: "四個不同而又相關的發展奠定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礎。"這四種發展是: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方法的建立;凱恩斯《通論》的發表;經濟計量學的建立;以及數學的發展及其在經濟學上的運用。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方法是也20—30年代形成的,美國經濟學家米契爾,庫茲涅茨,以及他們所主持的國民經濟研究所,和美國商務部對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把以前對國民收入的研究系統化、理論化,解決了有關國民收入核算的定義、概念和衡量方法等基本問題,確立了現代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基本結構,並將這一體系運用於實際。宏觀經濟學要研究經濟中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而國民收入核算正是提供了這些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而國民收入核算正是提供了這些總量的數值。因此,沒有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建立,現代宏觀經濟學就是不可想像的。

凱恩斯的《通論》被稱為現代宏觀經濟的"大憲章"。這就是因為《通論》在以下這些方面力現代宏觀經濟學莫定了基礎:第一,突破了傳統的充分就業均衡理淪,建立了一種以失業為特點的經濟均衡。第二,把國民收入的決定與變動作為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第三,用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分析來說明國民收入的決定與變動。第四,建立了以總需求分析為中心的宏觀經濟學體系,並把總需求分為消費與投資,提出了消費函數理論與投資理論。第五,把貨幣分析與經濟分析融為一體,徹底拋棄了傳統的二分法。第六,論述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必要性與具體作法。現代宏觀經濟學正是在凱恩斯這些貢獻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從這一意義上看,說凱恩斯是現代宏觀經濟學之父並不是誇大其詞。

經濟計量學也是在20—30年代形成的,與此相關的則是數學較廣泛地運用到經濟學中。這種發展為以後宏觀經濟模型的建立,以及運用宏觀經濟模型來進行經濟預測和政策制定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發展
戰後西方各國在由戰時經濟轉到和平重建時,許多經濟學家和政界人士認為,在這樣的條件下,國家干預是通向經濟繁榮的唯一道路。1944年英國政府發表了《就業白皮書》。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就業法》。這兩個歷史性文件都把全面干預經濟、促進充分就業和經濟繁榮作為國家的最主要職責。這表明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種發展也是戰後經濟學上出現了"凱恩斯主義全盛時期"的深刻經濟與社會根源。

戰後全面地發展了凱恩斯主義,建立了現代宏觀經濟學體系的是美國的凱恩斯主義者,即新古典綜合派(或稱後凱思斯主流派經濟學)的經濟學家們。他們對現代經濟學的貢獻主要在這些方面:

第一,用IS—LM模型來概括凱恩斯主義的基本內容。IS—LM模型是由英國經濟學家J•希克斯在1937年提出來的。這一模型用新古典經濟學的一般均衡方法來解釋凱思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第二,圍繞IS—LM模型發展與完善了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需求理論,以及貨幣供給理論。

第三,總供給分析的提出。這包括對勞動市場的分析、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建立,以及對通貨膨脹等現實問題的分析。
第四,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動態化與長期化。凱恩斯偏重於比較靜態與短期分析。凱思斯主義者們則將這種分析動態化與長期化。動態化是引入時間因素分析均衡的變動,長期化則是研究經濟長期的趨勢。

第五,開放經濟理論的研究。凱恩斯的研究是封閉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開放經濟理論則是要研究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國民收入的決定,以及對外貿易、匯率、資本流動等對一國經濟影響和各國經濟之間的聯系。

第六,宏觀經濟計量模型的建立與應用。戰後克萊因等人力圖把凱恩斯主義理論與經濟計量學的方法結合起來,建立了包括許多變數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第七,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包括在不同的時期提出不同的經濟政策,以及對經濟政策理論的研究。

由以上可以看出,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學家們全面而系統地發展了凱恩斯主義,使現代宏觀經濟學成為一個嚴密而豐富的學科。可以毫不誇大地說,迄今為止,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體系仍然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主流。 三、非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發展 70年代初西方圖家出現的滯脹打破了凱恩斯主義一統宏觀經濟學天下的局面。凱恩斯主義地位的動搖被稱為經濟學中的第二次危機(第一次危機是30年代新古典經濟學地位的動搖)。這次危機不僅使凱思斯主義學派內部的矛盾激化,而且也使非凱思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得以迅速發展,並成為足以與凱思斯主義抗衡的力量。這是70年代以後,現代宏觀經濟學最重要的發展。

凱恩斯主義的基本特點是主張國家積極地干預經濟,而非凱恩斯主義的基本特點則是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來穩定經濟。他們之間在理論與政策上的分歧都是由這一點而產生的。

在非凱思斯主義宏觀經濟學中最重要的是以美國經濟學家M•弗里德曼為首的貨幣主義。貨幣主義的出現被認為是經濟學上的一次革命——對抗凱恩斯革命的革命。

在非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中還有在80年代受到里根政府偏愛的供給學派。這一學派把減稅作為理論與政策的中心,盡管在理論上還很不成熟,但在經濟政策方面卻有一定的影響。
非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學派對現代宏觀經濟的發展有重大的作用。這首先是從更多角度分析宏觀經濟運行,促進了宏觀經濟學的多元化與深入化,使理論更接近於現實。其次補充了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不足,也促進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本身的發展。最後,在政策上糾正了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所引起的種種弊病,論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市場機制的作用這一重要問題。

理論的發展並不取決於理論本身,而取決於社會對理論的需要程度。正如美國經濟學家R•多恩布希與S•費希爾所說"實際上,宏觀理論的發展與當代經濟問題是緊密相關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是在30年代大危機時期產生並說明了擺脫這種危機的出路。貨幣主義是在60年代形成的,它提出了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方法,供給經濟學在80年代初變得時髦是因為它提出了一種通過減稅來擺脫經濟困境的簡單易行的辦法。"把這段話作為對現代宏觀經濟學建立與發展的總結也許最恰當不過了。

㈢ 新中國商品期貨市場誕生的標志是什麼

1990年10月,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並引入期貨交易機制,標志著中國期貨市場由理論研究進入實踐。中國期貨市場從此誕生。

㈣ 現代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以什麼為標志特徵

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標志期貨的誕生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加上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㈤ 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開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為復雜,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場供求預期變化的遠期合約交易價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迴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使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順利地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期貨交易就產生了。
最初的期貨交易源於16世紀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場得到了發展。直到19世紀,仍是日本獨有,後來漸漸被全世界效仿。
1848年美國芝加哥的82位商人為了降低糧食交易風險,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正式開始。1865 年,CBOT 推出了標准化合約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1882 年,CBOT 開始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 1925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司( BOTCC )成立,同時規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進入結算公司結算。至此,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開始形成。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為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個中心,南北戰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對面討價還價進行交易。這樣,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在收獲季節農場主都運糧到芝加哥,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暴跌,使農場主常常連運費都收不回來,而到了第二年春天穀物匱乏,加工商和消費者難以買到穀物,價格飛漲。實踐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以防止價格的暴漲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儲運設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穀物,等到穀物濕度達到規定標准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當地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穀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著巨大的穀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系,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同樣也面臨著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的交割時的遠期價格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的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商的買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的買家,為他們的穀物討個好價。一些非穀物商認為有利可圖,就先買進遠期合約,到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買遠期合約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的收入,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還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和現貨中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准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標准期貨合約。合約標准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准化。標准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通過對沖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製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的市場流動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標准化的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總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
隨著期貨交易的發展,結算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起初採用的結算方法是環形結演算法,但這種結算方法既繁瑣又困難。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和現代期貨市場的誕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從1848 年到 20 世紀 70 年代,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主要是商品期貨,他們可以分為以小麥、玉米、大豆等為代表的農產品期貨;以銅、鋁、錫、銀等為代表的金屬期貨和以原油、汽油、丙烷等為代表的能源期貨三大類型。
上世紀 70 年代,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數、外匯等金融期貨相繼推出,而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於 1982 年 10 月 1 日 在 CBOT 的上市,又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情況
我國的期貨市場發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方案研究和初步實施階段(1988-1990年)
1990年10月,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啟動。
第二個時期:迅猛發展階段(1990-1993年)
到 1993 年下半年,全國期貨交易所達 50 多家,期貨經紀機構近千家,期貨市場出現了盲目發展的跡象。
第三個時期:治理整頓時期(1993-1998)
1993年11 月,國務院發出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199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轉國務院證券委《關於堅決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若干意見的請示》,開始對期貨交易所進行全面審核,到1998年,14 家交易所重組調整為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三家;35個期貨交易品種調減為12個;兼營機構退出了期貨經紀代理業,原有的294家期貨經紀公司縮減為180家左右。
1999年9月,一個條例、四個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構建了期貨市場規范發展的監管框架。這樣,在經過幾年較大力度的結構調整和規范整頓,以《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四個管理辦法為主的期貨市場規劃框架基本確立,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交易所三層次的市場監管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期貨市場主體行為逐步規范,期貨交易所的市場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不斷增強,期貨投資者越來越成熟和理智,整個市場的規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清理整頓過程中,我國期貨市場交易量有了比較大的下滑,但是從2000年開始,期貨市場逐步走出低谷。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已經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銅期貨交易中心,2003年的成交量達到11166.29萬噸, 10年內增長了50多倍。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貨品種的交易量在2003年達到了2818.80萬噸,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豆期貨交易中心,成交量僅次於美國的CBOT 。
2004 年1月31日 ,國家發布了《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對期貨市場的政策也由規范整頓向穩步發展轉變。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紛紛參股期貨公司,使期貨行業獲得新的資金流入。大米、股指期貨等新品種也即將推出。在我國加入WTO 、融入國際經濟大家庭之際,作為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期貨市場將對中國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其無可替代的作用。

㈥ 什麼期貨,期貨起源於什麼時候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
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㈦ 現在期貨出現的標志的期貨交易所的地點

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標志期貨的誕生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加上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㈧ 期貨交易市場形成的過程

在市場上,市場經濟不同於社會主義經濟,價格不是由政府人為的進行決定的,而是由市場進行決定的,供求關系出現矛盾,價格也必然處於波動之中,可見,價格的波動調節著生產和消費,給市場經濟建立了一定的秩序。市場機制能否真正的發揮作用,關鍵在於能不能形成真正合適的價格,就是公正的市場價格。 在期貨市場上,由於大量的買方和賣方在各自的價格和數量進行競爭,可以形成最公正的價格,這個價格被信任,視為最公正的價格。當市場上價格在時間、空間上有價差時,期貨市場就會使價格差進行縮小,使價格趨於平均,那麼供求關系也得到了調整。一切的一切,都會要有一個隨時可進行交易的商品市場存在,這其實就是期貨市場。期貨交易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交易,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期... 在市場上,市場經濟不同於社會主義經濟,價格不是由政府人為的進行決定的,而是由市場進行決定的,供求關系出現矛盾,價格也必然處於波動之中,可見,價格的波動調節著生產和消費,給市場經濟建立了一定的秩序。市場機制能否真正的發揮作用,關鍵在於能不能形成真正合適的價格,就是公正的市場價格。

在期貨市場上,由於大量的買方和賣方在各自的價格和數量進行競爭,可以形成最公正的價格,這個價格被信任,視為最公正的價格。當市場上價格在時間、空間上有價差時,期貨市場就會使價格差進行縮小,使價格趨於平均,那麼供求關系也得到了調整。
一切的一切,都會要有一個隨時可進行交易的商品市場存在,這其實就是期貨市場。
期貨交易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交易,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期貨交易風險極大,如果只是追求投入資金的很少的部分則不值一提。至少要追求投入資全的2倍以上的收益。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准確的判斷來迎接挑戰。

㈨ 期貨起源於哪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㈩ 現代期貨市場的確立有什麼必要條件

標准化合約
保證金交易
對沖平倉
結算公司成立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