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是風險管理工具
❶ 如何理解期貨即是風險管理工具又是風險製造者
期貨可以做套期保值,以鎖定價格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所以是風險管理工具。同時,期貨可以做投機,價格的波動會產生額外的風險,甚至導致過度投機的出現,所以又是風險製造者
❷ 為什麼說金融期貨不能創造價值 不是投資工具 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
期貨的誕生就是為了規避風險的。不過是對於有實物的經營者來說的。想通過期貨賺錢的人,主要是為了在這個時間段內通過漲跌,買空賣空來掙錢,但他本身不創造價值,最多算是零和游戲。
❸ 什麼是期貨交易所的風險管理
交易所風險主要有2個來源,1個是監控執行力度,2是異常價格波動風險。
監控執行力度包括保證金制度、逐日盯市制度、當日無負債制度、最大持倉限制制度、大戶報告制度等。這一點可以看巴林銀行破產的案例。
異常價格波動風險,其中,大戶操縱和資金風險。
❹ 期貨市場為什麼是現貨市場歸避風險的有力工具有什麼作用
所謂的規避風險,實際上就是現貨企業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作用。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的邏輯原理:
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❺ 期貨市場交易中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一)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特點 如前所述,期貨市場中不同主體均面臨期貨價格波動所傳導的風險。但各利益主體面臨的風險又是不一樣的。因此,對各利益主體而言,風險管理的內容、重點以及風險管理的措施也不一樣。 1. 期貨交易者。對於期貨交易者來說,面臨著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中最主要的是對交易規則制度不熟悉所引發的,對機構投資者而言,還存在著內部管理不當引發的風險。另外,選擇合法合規的期貨公司也屬於可控風險。 期貨交易者面臨的不可控風險中最直接的就是價格波動風險。投機交易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風險報酬,對他們而言,不冒風險是不現實的。問題在於必須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銜,不能只想著報酬而忽視風險。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機者可能會選擇比較激進的投機方法,而另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機者會選擇風險較小的投機方法,比如進行套利交易。 對套期保值者而言,存在著導致套期保值失敗的風險或效果極差的風險,除了基差風險屬於不可控風險外,其餘的如頭寸、資金、交割、不熟悉交易規則等原因都可歸類於可控風險,如果強化風險管理,可以避免。 2. 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對於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來說,所面臨的主要是管理風險。管理風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期貨公司對客戶的管理和期貨交易所對會員的管理。盡管期貨價格的波動是不可控風險,但只有當期貨價格波動導致交易者的風險溢出之後(比如爆倉)才構成期貨公司的風險,同樣,只有當期貨公司的風險溢出之後才構成期貨交易所的風險。因而對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而言,嚴格風控制度,防範溢出風險成為風險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管理風險的另一重要內容是防止自身管理不嚴導致對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壞,以致自身成為引發期貨行業的風險因素:比如,期貨公司或期貨交易所的機房出現嚴重問題,大面積影響客戶交易等。 (二)期貨市場監管的必要性 期貨市場是高風險市場,高風險不僅來自期貨價格的波動性上,期貨行業內各利益主體可能存在的不規范運作將加劇風險的程度。一般而言,期貨市場中各利益主體對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都會有所認知。問題在於期貨交易涉及金額高,利益誘人。在不受制約的情況下,利益主體在成本收益的權衡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為追求收益而弱化風險管理的傾向,更為嚴重的是通過惡意違規違法來追求非法利益,從而引發更大的風險。 比如,在國內期貨市場清理整頓之前,一些期貨投機者,為追求超額利潤,承擔了遠超自身能力的風險,一旦出現巨虧或爆倉之後,為減少損失,置誠信於不顧,利用當時法律法規的疏漏,想方設法將責任推給期貨公司。還有,一些資金實力較大的投機者利用交易規則上的漏洞,鋌而走-險,聯^
❻ 怎樣理解金融期貨不是投資工具,而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
風險管理工具??呵呵,笑話,這是噱頭而已。 這些東西在金融界有個總稱,叫做金融衍生品,都是金融投機的工具。 它和其他期貨有差別嗎?本質上都沒有,它直接作用於貨幣而已,本質上沒有一點差別。 任何期貨都有做空和做多的機會,都是看雙方博弈的情況,只不過金融期貨的長期做空會對國家金融出現影響,這樣國家主動干預的情況明顯。但在一個合理區間內,國家是不會干預的,甚至可能做空。試想,2008年前股市6000多點得時候,推出期貨,國家會維護做空嗎?不會的,除非出現大崩盤。
❼ 利用期貨、期權進行市場風險管理有哪些不同
1、保證金與權利金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均要交納交易保證金,但買賣雙方都不必向對方支付費用。期權交易中,買方支付權利金,但不交納保證金。賣方收到權利金,但要交納保證金。
2、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具有合約規定的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期權交易中,買方有以合約規定的價格是否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而賣方則有被動履約的義務。一旦買方提出執行,賣方則必須以履約的方式了結其期權部位。
3、買賣雙方的盈虧結構
期貨交易中,隨著期貨價格的變化,買賣雙方都面臨著無限的盈與虧。期權交易中,買方潛在盈利是不確定的,但虧損卻是有限的,最大風險是確定的;相反,賣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潛在的虧損卻是不確定的。
4、合約數量
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只有交割月份的差異,數量固定而有限。期權交易中,期權合約不但有月份的差異,還有執行價格、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差異。不但如此,隨著期貨價格的波動,還要掛出新的執行價格的期權合約,因此期權合約的數量較多。
期權與期貨各具優點與缺點。期權的好處在於風險限制特性,但卻需要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成本,只有在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彌補權利金後才能獲利。但是,期權的出現,無論是在投資機會或是風險管理方面,都給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選擇。
5、部位了結的方式
期貨交易中,投資者可以平倉或進行實物交割的方式了結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中,投資者了結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種:平倉、執行或到期。
❽ 怎樣理解期貨交易首先是風險管理
期貨交易是加了十倍杠桿的,很容易爆倉,所以想盈利首先要風險管理,及時止損。
❾ 企業如何運用期貨工具加強風險管理
這個話題太大,一般都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業務范圍。
期貨對企業主要作用包括套期保值、定價和交割這三類。
套期保值,在付出一定成本的基礎上鎖定未來利潤,降低價格波動對企業的買賣原材料與出售貨物所帶來的風險。
定價,應用在確定買賣雙發價格時用到,如雙方約定貨物交收價格以期貨市場上某一月合約某幾天結算價的均價為最終交易價格等。
交割,應用是利用期貨市場的標准倉單來進行的活動,交易所的標准倉單在質量上有明確的標准,且有交易所背書,信用較好,另外,可以選擇的交割庫較多,降低了物流和倉儲的成本。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❿ 如何理解高風險的期貨和期權卻也是實施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期貨除了投機,還有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特點。此兩點能有效幫助機構迴避風險。而期權能有效對沖風險,且是對沖風險的工具中性價比最高的幾種。
許多金融產品,並不是為投機而生的,比如股票,就是為了股權融資,只是最後,投機屬性變成了它最明顯的屬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