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貨價格為什麼比現貨高
Ⅰ 玉米實際交易價格是和期貨市場價格一致的嗎
在價格趨漲時,玉米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在價格趨跌時,玉米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玉米期貨要負擔較多的倉儲費、保險費和利息,其價格一般比現貨價格高。
Ⅱ 什麼情況下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
期貨價格是根據市場中對該貨品未來價格走向預期上下浮動的. 也就是說,如果多數人認為玉米價格出於種種因素會在一個時期上漲,那麼玉米的該時期期貨價格就會上漲. 完全是市場"多數人"的心理因素決定的!
Ⅲ 為什麼玉米期貨價格在漲現貨就不漲那
首先來說下目前玉米期貨漲的原因
1受最近美盤玉米期貨大漲,帶動國內的多頭投機性增加。
2美盤的上漲一部分是由於受歐洲及美國炎熱乾燥的天氣擔憂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受美盤小麥期貨上漲的推動。
國內的玉米期貨具有一定的投機性,不過目前的價位已經處於歷史相對高位。
國內主力借美盤上漲拉高期貨,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續性。
1玉米遠月1101合約下個產季 目前預期是基本可以達到國內的供需平衡,沒有減產的預期,也就沒有大幅上漲的基本面。
2國家的調控政策,玉米作為一個基本的農作物,也不可能讓你瘋炒。
3期貨反映的是對價格的預期,現貨主要考慮銷售,目前現貨的利潤已經處於歷史相對高位。高位接盤的人少,也就是說即使提高價格,也是有價無市。
4 進口的壓力,國家可以利用進口來調控國內價格,也是一些炒家有所忌憚。
Ⅳ 玉米期貨和現貨的關系
玉米期貨有交割期,時間一到,就要交齊錢,現貨有的有交割期,有的沒有交割期
加283180649
Ⅳ 玉米產地收購價格怎麼和 期貨價格 差距這么大
這中間的差價到什麼地方去了?
價差大體包括倉儲,運輸費用,「時間利息」到時個很形象的稱謂
這個 白話一點怎麼講 ?
大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玉米第一級收購時,可能沒考慮到多麼深加工的渠道,收購,然後售出到澱粉,養殖什麼企業的,這是低級價值(玉米—— 澱粉,就這一層關系,澱粉是終端產品)
有的企業收購玉米之後,比如上面澱粉企業,繼續用澱粉生產其他東西,在這里澱粉成了再商品化的原料,深加工之後(澱粉製成品),利潤經產業杠桿作用大幅增加,其實時間利息就是中間這些深加工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沒有這個市場就沒有支持流通的基礎頭寸 :如果這個市場不需要澱粉製成品,澱粉就沒有市場,玉米的用途市場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自己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Ⅵ 玉米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有什麼關聯
一般而言,期貨契約到期時,期貨價格應和現貨價格相同,否則便存在無風險的套利機會。期貨契約到期日之前,期貨與現貨除受供需影響外,亦受持有成本的影響。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基本上會與影響現貨市場價格的因素相同。因此,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呈現正相關的走勢。在一個交易量與現貨市場等量齊觀的期貨市場,到底是期貨價格引導現貨價格亦或是現貨價格引導期貨價格,不同商品、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樣本,研究結果並無一致結論。因為各種商品的市場結構、法令限制不同,因此期貨市場反應現貨供需變動的機能與充分性也不相同。但一般而言,期貨市場反應資訊的速度比較快。因為現貨市場中買賣所需的資金龐大、甚至牽涉到所有權與控制權等現實因素而使得多空力量受限,無法獲得完全的反應。而這些被限制的多、空力量,在期貨市場中就能夠獲得較完全的發揮,所以說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
Ⅶ 為什麼期貨比現貨貴
你說的是基差 :基差=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一般期貨價格高於現貨
但是不絕對!
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
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分隔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因此,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前者反映著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後者反映著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待有成本的影響很大。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幾乎相等,而農產品、礦產品等的基差將縮小成僅僅反映運輸成本。
如果近期需求超級大或者大家預期遠期價格疲軟,那麼就會出現現貨高於期貨的情況
Ⅷ 為啥正常期貨價格要比現貨高一些
期貨的價格反應的是未來的價格走勢,當然跟現貨不同了.
比如說人們預計1個月以後的大米要漲價,那麼它的期貨價格要比現貨價格高
Ⅸ 為什麼玉米期貨收獲季節價格還那麼高
商品期貨的價格,面向的是國際,有三個影響價格的重要指標:產能、庫存、消耗。
而你所指的,只是當年短期的產量,而現在美國玉米的價格還接近歷史低價,影響因素或者是 產能高、庫存滿、消耗低。
國內的遠期合約連續走高,意味著市場對未來一年,預期玉米價格走勢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