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對大豆期貨市場的影響
1. 中美貿易摩擦會對美國農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中美貿易摩擦會對美國農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大豆和小麥。
2.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到底有多大
實際上,如果從經濟本身來講,影響並不是太大。如果10年前打貿易戰的話,我們當場就會趴下,我們沒有力量來打。因為10年前,我們國家發展戰略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2007年,我們對出口的依存度接近70%。
但是後來發生一件事,就是2008年的美國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實際上對中國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我們終於發現,像我們國家這么大的經濟主體,依靠出口來增長,顯然是不夠的。
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中國調整戰略,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拉動型,整整調整10年。2017年底,我們對出口的依賴度已經從70%降到了10%左右。去年我們GDP總量是82萬億,出口的貢獻是8萬億左右,這8萬億左右里邊美國貢獻了1/3。
所以,如果貿易戰打到底的話,我們對美國一分錢都不出口,對我們增長的影響為0.2-0.5的百分點,最大影響到0.5。0.5我們還承受得起,假定今年增長幅度6.5%的話,最多降到6%。
中國為什麼一再講對貿易戰我們有底氣、有信心,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戰略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動。從10年前的出口導向型已經轉向了內需拉動型。所以,特朗普老罵他們前任總統是豬,就是你們太笨了,應該10年前對中國動手,現在動已經晚了,一動手,(中國)就反擊你。
雖然貿易戰就經濟影響本身來講不是太大,但是情緒影響非常大。
(2)中美貿易摩擦對大豆期貨市場的影響擴展閱讀:
一旦美國301限制措施落地,中美貿易摩擦全面升級,雖然部分與中國競爭的美國本土生產者可能會取得一定收益,但下游企業將遭受更大損失。
例如,2018年初美國宣布對全球進口光伏產品採取為期4年的限制措施。此舉遭到美國國內許多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的強烈反對,因為安裝等下游企業作為光伏產品的需求者,利潤空間必將被嚴重擠壓。據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估計,美國相關行業將有2.3萬人因此失業。
專家稱,在此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希望以貿易保護主義振興製造業和拯救就業只是一廂情願。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亦發文指出,美國對華貿易摩擦升級將導致失業率上升2-3個百分點。
貿易戰是雙方輪番出拳的過程。「如果美國繼續使用單邊貿易保護措施,中國也必將予以強硬回擊,美國出口商會面臨更高的關稅,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者的福利會因商品價格提高直接受損。」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東艷說。
此外,美國的親密盟友也將在貿易摩擦升級中受害。例如,考慮到日韓與中國的生產合作、經貿關系日益緊密,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額貿易稅,會影響中日韓之間、美國與亞太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價值鏈和生產格局,甚至破壞亞太地區價值鏈。
3.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
4. 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場正在提升存在感嗎
日媒稱,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場正在提升存在感。兩國的產量比10年前增加5成。尤其是巴西,其產量可匹敵世界最大生產國美國。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南美產的大豆被視為替代美國產的供應來源,正成為期貨市場的交易對象。
據報道,成為大豆國際價格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市場期貨價格在中國時間3月29日晚間的盤前盤後交易中,降至1蒲式耳10.18美元。比月初下降5%。背景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措施。
其實,在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之前,就出現了顯示南美存在感的事件。2月,大豆行情在1個月時間里上漲6%。
報道稱,往年被稱為大豆的「二月小息」,經常呈現價格下跌趨勢。這是由於冬季補貼結束,同時美國農戶為了確保資金而出售手頭的穀物而容易造成的影響。
不過,今年則基本呈現單邊上漲態勢。主要是因為阿根廷的減產。此前預計產量達到5400萬噸,但有預測認為,由於生長期的乾燥氣候,將降至4700萬噸。
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即使是美國產大豆生長期之外的時期,影響南美產大豆收成的氣候也不容忽視」。美國產收獲之後的11月至第二年3月成為氣候影響行情的新的時期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報道稱,日本企業也將推動供應企業的多樣化。日本大陸稻米公司的代表茅野信行表示,「油分增加,品質也保持穩定。已開始選擇比美國產更低廉的產品」。或許有必要從擴大原料采購渠道這一角度重新思考南美大豆的增產。
5. 大豆價格上漲對物價影響大嗎
近年來,中國從美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是大豆,進口值在130-160億美元,占從美進口農產品總額的60%左右。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會對物價運行有一定影響,由於自美大豆進口減少,對物價的影響主要通過食用油、飼料、豆製品等價格來體現。不過,這一影響有限,缺乏大幅推高物價的基礎。
王昌林表示,據初步估算,假設大豆價格上漲25%,將拉升國內CPI約0.25個百分點,平攤到全年,預計CPI波動中樞將保持在2.4%的水平,仍在3%的調控目標之內。對於大家最為關心的豬肉價格,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7月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全年豬價將總體處於下降通道,呈低位震盪走勢。
6.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7. 中美貿易戰給期貨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從以往歷史經驗來看,中美經貿戰開打的主要方式或領域可能集中在下述四個方面:
首先,中美鋼鐵貿易摩擦恐難以避免。緊隨其後的產業可能會是乘用車輪胎、光伏產業等中美貿易摩擦較為集中的產業。再次,謹防美國單方面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最後,排斥中國企業的投資和產業保護主義傾向將越來越嚴重
8. 中美貿易摩擦產生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若演變升級,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和全球貿易發展的最大障礙。中美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和出口國,兩者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5836億美元,增長達233倍,體量之大,是全球貿易格局中的重量級影響因素。加上二者在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知識產權保護、網路安全等諸多領域都有很大分歧,一旦經貿壓艙石動搖,很可能將中美關系帶入冷戰模式,在長時間內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復甦進程的最大障礙,中美雙方均會受損。於中國而言,貿易摩擦的加劇將降低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從而降低中國總體貿易順差規模。而凈出口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負轉正,是2017年中國經濟觸底反彈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貿易順差顯著萎縮,並與投資增速下行、金融監管趨嚴三者相互疊加的話,2018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不容樂觀。
9. 中美貿易摩擦對證券市場價格的影響
一般中美貿易對證券市場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通常大家都是根據目前的形式來選擇進行判斷的或者直接用自己的經驗來把價格安裝理想的售賣就可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