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開放節奏加快
A. 怎麼做才能從期貨市場盈利需要具備什麼
B. 如何把握好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節奏,逐步增強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定價
關於市場影響力,對指定商品的交易量占該商品市場總交易量的比重越大者影響力自然就越大。換言之: 錢(貨)越多者影響力越大。
定價權問題比較復雜,簡單來說除市場參與者的市場交易量會影響定價能力外,還和市場競爭狀態有很大關系,比如在完全競爭市場買方(掌握下游需求方)在定價方面占優勢,在寡頭市場賣方(掌握上游資源方)在定價方面佔有優勢。獲得大宗商品定價權的最基本方法是,在期貨市場資金充裕的前提下認清市場競爭狀態,相應的向現貨市場的供端或需端進行資本滲透,透過產業鏈掌握強勢資源,從而通過期貨和現貨互相呼應,獲取議價優勢。
關於我國定價權方面的思考:
掌握大宗商品定價權者可以通過對市場進行有利於自己的價格激勵從而可能獲得高額的資產收益和資源紅利,因此每一個實體都希望能夠掌握自己所經營商品的市場定價權。在競爭定價權的過程中,國力和供需兩端的資源優勢這些硬體是必要非充分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其貿易模式、社會關系成本、社會激勵制度、政策對個體利益的保護 等很多軟體往往起到重要作用,而這些軟條件往往是由於國家體制決定的(1. 比如稀土問題上我國定價權的喪失,很大程度上歸結於政策和貿易商之間,貿易商和貿易商之間的三者利益未能達成統一,形成博弈上的囚徒困境。 2.雖然我們在價值觀上鼓勵勤勞致富,但是社會激勵制度卻鼓勵投機。比如很多工廠主甚至賣廠炒房追求高收益和低風險,比如近年的金融類專業的報考人數節節攀升就如當年的計算機和通訊專業,比如很多人盲目炒股期待超預期回報,比如創業板的高發行價讓很多老闆把包裝公司上市圈錢而非把企業做好當成終極目標,比如股指期貨的門檻...一套健康公允的市場制度都尚待改善,保證紅色資本安全收益的優先順序尚凌駕於民生之上,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從何談起)。以目前我們的軟體狀態,基本上無法穩定有效獲取定價權,而我們的體制問題是很多人心知肚明但即使是最高層也無力改變的。所以預計現狀在短期內(5-10年)不會有明顯改觀。這個問題在此不展開。
一孔之見難免有失偏頗,望對樓主的問題能稍有幫助。
C. 為什麼期貨市場中的貿易商和現貨商有一些很容易變成死多頭,不是...
因為他們一般做多的話就是已經在未來約定了交貨日期,這時候為了防止在未來貨物漲價而帶來的損失貿易商和現貨商會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價格真的上漲那麼雖然這筆貿易交易虧損了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盈利了彌補了一部分損失,如果在未來貨物跌價,那麼這個比貿易交易中就賺到的錢就可以彌補在期貨市場里虧的錢。
D. 當前期貨市場里跳動幅度最快的有哪些品種
近期:
波動率大的:鐵礦、甲醇、PTA、瀝青、澱粉、橡膠
成交量前十:聚丙烯、白糖、鐵礦、塑料、豆粕、甲醇、PTA、螺紋鋼、棕櫚、玉米
傳統波動大的品種:橡膠、白銀、白糖、菜粕
E. 期貨市場中我們該怎麼規避風險怎麼擴大盈利
在期貨市場中規避風險,擴大盈利,我想這是每個期民的終極追求。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行情只可參考,不可被行情牽著鼻子走。每天學習各種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纏論,均線。研究如何做到一筆不虧。賺錢拿不住,虧損扛單。導致10幾次獲利,被一次虧錢全部吃掉,更甚者還搭上自己的本金,在甚者爆倉。
如果你現在還停留在預測分析猜行情階段交易,那麼我建議你撤出期貨市場。
分析師是不具備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能力的。交易和分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可惜市場上的散戶學習的都是分析行情,這就是最可悲的了。
長期持續穩定獲利非常簡單。難的是獲利的單子能不能拿的住。1萬每年收益25%,43下來年復利增長就是一個億,關鍵一點首先我們就是要長期持續穩定獲利。
2.切記頻繁交易,要學會耐心等待:頻繁的交易,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不要盼望你能在高拋低吸的短線交易中獲勝,更不要靠直覺來炒期貨,恐懼是虧損的最直接原因。想要獲利,可以參考這個方法:耐心等個機會,一把砸進去,不止贏止損,長線持有,讓利潤去奔跑或暴倉。例如今年的蘋果行情。
3. 千萬不要滿倉,一定要給自己補倉的機會,不然將後悔莫及。
4. 不要經常使用,只在看準期貨行情的時候來一把。
F. 怎麼在期貨市場持續獲利
期貨市場的風險是非常巨大的,要想持續獲利得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G. 聽說國內期貨市場要關閉了,是真的嗎
你聽錯了 是國內現貨市場要關閉了。
H. 萬億水平成交下,震盪仍是當下市場主節奏
一、財經新聞精選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來源:新華社
李克強: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產能規模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能源高質量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近年來,中國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調整優化能源、產業結構,狠抓節能減排,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前不久,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中國正式上線。
來源:中國政府網
證監會就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關基礎制度安排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證監會嚴格遵循《證券法》《公司法》規定,尊重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以精選層各項制度為基礎,起草形成了《北京證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同步修訂了《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上述規章初步構建了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融資、持續監管、交易所治理等基礎制度體系。
來源:證監會網站
證監會周末發聲: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近年來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助力我國資本市場形成更為良好的生態。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市場,上市公司接近4500家,商品期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市場前列,吸引越來越多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積極參與。方星海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來源:全景財經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加快補齊金融科技監管短板
9月4日,在2021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指出,加快補齊金融科技監管短板,將所有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納入審慎監管框架。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防火牆。
來源:界面新聞
美國8月失業率下降但非農新增就業遠不及預期
美國勞工部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5.2%,但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人數僅為23.5萬,遠不及預期。數據顯示,美國8月失業率延續下降趨勢,但仍較去年2月份新冠疫情暴發前高1.7個百分點。具體來看,美國8月失業人數降至840萬。失業時間超過27周的長期失業人數環比下降24.6萬至320萬,較去年2月份高210萬。因疫情原因無法外出尋找工作的人數為150萬,環比微降,顯示美國疫情形勢再度嚴峻對就業市場復甦造成影響。
來源:新華社
市場點評:萬億水平成交下,震盪仍是當下市場主節奏
周五兩市大盤指數震盪調整,市場總成交金額較前一交易日放大。具體來看,滬指收盤下跌0.43%,收報3581.73點;深成指下跌0.68%,收報14179.86點;創業板下跌1.17%,收報3102.14點。
盤面上看,風能概念股、電力股和創投概念股表現活躍,漲幅居前,而上游資源股則表現相對較弱。指數沖高回落,但成交量仍維持萬億以上,預計市場短期仍以震盪為主。
操作上,建議繼續高拋低吸,不追漲題材類個股和圍繞機構扎堆的賽道布局。建議關注有補漲預期的風電概念股、位置較低的軍工股、券商股以及中報向好的個股。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宏觀視點:央行:維護股市、債市、匯市平穩運行 嚴密防範外部風險沖擊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對2020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報告指出:展望未來,在繼續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保持宏觀金融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大力支持普惠小微、鄉村振興、製造業、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發展,加強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著力降低信用風險,維護股市、債市、匯市平穩運行,嚴密防範外部風險沖擊。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推動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深化金融機構改革,促其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繼續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
來源:證券時報網
點評:報告指出,著力降低信用風險,維護股市、債市、匯市平穩運行,嚴密防範外部風險沖擊。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推動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這意味著宏觀金融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將繼續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將是現階段的主旋律。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國防軍工行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1%,「十四五」成長持續
2021年上半年117家核心業務涉及軍工領域的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374億元,同比增長20.57%,增速在一級行業(SW) 中排名23/28;實現歸母凈利潤79億元,同比增長50.57%,增速在一級行業 (SW)中排名15/28。從行業自身來看,21H1收入、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增長,利潤增速要遠超過收入增速。
來源:光大證券研報
點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顯著提升,國防建設及武器裝備需與國際地位相匹配,而從目前數據來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這為國內軍工行業提供了成長機遇。在國防建設需求的牽引下,在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下,軍工行業仍能保持高景氣度,持續高速發展。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顯盈科技申購代碼301067,申購價格47.58元
中蘭環保申購代碼300 854,申購價格9.96元
卓錦股份申購代碼787701,申購價格7.48元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二、市場熱點聚焦
三、新股申購提示
四、重點個股推薦
I. 國際期貨市場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簡單,明確)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過程。 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誕生;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期貨品種出現。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所誕生在英國倫敦,1876年成立;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市場帶巨大的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的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