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國利用期貨市場購買糧食
❶ 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開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為復雜,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場供求預期變化的遠期合約交易價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迴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使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順利地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期貨交易就產生了。
最初的期貨交易源於16世紀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場得到了發展。直到19世紀,仍是日本獨有,後來漸漸被全世界效仿。
1848年美國芝加哥的82位商人為了降低糧食交易風險,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正式開始。1865 年,CBOT 推出了標准化合約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1882 年,CBOT 開始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 1925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司( BOTCC )成立,同時規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進入結算公司結算。至此,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開始形成。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為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個中心,南北戰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對面討價還價進行交易。這樣,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在收獲季節農場主都運糧到芝加哥,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暴跌,使農場主常常連運費都收不回來,而到了第二年春天穀物匱乏,加工商和消費者難以買到穀物,價格飛漲。實踐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以防止價格的暴漲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儲運設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穀物,等到穀物濕度達到規定標准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當地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穀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著巨大的穀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系,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同樣也面臨著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的交割時的遠期價格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的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商的買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的買家,為他們的穀物討個好價。一些非穀物商認為有利可圖,就先買進遠期合約,到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買遠期合約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的收入,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還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和現貨中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准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標准期貨合約。合約標准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准化。標准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通過對沖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製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的市場流動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標准化的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總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
隨著期貨交易的發展,結算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起初採用的結算方法是環形結演算法,但這種結算方法既繁瑣又困難。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和現代期貨市場的誕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從1848 年到 20 世紀 70 年代,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主要是商品期貨,他們可以分為以小麥、玉米、大豆等為代表的農產品期貨;以銅、鋁、錫、銀等為代表的金屬期貨和以原油、汽油、丙烷等為代表的能源期貨三大類型。
上世紀 70 年代,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數、外匯等金融期貨相繼推出,而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於 1982 年 10 月 1 日 在 CBOT 的上市,又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情況
我國的期貨市場發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方案研究和初步實施階段(1988-1990年)
1990年10月,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啟動。
第二個時期:迅猛發展階段(1990-1993年)
到 1993 年下半年,全國期貨交易所達 50 多家,期貨經紀機構近千家,期貨市場出現了盲目發展的跡象。
第三個時期:治理整頓時期(1993-1998)
1993年11 月,國務院發出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199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轉國務院證券委《關於堅決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若干意見的請示》,開始對期貨交易所進行全面審核,到1998年,14 家交易所重組調整為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三家;35個期貨交易品種調減為12個;兼營機構退出了期貨經紀代理業,原有的294家期貨經紀公司縮減為180家左右。
1999年9月,一個條例、四個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構建了期貨市場規范發展的監管框架。這樣,在經過幾年較大力度的結構調整和規范整頓,以《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四個管理辦法為主的期貨市場規劃框架基本確立,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交易所三層次的市場監管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期貨市場主體行為逐步規范,期貨交易所的市場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不斷增強,期貨投資者越來越成熟和理智,整個市場的規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清理整頓過程中,我國期貨市場交易量有了比較大的下滑,但是從2000年開始,期貨市場逐步走出低谷。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已經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銅期貨交易中心,2003年的成交量達到11166.29萬噸, 10年內增長了50多倍。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貨品種的交易量在2003年達到了2818.80萬噸,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豆期貨交易中心,成交量僅次於美國的CBOT 。
2004 年1月31日 ,國家發布了《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對期貨市場的政策也由規范整頓向穩步發展轉變。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紛紛參股期貨公司,使期貨行業獲得新的資金流入。大米、股指期貨等新品種也即將推出。在我國加入WTO 、融入國際經濟大家庭之際,作為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期貨市場將對中國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其無可替代的作用。
❷ 中國期貨是從幾幾年開始盛行的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引入期貨交易機制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廣東萬通期貨公司成立 93年2月28日大商所成立 98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並 99年12月開業 2006年9月8日中金所成立 2018年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運營 以上為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
❸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❹ 首先在期貨市場上從人家手裡借貸賣出一批糧食,等到糧食價格崩盤之後,再買進糧歸還,能解釋一下不
10元一斤的時候,借來10斤糧食賣出,得100元。
崩盤跌倒50元一斤的時候,買回10斤花費50元。
歸還10斤糧食,自己毛利50元(沒計入借糧食的利息和交易成本)
❺ 70年代為什麼中國缺糧還要出口糧食到韓國
朝鮮窮是不爭的事實,老百姓吃不飽是不爭的事實。在網上查,根據朝鮮官方自己公布的數字,其糧食產量從1974年的年產700萬t至1980年提高到950萬t。80年代,朝鮮僅公布了三年糧食產量數字,即1982年950萬t,1984、1988年各1000萬t,後來就再沒有公布了。但據國外刊物公開發表的數字看,90年代頭幾年,朝鮮的糧食已大幅度減產,約為660萬t。1995年,朝鮮糧食產量銳減至350萬t。其後,由於1995、1996連續二年夏季暴雨形成洪水、1997年乾旱災害,朝鮮的糧食產量跌入低谷,分別約為1996年250萬t、1997年270萬t和1998年390萬t。1999年朝鮮的糧食產量為1994年以來的最好收成,約422萬t,這個數字比官方公布的朝鮮最低糧食需要量518萬t仍缺口96萬t。
後來,朝鮮90年代以來糧食生產停滯不前,連續幾年糧食大幅減產並因自然災害使糧食供求狀況惡化而陷入嚴重的糧食危機。2000年至現在,朝鮮糧食缺口預計每年120萬--150萬t,朝鮮糧食短缺問題短時期內難以解決。1996年5月,中國與朝鮮在北京簽定了加強對朝鮮援助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根據該協定,中國從簽署協定時起的5年內,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t糧食。實際上,中國通過邊境以易貨的方式,一直到現在每年向朝鮮提供的糧食總共在100萬t以上。
❻ 求中國近十年的糧食產量和儲備及中國近十年關於農業生產的重要科技發展·最好加上中國人能否養活自己看法
迄今入世10年,中國農業及其糧食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又如何衡量和評價這些變化?
回答上述問題不太容易。如果簡單比較入世前後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水平,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同一時期,中國發生了許多影響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變化,如取消農業稅、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等措施,以及加強對農田改變用途的控制等等。
實施上述政策的時間與加入世貿組織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區間。因此,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農民收入的總量度,都不能用來評價加入WTO的結果。
但單純從進出口的角度看,仍有變化值得關注。
如加入世貿組織帶來農產品進出口同時大幅度增加,表明對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結構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應當是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讓中國有可能根據世界市場需求改變生產結構,進而從世界市場上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隨著入世後與全球經濟聯系的深入,有關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以及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一直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專訪了南京農業大學鍾甫寧教授。鍾甫寧1982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是改革開放後中國首批農業經濟學畢業生,並於1989年獲得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農業經濟系博士學位。由於同時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並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擔任顧問,他無疑是回答中國農業在加入WTO之後變動關系的最佳人選。
入世考驗中國制定農業政策的能力
《21世紀》:從最直接的影響看,入世後對中國的農業以及糧食生產都產生了哪些變化和影響?
鍾甫寧:加入世貿組織後,最直接的影響是貿易結構和數量,所以比較合適的評價標准應當是入世前後農產品貿易的變化趨勢有無變化。
然而,農產品貿易的范圍包括哪些種類的商品仍然完全難以統一:僅僅包括初級農牧產品(原料),還是也包括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製成品?林木產品及其製成品是否包括在內?不同的統計口徑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僅從國家統計數據表明,加入世貿組織前7年(1994-2001)期間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從265億美元增加到347億美元,同期農產品進口總額從162億美元增加到287億美元,順差從103億美元減少到60億美元;加入世貿組織後8年(2001-2009)期間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從347億美元增加到873億美元,同期農產品進口總額從287億美元增加到837億美元,順差減少到36億美元。
這一組數據的對比表明,入世後中國農產品進出口的增加均十分顯著,而順差的減少並不明顯,至少其減少的速度沒有明顯變化。
《21世紀》:對中國來說,哪些變化是直接有益的?
鍾甫寧:從農產品貿易結構變化看,植物產品(主要是大豆、油菜籽)和動植物油脂的進口大幅度增長,木漿和紙製品的進口增長也很明顯;出口增長最快的是食品和皮革製品,木製品和紡織品(服裝)也有所增長。
這一變化完全符合國情,即增加土地和水資源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同時增加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與此同時,從初級產品向加工產品的轉移不僅有利於更充分地利用勞動力,也有利於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乃至於有利於產業的升級換代。
當然,沒有入世也可能發生同樣的貿易結構變化;但是,入世前後變化速度的顯著差異多少能說明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結構的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總體利益的提高不代表各部分的利益都增加。大量進口初級產品說明世界市場初級農產品的價格低於國內市場,因而對初級農產品的生產必然造成一定的沖擊,短時間內壓低涉及農產品的價格、減少該產品生產者的收入。
但是,農產品加工製成品出口的增長有利於擴大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因而有利於勞動力轉移並通過非農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受沖擊初級產品的生產可能會減少,一部分土地、水和其他資源可能找到更有利的利用方式,生產其它有利可圖的產品。因此,農產品貿易結構的改變一方面增加了結構調整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結構調整的機會;短期的沖擊可能帶來長期的收益。合理的政策應當幫助農民調整生產和就業結構,而不是簡單保護現有生產。
此外,加入世貿組織、進一步融入世界市場的另一個重大影響是價格的變動。農業生產受自然界的影響很大,而需求及其增長則相對穩定,因而產量的變動必然帶來價格的波動,即使完全封閉的國內市場也無法避免因產量變化而導致的價格波動。
融入世界市場以後農產品價格的變化不僅受本國生產波動影響,還要受主要進出口國生產波動的影響。如果國內外生產的波動方向相同,國外的波動幅度更大,本國的價格波動就可能因融入國際市場而加劇;相反,如果國內外生產波動方向相反,或者國外波動幅度較小,加入國際市場反而可以減少國內市場的價格波動幅度。
《21世紀》:你認為其中是否存在不利方面?
鍾甫寧:如果說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對縮小價格波動幅度有什麼不利影響,那就是政府短期內限制價格波動的能力受到重大挑戰,不那麼容易採取限價措施。
但是,無論限價措施的本意如何,其長期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即限價可能導致更長時期的供不應求,很難說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哪種情況更好。採用補貼的方式維持低價只不過是把消費者的負擔轉嫁給納稅人而已,它不可能消除生產波動的後果,只是改變了生產波動的受害人,同時增加了大量的行政成本,也可能產生尋租的機會。
因此,加入世貿組織的一個重大影響是政府和大眾都應當轉變思維方式,接受市場經濟必須接受價格波動,價格波動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也是市場調節供求的方式,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應當盡量減少對市場機制的干擾。比如,基本食品價格上漲時限價不如對低收入者給予收入補貼。單純限價可能加劇、延長供不應求的狀況,相比於所有人通過價格補貼獲得補償,收入補貼可以針對特定弱勢群體,降低行政成本,也減少對市場的干預。
「如果全球資源可以為我所用,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呢?」
《21世紀》:入世與中國的糧食市場開放,這兩者的關系如何理解?
鍾甫寧:上世紀70年代中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了一個糧食安全的定義,大意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能買得到也買得起維持積極生活和經濟活動所必需的足夠的食物。
這一概念被廣泛接受,同時也進一步完善,加入了營養和品質安全方面的內容。無論如何,它關注的重點是消費者獲得充分食品的可能性是否有保障,至於這些食品的產地是本地、本國還是異國他鄉並不重要。
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人民福祉的角度看,如果目的是保障糧食安全而不是像日本那樣保證糧食生產者的收入,是否需要開放糧食市場不僅取決於中國能否生產滿足全國人民需要的足夠食物,而且取決於生產足夠食物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和其它代價。
如果中國不僅能夠生產出足夠的食物,而且生產成本(價格)低於世界市場價格,無論是否開放糧食市場結果都一樣,中國不僅不會進口糧食,相反,可能還會出口剩餘部分。
但是,如果中國無法生產出足夠的糧食,那麼,進口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我們願意回到通過發放糧票、油票和肉票等等來嚴格限制消費的年代。或者,中國雖然能夠生產足夠的糧食,但是,增加的成本可能很高,例如像日本那樣高出世界市場價4-5倍甚至更多,我們是否願意為糧食及相關食品的消費支付如此高昂的價格?或者繳納同樣甚至更多的稅收以便經過政府補貼的轉移渠道維持低價?
同時還得意識到,增加糧食生產必然要爭奪本來用於其他商品生產的資源,其他商品的供應量也會減少,價格也會上升,生活水平和收入增長速度都將相應下降。
我們必須認清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水平的40%,人均淡水擁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28%。如果缺乏某種資源,就應當通過貿易,用自己富裕資源所生產的產品交換自己稀缺資源所生產的產品。土地和淡水是中國的稀缺資源,就應當用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交換土地和水資源密集型產品,包括糧食和其它一些農產品。否則,其代價必然是降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降低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增長速度。
我們曾經很自豪地宣稱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實際大概是10%)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從為世界作貢獻的角度、為全球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缺糧人口做貢獻的角度,我們確實可以引以為豪;但是,經濟上的代價和犧牲很大,過度使用邊際土地和大量使用農葯化肥更加劇了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難度。如果有世界市場、全球資源可以利用,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呢?
《21世紀》:入世後,中國糧食安全的話題一直被高度關注,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鍾甫寧:由於資源與人口的矛盾,非常有必要全面探討糧食安全的概念和相關政策。
首先,不能把糧食安全的概念簡單定義為一定比例的糧食自給率,更不能把糧食自給率當作一種政治口號甚至類似宗教信條一樣的東西,而應當把它和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目標放在一起通盤考慮。
如果把糧食自給率當做科學研究的對象,就應當全面考察實現的條件和手段:需要多少土地、淡水、化肥農葯和機械投入等等,必須考慮這些要素的可獲性和經濟成本。糧食禁運是主張保證糧食自給率的最重要理由;但是,中國能源的外貿依存度更高,發生糧食禁運的時候是否同時也會面臨能源禁運?中國是否還能生產出必要數量的化肥農葯(即使不用考慮農業機械)?
其次,應當承認糧食安全是一個高度重要的概念,盡管不能機械地規定為一定比例的自給率,因而仍然需要討論如何加強食物供應的安全,包括數量和價格。
比較科學的做法是盡可能優化進口食物的種類和來源地。無論從政治還是心理因素考慮,如果需要大量進口食物,應當按照先油料、再飼料,最後口糧的順序;而這一順序恰好與我國農業生產的比較優勢相符合:過去十多年有了的進口大幅度增長(其中也包括蛋白質飼料),近兩年飼料的進口開始增加,而口糧依然保持高度自給。因此,進口食物種類的問題無需特別關注。
為了提高糧食安全的保障程度,進口來源地應當盡量多元化。這一點在現實中也已經得到較好體現,比如大豆的進口總量中來自於美國和南美的差不多各佔一半。進口來源地多元化的方針應當和農業國際合作的努力相結合。今後增加農業特別是糧食產量的最大潛力在南美、非洲和中亞。而這些地方擴大生產的潛力依賴於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和農業生產技術的合作。如果我們通過對外合作的方式提高了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產潛力,就提高了全球的糧食供應,當然也提高了我國的糧食可獲性和糧食安全保障程度。
未來需降低農業部門資源和勞動力的比例
《21世紀》:WTO正將全球經濟體之間的聯系推向深入,中國農業下一步應該如何發展?
鍾甫寧:盡管多哈回合久拖不決,世界經濟一體化仍然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由於土地和淡水資源的約束,中國永遠不可能成為農產品大量、全面出口的國家。盡管以日本、歐盟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對中國農產品進口設立的重重障礙,也不能確定多哈回合能否實質性減少技術性壁壘,由於資源約束,總體上對中國農業發展影響不大。
中國農業不可能靠出口拉動,外部壁壘可能在特定時期影響特定產品的生產,但生產者有可能調整生產,轉而以國內為目標市場。同樣,由於資源約束,進口大量佔用土地和水資源的農產品也是必然的結果,嚴格限制農產品進口不僅損人,更害自己。
因此,今後將繼續保持過去的趨勢:不斷增加加工食品和紡織品等等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同時增加土地和水資源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中國的農業繼續向高附加值產品的方向調整結構。
通常說中國的農業是弱勢產業,中國農民是弱勢群體,需要保護、需要政府支持。但是農業生產報酬低、農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不在於農業產業本身,而在於農業部門資源和勞動力的比例。目前我國農業部門生產的GDP佔全國總量11%-12%,而農業部門就業的勞動力接近全國總量的50%,這就是說,農民人均生產的GDP僅僅相當於全國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左右。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GDP的比重還將繼續下降;如果農業部門的就業比重不能相應下降,農民收入低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財政轉移不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前面已經提到,日本大米的價格大約是世界市場價格的4-5倍。我們還應當知道的是,作為一個整體日本農民從農業生產中獲得的凈收入小於日本政府的農業補貼和支出總額。也就是說,日本農業實際上是一個凈產值為負值的漏洞產業:日本政府把納稅人的錢轉移給農民或用於農業部門以後,經過生產過程,日本農民拿到手的錢不僅沒增加,反而減少了。
我們顯然不希望出現同樣的結果,何況我們根本無力實行同樣的補貼。日本農民只佔全國人口的5%,要95%的人補貼5%的人也許可以做到,(中國的情況是)要50%的人補貼另外50%的人就無法做到了。
《21世紀》:就目前中國農業的發展看,你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鍾甫寧:農產品的定價權話題。
有觀點認為,應通過所謂產業重組形成大集團來對抗外資企業,取得農產品的定價權、保障產業安全等,其中一個重要的案例是食用油加工業已經由幾家大型外資企業掌握了定價權,直接影響產業安全。
我們可以發現,大連期貨市場的大豆價格與芝加哥期貨市場基本同步,這是我國農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最接軌的例子。這通常被認為期貨市場最接近完全競爭的狀態,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人指出)懷疑那幾家外資公司壟斷了芝加哥期貨市場價格,由於中糧公司和其他許多買主都參與芝加哥期貨市場和大連期貨市場的交易,我們更沒有理由懷疑外資公司壟斷了大豆的到岸價格。
通常的指責是外資公司壟斷了加工後產品的價格。那麼,它是提高還是降低了食用油批發零售端的價格?由於原料到岸價格相同,如果他們的產品價格高於國內企業將失去市場,國內企業應當沒什麼可抱怨的;如果低於國內企業,是外資企業效率高、加工成本低,還是不正當競爭的手段、虧本擴大市場份額?前者對消費者有利,我們有理由不理睬國內企業,後者則應當通過法律手段解決,而不是利用民族情緒呼籲非市場干預。
我們可以看看其他行業的例子。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在國內實現了高度集中,充分享有定價權;可惜,他們無法影響紐約和倫敦期貨市場的石油價格,僅僅靠壟斷國內價格牟利。電信和移動通訊的例子也大同小異(發改委剛剛發起反壟斷調查)。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食品行業出現類似中石油、中石化或電信、移動通訊這類企業嗎?
❼ 建國以來最大的期貨市場操縱案
期貨市場風險回顧之一「上海粳米事件」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上海「粳米事件」回顧
粳米期貨交易因具備發達的現貨基礎、市場流通量大而一度表現十分活躍, 在早期的糧食期貨市場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上海「粳米事件」發生後,監 管部門暫停了粳米期貨交易。時至今日,眾多業內人士在談到恢復與開發大品種 期貨交易時總要提到粳米。因此,對上海「粳米事件」作一個全面回顧與總結是很有必要的。
一、事件起因與經過
粳米期貨交易從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
10月底被暫停交易,價格出現過三次明顯上漲:第一次,199 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現貨價大幅上漲的帶動下,粳米期貨從1400元/噸上升至1660元/噸;第二次, 1994年春節前後,受國家大幅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的影響,期價從1 900 元/噸漲到2200元/噸; 第三次,1994年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澇北旱自然災害預期減產的心理作用下,期貨價格從2050元/噸上揚到2300元/ 噸。
到了7月初,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貨交易出現多空對峙局面。空方認為:國家正在進行宏觀調控,加強對糧食的管理,平抑糧價政策的出台將導致米價下跌;多方則認為:進入夏季以來,國內糧食主產區出現旱澇災害,將會出現糧食短缺局面,而且當時上海粳米現貨價已達2 000元/噸,與期貨價非常接近。雙方互不相讓,持倉量急劇放大。隨即,空方被套,上糧所粳米價格穩步上行形成了多逼空格局。
7月5日,交易所作出技術性停市之決定,並出台限制頭寸措施。
7月13日,上海糧交所出台了《關於解決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貨交易
有關問題的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召開會員大會,要求多空雙方在7 月14日前將現有持倉量各減少l/3;上述會員減少持倉後,不得再增加該部位持倉量;對新客戶暫不允許做粳米期貨交易;12月粳米貼水由1 5%降至l1%;交易所要加強內部管理等。
隨即,多空雙方大幅減倉,價格明顯回落,9412合約和9503合約分別從2250元/噸、2280元/噸跌至最低的2180 元/噸和2208元/噸。
誰知,進入8月,受南北災情較重及上海糧交所對粳米期價最高限價規定較高的影
響,多方再度發動攻勢,收復失地後仍強勁上漲,9 503合約從最低位上升了100元/噸之多,9月初已達到2400元/噸左右。
9月3日,國家計委等主管部門聯合在京召開會議,布置穩定糧食市場、平抑糧油價格的工作。
9月6日,國務院領導在全國加強糧價管理工作會議上,強調抑制通貨膨脹是當前工作重點。受政策面的影響,上海粳米期價應聲回落,價格連續四天跌至停板,成交出現最低紀錄。
9月13日上午開盤前,上海糧交所發布公告,規定粳米合約漲跌停板額縮小至10元,並取消最高限價。受此利多刺激,在隨後幾個交易日中粳米期價連續以1 0元漲停板之升幅上沖。這時,市場上傳言政府將暫停粳米期貨交易。於是,該品種持倉量逐日減少,交投日趨清淡,但價格攀升依舊。
到10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券委《關於暫停粳米、菜籽油期貨交易和進一步加強期貨市場管理的請示》。傳言得到證實,粳米交易以9 412合約成交5990手、2541元/噸價格收盤後歸於沉寂。
❽ 關於糧食收購方面的案例
貿易企業利用早秈稻期貨案例分析 早秈稻貿易企業作為早秈稻產業鏈上的中間環節,一邊連接市場,一邊連接農戶,既承受著稻穀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又面臨著資金運轉不暢的困境,可謂「本大利小,危機並存」!早秈稻期貨的上市,將為早秈稻貿易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提供更多的選擇,一方面,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為貿易訂單提供價格參考,另一方面,利用期貨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迴避貿易環節中的價格波動風險。本文重點論述早秈稻貿易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如何針對不同風險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推薦閱讀 ·《孫子兵法》期貨道
·多空的訣竅和忌諱 國內大豆利好數據虛高 國儲拍賣再遭冷遇 豆市等待指引 市場供應寬松 棉價逐步回落 成品油價當調未調再遭質疑 國儲580萬噸玉米定向銷售 鋼價繼續下跌空間有限 [國內期貨行情][持倉分析系統] 一、早秈稻貿易企業的現狀和面臨的經營困難1.早秈稻貿易企業的經營模式隨著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推進以及糧食收購市場完全放開,早秈稻貿易企業在整個稻穀產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早秈稻經營活動中的一支生力軍。它們一邊連接市場,一邊連接廣大農戶,是糧食收購、存儲和貿易加工環節中重要的參與力量。早秈稻貿易企業的構成也從以前單一的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企業轉變為國有為主、民營為輔、個體積極參與的多種類型並存發展的格局。早秈稻貿易企業的一般經營模式為:現貨市場(采購)—貿易企業(存儲)—現貨加工企業或者消費者(銷售)。2.早秈稻貿易企業面臨的風險和實際需求早秈稻作為重要的糧食商品,既關繫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又和廣大農民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早秈稻價格既受自身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又極大地受制於國家相關糧食政策的約束。早秈稻收購市場也因此出現了「國家最低價收購」、國儲拍賣和輪出「順價銷售」。在價格彈性與政策空間的相互影響中,早秈稻貿易企業賺取的利潤空間相對有限,而承受的市場波動風險則較為明顯。收購環節:2004年國家開始實行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糧食收購市場完全放開,收購主體多元化,早秈稻收購市場競爭加劇,呈現出中儲糧、地方儲備、經營加工企業和個體糧商等多家收購的競爭局面,部分地區出現了搶購糧源的情況。在這個環節,如果出現貨源緊張、收購時間短的情況,貿易商將面臨收購量不足、收購成本提高的風險。存儲環節:稻穀在存儲過程中對倉庫條件的要求比較高(如占庫容量大、通風條件好、運輸方便等),而長期存儲還會造成一些損耗和霉變,所以存儲環節既佔用了大量資金,又存在潛在的額外損失。銷售環節:如果需求疲軟或者國儲大量拍賣和輪出,高價收購的早秈稻將面臨跌價和銷售不暢的風險。貿易機會:正常年份,由於早秈稻收購周期短,導致貿易周期相應較短(3—5個月),大部分貿易商在其他時間缺少商機,大量資金閑置。因此,需要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遠期貿易,延長貿易周期。二、早秈稻貿易企業利用期貨管理風險的案例分析1.利用早秈稻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制定貿易計劃由於期貨價格綜合反映市場的預期,期貨市場形成的價格具有權威性和前瞻性。利用期貨價格走勢能夠指導貿易計劃,安排相應資金。如果早秈稻期貨價格是上漲趨勢,貿易商就可以正常地購銷,中間跌價風險小,因此有必要盡早籌措收購資金,加大收購量,積極聯系買家。同理,如果期貨價格表現疲軟甚至下跌,貿易商就需要盡可能地與買方簽署好供貨合同,約定相對有利的銷售價格,在現貨采購環節根據合同量采購,降低大量采購帶來的價格下跌風險。2.在收購量難以提高的情況下實現「虛擬采購」在上文中提到,由於市場收購主體增多、收購競爭激烈,稻穀在某些年份會出現貨源緊張的情況,導致短期內收購價格大幅上漲,同時競相搶購也使貿易商很難采購到足夠貨源,這時合理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5月份某早秈稻貿易企業與南方某大米加工廠簽署了在9月份以1950元/噸價格為其供貨1萬噸的合同。該貿易企業在簽署合同後根據現貨市場情況和期貨價格走勢綜合分析,判斷當年7月份早秈稻上市後價格有大幅上漲的可能,若以1950元/噸供貨,在扣除收購成本及相關費用後,利潤有限甚至虧損。因此,該企業總經理做出決策,在9月合約上以2030元/噸的價格買進1萬噸早秈稻,這時現貨價格為1840元/噸。到了8月份,早秈稻大量上市,貨源緊張,收購競爭激烈導致現貨收購成本達到0.97元/斤,摺合1940元/噸,這時,企業一邊在現貨市場以0.97元/斤的平均價格采購以滿足給大米加工廠的供貨,一邊在期貨合約上以平均2130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1萬噸。套期保值效果如下:本案例較好地說明:預期價格上漲情況下,貿易商通過買入套期保值投資策略可以有效鎖定采購成本,滿足購銷合同的需要,實現理想貿易利潤。3.在價格趨跌時通過賣出套保管理庫存,提高資金效率對許多大型經營性糧食購銷企業來說,如果庫存過高,一方面需要付出高額存儲成本,另一方面會大量佔用資金,影響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因此,通過適當賣出套期保值與現貨交割相結合,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困難。某早秈稻主產區縣糧食購銷企業與南方大型米粉廠簽署了在來年3月份以1950元/噸價格供貨2萬噸的銷售合同,該企業預計未來現貨價格平穩或者有下跌的風險,決定對庫存進行保值,其在期貨上以2050元/噸價格賣出9月合約2萬噸並進行現貨交割。在未來有兩種方式補回合同約定的現貨:一種是在來年3月份合同履行之前,隨行就市、以現貨價格買進現貨履約,另一種是在價格平穩或者下跌的情況下,買進來年3月份合約交割提貨交付米粉廠。在以上案例中,現貨價格小幅下跌,我們對來年3月份合約的庫存進行保值,現貨節省成本=10萬元×1+20萬元×1=30萬元;倉儲節省費用=135萬元×0.2×1+165萬元×0.2×1=60萬元(不考慮期貨交割成本,期貨交割後,節省倉儲費用,按照每天0.2元/噸·天計算)。資金利息=2050元/噸×2×4.86%×150/365(按照半年期貸款利率4.86%計算,節省天數為150天)=81.89萬元。整個過程中累計節省費用、成本171.89萬元,摺合節省成本85.95元/噸,相對價值2000元/噸的現貨,回報高達4.3%。第二種賣出近期交割,買進遠期交割提貨的情況一般是在近期價格較遠期價格高,而且市場穩中趨升時才會採用,否則通過現貨補庫是最理想的選擇。4.現貨銷售不暢,通過賣出套保迴避下跌風險某購銷企業有現貨收購成本為1850元/噸的早秈稻1萬噸,但行情不好,銷售遲遲簽不了合同,由於擔心市場價格下跌,於是在11月合約上以2050元/噸價格賣出套期保值1萬噸。到了10月份,現貨價格跌至1820元/噸,期貨價格同步跌至2000元/噸,該企業賣出現貨,買進期貨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