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開放的機遇與挑戰
『壹』 隨著金融市場開放,中國金融產業發展面臨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從國內發展看,我國具備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一是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邁上新台階,今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有望突破4000美元,正在由中低收入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邁進。二是國內市場加快成長,巨大的消費潛力可以轉化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三是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我國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將增強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四是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可以創造出基礎設施和住宅等巨大的投資需求以及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城鎮居民而形成的巨大消費需求。五是深化改革的潛力巨大。改革可以改善資源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將成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強勁動力。
總體看來,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並且已經從金融危機中復甦,具備了進一步改革和轉型的基礎。從特定意義上說,一些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例如消費貢獻降低、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儲蓄率過高等,也同樣可以通過改革來促使其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這個過程其實也正是結構調整的過程。
『貳』 中國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
機遇:
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挑戰:
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弱勢產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不加快改革的步伐,這些產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叄』 銀行介入商品與期貨市場 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1.品種相關:套保品種與現貨品種盡量保持一致,若無法達到一致,也要盡可能選取相關品種,避免基差風險。
2.期限匹配:套保交易應盡量貼合企業采購、加工和銷售流程,以生產流程確定衍生交易期限,幫助企業管理跨期經營風險。
3.規模相當:套保交易的規模取決於企業的策略選擇,但總體而言,不應脫離實際現貨的生產經營規模過遠。如規模過小,則套保效果甚微;如規模過大,甚至大幅超過現貨規模,反而放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是對價格的過度投機。
4.方向相反:只有套保方向與現貨方向相反,才能對沖價格波動風險,否則只是對價格的單向投機,會放大風險。
5.結構簡單:將各種基礎衍生工具的交易要素進行略微調整,即可組合成不同結構產品。越復雜的產品,在特定情況下可能獲得的收益會更大,但同時伴隨的可能是更加極端地放大風險。結構簡單,是在盡可能滿足規避風險需求的同時,放棄一些對極端值的追求,目的是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
對於我國大型商業銀行而言,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強化制度、流程、客戶准入、交易對手等風險管控能力,吸引專才,建立價格模型成為能報出價格的做市商,是保障該項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一是持續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大宗商品具有基礎性、國際化等特點,影響廣泛,價格牽動國際民生,研究價值高;同時兼具實物屬性和金融屬性,影響因素錯綜復雜,且不同的商品類別涉及的相關行業都有其不同特點,因此商品研究專業化要求較高。總體而言,從貴金屬到能源、基本金屬、農產品,依次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越強,基本面影響越弱。要做好商品與期貨業務,就必須加強宏觀研究,持續跟蹤宏觀政策和經濟、金融相關數據;還必須深入品種研究,累積行業知識,在提升服務能力的同時,加強對行業的風險把控;二是風險管控能力。衍生品由於保證金交易方式,本身即存在杠桿效應。如果加上復雜的交易結構,可能某一環節違約,會連鎖反應而產生大的、難以處理的系統性風險。所以銀行必須建立一整套業務操作風險管理流程,將風險控制嵌入業務發展的每一個環節,知道你的客戶合規檢查、按金比例、止損設置等。金融危機後,巴塞爾委員會對銀行發展衍生產品作出了相應的考慮。目前國內的衍生品參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資本約束是核心,客戶准入方面需要參與者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此外,在以代客交易為主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中,管理好交易對手風險是防止系統風險的重要環節;三是成為做市商並探索利潤中心模式。衍生品存續期間的風險管控問題有其特殊性。建議借鑒國際先進做法,引進專業性人才,以現代技術方式建立價格模型,從保證金、資本金、抵押品、風險敞口的計量等難題攻克方面入手,逐步建立更適應交易需求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能夠報出風險加權計量後的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價格並成為做市商。另外,培養人才、提升激勵約束的有效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型企業往往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合作夥伴,簡單的套期保值已很難滿足大型企業需求,它們需要的是一系列配合企業經營戰略的專業化服務。這類企業在進入期貨市場之前,會建立一整套運作體系,不僅會設立期貨管理部門,還會制定運作流程、建立風控體系等,這就需要為之服務的金融機構整合資源,前台、中台、後台相互配合,提供有效的系統解決方案。由於衍生品的損益與估值時點及價格有密切關系,建議在提高估值技術、獨立性和市場化比較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以業績為導向的考核激勵和約束制度,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採取延遲發放等方式,按績付薪,保持薪酬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商品與期貨業務都是國際市場衍生品的創新密集區和前沿領域。伴隨著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的各類市場參與主體對風險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由於大宗商品交易兼具實物交易屬性和金融交易屬性,大型銀行憑借研究、信息、人才、技術、資本等優勢,積極拓展商品業務,提供與市場價格波動相關的風險管理服務,這不僅符合中國經濟轉型、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也是服務客戶需求、實現銀行轉型的一個落腳點。
『肆』 舉例說明服務業對外開放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服務業對外開放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成真比。 據有關資料顯示,國際服務貿易正以超過貨物貿易發展的速度高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1994年簽訂《服務貿易總協定》以來,服務貿易的發展勢頭更為強勁。1997年服務貿易總額比上年增長7.1%,達1.35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20.2%。服務貿易已打破多年來貨物貿易在國際貿易領域內一統天下的局面,日益成為國際貿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知識的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和社會分工的深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服務貿易不僅日益重要而且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並將很快成為主流。據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預計,2010年世界服務貿易佔全球貨物貿易的比重將可達50%,接近5萬億美元。我國加入WTO以後,在外來壓力和內在動力的推動下,業已開放的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勢必擴大開放。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高速發展
國際服務貿易能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它代表了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首先是經濟服務化潮流。所謂經濟服務化,從宏觀上講,是指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部門;從微觀上講,是指工農業生產過程中服務的投入或者說軟體的投入比重加大。從70年代起,世界高收入國家服務業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即已達到60%,以美國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社會完成工業化進程而步入後工業時代也即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取代工業成為產業結構的重心,一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成為該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其次是經濟知識化潮流,即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經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是製造業與服務業混合的經濟。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知識產品從以物質產品為主轉向以精神產品為主,而在人們的消費中,非物質的精神消費的比重也將日益增加。這意味著在知識經濟時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高,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其三是經濟全球化潮流。當今世界,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促進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的迅速發展,進而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形成。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又反過來進一步帶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在經濟服務化的發展趨勢下,服務業的比重上升,國際貿易中服務貿易的比重上升也就成為了必然。
此外,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和《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簽訂加強了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運行,WTO確立的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多邊貿易體制,為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正常運行提供了組織上和機制上的保障,極大推動了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在WTO體制下,《服務貿易和協定》的任何參加方都應向提供服務的另一簽約方開放本國市場,WTO成員的服務市場必須是開放競爭的。1997年,世貿組織各成員國經過艱苦談判終於相繼達成了《全球基礎電信協議》、《信息技術協議》和《金融服務貿易協議》。這些屬於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協議的達成將進一步加快服務貿易在全球的自由化進程。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及開放現狀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不容樂觀,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總體發展水平落後。首先,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與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極不相稱。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1994年,我國貿易出口額為121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1位,而同期的服務出口額僅為92億美元,位居第22位。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差距甚遠,遠未同步發展。其次,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不相適應。按1987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我國GDP佔世界比重從1990年的2.3%升至1994年的3.2%。而1994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只佔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1%,兩者差距甚大。再從對外貿易結構來看,1985年,世界主要工業國服務貿易占整個貿易的比重,英國為49.7%,美國為40.1%,法國為37.9%,前西德為20.65,日本為20.6%,而我國到1988年,這個比重才為12.3%,1994年還下降為9.5%。
第二,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當前世界發展的潮流。我國服務出口以旅遊、勞務出口、遠洋運輸等勞動密集型服務項目為主,較具國際競爭力的也是此類貿易方式,而當今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主流是金融、保險、咨詢、郵電、專業服務等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服務項目。在此類服務項目上,我國處於落後狀態,缺乏國際競爭力。
第三,在服務貿易市場廣度上,國際上通行的服務項目約有150種,而我國僅有40餘種,還有很多服務項目在我國是一塊空白,有待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市場逐步開放,並初具規模。從《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的四種交易方式來分析,主要方式有下述幾種。
1.越境交付方式。我國只承諾了這種交付方式在增值電信業中開放。我國郵電企業從1982年開始利用外資,迄今為止,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和日本電氣公司滿足了中國53%的通訊設備要求。
2.境外消費。隨著近年來國內公民和法人出國商業考察、洽談、留學和旅遊活動的增加,我國消費者到境外獲取國外服務的數量呈上升勢頭。而除了特殊情況外,我國政府對此也沒有大的限制。
3.商業存在。這是我國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主要形式。20世紀80年代起,外商就對我國服務業(主要是旅遊飯店、餐飲、融資租賃、銀行等)開始投資。進入90年代,許多長期封閉的「禁區」開始解凍,允許外商的商業以存在的方式進入我國服務市場的部門領域不斷擴大,包括商業零售、旅遊、金融、保險、航運、房地產、進出口商檢、國際貨運代理、水運和公路運輸、船務、醫療保健、會計、信息咨詢等。在商業零售領域,國家允許商業零售業進行引進外資的試點,允許外商在中國境內投資建立獨資、合資、合作的生產加工類企業按照合同批準的銷售比例,在中國市場自行銷售或委託中國國內銷售機構代銷其企業產品。允許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11個省市各開辦兩家中外合資、合作經營的商業零售企業。允許在北京、上海各開辦兩家中外合資、合作連鎖企業。允許外國公司通過特許經營形式吸收中國國內的零售企業作為加盟店,進行銷售活動。在旅遊業方面,國家允許外商投資興建旅遊區,在旅遊度假區開辦旅行社、外匯商店、出租公司。在金融、保險方面,外資銀行於1991年3月起進駐上海。在專業服務市場方面,1993年有3家海外律師事務所獲准在上海設立機構。在房地產市場方面,外商投資成片土地開發,由沿海向內地進軍,並開始進入房地產業。在利用外資開發石油方面,1993年我國繼黃海、渤海、南海開放後,又開放了東海地區的石油開發,從而使整個海岸線全面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開放領域已放寬,形成了涵蓋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倉儲、建築、房地產、衛生、信息咨詢等十幾個部門對外開放的格局。
4.自然人移動。我國對外來勞務沒有通過法律形式予以限制,但事實上,建國以來我國只允許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力度的增大,外來勞務急劇增加,外國服務者以自然人形式進入我國市場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
隨著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其他服務部門的開放也在所難免,這就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開放的問題分析
作為一個服務業水平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過去十幾年裡,我國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和開放進程是比較快、也是比較有成效的。但是,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發展水平仍然落後,與發達國家乃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差距甚遠,西方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服務業發展水平遠遠高於我國。市場的開放,外國強勢服務企業進入我國服務市場,在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也會對我國服務市場造成不小的沖擊,從而帶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
1.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可能帶來一系列沖擊
首先,由於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與國際先進服務業發展水平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必將對國內服務業產生巨大的沖擊,導致一系列不利於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後果,具體表現在:第一,幼稚產業發展舉步維艱。我國服務業的許多部門,尤其是新興服務部門,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而這些新興服務部門又往往是發達國家的強項。市場開放後,外國服務及服務提供者必須進入並佔領這些領域的市場,從而使我國的這些幼稚產業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發展更加困難。第二,傳統服務部門企業的競爭環境可能惡化,導致過高的淘汰率。開放後給予外商投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將使本已處於改制困境中的國企雪上加霜。第三,外資服務企業的進入,還可能導致國內本已稀缺的服務業人才的流失。外國先進服務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後,勢必吸引大批國內人才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搶走了國內企業人才資源,不利於國內企業的長遠發展。
其次,可能對我國的國際收支結構產生不利影響。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後,服務出口與進口都將有所增長,但由於我國服務業的落後,進口的增長可能將高於出口的增長,從而造成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額的增加,進而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外匯收支的失衡,惡化我國的金融狀況。
最後,服務貿易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可能使我國的經濟主權受到損害。
2.我國缺乏健全、有效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來規范管理進一步開放後的服務貿易市場,使之有序化。
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的管理和綜合協調主要是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負責,其職能主要是:參加國際多邊談判,歸口管理我國引進外資、國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以及審批我國部分服務業企業在境外投資等等。這種管理模式曾一度促進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但已不適應當前服務業發展的要求,更無力承擔進一步開放後,對我國服務貿易市場進行規劃、管理,使之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良性發展的重任。現有管理體制的局限主要表現在:管理職能分散,導致了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全國沒有設立統一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宏觀管理部門和協調部門,導致管理體制不順,管理上責任不明,多頭、交叉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方面使管理混亂,既有職能重疊、難以實行職權的地帶,又有無人管轄的中間地帶,另一方面又易於形成部門保護主義,造成行業壟斷,不利於市場體系的發育成長,更不利於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極為不利。
3.相關立法工作有待加強
近年來年國先後頒布了一些服務貿易領域的重要法律法規,如《商業銀行法》、《保險法》、《海商法》、《廣告法》、《民用航空法》等等,但立法現狀與服務貿易的廣泛內涵和逐步開放的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存在著諸多不足,表現在:第一,服務業相關立法數量少,未形成體系,有不少領域甚至還沒有基本法律,處於立法的空白狀態。第二,已有的立法中,存在著指導原則、立法精神、內容及技巧與國際規范有差距甚至相悖,法規內容陳舊,條文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和問題,有待改進。第三,立法層次低,法規沖突嚴重。現有的法規大部分是職能部門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相互之間存在空隙和矛盾,嚴重影響法律的權威性和執行力度。服務業立法的落後,使國內服務市場的發展缺乏法律的保護,也造成服務出口摩擦的難以解決。
四、對策分析
首先,要大力發展我國服務業,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縮短與發達國家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差距,在服務貿易中掌握主動權。可以採取如下措施:1.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和貿易,加強第三產業的政策研究和制訂工作,有步驟有重點地發展服務業各部門。2.針對我國服務業立法薄弱的問題,大力開展服務業立法工作。增強服務業管理的透明度,最好能盡快制定一部關於服務業的一般性法律,以統一協調服務業各部門法規。3.加快服務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鼓勵服務企業聯合。推進服務業企業股份化改造、改組及集團化。增強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4.加快服務人員的培養,優化服務質量,培養人才也留住人才。5.改革對服務業的宏觀管理制度,變行政干預為採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進行調控,建議按國際慣例逐步建立起民間性質的行業協會組織,以統一協調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改變目前我國服務業各自為政的局面。
其次,建立健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對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實施有效的宏觀管理、統一政策、協調一致對外,保證我國服務貿易的順利發展。1.確定服務業進出口政策的歸口管理和綜合協調部門,根據我國《對外貿易法》規定,由國務院授權,外經貿部成立國際貿易服務的歸口管理和綜合協調部門,其管理范疇應確定為對行業眾多、門類繁多的服務業領域規劃發展戰略,制定或參與制定服務貿易法律法規,對外協調與其他國家的關系並落實《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有關條款。2.建立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管理和協調機制,理順中央與地方及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各級管理部門職責明確,分工明確。服務業各有關行業行政管理部門主要側重於:統計和掌握國內服務貿易量的基本數據和服務貿易的市場狀況;外經貿部的職責則是:按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和達成的國際協議,對開放的服務貿易市場進行監督管理,提出關稅減讓和關稅保護的行業方案,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優勢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等。
第三,根據GATS的有關規定,調整我國服務貿易相關政策
1.調整我國原有的一些保護性政策,比如,根據GATS的要求,金融市場要在貨幣借貸、各種票據及有價證券的買賣等業務方面對外國資本實行開放。2.國民待遇原則下,我國服務市場對外國服務和服務提供者不得有任何「歧視性」待遇。因此,我國必須制訂的扶持鼓勵本國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以增強本國服務企業的競爭力。3.利用「發展中國家更多的參與」條款,制訂鼓勵拓寬海外服務的政策。
第四,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立法工作
根據GATS的基本原則,結合我國服務業的實際制定出服務業各部門法規,並在此基礎上制定統一的服務貿易法律,特別注意充分利用GATS中的例外條款,從立法上對我國服務業給予應有的保護。
第五,我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決定了我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不能一步到位,而只能分層次逐步開放。
首先,要清理整頓現有開放領域,掌握全國的對外開放全局。在此基礎上,堅持以我為主,分層次,逐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形成梯度開放局面,減小服務貿易開放帶來的沖擊。
其次,在各部門開放程度的層次安排上,根據各部門發展狀況及其發展特性,把開放層次分為禁止開放部門、有限制開放部門和鼓勵開放部門。具體而言,對於威脅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如出版、視聽服務)和國內禁止經營的有損國人健康的服務行業,不承擔對外開放的義務,禁止開放。對於金融、保險、電信、信息咨詢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確有需要,國內市場化程度較低,我國自給能力又嚴重不足的部門,要嚴格限制開放程度和步驟並強化開放後的監控和管理。再次,在地區開放層次安排上,可以從沿海到內地梯度進行開放。沿海地區開放力度可稍大一些,一些服務部門的開放可先在沿海地區試點,若成功,再向內地擴展。
綜上所述,在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一浪高過一流的潮流中,我國基礎薄弱的服務貿易如何迎頭趕上,在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的盛宴中分一杯羹,是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也是我國外貿發展必然面對的問題。筆者通過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現狀、成因、問題及對策的思考、探討,旨在說明開放是必然的,開放也是要講究策略的,唯有開放,也唯有有策略地開放我國的服務貿易市場,我國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才能真正迅速而健康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TD></TR>
『伍』 機遇與挑戰
西部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以可再生的水能資源最為豐富,它是能量大、淹沒少,無污染,可再生的優質動力資源,但又面臨道路艱險,氣候惡劣,生活條件困難。更主要的是面對高陡邊坡穩定,高地應力,崩滑沖洪堆積的深厚覆蓋層,以及地表地下的有害氣體等挑戰性難題。在西部開發中,突顯在工程建設中認識利用自然,順應自然,加固自然條件,進行監測的一套科學原理,並在建設中獲卓有成效的業績。「5·12」大地震所造成的災變現象,對過去的工作成果與理論認識作了一次很好的檢驗。自然現象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任何人都可以依據事實特點總結出相似的規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終標准,已是公認的科學規范,也是維護科學真理的道德標准。大地震災變現象,給人以量化的敏感,亦啟迪去思辨內在規律。2005年李政道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講,21世紀,面臨暗能、暗物質之謎。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的第一大成果,美宇宙探測信息確認,宇宙由23%的暗物質,73%的暗能量,4%的普通物質組成。現又在太陽系中發現黑洞,宇宙中存有暗能,與人類朝夕相關聯的地球,是否存在未掌握的能呢?「5·12」大地震所展示的大地瘡傷,用反應力應變理念,可從復雜的現象中,提挈其內在的必然規律。在人類經濟建設中對自然穩定平衡狀態的破壞、卸荷對邊坡岩體引起的回彈鬆弛,匿動力造成岩體力學的衰變和對高坡的松動,在強大的波子力作用下,形成山體的崩垮與滑移,這些現象形似廣泛,但非普遍而具選擇性規律。這給反應力應變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機遇。
『陸』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體現在哪裡回答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體現在很多方面,當代中國正在迅速的發展,各方面都有能力
『柒』 你認為目前中國證券市場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
持續低迷後的崛起就是中國股市的機遇!
股市是反映國民經濟狀況的一個窗口,股市的興衰反過來也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好壞與快慢。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國民經濟的發展決定著股市的發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一些因素都將對股市及股市中存在著的各種股票發生顯著作用。對這些作用,股票投資者和分析者必須做到瞭然於胸,不然,他們就沒法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因此,分析宏觀經濟面對股市的影響,其意義十分重大。
在影響股價變動的市場因素中,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動,或稱景氣的變動,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對企業營運及股價的影響極大,是股市的大行情。因此經濟周期與股價的關聯性是投資者不能忽視的。
經濟周期包括衰退、危機、復甦和繁榮四個階段,一般說來,在經濟衰退時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到危機時期,股價跌至最低點;而經濟復甦開始時,股價又會逐步上升;到繁榮時,股價則上漲至最高點。這種變動的具體原因是,當經濟開始衰退之後,企業的產品滯銷,利潤相應減少,促使企業減少產量,從而導致股息、紅利也隨之不斷減少,持股的股東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紛紛拋售,使股票價格下跌。當經濟衰退已經達到經濟危機時,整個經濟生活處於癱瘓狀況,大量的企業倒閉,股票持有者由於對形勢持悲觀態度而紛紛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使整個股市價格大跌,市場處於蕭條和混亂之中。經濟周期經過最低谷之後又出現緩慢復甦的勢頭,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商品開始有一定的銷售量,企業又能開始給股東分發一些股息紅利,股東慢慢覺得持股有利可圖,於是紛紛購買,使股價緩緩回升;當經濟由復甦達到繁榮階段時,企業的商品生產能力與產量大增,商品銷售狀況良好,企業開始大量盈利,股息、紅利相應增多,股票價格上漲至最高點。
應當看到,經濟周期影響股價變動,但兩者的變動周期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的情況是,不管在經濟周期的哪一階段,股價變動總是比實際的經濟周期變動要領先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價已開始下跌,而在復甦之前,股價已經回升;經濟周期未步入高峰階段時,股價已經見頂;經濟仍處於衰退期間,股市已開始從谷底回升。這是因為股市股價的漲落包含著投資者對經濟走勢變動的預期和投資者的心理反應等因素。
『捌』 中國的開放的大門將會越開越大 中國企業和青年將會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中國企業和青年會面臨很大的競爭,同時也會有更多的機遇
『玖』 中國電信市場的開放,將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浪科技訊 7月7日-8日,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2005年會在北京召開,這也是本年度中國電信業級別最高的一次高管會議,新浪科技對會議進行全程的獨家現場直播。
以下為中國聯通副總裁佟吉祿講話全文。
各位來賓,下午好!
非常感謝會議的組織者給我們這樣一個發言的機會,我發言的題目是《適應電信市場環境變化,推進公司發展模式轉型》。
一、對我國電信市場環境的幾點認識
中國電信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引入新技術,創新新業務,趕超世界電信發展的潮流,經過二十幾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跨越,已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電信大國。
1、整個電信業已由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成長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之一,充分發揮了先導性和基礎性的作用
改革開放初期,電信業發展嚴重滯後於國民經濟發展需要,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經過大規模投資建設,網路容量和規模急劇增加,我國電信業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在經濟全球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電信業作為構建信息化社會的生力軍要繼續擔負起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同時,作為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產業,其發展也要符合經濟規律,在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適度超前。據有關資料表明:諶�蚍段�冢�胛夜鶪DP水平相當的國家中,我國的電話普及率名列前茅;同時,電話普及率與我國相當的國家中,我國的GDP水平又處於較低的行列中。而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話普及率又有較大差距。這一方面說明我國電信業發展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其發展又取決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電信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與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電話普及率的進一步提高需要在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來實現。因此,如何擺正電信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位置,使其既能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又不盲目超前,是我們必須研究的課題。
2、電信市場中的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總體上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由短缺引發的高速發展轉向穩定發展階段
截至2004年,我國局用交換機和移動通信交換機容量已分別突破4億門,長途光纜長度達到59.4萬公里,移動和固定電話用戶分別達到3.4和3.1億戶,分別是十年前的10.8倍和214倍。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4.9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25.9部/百人。整體通信能力已滿足目前用戶對通信服務的需求。因此,如何協調好網路建設的規模和有效用戶的增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3、用戶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用戶對通信的需求呈現多元化,但以話音和簡訊為主的基本通信需求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過程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消費者對通信服務內容和質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單純的語音通信已不能滿足其需求。從固定通信領域延伸至移動通信,從基礎語音服務發展到增值服務,從單一、被動的服務提升到個性化、差異化的主動服務,雖然通信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最主要的收入仍來自語音和簡訊等基本業務。因此,對寬頻和3G新業務的發展還需一個市場培育的。
4、競爭格局初步形成,但惡性競爭並未得到根本抑制,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競爭環境有待實現
隨著電信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多領域、多運營商的初步競爭格局,促進了電信業的發展。但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格局仍未形成,電信企業間的競爭實力有較大差距,新興企業發展仍需政策支持。法律環境、監管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競爭主體需要進一步嚴格自律,依法經營,防止惡性競爭。
5、電信業量收背離、收效不匹配的現象更加突出
我國電信業經過高速發展,已進入成熟期。隨著電信普及率的不斷提升,用戶數量和業務消費量日益增加,但新增用戶消費能力的低端化趨勢明顯。同時,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電信資費的不斷下降,電信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增長不匹配的問題更加突出。如何實現量收匹配,既是企業再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保持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綜上所述,在市場環境發生一系列變化的情況下,再簡單依靠投資、成本拉動和降低資費拓展市場份額已難以為繼。客觀上要求我們從投資驅動型和資費拉動型向創新和服務驅動型轉變,從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式經營模式轉變。
二、關於中國聯通發展模式轉型的戰略思考
在新的發展時期,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今天,中國聯通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公司提出今年的發展思路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理性、務實、積極的發展策略,堅持市場導向,加快有效發展;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加強基礎管理,提高執行能力。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的轉變,迅速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追求有效發展
在投資戰略上採取更加理性和務實的策略,正確處理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堅持數量與質量、規模與效益相結合。本著效益優先,充分挖潛的原則,優先安排投資效益好、回報率高的建設項目,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優化投資方向,著力提高投資效率。在用戶發展方面,遵循以效益為中心,成本與效益相匹配的原則,發展有效的用戶,增加有效的收入,防止片面追求用戶數量和用資源拼市場份額的做法。今年在嚴格控制資本性投資的同時,我們從市場需求出發,以提高對現有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在CDMA和GSM的市場定位上,根據用戶需求實現兩網在高、中、低端全面發展。為解決CDMA手機價格偏高,供應量不足的問題,採取定製方式,降低手機終端價格,給用戶更多的品種選擇。在G、C兩網運營過程中,堅持統一決策,協調發展的方針,繼續保持了兩網的有效發展。2005年以來,GSM業務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CDMA業務仍較快發展。實踐證明,通過努力我們可以達到GSM業務穩中有增,CDMA業務快速發展的目標。從全球范圍看,進入3G的原2G運營商最終都會面臨運營兩網的問題,我公司現有的G、C兩網在技術上的不同具有互補優勢,特別是向3G過渡的過程中,優勢將更為明顯。
2、堅持業務和服務創新,提升公司品牌
業務創新不僅投入的成本低,而且是運營商穩定ARPU 、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穩定用戶,降低離網率的有效途徑。中國聯通依託CDMA 1X和數據固定UNINET綜合業務平台的技術優勢,努力將其轉化為業務優勢和市場優勢。比如,在移動業務方面不斷開發1x增值業務,根據用戶消費習慣,加強業務平台整合,推出了彩e、互動視界、神奇寶典、掌中寬頻、視訊新干線等業務。在固定數據通信領域,積極發展「寶視通」和基於寬頻的通信類增值業務,發揮綜合業務優勢,推動各項業務的穩定發展。服務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不斷改進服務內容、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市場的環境變化,需要我們從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手段上全面創新,把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置於企業各項工作的中心環節,建立和完善以方便客戶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管理流程。高度重視客戶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要,不斷推出適合市場需求的新業務。同時需要更加重視客戶的意見和要求。2005年,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已推出四項服務承諾:話費誤差、雙倍返還;簡訊差錯,先行賠付;堅決制止消費陷阱(杜絕單方面為用戶開通收費業務);服務協議公平誠信(服務協議中取締各類不公平條款);電話卡余額,妥善處理。中國聯通嚴格按照上述承諾予以管理和兌現,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加強基礎管理建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苦練內功、向管理要效益,是推動公司發展模式轉型的重要舉措。結合公司實際,圍繞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經營風險,優化管理流程,加強了內控制度建設。建立了以現金流管理為主線,以全面預算管理為基礎,以有效的內控制度為保證,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的財務管理體制。推行省對地市分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的派駐制,完善審計派出制,保證公司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的高效統一。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固化流程,優化結構,實現對信息資源的實時採集。及時了解市場變化,增強應變能力,為生產經營提供現代化的管理支撐保障。
4、加強競合,有序競爭,共同繁榮電信市場
我們提倡各兄弟企業,在堅持「不損害用戶利益,不影響有效競爭,不泄露企業核心機密」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合作領域、合作方式,形成市場風險分擔機制,共同降低經營風險。我們倡導各運營企業,以市場原則共享網路資源,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網路資源利用率,促進多贏局面的形成。我們建議各兄弟單位,借鑒有關行業和國際同行的成功經驗,加強交流,互通信息,有效抑制惡意欠費行為。我們希望各運營企業,共同維護正常的價格體系,避免惡性價格戰,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我們願意與合作夥伴,加強在新技術、新標准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共同推進技術進步。特別是在參與新技術標准和規則制定等方面,加強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
5、充分發揮核心紐帶作用,加強產業鏈建設,實現共同發展
現代企業間的競爭,已經由單個企業的競爭,逐步演變為產業鏈各環節共同體整體實力的競爭。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僅表現其自身的優勢,而且要求與之相關的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也同樣建立競爭優勢。電信運營商是產業鏈的紐帶,一方面需要引導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同時,也需要產業鏈各環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分享市場繁榮所帶來的成果。在與設備製造商的合作中,轉變單純的買方和賣方的關系,從用戶需求出發,共同研究和開發市場需求,強化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為加強與各終端製造商的合作,今年,我們成立了終端管理中心,積極介入CDMA終端開發,加大集中統一管理力度,充分發揮運營商在產業鏈中的紐帶作用。公司與CP/SP成立中國聯通Uni戰略合作夥伴聯盟,與產業鏈中各環節共同推動移動增值業務的發展。我們真誠地希望與中國聯通合作的各方一如既往地共同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加深合作關系,共創多贏局面。
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聯通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信息產業部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與兄弟企業及產業聯盟共同營造和諧多贏的電信市場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我國電信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拾』 中國為了兌現加入WTO的承諾,正在逐步開放金融市場,那麼以後中國銀行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這得從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力、國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及新資本協議方面進行研究。總體來說,大體可概括為:機遇——1、國內銀行遠遠高出外國銀行的儲貸比,使國內銀行有實力開展更多高收益業務;2、股份化與新資本協議的實施極大地提升了國內銀行業的管理水平,有利於國內銀行業走出去;3、人民幣升值壓力促使資本自由化由區域向更大范圍展開,國內銀行匯兌及更多表外業務將極大增長;等;風險——1、國際化處於起步階段,對外埠市場的管理存在風險;2、國內銀行業一直從事逆周期經營,對國際市場主流的順周期經營的管控存在風險;3、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對國內銀行業是一個過程,走出去面臨品牌缺失風險;4、國別及國際各種不可控力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