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黃金期貨市場的發展
A. 黃金期貨行情走勢受哪些因素影響
1、供需因素。黃金除了貨幣之外也是一種商品,供需關系的變化能夠不斷的影響著商品價格的變動,例如供應量增加,商品價格就會相應下降,需求量增加,商品價格也會得到提升,任何商品只要是在交易市場中都會受到這樣因素的作用,
2、美元匯率。美元與黃金的關系極其緊密,在國際市場中黃金也都是以美元為單位進行報價的,但是二者呈現的是一種負相關趨勢,即如果美元指數上升黃金價格就會相應下降,這是因為美元他走高代表著當前的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人們也都比較看好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前景,反而就代表著市場經濟前景發展低迷,在恐慌心理的作用下人們會將大量的資金投入黃金市場,從而促進黃金價格的走高。
3、通貨膨脹。經濟的發展都是有一定規律的,不可能出現一直高速發展的狀況,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就會有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現象發生,對此投資者也不要一貫以悲傷的眼光來看待,具體情況應該具體分析。只有在短期內的物價大幅上漲才會引起人們的真正恐慌,黃金期貨的價格也才有可能出現明顯的上漲。
4、股市行情。股市是與當前的經濟發展相掛鉤的,根據以往的發展規律,如果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高,股市也會因此而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人們會更願意將大筆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去,而如果股市萎靡不振,這就說明經濟發展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問題,更多的人也會傾向於將資金流入黃金市場。
B. 黃金投資的前景怎麼樣
黃金投資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l00多年的歷史,交易體系完善、投資環境成熟。倫敦的現貨黃金市場、美國的黃金期貨市場,還有歐洲其他地方的黃金市場,已組成全世界24小時不間斷的黃金投資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黃金市場正在走向世界。短短兒年來,中國黃金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如今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投資者對黃金投資的熱情出現了逆轉,黃金市場中的實物金條和商業銀行的賬戶金(紙黃金)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並且交易活躍。
C. 全球有哪些黃金期貨市場
全球黃金市場主要分布在歐、亞、北美三個區域。歐洲以倫敦、蘇黎士黃金市場為代表;北美主要以紐約、芝加哥為代表;亞洲主要以日本東京、中國香港為代表。
1、美國黃金市場
美國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投資增值獲利發展起來的。美國黃金市場經過了一系列合並整合,如今以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以下簡稱CME)集團下屬的COMEX交易所為主。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成立於1898年,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和第二大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
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目前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1974 年12 月31日,COMEX 市場上開始進行黃金交易。1994年8 月3日,NYMEX 和COMEX 正式合並。合並後的名稱仍為紐約商品交易所,而原先的COMEX 則作為分部。合並後的交易所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所。2007年和2008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分別收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以下簡稱CBOT)和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COMEX),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且多元化的交易所集團。根據CME集團的界定,它的黃金期貨交易歸下屬的COMEX交易所負責。COMEX目前交易的品種有黃金期貨、迷你期貨、微型期貨、以及期權和基金。COMEX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100金衡制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1美元/金衡制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成色金。迷你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50金衡制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25美元/金衡制盎司。微型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10金衡制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25美元/金衡制盎司。COMEX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全球金價的走向,實際黃金實物的交收占很少的比例。參與COMEX黃金買賣以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的買賣對金市產生極大的交易動力;龐大的交易量吸引了眾多投機者加入,整個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有很高的市場流動性。
2、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巴克萊、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法國興業銀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中國香港的交易。但德意志銀行宣布在2014年5月退出定盤價機制後,有著117年歷史之久的倫敦白銀定盤價於2014年8月終結。2015年3月20日,有倫敦黃金定盤價被LBMA黃金價格取代,新定價機制仍然每天兩次定價(倫敦當地時間10:30和15:00),但與之前少數銀行通過電話定價方法不同,這是一個電子和可交易的拍賣過程,獨立管理,買賣集合競價並實時發布,參與者數量可以盡可能地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是金銀基準價知識產權的所有者,黃金基準定價由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ICE Benchmark Administration(IBA)提供定價管理,白銀基準定價則由芝加哥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Inc)和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Corp)共同管理。
倫敦黃金市場的交易制度比較特別。狹義地說,倫敦黃金市場主要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簡稱LBMA),該市場不是以交易所形式存在,而是OTC市場。LBMA充當的角色是其會員與交易對手的協調者,其主要職責是作為時常與規則制定者之間的橋梁,通過其職員及委員會的工作,確保倫敦始終能夠滿足全球金銀市場革新的需求。
LBMA的運作方式是通過無形方式——會員的業務網路來完成,市場監管主要以自律為主。LBMA的會員主要有兩類:作市商和普通會員。作市商均為知名投行,如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高盛國際、瑞銀、摩根大通等。LBMA黃金的最小交易量為1金衡制盎司,標准金成色為99.5%。
3、蘇黎士黃金市場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二戰後發展起來的世界黃金市場。由於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者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於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與借貸中心。蘇黎士黃金市場在世界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蘇黎世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和瑞士信貸銀行負責結算結賬。這兩大銀行不僅可為客戶代行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兩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提供優良安全的保險櫃和黃金賬戶。蘇黎士黃金總庫(Zurich Gold Pool)建立在瑞士兩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蘇黎士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一價格為蘇黎士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的波動無漲停板限制。蘇黎士金市的金條規格與倫敦金市相同,可方便參與者同時利用倫敦市場,增加流通性,其交易為99.5%的成色金,交割地點為蘇黎士的黃金庫或其他指定保管庫。
4、東京黃金市場
日本黃金交易所成立於1981年4月。1982年開設期貨。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一黃金期貨市場,為日本的黃金業者提供了一個具有透明度和有效率的交易平台。之後在1984與東京橡膠交易所等合並為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於2013年2月更名為東京商品交易所。]。1991年4月,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將黃金市場原有的日本傳統的定盤交易方式改為與世界主要市場一樣的自動盤交易,同時引進電子屏幕交易系統,該系統完全實現了電子操作,遠程式控制制。交易所又在配備全新系統的基礎上,採用全電子化連續交易技術。2004年,黃金期權獲准上市,日本的黃金期貨市場更加活躍。據統計,2004年國外投資者在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所佔份額為12.50%,在黃金這個品種上國外投資者所佔比重為13.67%。在24小時的黃金交易市場中,東京市場成為倫敦、紐約交易時間外的亞洲時段的重要交易市場。日本市場與歐美市場的不同之處在於,歐美的黃金市場以美元/金衡制盎司計而日本市場以日元/克計,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交收純度為99.99%的金錠,在指定的交割地點交割。
5、中國黃金市場
(1)中國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起源可以追溯至1910年香港金銀業行成立。其發展歷史已逾百年。雖然較之倫敦黃金市場,香港市場起步晚得多,但是,由於在1974年當時的香港政府撤銷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香港金市開始快速發展;又因為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檔,可以連貫亞、歐、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具備了「地利」和「人和」的條件,於是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來到香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易的買賣活動帶到香港,形成了一個無形的「倫敦金市場」。此後,香港交易所成立,黃金期貨合約推出,倫敦金標准合約在金銀貿易場推出,眾多舉措使香港發展成為世界五大黃金交易市場之一。目前香港最重要的黃金交易市場有香港金銀貿易場、倫敦金市場以及期貨市場。更多相關知識關注點匯之鑰自主交易培訓。
(2)中國大陸黃金市場
20 世紀30 年代,上海金業交易所曾是遠東最大的黃金交易中心之一,炒金是當時極為流行的投資方式。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黃金實行統一管理,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金銀管理辦法》,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
1983年6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其基本內容是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收統配的政策,即對黃金實行市場管制,國家管理金銀的主管機關為中國人民銀行。
1993年,我國黃金市場啟動改革,這一年國務院63號函確立了黃金市場化方向。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標志著中國的黃金業開始走向市場化。
2008年1月9日,經國務院同意和中國證監會批准,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
目前,我國黃金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業務、商業銀行黃金業務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業務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形成了與黃金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D. 經易黃金看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發展
王立新 柳宇寧 顧海鵬
追溯到人類文明源頭,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歷史上更多是起到貨幣的作用。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市場始於1971年元月份,美國宣布黃金和美元脫鉤,黃金在那時候才正式開始市場化,進而產生了黃金投資。黃金市場發展到今天,經過了40多年的時間,已經完全融入到國際,或者一個金融體系裡面,具體來說國際黃金市場已經融入到國際黃金金融體系當中去。尤其要看到,近年全球黃金需求構成中,投資已經佔到更多的比例,這一點至關重要。撇開了黃金市場的屬性——保值功能的爭議,只要黃金融入了龐大金融體系裡面,即保證了這個市場能夠長遠發展;從目前情況判斷未來的黃金市場,在世界范圍內將繼續保持繁榮景象。
1.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1.1 現狀
可以說,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的發展極具特殊性。簡單歸納總結可以概括為:時間短、速度快、外部環境經歷簡單、市場參與者對黃金投資認識較為簡單,這樣幾個特點。回顧中國黃金市場化的歷程至今也不過10餘年。以下是決定我們國內黃金市場現狀與未來發展的重要事件。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金價進行調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模擬運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實際交易試運行中,中金黃金股份公司與北京菜市口百貨公司以每克83.5元的價格成交了3千克2號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
2003年4月,人民銀行取消了黃金生產、加工、流通審批制,改為工商注冊登記制,標志著黃金商品市場的全面開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黃金寶」在上海試點,拉開了商業銀行參與黃金市場的序幕。
2004年6月,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條」業務,面向普通投資者。
2005年7月18日,工商銀行與上海黃金交易所聯合推出了個人實物黃金投資業務。
2005年,國家正式批准黃金投資分析師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
2006年12月,中國銀行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黃金期權業務「期金寶」和「兩金寶」。
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AU100g實物黃金投資品種。200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關於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合約的批復》(證監期貨字[2007]158號)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
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上市。
2010年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下發《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銀發〔2010〕211號)文件頒布。
六部委《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六個方面解讀了中國黃金市場現狀,並展望了中國未來黃金市場,旨在明確黃金市場的發展定位,建立黃金市場體系,促進黃金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效防範市場風險。
這是中國黃金發展史上的首次,也是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的重量級的聯合發文行動,不能不說是中國黃金歷史的巨大跨越。
在十年的時間中,中國黃金市場化步伐可謂是大踏步地前進。目前中國黃金市場已初步構成了以交易所體系、銀行體系、實物金商體系為主的三大市場。投資品種涵蓋了實物黃金、交易所產品、黃金期貨、銀行做市商產品,以及投資基金產品。
統計數據顯示(圖1),2011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各類黃金產品共成交7438.463噸,同比增長23.03%;成交金額共計24772.168億元,同比增長53.45%。而2011年全球礦產金產量僅有2809.5噸,中國全年黃金的產量為360.957噸,自2007年起列世界第一位;也就是說,上海黃金交易所2011年的交易量幾乎相當於全球黃金礦產量的2.6倍,更相當於中國全年黃金產量的20.6倍,中國黃金市場的潛力可見一斑。
圖1 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成交量和成交金額
數據來源:上海黃金交易所
在黃金期貨方面,按照成交噸數計算,2011年中國黃金期貨總計成交7934.817噸,佔全球的4.00%,其份額比2010年提高了1.88%(圖2)。但按照成交張數排名,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由2010年的世界第7位下調至2011年的第8位。
圖2 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成交量
數據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
由於歐洲國家債務危機和經濟動盪的持續不斷,2011年中國的投資者對黃金市場依然保持著非常高的熱情。從2011年境內黃金業務來看,商業銀行間的美元黃金期權業務和黃金拆借成交量最為迅猛,較2010年翻了3倍之多,而黃金租賃業務的成交量和2010年相比也增長近1倍;相對而言,商業銀行的傳統黃金業務——無論是自營品牌金,還是代理黃金業務也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自營品牌金成交量較2010年增長逾64%,而代理黃金業務同比增長率甚至高達102%(圖3)。
圖3 2011年國內商業銀行境內黃金業務同比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
從境外業務品種來看,2011年商業銀行的黃金遠期和掉期業務增長勢頭最為強勁,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1.35%和23.48%(圖4)。可見,有了廣大市場參與者的踴躍投入,2011年國內商業銀行的黃金交易也是日趨活躍。在這樣一個良好的背景下,預計未來商業銀行即將推出的各類黃金投資產品都會延續良好的發展趨勢,交易規模必將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
圖4 2011年國內商業銀行境外黃金業務同比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
1.2 未來黃金市場發展趨勢
1.2.1 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其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居民儲蓄已超過29萬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黃金生產國與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但我國人均年黃金消費量僅約0.26克,遠遠低於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這反映出中國黃金市場潛力巨大。同時看到,黃金投資需求自2005年開始呈現爆炸式增長,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中國大陸黃金零售投資需求量從2005年的11噸躍升至2011年的近245噸。而商業銀行的賬戶金交易量2011年更達到至少3000噸。預計未來現貨投資市場(主要包括金條、金幣、銀幣等)規模將過千億元,隨著黃金投資衍生品的不斷推出,預計未來市場年成交量會在10萬億元以上。
1.2.2 投資產品更趨多樣化
目前市場投資產品已經初步具備多元化特點。黃金現貨及其相關製品、紙黃金、黃金期貨、黃金基金等衍生投資產品相繼面世。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選擇。隨著國際黃金價格波動加劇,人民幣將最終實現可自由兌換,黃金生產商、流通商更加需要做風險管理,以規避人民幣匯率給生產者帶來的風險,屆時會有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應運而生。其中已套期保值為主的企業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現貨企業將通過黃金投資市場轉移價格波動風險,控制生產與加工的成本與利潤的要求日趨顯現。由此將給黃金投資市場帶來更多的產品與服務需求。這也是期貨交易不斷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預計黃金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功能將逐漸發揮。
1.2.3 無形市場(OTC市場)的發展
從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軌跡看,無形市場的交易量占整個黃金市場交易量近90%。而整個倫敦黃金市場沒有交易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五大金商及客戶網路間的相互聯系組成;蘇黎士黃金市場也沒有正式組織結構,主要通過瑞士三大銀行為客戶代為買賣並負責清算。相信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將循此軌跡,大量的交易將通過無形市場完成,市場將會由銀行及有實力的金商引領。隨著無形市場的發展,容量巨大的黃金借貸和遠期交易市場將會誕生。預計未來,中國黃金借貸市場的年容量難以估量,由此將產生巨大的資金流,黃金的融資和資本增值效用將進一步放大。
1.2.4 金商企業的品牌效應將日益突出
目前的金銀投資市場還處於商品交易范疇的初級階段,更多的市場影響來自於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以及作為交易本身的黃金投資產品的價格波動。在不斷升溫的黃金投資市場競爭中,金商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將逐步增強,而企業的品牌效應也將在產品走向多樣化期間發揮更大的投資驅動力,未來的金銀投資市場必將形成從企業到產品的多品牌競爭格局。
2.黃金投資價值與價格走勢分析
2.1 黃金投資價值
目前在對黃金的不同看法上,集中體現了現代經濟學與古典經濟學、科班經濟學和常識經濟學的區別。
古典經濟學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礎上的,在這一點上,亞當·斯密、卡爾·馬克思和J.P.摩根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從1933年開始,到1970年完成的黃金制約紙幣制度被徹底瓦解和驅逐,同時被驅逐的還有經濟學的「道德情操」。當年亞當·斯密能夠將《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作為杠鈴的兩端舉起來,那是他有「金本位」作為舉握的中軸。即任何人想要獲得財富,必須用對等的使用價值來交換,即使大英帝國覬覦中國的白銀,那它也需要用鴉片來換。
格林斯潘曾經寫道:「在沒有金本位的情況下,將沒有任何辦法來保護(人民)的儲蓄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自格老閉上嘴巴之後,從此平步青雲,成為現行金融體系最成功的操盤手—成功統治美聯儲18年,製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金融泡沫。
紙幣的濫發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凱恩斯開創的芝加哥經濟學都是順從和服務於這一動因的。他製造了一個以「通貨膨脹為必然性」的理論迷宮,最後的結果是,「金本位」所代表的人類經濟交易「自由、公正、民主、人權」成了愚昧與落後的象徵。而現在美聯儲只需要印刷鈔票發行國債就可以做到財富積累。對此,非主流的奧地利經濟學認為,整個世界都已經被放任的紙幣體系「陷害」了,由於大量貨幣釋放而導致「人造的增長」,反過來要求釋放更多的貨幣繼續刺激增長,這種以保持GDP增長速度為特徵的加速循環的泡沫遲早要破滅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伏爾泰講的「所有紙幣最終將會回歸它們的最初價值——零」,而在這樣的推論下,黃金將用悲劇的方式構建出前所未有的牛市。
從個人的視角出發,真心希望我們的投資者,更廣泛的講是民眾,擁有合理數量的黃金作為資產結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平衡品,同時也希望我們的黃金永遠不要派上用處,因為如果我們必須支付黃金才能進行經濟活動時,世界必將處於不可想像的環境之中。
2.2 黃金價格走勢分析
2.2.1 歷史回顧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的幾年裡,黃金好像忽然失去了價值衡量的功能,被當做過度炒作的工具,其以美元標定的價格大幅波動,以至於到了1980年其價格達到原來黃金官價的20倍左右,創造出令人眩目的852美元/盎司的價格。從1980年後,黃金價格一直處於下降調整通道中,這種價格調整綿延了漫長的20多年。在1999年8月黃金價格創下了251美元/盎司的最低價格。
在接下來的10年裡,由於美國經濟的衰退,為了保證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元的持續性貶值,讓人類重新開始考慮「信用貨幣」的信用問題。在國際間的摩擦日益增多、各經濟體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強的現階段,讓人類充滿猜疑的信用貨幣,對於潛意識里已經把黃金作為歷史留給人類的信仰與文化,它應該起到其重要的作用,黃金是現階段可以達到全世界共識的最具「信用與道德」的價值衡量尺度。
2.2.2 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
黃金在過去兩年裡其市場價格主要受到三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其一,黃金投資的主導力量繼續加強,國家、機構和個人紛紛增加黃金儲備。俄羅斯、印度、中國等以美元、歐元為主要國家儲備的國家,在美元等主要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更傾向於購入黃金這一硬通貨作為國家儲備。2010年,官方黃金購買量是77噸,出現了20年來的首次凈買入,2011年這一數據達到了439.7噸,是前年5倍多。可見黃金在國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可。全球主要基金以購買黃金ETF的方式增持黃金資產。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印度和中國投資需求均出現快速增長,分別達到366.0噸和258.9噸,在這一因素的主導下,傳統影響黃金價格的供求關系繼續弱化。
其二,黃金下跌的主導力量仍來自資金的波動,這與前幾年的大跌原因如出一轍。2011年的主要下跌開始於2011年9月,集中體現在9月份和12月份的快速殺跌行情。究其深層次原因,與歐美危機影響下的二級市場融資困難、美元流動性缺失不無關系,而不是黃金基本面發生了變化。
其三,黃金價格走勢的突出特點是波動率加大,其波動率達到1999年上漲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方面體現出資金紛紛介入黃金,主動性操作增加;另一方面表明,黃金市場在快速發展中的快速洗牌行為。
2012年國際金價相對表現平穩,但整體依然運行在歷史高位區間。市場價格波動主要延續了2011年以來各個影響因素的不斷轉換與深化。從目前市場表現觀察,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基本結論: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不會停止;未來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未來,美國經濟需要降低金融和服務業在經濟體中所佔的比重,而加強製造業,即「去金融化」。歐洲需要在較長的時間內削減財政赤字,改革其陳舊的勞工體制,降低福利,增加競爭力,即「去福利化」。中國則面臨著在新的形勢下的經濟轉型,逐漸擺脫對於房地產業的依賴,即「去單一資產化」。同時,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全球經濟的再平衡,即發達國家需要加大出口和投資的比重,而新興市場國家則需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以預見,這個改革的過程將會相當漫長和痛苦。模式的轉變,或者說是系統的升級,絕非可以一蹴而就。在未來數年內,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都將放緩。也由於經濟前景不明,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性也將明顯上升,股市難有趨勢性的牛市,商品市場維持寬幅震盪的可能性較大,各種資產面臨重新估值,因此投資的風險上升,避險類資產的配置要求即得到了提高。從過去十年的資產價格收益表現看,黃金以平均每年超過18%的收益名列榜首。
我們有理由相信1920美元每盎司的市場價格高點屬於階段性價格高點,未來黃金市場價格依然存在繼續刷新價格紀錄的機會與能力。因為黃金是唯一不以國家信譽和承諾變現的資產,具有難以替代的可信度。雖然現在的信用貨幣在儲備時會有利息,而且支付和結算起來非常方便,但畢竟是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在黃金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產物,沒有相對的長久性。
總的來說,投資黃金既不是商品投資也不是金融炒作,只是一種貨幣資產向另一種貨幣資產的轉移。不管未來人類有多少種貨幣,代表價值的黃金貨幣可能永遠不會被拋棄。
E. 期貨市場黃金價格走勢和什麼有關系
中國黃金期貨價格主要受到上海、倫敦的黃金現貨和美國 COMEX 黃金期貨價格的影響。中國黃金期貨市場在面世後的五年裡發展迅猛,已具備一定的風險規避功能,也初步實現了價格發現功能。它對中國乃至亞洲黃金市場有一定的引導力,但同時其自身受國際黃金市場的影響也較大,國際影響力仍然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在國內黃金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中國應該進一步規范黃金期貨市場交易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中國黃金期貨市場朝著規范、穩健、國際化的方向邁進。
F. 我國黃金交易市場包括哪些
國內黃金交易市場有三個,分別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上海黃金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
1、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
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
2、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
中國唯一合法從事貴金屬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3、天津貴金屬交易所2013年是白銀等貴金屬交易市場並由交通銀行來資金三方託管的合法金融機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同一個性質。
G. 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中國金融期貸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我國金融期貨交易立法滯後、不健全,致使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面臨著諸多法律風險。目前我國金融期貨市場上法規欠缺,立法層次低,金融期貨市場中的合約在法律范圍內無效,合約內容不合法律規范,或者是因對方破產等原因,使合法的合約無法執行而造成的風險。
(二)管理機構過多,從而導致管理混亂。中國現有諸如中國證券會、國務院有關職能部門、地方政府、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等管理機構。而且這些機構還存在著一定的權屬不清,政出多門現象,使得金融期貨市場難以適從,這勢必會造成市場混亂,競爭無序等現象的發生。
(三)缺乏真正的市場均衡價格。使得金融期貨市場面臨著價格風險。由於金融期貨的杠桿作用,它們對其相關聯的基礎金融工具如股票指數、匯率、債券價格的變動極為敏感,波動的幅度比基礎市場變化大。由於金融期貨市場發育不成熟或是突發事件導致金融期貨的轉讓很困難,或要轉讓就要面對價格大幅度下跌的風險。而由於政府的宏觀政策或對相關市場的調控都會影響到金融期貨的價格,也會使其收益產生不確定性。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幾點對策
(一)完善金融期貨市場監管的法律體系
我國正處在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要不斷推進我國金融期貨市場法律監管體系建設,實現該法律體系建設的專業化、系統化、透明化。在後金融危機的形勢下,立法思路上要遵循科學借鑒原則,具體說來,一方面是加快立法,在數量上滿足金融期貨市場自身發展需要;另一方面要針對現代金融發展的快速、復雜、多變的特點,提高立法技術和專業水平,避免體系內部各法律法規出現相互矛盾或產生歧義。以建立一個結構合理、互為補充、協調一致的高質量的金融法律體系。並注意金融法律體系與其他法律法規之間的配套和協調。
(二)規範金融期貨市場管理秩序
1.外部監管體系如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交易所要在監管方面保持協調一致共同審定上市期貨合約,對從事期貨經營、期貨結算、咨詢等相關機構的設立進行審核並對其業務活動實施監管。
2.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財務公開制度。不論是內部的風險管理制度還是外部的監管制度,其核心均在於發現金融期貨交易中潛在的風險,保證期貨交易有秩序順利地進行,而信息披露制度正是發現問題的關鍵手段。
3.加強政府監管和行業管理。盡快建立更具有權威性的全國統一的期貨交易管理委員會,其職能部門的設置可參考CFTC組織;在實施期貨監管時,政府應注意發揮期貨協會的作用。政府自身也應注意保護民主決策機制,不斷增強監管行為的合理性。
(三)加強基礎市場的建設,為期貨市場價格的均衡提供有力支撐
基礎的穩定為減少金融期貨交易中一些不必要的風險提供了一個長期有效的保障。作為一個新興市場,股市的遺留問題還很多。政策市場和資金推動型的不成熟股市的特徵也十分明顯,如果證券投資基金控制股票風險都達不到一定的成熟度。把基金的一些市場行為拿到股指期貨上,恐怕只能加劇基金和股指期貨的風險。因此,有必要加緊完善基礎市場的建設。
H. 國際黃金期貨源於什麼現在發展如何
國際黃金期貨源於現貨黃金交易,他的出現是為了解決現貨黃金交易出現的問題。
隨著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它以不單是以實金交易為主,而是出現了黃金市場的二元結構。一種結構是在實物黃金的即期市場以黃金買賣交易和以實金做標的投資活動,一種是在黃金遠期合約交易市場進行的市場風險管理產生的風險買賣與盈利活動。
目前全球主要黃金期貨交易市場主要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以及東京工業品交易所。而中國主要的黃金期貨市場是上海期貨交易所。
自09年9月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增強了大家的避險意識,之後更多人開始關注黃金投資。我國是08年1月黃金期貨開始上市的,相對於美國日本等國家相對成熟的黃金期貨市場,我們的還處於發展初期,黃金價格也在不斷調整。而隨著我國期貨市場制度的不斷規范,風險得到了供銷的控制,市場功能正在逐步發揮。
這些都是最淺顯的東西,看看就完了。如果你是准備做期貨,建議不要上網路知道問!!老天咧。。
I. 黃金期貨怎麼發展而來
黃金期貨上市後,國內黃金交易有了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專業市場,必將大大激發投資者投資黃金的熱情。按照上海期貨交易所發布的合約徵求意見稿,一手合約標的為300克黃金,以目前國際黃金現貨價來計算,標的價值55000元,以10%保證金比例來算,投資者只要5500左右就可以買賣一手黃金,相當於買一手價格為55元的股票。按交割標准,最低交割量為10手,價值55萬元左右,相當於一輛中高檔轎車的價格。從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按照意見徵求稿,黃金期貨交易起點低,而且會伴隨大量的個人實物交割行為,許多金條將通過期貨交割流入尋常百姓家,擁有大量的私人黃金儲備將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上述特徵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是個福音。因為大量的市場參與者能夠帶來金融市場里非常寶貴的流動性,參與交易的人越多,市場被操縱的可能性越小,這個市場越具有活力和吸引力,同時投資者的所冒的市場風險相對越小。
在整個市場層面,黃金期貨的推出所帶來的黃金投資熱潮,有利於中國在世界黃金定價方面獲得更多主動權。中國的黃金產銷量已經排在世界的前四名之內,理應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之一,但是在國際上,黃金交易量95%以上屬於衍生品交易,黃金期貨是最直接的黃金衍生品交易模式。因此,積極穩妥的發展黃金期貨,對於加強中國在世界黃金市場的影響、爭奪黃金定價權、主導亞洲地區黃金市場而言,意義重大。
以黃金期貨為先鋒和龍頭,黃金ETF、黃金期權、黃金基金等金融衍生品將陸續面世,形成一個完整的黃金投資生態體系,使得黃金投資成為一門獨特的產業,從這個意義上,黃金期貨的開業,將是中國投資界的一大盛事,必將把我國金融投資推向一個新高度。
雖然黃金期貨的價格在節節高升,但三年過去了,交易情況並沒有往人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黃金期貨的流動性依然很差。
國際上的主要黃金市場多以美元來報價,因此美元匯率是國際黃金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如果股市繁榮,資金就會流向股市,從而抑制了黃金的需求,使得黃金價格下降,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