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改革對期貨市場影響
Ⅰ 農業供給側改革著重解決什麼問題
傳統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接近90%,仍是經濟發展、財政增收的主導力量。我們要抓住用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加快修復傳統產業發展動力,在傳統市場空間「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一是堅決化解產能過剩。按照「五個一批」的思路,精準發力、綜合施策,加快扭轉產能嚴重過剩的被動局面,確保11月底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聚焦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格環保、安全、能耗、質量、技術標准,實行差別電價、水價,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市場機制淘汰一批。提高產能利用率,重點推動沙河玻璃企業重組,鼓勵冀東、金隅、中建材等並購其它水泥企業,支持企業退出環境敏感地區,加快退城進園、向沿海布局,同步實施減量置換、改造升級,通過整合重組和布局優化整合一批。強化供給升級導向,引導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向後端延伸,推進產需銜接,拓展市場需求消化一批。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化解過剩產能的牛鼻子,會同有關部門,對技術含量低、沒有市場前景、長期處於停產狀態、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僵屍企業」,研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風險共擔機制,堅持多兼並重組、少破產清算,對接國家政策,爭取資金支持,引導「僵屍企業」平穩退出,處置僵屍企業退出一批。引導企業「走出去」,加強國際產能合作轉移一批。
二是大幅降低企業成本。開展工業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以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為重點,引導企業開源節流、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減少「兩金」佔用,全面清理產成品佔用資金和應收款項,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開展企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在全省規模以上企業掀起降成本、促管理、增效益熱潮,全面改造生產流程、持續優化生產工藝,不斷增強企業管理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深化企業對標行動,圍繞技術創新、經營管理、節能減排、品牌創新等,創建一批「對標示範企業」。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標准,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經營。
三是加快彌補產業短板。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促進輕工、紡織、食品、醫葯等產業創新提升,推進誠信體系建設,重振消費品工業市場地位。制定實施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建材等重點行業分業施策專項方案,推進產品升級、轉型轉產、扭虧增盈。推動鋼鐵產業高端化,加強行業規范管理,抓好唐山鋼鐵轉型升級試點建設,以鋼材產品替代進口為抓手,改善品種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市場佔有率。推動化工產業精細化,加快延伸產業鏈條,謀劃一批精細化工重點項目,著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推動建材產業綠色化,開展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加快部品化發展步伐,促進綠色建材、鋼結構、鋁型材在教育、交通、水利、通信、城建等領域應用,啟動綠色建材下鄉,支持綠色農房建設。
Ⅱ 什麼是農業供給側改革
第一,調結構,要調整優化農業的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結構。一號文件提出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的觀念,也就是不能單純以增加產量論英雄,要念好山海經,要唱好林草戲,要合理開發更多農業資源。特別是提出要統籌糧精飼發展,要為消費者提供品種多樣的產品,這是調結構。
第二,提品質,下大力氣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要適應城鄉居民食品結構升級的需要,大力推進標准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特別是要提高消費者對國內農產品的信任度,這一點確實是至關重要的,對農業的發展來講。
第三,促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為傳統上的農業就是提供農產品,實際上農業是接二連三的,不光是提供產品,不光有生產的功能,它還有生態的功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農業,要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要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的休閑旅遊融合起來,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更好地滿足全社會對農業多樣化的需求。
第四,去庫存。現在糧食、油料,很多農產品的庫存相當龐大,去庫存有一個過程,我們在去庫存的過程當中也會把握好節奏,要防止打壓現在的市場,因為現在農產品價格很多已經在下行了,如果把握不好節奏,可能下行的速度會更快一些,特別是玉米,剛才陳主任已經講了,因為糧食是商品,有的庫存時限是有要求的,玉米庫存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計劃。
第五,降成本。這個潛力是非常大的,就是著力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營銷成本。比如說減少化肥農葯不合理的使用,把生產成本降下來,通過開展專業化、規模化的服務,降低農業的服務成本,實現節本增效。
第六,補短板。大力彌補制約農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比如說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業在生態環境方面、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有很多薄弱環節,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改善農業的基礎設施,加強農業資源的保護和修復,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和保護工程,要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的規模,要治理面源污染,推動綠色發展,這是講的關於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六項重要工作。
有一點需要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不是說糧食不重要了,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生產能力。當然糧食生產要尊重市場規律,要順應供求的變化,要實時調整糧食的種植結構,特別是玉米非優勢產區,要把產量壓下來,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真正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強調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
Ⅲ 農業供給側改革帶來哪些機遇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龔蕾(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05191345/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題為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若干心動能的若干意見,已正式發布。
農業產業或迎來機遇,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優化產品結構,順應市場需求,增加有效供給,綠色農業生產方式,讓市場力量引領結構調整,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等、共享、改革等。
供給側改革或為農業產業帶來五個新機遇。
第一,農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升級產業鏈。農業是第一產業,一個很大的產業,互聯網提升農業物流配送,提高農業企業服務。先進高端的農業機械,農業信息化、新型化肥、節水灌溉,優化農業生產體系,運用智能農機,用機器人採摘機器人、除草機器人,可穿戴便攜設備技術在農業上應用,利用太陽能綠色能源等。土地流轉是整合零散土地,形成規模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
第二,運用互聯網技術推動農業產品走向世界,互聯網有助於農業企業資源整合,共享設備,降低農業生產機械設備成本,提高種植技術,發展特色農產品,讓更多農產品走向世界,降低庫存,提高配送服務。
第三,農業企業可通過上市獲得股市資金,擴大盈利,科學技術發展推動農業生產力提升,節約用水,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農業企業上市股票收益提升。農業企業通過上市籌資資金,滿足企業持續發展所需追加資本。農業發展有助於推動金融發展,實體經濟發展好了,對於金融市場是支持。農業企業上市獲得股市資金,擴大生產盈利增長,農業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提升。
第四,三權分置將釋放農業活力,為農業帶來投資機遇,三權分置讓農民在改革中得到實惠。農業發展支持金融業發展,農業企業貸款融資,農業擴大生產,農業發展促進金融銀行貸款增長,農業上市公司發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第五,新型職業農民。日前咱們國家農業部出台了十三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提出目標,到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將超過2000萬人。年輕人務農、培養職業農民,培訓與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人才發展將迎來機遇。
Ⅳ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什麼影響
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中國農業經濟運行中有總量平衡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力氣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重點是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調整生豬、牛羊、漁業生產布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漁業為例,中國每年水產品產量為6000多萬噸,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漁業的品質和效益有待提升,必須推進轉型升級。」韓長賦說。
2016年,中國將調整漁業養殖布局結構,減少湖泊、水庫和近海網箱養殖密度,鼓勵發展大水面養殖和離岸養殖,逐步壓減近海和內陸捕撈產能,提高遠洋漁業國際競爭力。拓展水產品精深加工和營銷渠道,加強海洋牧場建設,堅持休漁禁漁制度。
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畜禽標准化規模養殖,調整生豬生產布局,劃定適宜養殖區域和禁止養殖區域,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和草業。加強奶源建設,加強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質量安全監管。
同時,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探索建立棉油糖果茶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深入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積極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穩定水稻、小麥生產,力爭明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繼續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和熱帶農業發展。[3]
推進結構性改革,是興農之要。當前農業面臨的諸多矛盾和難題,表現各不相同,但「病根」都出在結構方面。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既能解決當前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更有利於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我國糧食生產「十二連增」的喜人成績背後,也存在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資源環境面臨較大壓力等問題。居安思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圍繞人的需求進行生產,使農產品供給在數量上更充足,在品種和質量上更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當務之急,要加大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力度,提高農業效益和農產品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通過多點發力、多策並舉,破解瓶頸、拉長「短腿」,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理念更新、體制改革、實踐創新等方方面面。越是任務千頭萬緒,越要抓關鍵、抓要害,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在思想觀念上,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在發展方式上,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經營過程中,既要守住糧食安全的底線,也要充分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為農業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和動力。農民增收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志。讓農民不斷分享改革成果,這項改革才會得人心、見實效。[4
Ⅳ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風險
● 糧食減產甚至滑坡風險
糧食生產存在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政府托市收購農民糧食,事實上替農民分擔了部分市場風險,這是近年來農民種糧積極性得以調動,糧食不斷增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糧食「十二連增」是政策資源累積和透支生產環境基礎上取得的,糧食產能並不穩固,特別是隨著非農就業機會增多和農民收入主渠道變化,糧食供給彈性有所加大,需求剛性特徵隨總人口增長、城鎮化推進等更加明顯,發生產量和價格波動的基礎依然存在。
● 區域性農民減收風險
近年來,政府持續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有效避免了糧食增產條件下「谷賤傷農」問題的發生,農民從糧食增產和糧價提升中得到雙重實惠,家庭經營性收入得以持續增長,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引擎之一。
2016年國家開始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和保障農民合理收益的要求,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穩定農民收益,但在生產成本持續快速上漲和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條件下,政府補貼對價格下降造成的減收的替代作用不能過高估計。特別是我國玉米生產和流通組織化程度滯後於市場化進程,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沒有根本緩解,取消政府托市收購後,很可能造成「賣糧難」問題重現。
從歷史上看,在糧食豐收集中上市時,容易出現加工企業不願收購甚至競相壓價的情況。目前我國農民收入在持續多年較快增長後疲態已經顯現,其中作為增收主引擎的工資性收入受經濟減速影響,增速從「十二五」前兩年超過20%下降至目前的個位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庭經營性收入再出現較大幅度減少,部分區域農民收入不排除陷入增長徘徊期的可能。
● 政策效果「漏損」風險
當前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進行的,這要求我們必須以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來理解並求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加入WTO十多年來,我國農業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發展已經深度融入國際市場,這既為我們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國際農業市場調劑國內農產品供給,減緩農業資源環境壓力,參與全球供應鏈建設提升農業競爭力創造了條件,但同時也帶來國內產業和農民利益保護壓力加大的挑戰。在加入WTO之際,我們為爭取對製造業、服務業薄弱領域和環節的保護支持,在農業方面作出過高承諾,導致目前在應對國外低價農產品進口沖擊上手段不多,國內農業宏觀調控效果受到影響。
Ⅵ 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存在哪些問題
轉載:作者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二局巡視員。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破解農業發展難題、推動農業闖關過坎的關鍵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和資源配置,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重大任務。
一、科學把握農業供給側問題的成因
2004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打破常規常態保持連年持續向好勢頭。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糧食連續12年增產,2015年達到12419億斤,比2003年增加3816億斤,農業生產能力邁上大台階。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連續6年縮小,城鄉收入比降到2.73:1以下。農村公共建設和社會保障加快改善,鄉村發展建設進入快車道,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觀。可以說,這一時期是農業發展最好、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受益最多的「黃金時期」。
但農業在連續多年增產豐收以後,也遇到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問題挑戰。一是農產品供求結構錯位。從大宗農產品看,突出的是大豆缺、玉米多。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我國大豆需求快速增長但國內大豆產量低、成本高,導致進口大豆急劇增加,2015年進口8169萬噸,大豆自給率降到15%以下。與此同時,玉米近幾年卻出現庫存積壓、價格走低,許多地方庫存爆滿,存不下、銷不動,成為當前農業供給側矛盾的突出表現。從品質結構看,農產品大路貨多、優質高端品牌缺,雖然當前農產品市場總體平淡,但優質品牌的銷路好、價格高。國外許多食品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還在擴大,國內消費者到海外搶購奶粉還時常成為輿論焦點。二是生產成本過高。我國農業生產成本持續攀升,前些年是物質投入成本上漲,近些年是人工費用和土地租金的上升。2006年以來我國糧棉油生產成本年均增長10%以上,導致我國農業原有的低生產成本優勢在「十二五」時期發生逆轉,大宗農產品生產成本比許多主產國高出一大截。2014年我國稻穀、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每噸生產成本比美國分別高出39%、14.8%、112%、35.6%和103.3%。我國農業生產成本持續攀高,成為影響農業基礎競爭力的一大硬傷。三是資源透支利用。我國土地超墾過牧、地下水超采、土地重金屬污染、水土流失加劇、面源污染嚴重,化肥利用率不到40%,農葯利用率為35%,農膜殘留率高達40%,全國70%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上億畝耕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屬污染,華北平原形成了近20萬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區。許多地方地沒法種了、水沒法澆了、種的糧菜沒法吃了,生態環境代價越來越沉重。
造成這些矛盾問題,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從農業內部看,我國農業資源稟賦先天不足,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22%的人口,「保吃飯」的弦綳得過緊,農業增產優先的導向在滿足數量供給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農業資源合理配置,影響了品質優化、效益提升和生態安全。從農業外部看,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帶動資源要素價格迅速上漲,推動農業生產成本快速上升。2004年以來,我國農業勞動力成本年均上漲20%以上,土地成本(流轉價格)年均上漲25%以上。從農業國際競爭環境看,國際農產品價格下降加上人民幣匯率升值和國際海運價格下降,導致國內外主要農產品價格明顯倒掛。2010年以來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005年以來升值26%,從美國到中國的海運價格2008年以來每噸下降70%以上,這些都抬升了國際農產品的價格競爭優勢,導致農產品大量進口擠壓了國內農產品市場。2015年我國糧食進口1.24億噸,其中穀物進口3272萬噸,大豆進口8169萬噸。從政府宏觀調控看,多年來的強農惠農政策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一些臨時措施常態化、短期舉措長期化,干擾了市場信號正常發揮作用,造成供需脫節,累積下來形成較大的結構性矛盾。比如,國家鼓勵玉米發展出台的臨時收儲制度,逐步演變成按高於市價的固定價格收儲。近幾年隨著國際能源價格回落擠壓玉米轉化需求,玉米替代品進口增加擠壓國產玉米市場,2015年我國木薯(包括木薯乾和木薯澱粉)進口1099.7萬噸,玉米酒糟進口682.1萬噸,國內市場上玉米供大於求的壓力倍增,但國家仍按原來節奏以較高價格收儲,農民感受不到需求萎縮的信號,照常生產,導致產大於銷,造成庫存大量積壓,帶來巨額的庫存利息和保管費用負擔,也抬高了養殖業飼料成本和加工業原料成本,影響了養殖和加工業的競爭力。我國農業供給側多重矛盾積累,嚴重削弱了農業市場競爭力,影響了農業發展可持續性,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沒有出路。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供給領域的全方位變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圍繞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供給更加契合市場需求,更有利於資源優勢發揮和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供給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這既是一場廣泛的生產力調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產關系變革,是一個時期以來農業結構調整的「升級版」,是當前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總抓手」。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產業鏈條的變革,既包括農產品生產,也包括農產品加工、儲運和營銷。供給側是相對的,相對農產品加工業,種養業是供給側,但相對於農產品消費終端需求,種養加銷都是供給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優化農產品生產,還要優化農產品加工、儲運和流通,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品相、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多樣化、優質化需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產業領域的變革,不僅要提供滿足農產品需求的有效供給,還要開發滿足與農業多功能性相伴而生的服務性需求的有效供給,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農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旅遊,為消費者提供親近自然、回歸鄉村的消費體驗和服務。
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優化生產經營結構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是重中之重,通過結構優化改善供給、滿足需求。
一是優化產品結構。要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增加銷路好、效益高的農產品生產,調減滯銷品種生產。當前突出的是適度調減玉米等供過於求的農產品生產,推進糧改豆、糧改飼,適度控制玉米生產,促進供求平衡。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合理調整糧食統計口徑,科學開發各種農業資源,引導各地不僅盯著耕地、盯著糧油調,而且盯著山海、盯著林草調,統籌糧經飼發展,推動肉蛋奶魚、果菜菌菇全面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多樣的農產品供給。要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發力,推升我國食品和農產品生產的質量安全門檻,大力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品牌化營銷,調優品質,培育品牌,形成品牌擔保品質、優價激勵優質的正向激勵機制,讓優質農產品的生產者不吃虧、有回報,讓消費者購買國產品牌與國外優質品牌一樣放心安心。
二是優化區域結構。推進生產向優勢產區集聚,完善扶持糧食主產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功能區的政策,形成區域分工合理、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生產力布局。要認清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這是在主要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個別品種供過於求背景下的調整改革,是在全國主要農產品優勢產區和特色農產品產區基本形成下的調整改革,不要讓各地在大的品種結構上搞大折騰,不能進行大范圍調整再平衡,避免造成較大的生產力破壞和農民損失。區域品種結構優化要穩定基本面,重在「邊際調整」,對生態問題突出地區、氣候不適宜地區有計劃地進行一些退耕、休耕、輪作,促進產品供求平衡的改善,增加生態產品供給。糧食主產區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功能區重在「內涵式」調整,著力調優品質、節本增效,推廣清潔生產方式和循環農業模式。
三是優化業態結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拉動農業產加銷全產業鏈條,推進一體化經營,整合產業鏈、共享價值鏈,以工補農、以商補農、以游補農,發展壯大新業態、新產業。一方面要抓住電子商務引發營銷革命,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方位變革,讓各地農產品搭上電子商務的「無形之網」,實現賣全國、銷全球。2014年全國涉農電商3.1萬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2016年1月6日,阿里巴巴啟動「三省一市農產品網上行」,15萬斤洛川蘋果不到半天就搶光了,5萬份貴州臘肉、50萬斤贛南臍橙當天售罄,電商威力可見一斑。農產品電子商務在有效實現供求對接,滿足人們既有消費需求的同時,網上購物的新奇體驗,琳琅滿目的新鮮商品,引爆消費者熱情,激發消費慾望,創造許多新的消費需求,成為供給變革創造需求、拓展市場的有力證明。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國旅遊消費持續升溫的契機,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把這種休閑性、體驗式的旅遊市場做大做好,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從中受益增收。旅遊消費是溫飽之後的升級型消費,農村觀光旅遊具有大眾性、休閑性、常態化的特點,市場越來越大,正處在井噴式增長階段。目前每年全國到鄉村旅遊者超過18億人次,農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億人次以上,各類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80多萬家。鄉村旅遊既依託農業功能拓展快速發展,又有力地推動農業產加銷經營方式的變革。
四是優化經營體系結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素質和規模結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業供給的質量效率,也是影響農業成本的重要因素。優化經營體系結構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穩定完善農戶家庭經營基本格局基礎上,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高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既要發展土地流轉型的規模經營,又要發展服務引領型的規模經營,形成多元復合、功能互補、配套協作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格局。發展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要講求規模有「度」。土地規模經營做到多大,要看農村有多少勞動力轉移其他產業穩定就業,能不能把地騰出來,還要看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機械化水平、社會化服務跟不跟得上,讓務農的有地種、種得了。特別是在當前農民工外出務工形勢趨緊、下崗返鄉增多的背景下,不能搞人為求大的經營規模。要防止農業經營上人為「壘大戶」,加劇土地等生產資料往少數人手裡集中,影響一般農戶就業增收,造成農村兩極分化。如何在農戶家庭經營基礎上實現規模經營?一條可行的路子就是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發展服務引領型規模經營,通過土地股份合作、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等,實現統種統收、統防統治甚至統銷統結,讓單個小農戶搭上規模經營的「快車」。山東省供銷社就趟出了「農民進城打工,供銷社給農民打工」的路子,全省供銷社土地託管面積達到了600多萬畝,給110萬農戶打工,平均每畝增加種植面積13%~15%,糧食增產20%~30%,增效400~600元。多種多樣的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將成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力軍。
四、當前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整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具有不同於其他行業的產業特點和重點任務。立足問題導向和解決主要矛盾,當前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要在保護產能、降低成本、消化庫存、補齊短板、修復生態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保護產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保產能而不是去產能,因為農業與一些過剩行業淘汰產能不同,總體看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存在過剩問題,而是弱而不強、脆而不穩的問題;糧食產銷並不存在總量上的供過於求,而是結構性的有多有缺,產不足需仍是主要矛盾。2015年糧食總產1.24萬億斤,盡管在進口玉米、玉米酒糟和木薯的擠壓下,國產玉米出現一定的積壓過剩,但大豆仍然進口了1634億斤,穀物進口600多億斤。統算下來,國內糧食產銷仍然是吃緊的,只是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了。從「十三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看,我國仍處於人口繼續增加、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的發展階段,主要農產品需求總量仍處在上升區間,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的壓力依然巨大。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糧食生產要尊重市場規律、順應供求變化,適時適度調整生產規模,但務必要保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急用之時,能夠及時生產,保障市場供給。重點是實施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藏糧於地,要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保護沃土、培肥地力。藏糧於技,要研究推廣良種良法、保護儲備良種良法,加快動植物品種更新換代,依靠科技提升生產力、增強競爭力。
二是降低成本。節本增效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緊迫任務。我國農業成本高,有資源稟賦差、人多地少決定的小規模經營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生產方式落後、經營粗放的原因,必須千方百計向降低成本要競爭力、要效益。首先,減少不必要投入降成本,針對過去一味追求高產、過多追加要素投入、超過合理邊界的這部分,通過控肥減葯等措施,減少這部分邊際不經濟的投入,發展清潔型生產、節約型農業。其次,擴大經營規模降成本,通過擴大經營規模、服務規模,把生產經營成本攤薄,實現節本增效。黑龍江、山東等地通過土地託管、規模化服務,每畝糧食生產成本能降低100元左右。第三,推進要素替代降成本,對可替代的資源要素,通過使用低成本要素替代高成本要素,實現節本增效。比如,廣西甘蔗收割的人工成本很高,嚴重影響產業發展,通過推廣機械收割,減少人工投入,能有效化解勞務報酬快速上漲對農業成本的影響。
三是消化庫存。當前重點是消化積壓農產品特別是玉米庫存。全國玉米庫存的貸款利息和保管費用負擔沉重,再加上品質陳化,損失更是驚人。必須立足當前國內外農產品特別是玉米市場價格短期內難以明顯反彈的實際,權衡利弊,隨行就市消化庫存陳糧,促進加工轉化,把庫存潛虧變成明虧,把影響農業發展的這塊「鼓包」消下去。當然要掌握好時機、節奏和方式,避免出清陳糧的力度過猛,擠壓新糧市場,打壓市場價格。
四是補齊短板。彌補農業薄弱環節,才能為優化農業供給創造條件、提供支撐。當前突出的是加強農業基本建設,切實扭轉農業靠天吃飯、勞動靠人力畜力的局面。要著力加強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標准農田建設規模,由原來的8億畝擴大到10億畝,提高建設標准,完善配套設施,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定高產和生態良好、設施完備、有利於機械耕作的高標准農田。要把加強農機裝備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著力在制約機械替代人工的關鍵環節上攻關突破,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通過機械化推動農業生產標准化、規模化和節本增效。
五是修復生態。適應人民群眾對綠水青山、潔凈空氣、安全食品的迫切需要,必須把保護和修復農業生態、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打一場農業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攻堅戰。要推行農業物質投入精準化、減量化,實施化肥農葯零增長行動,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合理用葯。要擴大退耕還林規模,把劃入基本農田的陡坡耕地實事求是地調出來,該退耕的退耕,把過度開發的土地利用強度降下來。探索通過輪作、休耕、退耕、替代種植等多種方式,對水土流失區、地下水漏斗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區開展綜合治理。轉變種養觀念,更講順天時、量地利,遵從自然法則,應時取宜,取之有度,推動農業由超墾過牧向種養適宜轉變,走資源生態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五、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性調整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問題,病症是資源要素的錯配扭曲,病因在政府調控制度和市場運行機制不健全不完善,必須通過改革來推動結構性調整,形成市場配置資源有效、政府支持保護有力的農業發展制度。
一是要改革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農產品價格是引導生產、調節供求最直接、最管用的信號。政府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是必要必需的,出發點就是彌補市場機制不足,防止「谷賤傷農」和「米貴傷民」。但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要避免短期調控措施長期化,優化政府調控的取向和辦法,既補市場機制之短,又不傷市場運行之本。要根據糧食市場供求關系,增加購銷價格政策的調節彈性,讓價格回歸市場,既防止農民種糧賠錢,又引導農民適度調減市場積壓的糧食品種,按照需求來安排生產。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中央糧食儲備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政策性職能與經營性職能分離,發展多元化市場購銷主體,提高儲備效能、放活糧食市場。
二是完善農業補貼制度。農業補貼對生產經營者的行為有重要影響,要發揮補貼對優化農業供給結構的促進作用,逐步把與產量掛鉤的補貼項目轉向綜合性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推動農業補貼由補流通、補價格轉向補生產、補收入、補生態,把適宜調整的補貼由「黃箱」轉為「綠箱」。當前要將功能相近的農業生產補貼合並同類項,把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從中拿出20%以上建立農業貸款擔保體系,重點向新型農業主體聚焦,支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先進生產方式。
三是健全有利於農業資源要素流動配置的體制機制。優化農業供給,要對資源要素進行流動重組,必須加快破除妨礙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的體制障礙。要加快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深化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健全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在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讓農村資源要素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地流動配置起來。進一步創新農村金融制度,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通過基金、貼息、擔保等途徑,引導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向優化農業供給流動。完善農業保險政策,幫助化解經營者結構調整的風險。
四是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科技創新是引發農業供給側變革優化的「催化劑」。要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完善推廣機制,打通科技成果上山下鄉的「最後一公里」。
五是創新農產品進口調控機制。加強農產品配額管理,強化技術性檢驗檢疫措施,加大打擊農產品走私力度,防止進口沖擊國內生產和銷售,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辟必要的時間窗口。同時,研究完善通過國際貿易規則合理保護國內農業的制度安排,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就業生計設立「安全閥」。
六是改革以增加產量為主要導向的績效評價機制。過去為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把增加糧食產量作為各地農業工作的主要導向,促進了農業豐收、糧食增產。當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完善農業績效評價機制,由增加產量為主向增加產量、提高效益、保護生態並重轉變,為各地調結構、優供給適度松綁、創造環境。
農業供給側矛盾積累非一日之寒,破解也不是一日之功,必須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把解決短期矛盾與化解長期制約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充分尊重農民和其他經營者的主體地位,不搞大轟大嗡,不搞強迫命令,確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沿著正確軌道向前推進,推動農業闖關過坎,開辟農業現代化發展新境界。
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什麼問題
生產效率低,形成國內農業新優勢,出現了國內生產的糧食等成為國內儲備而國內的消費需求則源於國外進口等的新困局面對農業農村和農民方面的「三農」新難題、專利數量名列世界前茅。我國農業科技論文、產能以及短板和投入等的難題,核心是提高國內農業供給體系效率,促進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形成,處理國內農產品生產;一些寒冷地區生產的玉米品質差。去庫存需要改善農產品供求關系特定時期內的國內農產品供給源於國內生產、庫存和進口等方面。對此,國內多數農產品價格明顯地高於國際市場。 我國糧食十二年連增收之後,要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以「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轉型升級」「繼續執行並完善稻穀、應用聯系還不夠緊密。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等新理念出發,明確提出要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農業土地和水資源等相對更加稀缺;特別是受到國家糧食托市收購以及國內農產品生產規模偏小和成本相對較高等因素影響,但是很多優良品種和高性能的農業機械則需要從國外引進,出現了糧食產量,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使這些地區的農業資源環境遭到進一步破壞,要求「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一些生態脆弱地區盲目擴大玉米生產,我國越來越多的農產品供給數量相對充裕,還需要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既有利於綠色發展,產量不穩定、庫存和進口都創歷史新高。可見。相對於世界上農業競爭力強和農產品出口國家來說。受到我國農業科技體制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確保農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也對市場穩定容易造成不利影響,提高農業競爭力,這要求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必須更加緊緊依靠創新,還需要調整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和糧食收儲政策,顯著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特別是針對我國玉米種植面積過大和國家庫存水平過高等問題。為了降低農產品庫存水平,但往往又不是解決農民發展現代農業中現實難題的,更可以改善玉米供求關系。非優勢區玉米種植,必須把國內生產數量過多且質量不高和衛生安全保障性不好又耗用大量農業稀缺資源的農產品調減下來。降低農產品成本要求提高農業供給效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等農產品供給數量過於充裕而價格下行壓力加大可能會影響農民增收的新情況,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和農產品交易成本、農產品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改善農產品供求關系,克服長期以來困擾我國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較差和農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流通領域面臨的難題、產能以及短板和投入等的難題,而農業科技成果雖然很多,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率不高,又可以提高玉米品質,往往缺乏科技支撐,受到國家臨時收儲玉米價格偏高等因素影響,如牛羊肉供給數量也出現了相對充裕的情況。面對農業農村和農民方面的「三農」新難題,顯著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我國農業稟賦條件相對較差、成本,迫切需要通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解決國內庫存和市場出清難題。目前。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用協調發展和開放發展等新理念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僅糧棉油糖供給庫存水平高,要求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新理念來解決農業供給等方面庫存,農產品進口壓力越來越多、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成本。前幾年,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要求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新理念來解決農業供給等方面庫存,為玉米庫存調減和市場出清創造有利條件,而且過去一些供求偏緊的農產品,農業科技活動與其在農產品生產流通等領域的推廣
Ⅷ 供給側改革能給農業帶來什麼影響
「改革」將帶來哪些變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會為農業帶來哪些變化?要了解這一點,首先要明確究竟怎麼改革?對此,一號文件給出全局性的指導意見:強化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
針對我省目前的情況而言,農業供給側改革,重點在於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我省目前糧食庫存總量較大,當務之急是要擴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以促進庫存糧食的加工轉化;降成本則要求我省農業盡快轉變生產方式,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的經營、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從節水、節肥、節葯等多方面入手降低生產成本;而補短板就需要改善農業生產上的薄弱環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提高農業領域的技術水平。
「在我看來,要達到這些目標,必須首先實現『兩個提高』,即提高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陳進告訴記者,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最重要的是抓住農業生產的中間環節。在國外,農業會有一些行業協會,通過調度和指導,告訴農戶今年種什麼品種、什麼品質的作物會有好銷量,有效地把農戶和市場對接起來。而在我國,這個環節就要關注合作社、種糧大戶、新型農場主以及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者,讓他們起到一個「橋梁作用」,引導農民去生產更優質的農產品;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則要依靠技術進步、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尤其是要與現代「物聯網」和「互聯網+」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與時代接軌,用更加先進的方法進行生產、銷售,還可以嘗試許多農業與其他產業、其他形式相互融合發展。
為了探訪「橋梁作用」突出的合作社,記者在一個小雪紛飛的日子裡,走進了王守興的植物大棚。他領辦的宿州(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市埇橋區富民瓜菜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7年,如今已有社員680戶,擁有工廠化育苗中心4000平方米、智能溫室試驗示範大棚50畝、新型無支架鋼構大棚3900多畝。王守興領著記者參觀育苗大棚並介紹說,所有種苗都會在大棚內經過統一培育,確定存活和健康後再交給合作社的社員種植。
「除了統一育苗栽培,我們後期還會統一提供生產資料、技術指導、銷售服務等。合作社實行的是訂單農業,與全國很多蔬菜批發市場有長期的合作關系,他們需要什麼蔬菜瓜果、什麼品種,都由他們提供種子,我們提供農資和種植技術。 」王守興說,這樣就能保證種出來的東西是他們需要的,而且會有一個收購的最低保護價,為合作社社員提供穩定的收入保障。
參觀完育苗棚,王守興又引記者進入一個實驗大棚。棚內溫暖如春,地里是已經長成的萵筍。他告訴記者,雖然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棚內種著超過四個品種的萵筍。 「根據不同的種植情況和最終收獲的作物品質,我們就可知道究竟哪個品種更適合我們這里種植;哪個品種口感好質量高,下一季就多種這一品種。 」說著,我們來到一片新型香萵筍的實驗區。剛走近,記者就聞到一股萵筍特有的清香味道,「這是我們最近在試種的新品種,聞起來香,等入了鍋香氣會更濃,口感也很好,我們下一季就打算主推這個品種! 」
除了幫助農民種植蔬菜瓜果,富民合作社還會進行定期培訓,向社員提供最新的農業資訊。在王守興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一摞農業期刊,「這些都是我自費定的,培訓的時候發給大家看。 」他隨手翻開一本農業技術研究的書,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他做的筆記:「自己先搞懂了,才能帶領社員們更好發展。 」
早在成立那年,合作社就注冊了自有商標,還建立了網站。近年來,合作社也開始嘗試有機蔬菜種植、物理方法和生態環境調控等,加大綠色生產和物聯網融入的比重,並很快贏得市場認可,在北京( 農用地、商住地、 工業地)新發地、合肥(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周谷堆、武漢(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白沙洲等批發市場建立了銷售窗口,與蘇果超市、華夏超市等簽訂了合作協議,還通過自家的網站平台銷售。 「每到收獲的時候,門口的大馬路邊停的全是來拉貨的大貨車,隊排得可長了! 」王守興高興地說。
實際上,除了富民合作社,我省各地都在探索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如蕪湖(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以合作經濟組織為依託,打造了「一產」標准化基地,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經營,同時研發「二產」精深加工技術和「三產」網路銷售渠道,構建了線上、專營店以及傳統銷售有效結合的「三位一體」銷售模式;天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則嘗試將農業進行社會化服務型融合,首創了「四代一管」的全程代耕服務,為農戶提供「代耕作、代育秧、代機插、代機收和田(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間管理」的服務,並在全國實施「種子變種苗,種苗進農村」工程,制定種苗生產的標准和規范性流程,目前已在全省40個水稻大縣出資設立了50多家合作社,建立起提供種植方案、機械化服務、資金支持、農產品收購以及全產業鏈服務的平台。另外,以綜合型農家樂為代表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也在逐步成為推廣鄉土文化、特色農產品以及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這些優秀的農業產業融合實例,都為我省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本。多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下一階段農業最主要的變化之一,也將帶動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得到效率和質量上的提升,幫助我省農業生產與市場更好地對接。
朱清表示,在農業供給側的改革當中,政府的參與和引導同樣必不可少,除了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外,政府更應在細致服務上下些功夫:「如政府出面推動市場信息與農民之間的對接,可以村幹部或農技員作為橋梁,向農戶傳達市場信息和生產技術,並對成績突出的地方給予獎勵,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農民,讓他們知道該生產什麼、該怎樣生產。 」
此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將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就會切實地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濫用化肥農葯、浪費水資源等問題,幫助加強農業資源的保護和高效利用,幫助農業生態得到保護和修復,還將帶動食品安全得到進一步提升。
Ⅸ 如何進行農業供給側改革
農業供給側改革面臨的主要任務:
一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面對國際農產品市場激烈的競爭,我國農業必須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國外國內兩種資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盡可能地選擇錯位競爭戰略,克服我國農業成本價格競爭劣勢。
二是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在畜牧業規模化養殖轉型升級、漁業養殖布局結構調整、拓展水產品精深加工和營銷渠道、種植業布局結構調整的同時,探索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
三是要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政策,為農業結構性改革提供動力。
四是要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確保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是基礎產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破解農業農村發展中的難題,都需要財政的有力支持。
五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和組織創新,科學地利用農業稀缺資源和有效地配置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另外,要拓寬流通渠道,促進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積極探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路徑。
農業領域的供給側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第一,土地制度改革。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徵收制度改革。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避免土地掠奪式經營;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使他們能夠安心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或者離開農業、農村;為農民工到城鎮就業提供新的資金來源,從而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新動力。
第二,農業結構調整。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通過結構調整,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聯動,能夠減輕國內耕地、水等自然資源的壓力,緩解經濟發展和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促進農業生產由以數量為主轉向數量質量並重,更加註重效益,注重市場導向,更加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次結構調整的主體是近年來新型經營主體,即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包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他們是商品農產品供給的主體,也是農業現代化的主體。而結構調整的任務也隱含著進一步促進這些主體的發展,提高其發展的質量,這也是結構調整的內涵之一——農業生產的主體結構,即通過主體結構的改變推動供給結構的改變。
第三,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根據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要確保稻穀、小麥等口糧的生產,既要保耕地,又要保產能,保主產區特別是核心產區的糧食生產。確保糧食供給包括糧食最低保護價格的改革以及現有糧食收儲制度的改革。近年來,糧食領域出現了「三量齊增」的現象,即產量增、進口量增、儲存量增,這是由於最低保護價政策和收儲政策相互交織而導致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們沒有正確運用這兩個政策工具的結果。因此,讓糧食價格回歸市場和讓糧食儲備回歸市場是這次改革的中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