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行情 » 行為金融學在期貨市場中的作用

行為金融學在期貨市場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1-10-04 05:09:44

Ⅰ 舉例說明行為金融學如何解釋市場異象

最簡單的例子,回購股票。
經濟學上講,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理論上講,回購股票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一定會漲。
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回購股價不降反升。
主要是因為回購股票向消費者釋放了信號,消費者認為企業業績不佳進而希望通過回購股票來穩定價格。
由此,股民對企業業績的預期大幅下降,所以股價下降。

Ⅱ 行為金融學對投資有哪些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行為金融學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是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和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一道,是當前金融投資理論最引人注目的兩大重點研究領域。
行為金融學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Ⅲ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信任在金融市場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不得不說,在金融市場中,涉及到金錢交易,信任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下面來詳細說說:



總之,信任這點同時關乎於金融市場中的三點,其中包括:交易策略,交易結構設計,風險控制。所以如果量化的話,需要在後兩者中,尤其是風險因子和交易結構設置中的變數和定價進行重新的調控。

如果你是對你的Counterparty不信任,不進行這個交易是你要做的首要考慮的事情,如果你實在需要交易,必要時候重新設計結構或者引入第三方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是做Direct investment,如果你不對管理層有很好的理解和信任,那麼我很難相信這個項目不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失控。

如果想詳細了解關於行為金融方面的具體知識,這方面有很多的專業書籍及具體案例,在這里就不一一說明了,畢竟它涉及的內容還是很廣泛的。

而以上回答,為了好理解只從很淺顯的層面進行了分析,歡迎指正。



Ⅳ 行為金融學的典型特徵是什麼

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它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 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行為金融學對於兩大傳統假設的挑戰為我們研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其一,傳統金融理論關於人的行為假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人們的決策是建立在理性預期(RationalExpectation 、風險迴避(RiskAver 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機抉擇等假設基礎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如此。比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理性決策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場競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但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得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Ⅳ 行為金融學的未來的探索

行為金融學(金融學分支學科)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是一門新興邊緣學科。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的熱門邊緣交叉學科,對傳統金融理論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的探索:
1、需要建立新的基本理論框架;
2、需建立統一獨特的嚴密邏輯的分析範式;
3、需要建立新的基於行為的核心模型;
4、需要確立明確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5、需要有明確的研究主線和獨特的知識點;
6、需要對行為金融範式作進一步的拓展。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6-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行為金融理論的應用有哪些

行為金融學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更深層次的心理、社會動因來研究、解釋和預測資本市場的現象和問題。本質上,行為金融理論是深入研究被傳統金融理論忽略的決策黑箱,它把投資決策看成是投資者在一種心理上計量風險與收益並進行決策的過程,是經濟行為科學化研究方法的一種價值分析回歸。行為金融理論從人的角度來解釋市場行為,充分考慮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以人們的實際決策心

理為出發點討論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行為金融理論在我國的研究仍處於理論模型和策略介紹階段,近年來也開始運用行為金融理論來研究我國證券市場上的實際問題。
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1.行為金融學的心理學理論支撐。(1)認知偏差理論。人們總是依靠經驗法則做出決策,但經驗法則常常會導致一些不自覺的偏誤,特維斯
基和卡尼曼稱其為啟發式偏差。
正是這些偏差的存在使投資者在決策時容易偏離「貝葉斯法則」預期。(2)框架依賴。框架依賴是指既定的表面現象的差異也會帶來實質的改變,它反映出入們認知和情感因素的相互作用,即描述決策問題的形式模糊會影響人們對決策問題本身的認識,進而影響人們的決策和行為。
2.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1)前景理論。前景理論是行為金融理論
在經濟生活中應用最廣的理論之一。
前景理論是行為金融理論的重要理論基礎,最先是由馬科維茨提出,由行為經濟學先驅卡尼曼和特沃茨基推動發展的。根據前景理論,
行為投資者在損失的情況下通常是風險偏好的,而在盈利時則往往是風險規避的,並且投資者損失時所感受到的
痛苦通常又遠大於盈利時所獲得的愉悅。
這與現實中的情況是基本一致的。
(2)套利限制理論。套利限制是行為金融學對經典金融理論提出質疑和修正的重要工具。經典金融理論構架中的重要支撐部分是有效市場假說(EMH)。EMH認為在市場中,理性的交易者能夠正確評估證券的價格,如果還存在很多非理性交易者,那麼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行為相互抵消,則對市場的有效性沒有影響;另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方向是相同的,這時候由於套利的存在,短期內的價格偏離
很快也會得到糾正,從而使市場能夠恢復效率。
但是,行為金融學認為套利的力量不可能不受條件限制,在各種客觀約束下,套利無法剔除非理性行為對理性行為的長期並且是實質性的影響,所以有效市場是存在的。
(3)行為組合理論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投資者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整個投資組合,最優的組合配置處在均值方差有
效前沿上。行為組合理論認為現實中的投資者無法做到這一點,
資產組合是基於對不同資產風險程度的認識以及基於投資目的所形成的一種金字塔式的行為資產組合,位於金字塔各層的資產都與特定的目標和風險程度相聯系,而各層之間的相關性被忽略。與傳統金融學不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中的投資者分為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兩類。信息交易者是嚴格按傳統金融學行事的理性交易者,不會出現系統性偏差;雜訊交易者則不按傳統金融學行事,會犯各種認知偏差錯誤。兩類交易者互相影響共同決定資產價格。
行為金融學的投資行為模型
基於非理性行為的行為金融學模型可分兩類:一類是基於投資者的有偏預期,在模型中考慮非理性投資代理人,直接引入非理性的心理和行為。

Ⅶ 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累積以及人們對金融異常現象研究的日益重視,標准金融理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一批力圖解釋金融市場實際行為的全新金融理論逐漸興起,行為金融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行為金融學在借鑒行為科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動當事人的心理因素為基本特徵的理論體系。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已經總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一些心理特點和其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投資者的心理特徵
對於投資者心理特徵主要有四個觀點:①自信情結(overconfidence):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70%。②迴避損失(loss-aversion):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後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③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位置消費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追求時尚與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作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因素加以考慮。④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即使決策結果相同,如果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仍然優於其它決策方式。
2、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開始研究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產生系統影響的決策行為特徵。到目前為止,一些決策行為特徵已經得到行為金融學家們的公認,並將它們作為對決策者的基本假設:①決策者的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②決策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序或技術;③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
盡管這些對於決策特徵的研究還處於嘗試性階段,而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和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十分明確。但一些實證研究表明,投資者決策行為特徵與市場中的有關投資特性是相關的: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性和價格中的泡沫;投資者中存在追隨領導者和從眾行為;對風險的高估;過早的售出盈利投資和過晚售出失敗投資;投資者對現金股利的不同偏好;對時間性分散投資組合(通過不同期限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的不同態度;等等。
行為金融學揭示了新古典傳統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一個根本性缺陷——完全理性假設,這使得行為金融學得到高度關注。與標准金融學不同,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中的參與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他們只是准理性人或者有限理性人,他們在進行風險決策時並不依照貝葉斯規則進行,而是採用簡單而有效的直觀推斷法。在多數情況下,這些直觀推斷法是有效的,但其中往往包含一些系統性誤差,這些誤差在有些情況下,成為影響全局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選擇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其機制常常會失靈,非理性交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
行為金融學與標准金融學在分析方法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行為心理決策分析法和風險度量方法上。行為金融學將人類的一些心理學特性如人類行為的易感性、認知缺陷、風險偏好的變動、遺憾厭惡、自控缺陷以及理性趨利特性和投資者情緒等價值感受引入到資產定價理論體系中,認為決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易變的,這種偏好常常只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決策者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通過對投資者行為心理決策的分析,行為金融學成功地解釋了資產價格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動量效應、季節效應、小公司現象等一些標准金融學無法解釋的異常現象。
行為金融學用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以馬柯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為基礎,針對其缺陷提出了修正模型,即行為組合理論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
Shefrin與Statman(2000)提出了行為組合理論來替代傳統的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在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中投資者具有恆定不變的風險厭惡程度,他們將資產組合看成一個整體,並且在構建資產組合時只考慮不同證券之間的協方差。而行為組合理論中的投資者則投資於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結構的資產組合。資產組合金字塔的每一層都對應著投資者特定的投資目的和風險,一些資金投資於最底層以規避風險,一些資金則被投資於更高層來爭取更大的收益。行為組合理論確立了以預期財富E(W)和Prob(W≤S)≤a來進行組合與投資選擇的方法基礎。與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相比,行為組合理論和目前十分流行的以VAR(value-at-risk)構築資產組合的方法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則是對現代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擴展(Barberisetal.,1998;Danieletal.,1998;Thaler,1999)。BAPM將投資者分為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兩種類型。信息交易者為按照CAPM模型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他們從不犯認知錯誤,而且不同個體之間表現有良好的統計均方差性;雜訊交易者則是那些處於CAPM框架之外的投資者,他們時常犯認知錯誤,不同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異方差性。兩類交易者互相影響,共同決定資產價格。當信息交易者佔主導地位時,市場表現為有效率,當噪音交易者成為代表性交易者時,市場表現為無效率。將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以及兩者在市場上的相互作用同時納入資產定價框架是BAPM的一大創舉。BAPM中證券的預期收益決定於均值方差有效組合的切線斜率,即β值。因為雜訊交易者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均方差有效組合不同於CAPM中的市場組合。 傳統的有效市場假說(EMH)是金融學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模型。EMH認為金融市場中的價格包含了一切信息,同時在任何時間證券價格可以看作投資價值的最優估計。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EMH存在兩個有關投資者行為方面的假設前提:一是投資者在使他們所擁有的證券組合價值最大化時所採取的行為模式是沒有偏差的。二是投資者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行為金融學認為EMH本身並沒有保證這兩個前提一定成立。相反,行為金融學根據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正確與合理性產生了質疑,認為投資主體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會經常出現違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情況。傳統理論中未能考慮到基金經理心理因素造成的主觀錯誤與投資失誤是較明顯的缺陷,心理因素影響應該成為選擇基金進行投資與選擇基金經理時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Ⅷ 行為金融學的國內研究

在這個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金融學者有可能為行為金融學未來的探索作出較大的貢獻。
1、利用後發優勢,抓住關鍵問題進行突破。
由於行為金融學真正快速發展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後,至今尚沒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論框架、統一的獨特且具有嚴密內在邏輯的分析範式、基於行為的核心模型、確立明確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明確的研究主線和獨特的知識點等。我國金融學者完全可能在這個學科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利用後發優勢,抓住新學科快速發展的機遇,在以上關鍵問題取得突破。
2、我國轉軌經濟特徵和新興金融市場特點,為行為金融學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
行為金融學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美國成熟的金融市場,而在轉軌時期的中國,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金融市場的建立還遠未成熟,金融資產價格的形成是怎樣的?投資者的心理是什麼?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如何?是否有其特殊性?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國的學者來解答。金融市場創立之初,投資者的投機情緒較濃,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較為明顯,正是對行為金融理論進行檢驗和發展的良好實驗室。在中國金融市場對行為金融學的檢驗和發展,可以在時間跨度上對行為金融理論的普適性和在空間和制度跨度上的特殊性進行檢驗。
3、在我國對投資者行為進行研究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為金融學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就是對投資者行為的研究。傳統金融學假設所有的理性人是同質的,那麼投資者的行為對金融資產的價格就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沒有研究的意義。對理論假設的有效性進行直接檢驗在經濟學中並不很常見,這可能是受弗里德曼著名論斷的影響(弗里德曼曾經指出,對理論的評價應該是基於其預測的有效性,而不是假設的有效性),所以長期以來對行為人的行為一直沒有有效的研究。在行為金融學中,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會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因此對投資者行為進行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投資者行為的研究可以更准確地把握行為人的行為方式,為建立更貼近現實的行為人公理化假設提供依據。例如Odean(1998)就通過投資者的個人賬戶數據發現投資者具有處置效應,即相對於虧損的股票,投資者更傾向於賣出贏利的股票。行為金融學發現的各種信念在我國投資者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投資者情緒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較為顯著。所以,對我國投資者的行為進行研究就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為金融學是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結合非常密切的一門學科,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密切結合和互動對於學科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行為金融學是以金融市場中行為人的行為研究為起點的,所以就必須更深入地理解行為人的行為方式和規律,這樣才可以准確把握行為人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和有效解釋金融市場現象。這就要求理論研究者更密切地和實踐相結合,一方面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加深對市場的理解和培養研究直覺,進一步推動理論創新。同時對金融市場實踐的參與可以為行為金融的實證提供大量難得的一手數據,推動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行為金融領域的大師們大多和市場有密切的聯系,如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Thaler就是Fuller&Thaler資產管理公司的合夥人之一,公司管理著最早將行為金融理論應用於基金投資策略的基金;LSV資產管理公司是以三位行為金融專家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的名字命名的,其應用行為金融理論管理著近百億美元的金融資產;羅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等其他行為金融專家也大多擁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行為金融專家參與金融市場對於理論創新有重要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的提高。我國行為金融學的研究要取得迅速發展,也應該和金融市場的實踐密切結合。

Ⅸ 行為金融學

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它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 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行為金融學對於兩大傳統假設的挑戰為我們研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其一,傳統金融理論關於人的行為假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人們的決策是建立在理性預期(RationalExpectation 、風險迴避(RiskAver 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機抉擇等假設基礎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如此。比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理性決策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場競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但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得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