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資學讀書筆記
A. 胡定核的介紹
胡定核,男,漢族,1963年7月30日出生,重慶市北碚區人,中共黨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原中國人民銀行五道口研究生部)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貨幣銀行學碩士,物理學學士,英語六級考試優秀,日語中級。全國青聯委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主編全國大學統編教材《期貨投資學》,專著有《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借鑒與發展》等五部;在各大學學報與各省市社科院學報發表論文100多篇;在《世界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中國社科院各研究所學報級刊物發表理論文章37篇,其中兩篇被《新華文摘》轉載。現任全國工商聯執委、重慶市政協常委、重慶市工商聯副主席、力帆控股總裁、藍洋金融執行董事兼總裁。
B. 經濟學和金融學是在大幾的時候開始有差別.如果自學金融學的部分需要閱讀哪些書籍
挖哈哈,我來也,有200分的呢,哈哈哈哈
那偶就非常認真的分析一次拉,(如果能轉系就另當別論了)
1.首先呢要看你的學校所屬類別,如果是經濟類學校或者名校(北大,復旦等)他們分開就是很早的哦,北大進去以後就會劃分成經濟管理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前者偏向於經濟類,後者偏向於金融類拉.而如果是什麼農業類,理工類學校的劃分就很晚的拉,比如四川,南京農業大學等,具體細節劃分已經是大二下期了.
2.其次看你學校的高度,一般來說重點一本的要求一般會比二,三本和專課早,當然也有一些特例拉,看你自己的學校老師們的頭腦了,HOHO
所以劃分都是沒什麼的,而且你這樣的想法也不完全正確,因為在中國除了幾個特別好的系和大學外,對口就業是比較少的,如果你想從事這方面工作,要有碩士以上學位比較好,如果你的個人能力比較出色可以在基層工作幾年靠資歷上去,或者出國深造也可以
每個學校的課程開設都有區別,我講比較中性的
一.這是金融學的一些重要課程
財政學
統計學
國際貿易
市場營銷
財務管理
會計學
政治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貸幣銀行學
貨幣金融學
國際金融
保險學原理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證券投資學
有了這些還不夠,在大學和經管院的領導搞好關系,這樣可以隨時獲得金融系的課程設置以及動向是最好的
我把經濟學的課程給你看下,大同小異呢
政治經濟學
管理學原理
會計學原理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統計學原理
貨幣金融學
經濟法
經濟學學科導論
國際經濟學財政學
國際金融
近現代西方經濟思想
計量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上述課程很多都是雙語課程,一定要打好英語基礎哦~~~~~
我覺得學經濟金融下面都是一些重要的內容,選修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學
市場營銷學
管理信息系統
產業經濟學
當代西方經濟學說
勞動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信息經濟學
組織行為學
財務管理學
國際貿易學
國際企業管理
國際貿易實務
世界經濟學
國際投資學
證券投資分析
期貨投資學
近現代西方金融理論
保險理論與實務
投資學原理
以後發財了不要忘記偶哈,記得請我吃飯哦,哈哈哈哈,希望你大學順利
C. 期貨投資學中繳納保證金只能用現金嗎
對的,期貨從業,歡迎追問。
在期貨交易中,經紀公司通常要求交易者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通常為5%-10%)繳納少量資金,叫做初始保證金,作為其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然後才能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並視價格變動情況確定是否追加資金。這種制度就是保證金制度,所繳的資金就是保證金。
例如,客戶A賬戶權益為1萬元,已知:螺紋價格為3500,螺紋鋼期貨保證金比例為10%,合約乘數為10噸/手。則,客戶所需要繳納的保證金為3500*10*10%=3500元。則可用資金為1萬-3500=6500元,可以再買一手哦。
D. 金融,投資,管理學什麼課程(希望可以補充)
我是學金融的 不過每個大學的課程不大一致 我只能說說我學的
高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大學英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西方經濟學(宏觀和微觀)、保險學、會計學原理、財政學、貨幣銀行學(貨幣金融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投資學、金融學、中央銀行學、財務會計、金融英語、現代商業銀行管理與經營、經濟法、項目融資、計算機基礎、DRWAMWEAVER網頁製作與設計、信貸管理學
現在就學這么多 還有一年沒學 不知道 學了再告訴你
E. 投資學期貨題目
1 期貨合約的面值是 120*(1+0.03)*1000 = 123600. 保證金是12360元。
2 如果股價降百分之三,那期貨合約價值為 120000. 保證金變成8760元,虧損了30%。
F. 求讀書筆記7篇
讀書與思考(4篇)
讀書的方法
新年時節,送些甚麼給學生呢?就送他們一些讀書的方法吧。
首先聲明,我要談的是為知識而讀書的方法,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的方法。後者,香港的學生都是專家——猜題目、背課文之能,世間少有。但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知識的增長。知識是讀書的目的(An End);考試只是一個方法(A Means)。然而香港學生(或教育制度),卻很顯然地將這兩佯東西顛倒過來。
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學生們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壓力,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會是事半功倍的。
一、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並不是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強記理論不僅是很難記得准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於事。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義,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確性。理解愈深愈准確,記憶就愈清楚,而應用起來就愈能得心應手。所以讀書要貫通——理論上的不同重點的聯帶關系要明白;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面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而學生也不需多花時間。他只要能改三個壞習慣,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是得不償失。我肯定這是一般香港學生的壞習慣。例如好幾次我故意將頗明顯的錯誤寫在黑板上,200 多學生中竟無一人發覺,只知低著頭忙將錯誤抄在筆記上。
筆記有兩個用途。①將明白了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只記要點都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記。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後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課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太多而不便發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於課後問老師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將每一個課題分開讀,強記,一見試題,不管問甚麼,只要是似乎與某課題有關,就大「開水喉」,希望「撞」中——這是第二個壞習慣最明顯的例子。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後,要花少許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系,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里。這是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范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後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主要是指大學生的,就是在選課的時候,只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其實定了某一系之後,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准則,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裡面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發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二、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只有總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只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鍾的全神貫注。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學生都是因為不夠集中力。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後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只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錶放在書桌上。先看手錶,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30分鍾內完全不記得手錶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於每次讀書對都完全忘記外物1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三、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的原因,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只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師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題卻是不勝枚舉。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甚麼問題是愚蠢或是多餘。若不發問,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問前先作準備工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孔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與「不知」,最容易就是做發問前的准備工夫。這准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A、「是甚麼」(What),B、「怎樣辦」(How? ),C、「為甚麼」(why)。學生要先斷定問題是那一類。A類問的是事實:B類問的是方法:C類問的是理論。問題一經斷定是那一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問的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盡量去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一點是愈尖愈好。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題,答案是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准備工作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他強調記號。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於甚麼問題。快讀就是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了,速度可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作問號,但其他底線或記號卻不可用。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後一關才加上去的,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後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在大學里,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讀書的時間多。
雖然我在以上建議的讀書方法是著重大學生,但絕大部分也適合中小學生學習。自小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養成這些讀書的習慣,你會發覺讀書之樂,實難以為外人道。
思考的方法(上)
據說熊彼德(J. A. Schumpeter)曾在課堂上批評牛頓,指責這個如假包換的物理學天才只顧閉門思想,沒有將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開而留諸後世!這批評有點道理。但牛頓在物理學上的豐功偉績,是他在逃避瘟疫的兩年中想出來的;其後就再沒有甚麼重大發現——雖是曇花一現,但這「一現」卻是非同小可。愛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屢見經傳:可惜他天賦之高,遠超世俗,要學也學不到。
有些朋友以為愛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資料而將相對論想了出來,他們也可照樣推理。但愛因斯坦所能辦到的,跟他們有甚麼相干?不自量力,以此為最!愛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種思想障礙。
我不僅不敢與牛頓或愛因斯坦相比,就是半個天才也算不上。但正因為這個緣故,我倒可以寫一點有實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學回來的。一個平凡的人能學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學。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專利權,與我們無關。
在大學念書時,我從不缺課的習慣就是為了要學老師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試都考過了,我就轉作旁聽生。有一次,赫舒拉發(J. Hirshleifer)在課後來問我:「你旁聽了我六個學期,難道我所知的經濟學你還未學全嗎?」我回答說:「你的經濟學我早從你的著作中學會了,我聽你的課與經濟學無關——我要學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這個偷「思」的習慣實行了很多年,屢遇明師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運的事。這些師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著實不少。我細心觀察他們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個非天才也可用得著的來學習,久而久之就變得甚為實用。但因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綜合了各人的方法,作為己用。雖然這些人大都是經濟學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歸,強分門戶就是自取平凡。茲將我綜合了普通人也可作為實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一、誰是誰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個人同作分析或辯論時,他常強調某一個觀點或發現是他的,或將「自己」放在問題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決不應被成見左右的。要「出風頭」或要「領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過程上,「自己」的觀點不可有特別的位置。「領功」是有了答案之後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對不同的觀點作客觀的衡量。
有些人認為佛利民好勝、強詞奪理地去維護自己的觀點,這是錯的。佛利民的思想快似閃電,但他認錯更快!因為他認錯太快,往往給人的印象就是沒有認錯。在我所認識的高手中,沒有一個推理時將「自己」加上絲毫重量的。事後「領功」是另一回事。
同樣地,在學術上沒有權威或宗師這回事——這些只是仰慕者對他們的稱呼;我們不要被名氣嚇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錯,所以他們的觀點或理論也只能被我們考慮及衡量,不可以盡信。當然,高手的推論較為深入,值得我們特別留意。我們應該對高手之見作較詳盡理解,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們不可以為既是高手之見,就是對的。高手與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廣泛,後者膚淺而狹窄。
我一向都佩服史密斯、米爾及馬歇爾等人。但當我研究佃農理論時,我就將他們的佃農理論一視同仁,沒有將他們的大名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是不可能將他們的理論推翻的。
二、問題要達、要淺,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問題問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過半。在「讀書的方法」一文內,我述說了求學時的發問主旨。以發問作為思考的指引,有幾點是要補充的。
第一、問題要一針見血。這是佛利民的拿手好戲。你問他一個問題,他喜歡這樣回答:「且讓我改一下你的問題。」(Let me rephrase your question.)他一改,就直達你要問的重心,十分清楚。我們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試將一個問題用幾種形式去發問,務求達重點的所在。舉一個例子。當佛利民解釋某法國學者的貨幣理論時,我問:「他的主旨是否若時間長而事情不變,人們就覺得沉悶?」佛利民答:「你是要問,是否時間越多,時間在邊際上的價值就越少?」這一改,就直達經濟學上的「替換代價下降」(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定律,他無需答我,答案已浮現出來了!
第二、問題要問得淺。這是艾智仁(A. A. Alchian)的專長。談起貨幣理論,他問:「甚麼是貨幣?為甚麼市場不用馬鈴薯作貨幣?」當經濟學界以功用(Utility)的量度困難為熱門的爭論時,艾智仁問:「甚麼是功用?甚麼是量度?我們用甚麼准則來決定一樣東西是被量度了的?」這是小孩子的發問方式。後來艾智仁找到了舉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斷的方式加上數字作為衡量的准則,而功用就只不過是這些數字的隨意定名。假設每個人都要將這數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這武斷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釋人類的行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與社會福利無關!
我自己的佃農理論,就是由幾個淺問題問出來的。傳統上的理論,都以為既然土地種植的收成是要將一部份分給地主,那麼地主以分賬的方法徵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稅一樣,會使農民減少勞力從而使生產下降。我問:「既然生產下降,租值就應減少了,為甚麼地主不選用其他非分賬式的收租辦法?」我再問:「假如我是地主,我會怎麼辦?假如我是農民,我又會怎麼辦?」
第三、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問題的重要與否是慣例,赫舒拉發更喜歡把這衡量放在一切考慮之前。學生問他一個問題,他可能回答:「這問題不重要。」於是就想也不再想。認為是重要的問題呢,他就從座上站起來!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並不太難。你要問:「假若這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會知道了些甚麼?」若所知的與其他的知識沒有甚麼關連,或所知的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
有很多問題不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問題。甚麼是蠢問題呢?若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了。舉一個例。經濟學是基於一個「個人爭取利益」的假設;這就暗示著個人生產是會盡可能減低生產費用。有一個學者大做文章,問個人的生產費用是否會過高了?但基於這作者自己的假設下,「過高」是不可能的。佛利民就下評語:「愚蠢的問題,得到愚蠢的答案,是應有之報!」
思考的方法(中)
三、不要將預感抹殺了
邏輯是推理的規格;但若步步以邏輯為先,非邏輯不行,思考就會受到壓制。不依邏輯的推理當然是矛盾叢生,不知所謂;但非經邏輯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預感(Hunch )抹煞了,以致甚麼也想不到。邏輯學——尤其是數學邏輯——是一門湛深的學問,但若以邏輯先入為主,就會弄巧反拙。
在念書時我拜讀過愛因斯坦與邏輯學高手朴柏(K. Popper)辯論的書信。他們爭論的是科學方法論的問題。在這辯論中,我以為朴柏是勝了一籌;但在科學上的貢獻,他卻是藉藉無名的。
邏輯是可以幫助推理的正確性,卻不是思想(Idea )或見解的根源。科學方法論是用以證實理論的存在,但它本身對解釋現象毫無用處。那些堅持非以正確方法推斷出來的思想是犯了規,不能被科學接受的觀點,只不過是某些難有大貢獻的人的自我安慰。這種人我遇過了不少。他們都胸有實學,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像力。
純以預感而起,加上想像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邏輯證實,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論或見解是合乎邏輯及方法論的規格,是怎樣想出來的無關重要。那些主張「演繹法」(Dective Method)或「歸納法」(Inctive Method )的紛爭,不宜盡聽。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或牛頓午夜做夢),萬有引力的理論就悟了出來。又有誰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確。
有一些獨具卓見的學者,其邏輯推理的能力實在是平平無奇;他們的重要科學貢獻是經後人修改而成的。英國早期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 Malthus),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學生!近代獲諾貝爾獎的海耶克及舒爾茲(T. Schultz),推理也沒有過人之處。這可見思想見解(Idea)是首要,邏輯次之。
得到了一個稍有創見的預感,就不要因為未有邏輯的支持而放棄。在我所認識的學者中,善用預感的要首推高斯(R.H.Coase )。無論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較特出的意見,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對了」或「好像是不對的」。先有了一個假定的答案,然後再慢慢地將預感從頭分析。
有一次,在一個會議上,有人提議大地主的農產品售價會是專利權的市價,缺乏市場競爭,對社會是有浪費的,我沖口而出:「怎麼會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種麥的地都屬我所有,我就一定要將地分開租給不同的農民耕種;麥收成後農民就會在市場上競爭發售,那麼麥價是競爭下的市價。」高斯在旁就立刻對我說:「你好像是對了。」三天之後,我再遇高斯時,他又說:「你好像是對了。」我問他我對了甚麼?他說:「麥的市價。」幾個月後,在閑談中,高斯舊事重提:「我認為在麥的價格上你是對了的。」對一個不是自己的預感而日夕反覆推斷,確是名家風范,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另一個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R. Kessel),是行內知名的預感奇才。在1974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跟他相聚幾個月,能欣賞到他的不知從何而來的預感。嘉素有一條座右銘:「無論一個預感是怎樣的不成理,它總要比一點意見也沒有為佳。」他又強調:「若無半點見解在手,那你就甚麼辯駁也贏不了。」
預感是每個重要發現都缺少不了的——從那裡來沒有一定的規格,有時究竟是甚麼也不大清楚。在思考上,預感是一條路的開端——可走多遠,到那裡去,難以預先知道——但是非試走一下不可的。走這路時邏輯就在路上畫上界線,將可行及不可行的分開。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較為清楚。好的預感的特徵,就是路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清楚,到後來就豁然貫通。「沒出息」的預感的特徵正相反。
不要以為我強調預感的重要,是有貶低邏輯及科學方法論之意。我曾經是迦納(R. Carnap)的學生,怎會輕視這些學問?我要指出的是邏輯是用以輔助預感的發展,用錯了是可將預感抹煞了的。
四、轉換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問題,是一定可以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的,換言之,同樣的問題,可用不同的預感來試圖分析。在這方面,我認識的高手都如出一轍——他們既不輕易放棄一個可能行得通的途徑,也不墨守成規,盡可能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轉換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頓開。茅塞(Mental Block)是一個很難解釋的思想障礙,是每個人都常有的。淺而重要的發現,往往一個聰明才智之士可能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但若將思想的角度稍為轉變一下,可能令茅塞頓開。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數不是因為過於湛深,而是因為所用的角度是難以看到淺的一面。重要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間工廠為了生產,對鄰近的物業造成污染而有所損害。歷久以來,經濟學者都建議政府用幾種辦法去壓制工廠的生產,從而減少鄰近物業的損失。這個老問題到了高斯的手上,他就將角度倒轉了:「壓制工廠生產,就等於鄰近的業主對工廠有所損害,究竟要被壓制的應是那一方?」高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近十多年來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財務投資學」(Corporate Finance)。這門學問其中的一個創始人沙爾波(W.Sharpe)的成名之作,是在有風險的情況下,首次在原理上斷定了資產的市價。雖然這原理是有著明顯的缺點,但對一個在當時是高手雲集而不可解決的重要問題,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馳名遐邇。沙爾波的「破案」出發點,就是將一條當時眾所周知的曲線倒轉了來劃。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答案。從一個角度看來是對的答案,換一個角度卻可能是錯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個暫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決這個暫定的答案,我們就可對答案增加信心。當然,可靠的答案還是要經過邏輯及事實的考驗的。
第三、角度有遠近之分。在思考的過程中,細節與大要是互補短長的,無論細節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難的見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盡棄。但在大要上是對了的思想,細節的補充只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是錯了細節也往往無傷大雅。在這方面的思考困難,就是若完全不顧細節,我們會很難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細節,准確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腦袋就戴上了放大鏡,重視細節——這是一般的習慣。善於思考的人會久不久將問題盡量推遠以作整體性的考慮。
能幫的只有這些了,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G. 本科生的證券投資學和期貨課程到底要學什麼
金融學專業是為適應我國金融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而設立的一個應用型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現代經濟學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宏觀金融理論、微觀金融理論以及金融管理知識,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具備從事金融經濟管理、實務以及教學研究工作能力的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在金融宏觀管理部門以及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等實際金融部門從事管理性、業務性工作,也可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經濟管理工作,在科研院所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
H. 徐洪才的成果
主編中國第一本《投資基金運作全書》大型工具書(1996,中國金融出版社)和《投資銀行學》大學教科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版,1997、1999、2003、2005,經濟科學出版社),創立資本市場五級價值增值理論;出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大國金融方略:中國金融強國的戰略和方向》、《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與監管研究》、《中國產權市場研究》、《投資基金與金融發展》和《China's Financial Markets》等10餘部個人專著;主編《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濟再平衡路徑選擇》、《房地產企業項目融資與資金管控》、《期貨投資學》(第一、第二版)、《中國資本運營經典案例(上、下冊)》、《風險投資與OTC市場》、《風險投資的公司治理》等10餘部學術著作;發表文章和研究報告300餘篇,在核心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成果共計500餘萬字。
I. 期貨投資學期末考試,結合K線圖技術分析確定投資策略
你要學習的話建議你去考試通學習,里邊有歷年真題、電子教材、考試大綱、智能組卷、考前押題等、還有移動端,電腦、手機同時學習。學好了還可以回答問題賺點生活費。網路搜索考試通第一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