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平台 » 2018年銅期貨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2018年銅期貨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8-03 23:23:25

⑴ 結合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政策概念 指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整個社會經濟福利、改進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而有意識和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 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充分就業:本義是指所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資源作為充分就業的標准;充分就業本不是百分之百的就業,一般地說充分就業允許的事業范疇為4%。 物價穩定:即把通脹率維持在低而穩定的水平上。物件穩定是指一般物價水平即總物價水平的穩定;物價穩定並不是指通貨膨脹率為零的狀態,而是維持一種能為社會所接受的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率的經濟狀態,一般指通貨膨脹率在10%以下。 經濟增長:保持合意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是指單純的生產增長,經濟增長率並不是越高越好,經濟增長的同時必須帶來經濟的發展;經濟增長率一般是用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來衡量的。 國際收支水平:是指國際收支既無赤字又無盈餘的狀態。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對外經濟目標,必須注意和國內目標的配合使用;正確處理國內目標與國外目標的矛盾。 [編輯本段]如何正確認識宏觀經濟形勢 一、判斷宏觀經濟形勢,不僅要看經濟增長速度,還要看就業、通貨膨脹、國際收支。要全面地看,不能片面地看,防止出現以偏概全; 二、判斷經濟形勢特別是經濟增長速度,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條件和基礎上,要看到多年來特別是過去四年來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帶來的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不能靜止地看; 三、判斷經濟形勢,不能只看增速,還要看經濟效益、經濟結構和民生等方面的改善情況。要從綜合的視角看,不能孤立地看。

⑵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世界經濟金融危機日趨嚴峻,我國當前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給與補貼增多,減少稅收以刺激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與以前作比較,顯得較為寬松。都知道前一段我國經濟過熱,所以央行連續九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以減少投資,緩解經濟過熱情況。進來經濟增長放緩,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推動投資以保持經濟增長,前一陣央行推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等政策,這樣的政策被稱為寬松的。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於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的發展。資源性的產品價格會隨著資源的減少而升高,但對於高科技產品來說,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價格會下降。總體上來看物價總水平就要看財政貨幣政策是不是貫徹落實了。

⑶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十大分析

2008年,中國經濟能夠在將核心CPI指數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時實現接近10%的實際GDP增長速度。然而,中國經濟景氣從2008年起轉折下行,已經進入本次經濟周期的收縮階段。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應該在長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則指導下,建立以促進國內投資需求為核心的政策體系,採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啟發國內需求與國外需求以及消費需求與凈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全面拉動作用,在中國經濟景氣進入收縮階段後防止蕭條形態。

中國經濟具有投資驅動的內生增長性質,從而其潛在國民收入增長容納實際國民收入增長的滯後效應。由於2004-2007年間中國實際國民收入的高速增長已經通過滯後效應大幅度提升潛在國民收入,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過度減緩可能產生明顯的負向國民收入缺口。同時,中國經濟波動的主要需求驅動力量已經從1982-1993年間的內部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轉變為1994-2007年間的外部凈出口需求,必然通過國際貿易途徑而耦合美國經濟波動,嚴重其經濟周期的內在收縮傾向。中國通貨膨脹機制完成從高核心通貨膨脹率向低核心通貨膨脹率的歷史性轉變。由於重型化的產業結構、嚴格的環境保護標准與完善的國有產權制度,難以避免資源性產品價格的結構性上漲。不過,在競爭性市場體系支持下的技術進步,能夠沿產業鏈方向逐級吸收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影響,基本消除中國通貨膨脹的資源成本推動因素。中國經濟已經並且將繼續呈現從PPI指數到GDP平減指數到CPI指數遞減的通貨膨脹動態結構,保持較為溫和的CPI指數核心通貨膨脹率。

面臨高儲蓄傾向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設計應該遵循凱恩斯主義路線,實現高儲蓄向高投資的有效轉化,以充分積累的資本存量與相對短缺的勞動力互補而支持未來老齡社會。在彌合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可能通貨膨脹缺口時,中國需求管理不僅存在硬著陸與軟著陸的政策選擇,而且存在正向軟著陸與反向軟著陸的政策選擇。中國需求管理應該建立最高可持續增長率目標的政策指導線,並且面臨持續擴展而實時未知的潛在總供給能力,應該採取微撞的操作模式,通過間歇性增加總需求而跟蹤潛在總供給前沿。

⑷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如果市場上通貨膨脹率過高,則中央銀行就會通過提高再貼現率來減少其對商業銀行的貨幣供應,商業銀行的利率也隨之上升,銀行對社會的貨幣供應量減少,收縮銀根,信貸量也隨之減少,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如果市場上的問題是消費低迷,人們對投資缺乏信心,那麼央行就會提高再貼現率來增加對商業銀行貨幣的供應,商業銀行利率下降,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的供應量來刺激消費,增加投資

⑸ 我國2007年以來歷次宏觀經濟政策分析怎麼講

2009年經濟政策2008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長下滑至9.9%,在金融危機沖擊全球經濟背景下,第四季度經濟肯定會進一步下滑。這意味著,08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跌落到10%以下。相比07年11.9%的經濟增速,這將是一次經濟「下大坡」!以外需而言,由於外部經濟不景氣,08年前9個月外貿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下跌至1.2個百分點,比07年同期少了一半,而09年外部經濟環境將比今年更差。08年的經濟增長形勢基本可以確定,最讓人擔心的是09年經濟形勢將會如何。現在市場擔心,08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將跌破8%,而09年初將會連8%也守不住。國家統計局官員也預計,國際金融危機會對外商投資和出口帶來進一步的沖擊,而這兩個領域是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面對經濟形勢轉壞,中央在宏觀政策上已經完全轉向。自2007年7月以來,14個月之內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經過了四次調整,從「一防」、「雙防」、「一保一控」變成「三保」,不僅財政政策日趨積極,而且貨幣政策也由一直以來的謹慎轉向全面放鬆。不過,在經濟緊縮之下,寬松的政策並不一定馬上奏效。央行此前公布的08年9月金融運行數據顯示,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幅較上月末低回落了0.71%。M1(狹義貨幣供應量)則回落了2.05%,跌幅更明顯。08年1-9月份凈投放現金1350億元,同比少投放608億元。貨幣供應量增速的變化顯示出國內經濟活動的減弱。而反映定期存款增速趨勢的數據(M2-M1)已連續5個月為正值,而且數據還在持續增大,顯示存款定期化趨勢在加強。在微觀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與此應證的緊縮信號。在08年7月份國內放鬆銀行信貸額度之後,銀行的反應並不積極。國內銀行界的人士稱,現在銀行的首要任務並不是擴張信貸業務,而是收縮避險。對於部分行業(如房地產),不少銀行至今仍在部分市場上將其列為「禁貸」業務。由此可以看到,銀行對於需求放緩之下的風險,已經明顯提高了警惕,這可以看成是一種「熊市心理」——擴張不如收縮,少做少有風險。不僅是銀行,作為銀行客戶的企業,現在也在普遍收縮業務。雖然國內部分企業在喊信貸環境緊縮,但在降息環境下,企業有了錢之後,首先做的不是去擴大投資,而是去還銀行的錢。不能忽視的是,這種微觀上的緊縮——來自銀行與企業的微觀決策,已經部分抵消了宏觀政策的放鬆,或者至少推遲了宏觀政策放鬆的效果。據悉,過去在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將提前到11月舉行,以盡早決定和落實09年的經濟政策,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那麼,09年的宏觀政策到底會如何?會在哪些方面著力?綜合各方面的情況,我們認為,在短期擴大消費難以奏效的情況下,估計中央的政策還是會從擴張財政和放鬆貨幣兩方面著手。在財政政策上,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能再度降臨,中央財政赤字的規模有可能擴大。在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都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09年的經濟增長將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財政投資來拉動。財政上將加大投資水庫、鐵路、地鐵、城市基礎設施,大力建設廉租房、農業基礎設施等。財政投資的資金,部分可能來自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部分將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然而,地方政府目前積極准備的大型投資項目,可能會遇到融資的困難。考慮到這一點,不排除由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發行建設債券,籌集資金投資城市大型基建項目。此外,一定規模的減稅政策也將成為09年的政策工具,增值稅改革的擴大化也將成為可能。總之,未來1-2年內中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性和產業政策都有較多的調整餘地,這實際上意味著,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領銜」之下,09年中國將啟動多種政策來保經濟增長。

⑹ 談談我國近幾年的宏觀經濟政策

1、深化改革。2014年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將緊緊圍繞制度建設、體制改革,即將短期政策融入長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觀調控與重大制度建設相結合。
2、宏觀調控穩中求進。宏觀調控仍將保持穩中求進的基調,即「明確區間,穩定政策,重在改調,長短結合」。
3、積極財政政策。2014年財政政策結構性色彩將更濃,將從總量性的政策轉向結構性的政策,從單純的經濟政策轉向經濟社會政策。結構性減稅以及支出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力度會越來越大,政府將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務,通過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來提升社會的公平正義,財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長期結合,服務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4、穩健貨幣政策。既要保持經濟增長平穩,又要化解金融領域風險,還要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間。因此,央行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定調是 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協同性。
5、區域政策。實行區別對待仍是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的基本方向,完善並創新區域政策,縮小政策單元,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
6、擴大內需。2014年,擴大消費的重點將在信息消費領域。信息消費具有結構層次高、綠色無污染、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近年來各個國家重點培育的新興消費熱點,也將成為我國擴大消費的重要著力點。
7、新型城鎮化。著力優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態,培育並引導城市群發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結構,強化綜合運輸交通網路的支撐,優化城市群內部的城市分工協作。
8、土地政策。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要求,研究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辦法》等規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做好國家層面有關不動產登記銜接工作。

⑺ 根據我國2018年的宏觀經濟狀況分析應該採取怎樣的財政貨幣政策,這是宏觀經濟學的一道論述題分值15

懸賞分來個200分,
可以答下

⑻ 淺析我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具體內容,經濟背景及意義

一、我國經濟形勢展望目前,我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基本得到控制,2011年第四季度通脹率走入下行通道,11月通貨膨脹率為4.2%,可見我國的通脹治理已經初見成效。展望2012,宏觀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通脹壓力仍然較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很可能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反復大幅震盪;各國宏觀調控目標和方向存在分歧和沖突,宏觀政策協調難度加大(畢吉耀等,2011)。對於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張立群(2011)認為,2011年經濟增長呈下行態勢,貨幣政策取得明顯成效,進入2012年後,經濟增長率將繼續平穩降低,受世界經濟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整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當然也存在發生較大波動的可能,其中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企業困難和就業問題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11)總結,中國宏觀經濟復甦的步伐放緩,呈現出「經濟增速逐季回落、通脹壓力高位回緩、經濟泡沫逆轉、資源錯配加劇、金融風險上揚與結構剛性持續的局面」。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課題組(2011)使用預測模型得出,2012年,GDP增長率可能回落至9.45%,CPI預計將維持在4.55%的水平。我們認為,在進入2012年以後,通脹並不像之前那樣是宏觀調控的最主要目標,但基礎還不牢固,仍有繼續影響的可能。因此,通貨膨脹問題仍不容忽視,但考慮到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和外圍環境都面臨一個嚴峻形勢,應當對於增長情況賦予的關注。在國內經濟中對民生和經濟總量有重要影響的房地市場調控已經取得成效,從經濟的長遠健康角度而言,目前的房價仍具有泡沫成分,房地產市場調控在2012年仍然重要。(一)通貨膨脹問題通貨膨脹率雖然回落,但通貨膨脹的危險猶在。通過對歷史數據的考察,我們可以發現,進入2010年以來,通貨膨脹就開始成為經濟中一項不容忽視的問題。2011年7月CPI甚至達到了6.5%的峰值,之後在中央大力的調控治理下雖然開始走入下行通道,但參考09年末的形勢,在11月CPI和PPI數據雖然都處於低位,並不意味著來年的通貨膨脹可以完全放鬆。隨著美國繼續推行小規模的國債購買計劃,並長期將名義利率維持在低位,全球的流動性仍然充裕,這部分流動性是否會向我國傳導,仍是一個重大問題。縱觀2012,通貨膨脹仍然是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因素,需要對其予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二)增長問題1.外圍環境仍然不穩定2012年,歐元區國家將迎來一個還債高峰,歐洲債務危機將繼續發酵,為應對歐洲債務危機,歐元區國家將被迫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據統計,歐洲債務危機主要國家在明年2-4月會有大量債務到期,債務違約風險將會集中凸顯,歐洲能否就此問題達成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並將其對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影響降至最小化,將是2012年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驅動事件。歐洲的債務危機已經通過金融市場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進行傳導,在美國、日本等經濟體本身增長乏力的狀況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觀察2000年以來數據,可以發現,出口一直是我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借鑒2009年的經驗,如果我國的凈出口表現不理想,那麼投資就擔負起了保持經濟增長的重擔,這樣與歷史數據相比過高的投資拉動額,對之後的經濟會有一個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壓力。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總體態勢下,2012年我國出口將受到嚴重挑戰,而「外向型經濟」也將受到重大的影響,經濟增長總體情況並不樂觀。2.中國經濟的內部制約因素除去國際環境的外生影響,隨著我國經濟近30年來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的要素稟賦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要素相對價格體系也隨之在迅速調整。(1)勞動力成本上升目前我國各地都出現了工資上漲的情況,特別是從事服務業和製造業這一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熱門行業。蘇劍(2010)通過依據經濟增長對勞動力需求的拉動作用來進行研究,發現以「民工荒」為特徵的特定市場勞動力短缺將是今後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勞動力資源豐富,我國的二元經濟特徵十分明顯,勞動力無限供給是我國的比較優勢。然而,在工資上漲的壓力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首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一農民工為主要勞動力的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經濟增長方式將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及技術密集型調整;其次,勞動力及價格的上漲對於經濟總量增長、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物價控制等等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2)房地產泡沫房價泡沫是金融危機的主要來源之一,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成為泡沫資產的溫床,其中僅2009年,從年初到年末,北京的房價幾乎翻了一番,而政府的房價調控措施幾乎毫無效果。而我國的經濟增長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仍然按照一個平穩的增長速度進行,這說明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的泡沫化的趨勢。進入2009年以來,在北京上海廣東等過剩流動性的目標城市,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幅度遠遠大於全國平均值。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北京市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28.73元,這就意味著一名平均收入水平的北京市民一年的工資並不能夠在同期的北京購買1平方米的房子。房價水平與收入水平脫鉤,正是房地產出現泡沫化的重要表現之一。目前,雖然房地產銷售價格並沒有明顯的下降,但是我國的商品房銷售增速已經開始下降,這些都說明房價調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應繼續加強調控。與此同時,房價下跌將導致我國房地產投資的下降,這也就意味著經濟增長率下滑的可能性加大。同時,由於剛需商品房的替代品——「保障房」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商品房投資的增加對經濟的沖擊可能會得到一部分的緩沖,但由於房地產的高產業關聯性,房地產「去泡沫化」給2012年帶來的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然不容忽視。二、政策目標選擇(一)調控政策總體目標的選擇2011年12月14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方向和主要任務,「穩中求進」成為2012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主調。所謂「穩中求進」,就是在鞏固價格水平穩定這一成果的情況下,實行調整性的政策組合促進經濟的增長。張立群(2011)對此的解釋是統籌協調好控物價、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之間的關系;孫學工、樊彩躍(2011)認為需要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提高重要資源的配置效率,並尋找新的增長點。我們認為,2012年我國應警惕通貨膨脹,以保增長為主要政策目標,同時繼續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擠除房價泡沫。因此,我國2012年的政策目標應該是:保增長、抑通脹、控房價。(二)引入供給管理的總供求分析框架目前的宏觀調控理論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在保增長和抑通脹二者之間只能保證一個,這就是宏觀經濟學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也就是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交替關系。要想解決失業問題,就必須忍受較高的通貨膨脹,而要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就得忍受高失業。這是需求管理必然的結果。實際上,有一些政策措施是能夠同時保增長、抑通脹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稅收的措施就是如此。降低生產成本和稅收能增加企業的利潤,刺激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從而增加供給,穩定物價,這就同時達到了保增長、抑通脹的目標。這種政策被稱作「供給管理政策」。「供給管理政策」與以傳統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特徵的「需求管理政策」不同,後者在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之間同一時期只能保證一個,而且在實現一個目標時必然以另一個的惡化為代價。蘇劍(2008)、劉偉和蘇劍(2007)探討了供給管理在短期宏觀調控中的作用。許多人認為,供給管理政策只適應於長期調控,不適合短期宏觀調控。在他們看來,一個經濟的總供給是由這個經濟的技術水平和可用資源的規模決定的,而這些因素在短期內都是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的,因此在短期內總供給是無法調控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正是由於供給管理政策的長期性特點,使人們對供給管理政策的重視僅限於其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而對供給管理政策的短期調節效應沒有予以充分承認。事實上,供給管理政策不僅能夠,而且經常被運用於調節短期經濟波動,只是不被人們關注,或者不被視為供給管理政策,被想當然地看作需求管理政策了。總供給是由企業的生產成本決定的,而企業的生產成本卻是可以由政府在短期內調控的,政府只要能夠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就可以影響短期總供給。因此,供給管理是可以用於短期調控的。蘇劍(2008、2011)指出,調節短期經濟波動經常運用的供給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財政政策,比如針對企業的稅收政策,減稅意味著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實際利潤上升,其效應相當於企業生產成本的下降。(2)要素價格政策。調節生產要素的價格,比如能源、原材料價格、利率等,都能夠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貨幣政策實際上就是要素價格政策的一種。(3)第四,行政、法律手段。這些手段影響企業在某一市場的准入條件和審批手續的難易程度,因此可以達到調節某一行業的總供給的目的。(4)提高企業生產率的政策,比如促進技術進步、改善管理、深化改革等等,都有助於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三、2012年我國宏觀經濟的政策建議(一)宏觀政策組合在進行政策設計時,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國目前經濟增長的下滑雖然有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等因素的負面影響,但主要原因還是政府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因此,要想實現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只要稍稍放鬆政策緊縮力度就可以了,不需要大幅度的刺激措施。否則就會出現經濟大起大落的局面,房價調控和抑制通脹的成果就將毀於一旦。因此,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的,我國應採取「穩中求進」的方針。在這一大背景下,為了同時實現保增長、抑通脹、控房價三個目標,我們認為我國應該採取以下的政策組合。1.貨幣政策:「總量穩健、定向擴張」用穩健的貨幣政策控制流動性的總規模,防止流動性在2011年緊縮後的大規模擴張,從而抑制通貨膨脹和房價,並以定向擴張的貨幣政策扶持小微企業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助於經濟結構調整的企業和項目。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基本偏緊,但是是全面性的偏緊,所以造成了中小企業的運營問題。因此進入2012年以後對經濟中的流動性應當進行有目的的傾斜,通過利率政策和信貸政策等,對小微企業以及其他符合長期目標的企業予以定向寬松。2.財政政策:以供給管理型財政政策為主,同時實現保增長、抑通脹兩個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總的方向應該是擴張性的,但以供給管理(尤其是降低企業稅收)為主。大型的國家財政購買計劃可能會使得目前已經過剩的部分夕陽產業再度擴張,不利於經濟總體的結構轉型和長期穩定增長。而且如果實施大規模刺激需求的財政政策,還可能使經濟陷入新一輪的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而降低企業稅收一方面刺激了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增加供給,從而刺激經濟增長,而供給的增加又有助於抑制物價上漲,因此這種政策能夠同時實現保增長、抑通脹兩個目標。3.實現體制改革與宏觀調控有機結合任何改革措施都會對宏觀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有些改革措施影響總需求,有些改革措施影響總供給,在宏觀調控中應該積極、充分地利用體制改革的有利效果,既推進改革,又實現宏觀調控目標。跟降低企業稅收一樣,一些體制改革措施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刺激供給、抑制物價,有助於同時實現保增長、抑通脹兩個目標。(二)具體調控措施1、供給管理層面(1)降低企業稅費在短期供給管理政策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自然是減稅。為了增加企業的生產能力,應當降低企業繳納的各種稅費。企業繳納的各種稅費就相當於企業的成本,因此減稅就相當於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降低企業稅收和降低個人稅收雖然都是減稅,但對經濟的影響不一樣。降低個人稅收通過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消費需求,因此是需求管理政策;這種政策有助於提高經濟增長率,但卻會加劇通貨膨脹。但降低企業稅費是供給管理政策,企業能夠在原材料位於高位的情況下維持其原售價,同時又提高了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的激勵,從而一方面穩定了物價,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經濟的增長。減少企業生產稅費不僅僅從生產成本角度減低了企業的成本,從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而言,減稅政策一方面壓縮了稅收機構的運行成本,降低了政府對實體經濟的干預,減少了政府規模、另一方面也同樣減少了企業的繳稅成本,能夠為企業正常運營管理節約的經費,激發企業內部管理活力。降低企業稅收降低針對企業的各種稅收,尤其是要大幅度降低微型企業的稅收。我國最近在某些地區試點的營業稅改增值稅、提高這些稅收的起征點的做法就是這種政策。(2)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顯然有助於降低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成本。我國目前的物流成本很高,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我國物流成本佔GDP的18%,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1]。其中很大比例是由於高速公路的壟斷收費權(過路費、過橋費)使得物流業成本居高不下。實際上,降低物流成本這種政策我國近年來一直在採取,但僅主要針對農產品,對抑制農產品價格上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當前形勢下,應該擴大到所有產品的流通過程。由於一國的總生產成本肯定小於其國內生產總值,因此我國社會物流總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比重肯定大於18%。因此,如果把物流成本降低10%,就會使我國的總生產成本降低至少1.8個百分點,假定這會一比一地反映在價格上,那就意味著通貨膨脹率下降至少1.8個百分點。在執行上,政府只需要出台一個降低高速路收費標準的規定就行了,不會增加政府的額外財政支出。因此,這種政策的效果應該非常好。(3)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其他輔助方法降低企業注冊門檻,鼓勵各種創業活動,尤其是對小企業和非國有企業,更應如此。改進工商管理,簡化行政管理環節,降低行政性收費標准,免去可以免去的各種收費。加強和改善經濟方面的立法、司法、執法,增加這些方面的透明度,提高執法、司法公平,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合同的履行,盡可能降低經濟糾紛出現的可能性和處理經濟糾紛的成本。(4)實行以豬肉價格為主的肉禽價格保護制度我國近期的通貨膨脹中,食品價格佔到了很大一部分,通過觀察09年12月以來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食品消費價格指數均基本上高於我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而在通貨膨脹高企的時期,居民肉禽及其製品的價格上漲幅度遠遠大於CPI,峰值達到了33.6%的漲幅,相對應的,本期CPI指數也到了6.5%的峰值。因此可以認為,肉禽價格對我國的通貨膨脹有著巨大的影響。而考慮到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在肉禽價格的上漲中,豬肉價格對CPI上漲率起到了主導性作用。究其原因,在於我國對豬肉等肉禽價格的管理措施存在問題。以豬肉為例,在價格上漲時,政府出手穩定價格;而在價格下跌傷及養豬者時,政府並沒有採取相適應的措施。肉價漲時政府打壓,肉價跌時政府不管,其結果,肉價波動的風險大部分由養豬者承擔,這種做法嚴重打擊養豬者的生產積極性,其結果是肉價下跌時,養豬者大幅度減少生產,使得下一期豬肉價格大起;肉價上漲時,養豬者不敢大幅度增加產量,結果肉價大漲的局面加劇。這部分風險又將轉化到民生中,造成我國的通貨膨脹風險。要避免豬肉等肉禽價格的大起大落,就要像糧食保護價一樣,實行豬肉保護價制度,而且肉禽保護價應該保證養殖者有一定的正常利潤。這樣就能保護養殖者的生產積極性,保證肉禽生產。供給有保證,肉價自然不會大起;保護價的存在則避免了肉價大落。這從供給層面,對保證民生,調控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也有著非常好的效果。2、需求管理層面:擴大有效需求(1)實施進口替代戰略,把我國對部分產品的進口需求轉換為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我國雖然每年出口規模很大,但進口也不少,凈出口的規模其實並不大。2009年我國的進口總額達到了68618.4億元,接近消費總額165526.8億元的1/3。刨除通貨膨脹因素,我國1990-2009年的進口平均增速為13.5%。這意味著我國的國內需求還是有的,只是有相當一部分需求花在了購買外國產品上,只要能夠把這些需求轉換為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就相當於擴大了內需。鼓勵企業通過引進技術或自主創新的方式進行國產化工作。這既有利於擴大內需,也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結構的轉換。(2)嚴厲打擊生產犯罪和地方保護主義,提高產品標准,確保產品質量和消費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增強我國產品的吸引力和美譽度,擴大對我國產品的需求自從三聚氫胺事件發生以來,我國的乳製品業受到了嚴重打擊,尤其是嬰幼兒乳製品受到的打擊最大,高端嬰幼兒乳製品行業幾乎成了外國品牌的一統天下。盡管政府加強了監管,但老百姓依然不買賬,究其原因,就在於對生產犯罪的懲罰力度太小,老百姓無法相信生產者不會繼續造假。因此,加強對生產犯罪的打擊力度,確保消費安全,才能保證我國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競爭力,才能擴大對我國產品的需求。對生產犯罪的打擊力度過小,甚至在地方保護主義的庇佑之下犯罪者毫發未損(比如雙匯「瘦肉精」事件),必然迫使國內消費者轉而消費外國產品,這不僅降低對本國產品的需求,也會削弱政府擴大內需的其他政策的效果。具體措施方面,可以考慮借用市場力量打擊生產犯罪。比如鼓勵消費者通過法律手段討回公道,為避免搭便車的情況發生,可以實行最先起訴者優先政策,規定一旦確認生產犯罪,將對犯罪者處以高額罰款,並把對犯罪企業的處罰的一定比例甚至全部歸最先起訴者所有。(3)吸引民間資金進行生態治理和生態開發,用對荒地、荒山、荒漠的長期使用權或所有權吸引私人企業投資擴大投資的關鍵是給企業提供好的投資機會。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擴大,我國對土地的需求也將擴大,地價將逐步上升。因此,許多沿海城市都已經開始了填海造地的工程。在內地,我國還有大量的荒山、荒地、荒漠,尤其是面積巨大的沙漠。隨著地價的上升,距離繁華經濟帶較近的荒山、荒地、荒漠甚至沙漠就逐步有了開發價值。我國目前的生態治理主要是由政府進行的,以後可以考慮吸引民間資金,雙方共同進行生態開發和治理。可以考慮如下政策:由政府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其他配套設施,然後進行招標,本著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將該土地一定時期的使用權甚至所有權賦予治理企業,以此來吸引企業進行生態治理和開發,從而擴大投資。參考美國「西進運動」對西部地區的成功開發,有理由相信吸引民間資金對荒地、荒山、荒漠等的開發是切實可行的,也具有很大的長期效應,這部分刺激出的有效需求是依乘數擴散的,如果切實能夠成規模開發,很可能會帶來我國經濟的一個新長期增長點。3、控制房價,擠壓房產泡沫在房價調控中,應強化住房的居住功能,淡化投資功能,去除投機功能;同時合理調控預期。在2012年,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仍應放在與增長問題和通脹問題同樣重要的地位上,對其進行持續性的科學調控,讓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的同時又將其對經濟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1)稅費層面調控首先,按現行所得稅法,對住房投資徵收利得稅,並在此基礎上徵收住房投資附加利得稅,並按持有年限執行累退稅率。比如,持有兩年以內,對稅後所得按100%徵收;持有兩年以上五年以內,對稅後所得按80%徵收;持有五年以上至十年以內,對稅後所得按50%徵收;持有十年以上二十年以內,對稅後所得按20%徵收;持有20年以上,不再徵收附加利得稅。這樣,就可以有效抑制投機性住房需求,只留下居住性和投資性住房需求。其次,全面徵收物業稅,把投資性住房逼向房屋租賃市場,抑制房租,並給地方政府提供穩定的稅源,預防地方政府財政危機。目前我國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出售土地使用權,這就形成「房地產綁架地方財政」的情形,而全面徵收物業稅,有利於開拓地方政府稅收來源,不僅對房價起到調控作用,還能消除房產調控的後顧之憂,並預防地方政府債務危機,一舉多得。如果在持有環節不征稅,那持有者就幾乎沒有持有成本,考慮到交易成本等因素,租出住房的積極性就不高。因此,實行物業稅可以為市場提供的租房選擇,抑制房租大幅上漲,為改善民生起到重要作用。之所以要全面徵收物業稅,就在於一個人可能在許多城市都有住房,對其持有的部分住房征稅將造成地方政府間稅收利益的分配不公。借鑒發達國家經驗,一個住房所在的政府為這套住房及其所有者提供了保安、教育、醫療、道路等公共服務,因此所有者應該繳納稅收。(2)選擇執行限購政策,盡量避免用提高利率、提高首付等手段控制房價由於限購政策在根本上還是違背市場的選擇機制,長期實行會給社會帶來福利損失,因此如果上述稅收政策能認真貫徹實施,就不再需要限購手段。但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和政策可能的滯後周期,上述政策不是短期內就能出台的,因此,限購政策就應該繼續執行下去,直到住房稅收體系完善為止。而控制房價的目的首先是民生范疇的意義,提高利率雖然可能有助於抑制房價,但卻提高了房貸和月供,這部分支出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剛性需求」中的工薪收入者。工薪收入者的住房支出可能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然而提高首付則直接限制了工薪收入者的購房能力,對「剛性需求」有大的擠出效應,與調控目的不符。因此房地產市場的直接調控中,還是應選擇好調控指標和手段,以防出現與調控初衷背道而馳的現實。(3)合理調控房價預期應該注意到政府政策尤其是政府房價調控目標及政府對該目標的表述方式對老百姓房價預期的影響。房價調控是政府調控者與老百姓之間的博弈,政府對老百姓的房價預期有很大影響,而預期對房價則具有正反饋作用。比如,我國政府去年宣布的房價調控目標是「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這就導致老百姓認為,即使政府的調控目標實現,也只不過是房價增速下降,而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因此老百姓就會抓緊時間購房,結果就導致房價過快增長,政府的調控目標就實現不了。因此,在老百姓的預期作用下,如果政府宣布的目標是「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最終結果必然就是「房價過快增長」。目前,我國的房價下降的預期逐漸形成,這也將有一個正反饋機制,政府應注意謹慎選擇宣布房價調控目標,以免房價下降過度。我的建議是,在目前階段,應該繼續堅持「讓房價回到合理水平」這樣的目標,利用預期的正反饋機制,讓房價降下來;隨著房價的緩慢回落,逐步調整政策目標和明確合理房價區間,讓老百姓形成「房價穩定」的預期。當然,老百姓房價預期的最關鍵決定因素還是之前所說的政府採取的其他實質性調控措施,比如限購、利得稅、物業稅等,這些政策的選擇應考慮到其對老百姓的預期的影響。(4)加強保障房建設,優化保障房結構,對保障房合理定位,完善保障房分配製度對於極低收入群體,應以保障房來滿足其住房需求。同時從經濟運行的層面而言,調控房價所帶來的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很大一部分可以通過保障方的建設來彌補。可以說,保障房一方面從住房需求角度滿足了極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促進社會公平,同時又作為調控政策對刺激實體經濟方面的「緩沖墊」,防止房地產市場調控對其上下游企業造成的巨大沖擊。但一方面,現在保障房太少,另一方面,保障房分配製度有缺陷,導致許多高收入者得到保障房,而極低收入者反而得不到。我們可以在保障房的戶型、面積等方面進行專門考慮,以擠出高收入者對保障房的需求。比如,可以考慮保障房面積分20平方米、30平方米、50平方米三種,小面積的給單身使用,中等的給沒有孩子的兩口家庭使用,大的給三口之家使用。使用者可以申請購買,也可以以保護價租賃。而且保障房不得在市場上出售,也不能出租,只能按原買入價(可以進行通貨膨脹調整)賣回給政府主管機構,一個家庭買了商品房之後必須把保障房賣回給政府。這樣,高收入者就沒有了獲取保障房的積極性。第一,戶型小,不符合高收入者的需求,而低收入者則能夠接受。第二,不能在市場上出售,意味著不能取得投資收益,投機者也不需要。第三,一個人不會永遠都是低收入者,隨著年齡、資歷、經驗等的增加,人們的收入水平會提高,比如剛畢業的學生肯定買不起房子,只能住保障房,隨著收入的增加,就能買得起更好地房子,於是就會搬走,保障房騰出來給新的年輕人使用。也就是說,保障房就是僅能滿足人們的最基本的住房需求的住房,保障房的條件不能太好,否則就會產生尋租行為,保障房可能就到不了真正需要的人手裡。對住房有更高需求的人可以進入商品房市場,用市場價格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

⑼ 中國2018年採取了什麼宏觀經濟政策,為什麼

房價是在階段性漲幅下跌和反彈間來回徘徊,房價在2012年漲幅下跌,2013年有明顯反彈,2014年又一輪下跌,2015年-2016年又反彈。其後還會有一輪下跌,市場將最終在2017年或2018年觸底上漲反彈。
其實從較長時期看,如果宏觀經濟增長繼續下滑,房地產不可能在2017年崩盤、房價不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出現全面下滑。因為房地產才能穩定中國經濟增長,防止爆發多重中國經濟風險。
房價可能真的要在調控中慢慢回調了,至於什麼時候降,沒有人敢給出精準的時間節點,當然,房價大跌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是剛需,房子該買還要買,因為即使不確定房價未來會怎麼樣,但是自己住房問題也要解決。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