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油黃金 » 商品期貨跳擴散模型

商品期貨跳擴散模型

發布時間: 2021-04-05 05:10:07

Ⅰ 哪些情況下期貨公司的客戶的持倉將被強行平倉

一是保證金不足的時候;另一種情況是期貨價格出現暴漲或者暴跌時,出於降低風險的需要,交易所也會將一部分已經獲得較大收益的客戶強行平倉。
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額交易,即有多少錢只能買多少股票,而期貨是保證金制,即只需繳納成交額的5%至10%,就可進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資者有一萬元,只能買一萬元的股票,而投資期貨按10%的保證金計算,就可以簽訂(買賣)10萬元的商品期貨合約,這就是以小搏大,節省了資金。
二、雙向交易 股票是單向交易,只能先買股票,才能賣出;而期貨即可以先買進也可以先賣出,這就是雙向交易,熊市也可以賺錢。
三、期貨交易的一般是大宗商品,基本面較透明,簽訂(買賣)的合約數量理論上是無限的,走勢較平穩,不易操縱。股票的數量是有限的,基本面不透明,容易受到惡莊家操縱。
四、期貨的漲跌幅較小,一般是3%-6%,單方向連續三個停板時,交易所可以安排想止損的客戶平倉。股票的漲跌停板的幅度是10%,有連續10幾個跌停板出不來的時候。
五、 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制、追加保證金制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制,從而使其更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如果滿倉操作,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賠光(爆倉),所以風險很大,但是可以控制(持倉量),投資者要慎重投資,切記不能滿倉操作。做股票基本沒有賠光的。
六.期貨是T+0交易,每天可以交易數個來回,建倉後,馬上就可以平倉。手續費比股票低(約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五,一般當天平倉免手續費).股票是T+1交易,當天買入的只能第二個交易日拋出,買賣手續費約為成交額的千分之八。

Ⅱ 期貨效應是什麼意思具體些

可能是對未來的預期吧。期貨就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期貨效應,估計就是對未來預期產生的影響。

Ⅲ 期貨中常出現C P I 和P P I 分別是什麼意思

C P I 和P P I 是經濟報告中重要指標,即經濟領域的兩大物價指數,一個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即C P I ),另一個是生產者物價指數(即P P I )。

Ⅳ 金融衍生工具

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擴展、石油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急劇增加。為了規避、轉移和分散風險,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作為金融創新的核心,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它不斷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錮,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涌現出來,引領著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最新潮流。目前,我國已經加入WTO,即將面臨著金融業的全面開放,發展我國的衍生金融工具已是大勢所趨。
一、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現狀
從國際經驗來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發展都是以一個健全的基礎金融工具市場(如貨幣、股票、債券市場等)為依託,因而在時間順序上,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遠遠落後於傳統的基礎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國的產生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的出現和不斷發展,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中國的產生創造了一定的環境和條件。1992年6月,上海外匯調劑中心率先創辦了上海外匯期貨市場,開辦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同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第一張國債期貨合約,1993年3月,海南出現非正式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94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認股權證交易掀起熱潮,此後,越來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開始沖擊成長中的中國金融市場。下面介紹一些中國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情況。
(一)外匯期貨
1992年6月1日,中國開始試辦外匯期貨交易,上海外匯調劑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外匯期貨交易市場。由於當時的匯率實際上是雙軌匯率,外匯期貨價格形成難以直接反映匯率變動的預期,再加上外匯現貨交易有許多嚴格的附加條件,使市場交易顯得非常清淡。相比之下,全國各地涌現出的大量外匯期貨經紀公司,它們的交易量則顯得很大。為了使外匯期貨正規化,1993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出通知規定,辦理外匯(期貨)交易僅限於廣州、深圳的金融機構,其他各地的外匯期貨交易機構必須停止辦理,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期貨交易,以企業進出口貿易支付和外匯保值為目的,不得引導企業和個人進行外匯投機交易。企業和個人的外匯交易必須是現匯交易,嚴禁以人民幣資金的抵押辦理外匯交易,嚴禁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實際上,由於嚴格的管制辦法,中國外匯期貨試點處於停頓狀態。
(二)股票指數期貨
中國的股票期貨開始於1993年3月10日,是由海南證券交易中心推出的深圳證券(簡稱深證)指數期貨交易。期貨合約的標的物為深證綜合指數和深證A股指數,每種標的物均有3、6、9、12月份交割的合約,共計8個品種,一個點位盈虧額為500元人民幣。當時,經過幾個月的運作,海南證券交易中心發現,A股指數期貨交易無人問津,綜合指數期貨交易雖呈上升趨勢,但月成交量最高僅為千餘次。由於投資者對這一投資方式認識不足,再加上中國股市發展的不穩定性,管理與運作不規范,容易引發投機行為,到1993年9月底,為維護股市的健康發展,股票指數期貨交易被中止。
(三)國債期貨
中國國債期貨交易在1992年12月28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推出。期貨合約共有12個品種,僅對機構投資人開設。由於國債票面利率固定,現貨價格受市場利率影響也不大,國債期貨交易推出後近一年時間內交易清淡,影響微弱。1993年7月10日,財政部頒布了《關於調整國庫券發行條件的公告》,決定對一些國債品種保值進行貼補,國債的收益率開始出現不確定性,市場炒作空間擴大,交易規模迅速擴大。此後一年多的時間里,全國各地金融中心相繼開辦了十多個國債期貨交易市場,國債期貨交易量成倍放大,1994年國債期貨成交19053.83億元,是現貨市場445億元成交量的40多倍。隨著國債期貨交易的蓬勃發展,違規事件也相繼發生,其中,1995年2月23日爆發的「327事件」轟動全國,令萬國證券虧損十多億元,走向倒閉。由於違規事件不斷出現。1995年5月17日,證監會決定全國范圍內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至此,兩年的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暫告一段落。
(四)認股權證
權證交易在中國的產生是在其特有的經濟環境下由配股權交易演變而來的,帶有期權交易性質,其有A1權證和A2權證之分,其中A1權證代表購買公眾股配股部分的權證,A2權證代表購買國家股、法人股轉配股的購股權證。1994年9月初,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許多公司陸續推出配股方案,大多數方案中,國有股、法人股股東表示願意放棄配股權並轉讓給個人,於是深圳有關方面准備安排轉配部分同時上市。同年10月,中國證監會特批深圳交易所的6隻權證,轉配部分繼續交易。1994年12月,這6隻權證分離為A1權證和A2權證,其中A1權證交易在規定時間內退出,但A2權證交易則延期至1996年6月。因此所謂真正意義上的權證市場也只包含了這6隻A2權證的交易。但自1996年6月以後,A2權證市場也不復存在了。
(五)可轉換債券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企業逐漸開始嘗試運用可轉換債券來拓展資金來源渠道,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從1991年8月起,先後有瓊能源、成都工益、深寶安、中紡機、深南玻、南寧化工、吳江絲綢等企業在境內外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其中瓊能源、成都工益兩家企業是用其發行新股,並已分別於1993年5月、1994年1月轉股後在深、滬交易所上市。1996年4月,國務院證券委提出,選擇有條件的股份公司進行可轉換債券的試點,後來又頒布實施了具體的管理辦法。目前,深滬兩市有5家股份公司的可轉換債券上市交易。
(六)外匯遠期
1997年4月,與中國外匯管理政策相配套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匯與人民幣之間的遠期合約——人民幣遠期結售匯業務推出,標志著中國外匯遠期業務的正式開始。當時是以中國銀行總行及其11家分行為試點,幣種包括美元、日元、德國馬克和港幣,期限分為七天至四個月九種。1998年1月後,中國銀行全轄分行均可進行遠期保值外匯買賣業務,1999年1月又增加了歐元與人民幣之間的遠期結售匯業務。1999年4月,國家禁止資本項目下的遠期結售匯業務,只允許從事經常項目下的遠期結售匯業務。
根據上述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目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已經從過去的冷熱不均時期進入了一個平靜的時期,許多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被停止,剩下可交易的品種屈指可數。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是在不發達的現貨市場上進行的,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2)交易多以投機為目的,缺乏套期保值功能,風險大,但又沒有完備的風險監管體系。(3)市場的參與者不夠成熟,盲目跟風者眾多。(4)政策多變,缺乏原則性和一貫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趨勢
1.衍生金融工具
全球創新給全球金融市場打下的最深印記,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及飛速發展。對於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而言,衍生工具及是指一些金童合約,這些合約的價值派生於股票、債券、貨幣及商品等現貨市場工具。更確切地講,如果一個金融合約在到期日T時的價值完全由基本的現貨市場工具在時間T時的價值決定,則這一合約即是衍生金融工具,也稱為或有權。因此,在衍生金融合於的到期日T,衍生金融工具的價格F(T)完全取決於基本標的資產的價值ST,到期日一過,衍生金融工具即不復存在。衍生金融工具的這一特性在其定價中起著重要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其交易的高杠桿比例,即金融合約的價值何以多倍(通常為數十倍)地高於保證金價值,這使得人們可以用較低的成本進行更為靈活的風險管理,同時也為投機者提供了風險更大的冒險機會。

衍生金融工具種類繁多,目前已超過1200種,但總體看來,可以分為三大類:(1)期貨和遠期(futures and forwards);(2) 期權(options);(3)互換(swaps)或稱掉期。其中遠期和期權被視為基礎模塊,互換及其他復雜工具被視為合成證券。他們最終都能被分解為遠期和期權的組合。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過程實際上是對金融資產的風險進行重新組合或捆綁,形成金融資產的風險和收益新搭配方式的過程。通過金融衍生品市場,市場能夠把風險轉移給那些有能力、且願意承擔風險的機構和個人。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可以看作是以風險作為交易對象的市場。雖然,目前已有大量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如對於金融衍生工具的定價、交易風險、金融衍生市場為什麼產生和迅速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但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為什麼能夠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多見。

2.風險特徵

風險的特徵是風險的本質及其發生規律的表現。風險是指由於不確定性而導致的結果的任何變化。而結果包括了希望發生的結果,也包括了不希望的結果。結果是個體希望發生的結果,它使個體具有獲利的可能;結果是個體所不希望的結果,它使個體存在損失的可能。因此,本文認為風險的全面特徵應包括下述方面:

2.1 不確定性

風險產生的根源在於事物發展未來狀態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風險最本質的特徵。

風險的不確定性是指對風險主體來說,風險程度有多大、風險何時何地由可能變為現實是不肯定的。這是由於客觀條件的不斷變化以及人們對未來環境認識的不充分性,導致人們對事件未來的結果不能完全確定。

風險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風險的出現只是一種可能,這種可能要變為現實還有一段距離,有賴於其他相關條件。這使得人們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根據以往發生的一系列類似事件的統計資料,經過分析,對風險發生的頻率及其造成的經濟損失程度作出統計分析和主觀判斷,正確鑒別風險,改變風險發生的環境條件,從而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測與衡量以控制風險的負面結果,盡可能去獲得風險收益。

2.2 客觀性

風險的客觀性是指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人們不能拒絕與否定的。

風險是由於不確定性的因素存在而使結果有多種可能性。它們可能使人們遭受損失,也可能使人們獲得額外收益,而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的特性,因此風險也必然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客觀存在。人們生存和活動的整個社會環境就是一個充滿風險的世界。

2.3 二重性

風險的二重性是指風險結果的發生會帶來或是損失、或是收益,也可以認為損失與收益是機會共存。收益、損失都是風險的基本因素,並且個體在面臨風險事件時,在可能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遭受重大損失的可能,而且收益的高低和損失的大小在數量上存在著正相關性。不過,通常我們將之概括為:「高風險,高回報」。

風險結果的雙重性表明,對待風險不應僅僅是消極對待其損失一面,也應將風險當作是一種經營機會,通過風險管理盡量獲得風險收益。

2.4 差異性

由於個體的自有資本、認識和駕馭風險的水平、風險偏好、利益願望、利益需要、經驗等的不同。個體對於事物發展未來狀態的看法是有差異的,對風險的感受會因人而異,對同一風險事件會有不同的決策行為,我們將這稱為風險的差異性。

3.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效應與風險評價

為分析方便,我們首先引進風險效應的概念。所謂風險效應就是風險事件對個體所產生的效果。認識風險效應是個體對風險進行評價的重要條件。前面部分對風險特徵的全面分析為認識和描述風險效應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任何個體在從事經濟活動中都會有一定的預期,而經濟活動往往會涉及未來,世界不確定性的本質決定了經濟活動是有風險的,前面已指出風險是指結果的任何變化,因此一項經濟活動的最終結果不可避免地與個體的預期會產生偏離。這種偏離通常由兩類參數描述:一是偏離的方向與大小;二是各種偏離的可能程度。可能的結果與目標發生的偏離是多種多樣的,偏離程度也不同。正偏離導致人們獲得超額利潤,負偏離導致人們遭受損失。因此,正偏離是人們所追求的,是個體希望發生的結果,它激勵人們勇於承擔和駕馭風險,獲取風險報酬。負偏離是人們所厭惡並力求避免的,它對於人們的行為會產生約束作用。由此,風險對個體同時產生的效應具有兩個方面,它產生了兩個效應:激勵效應和約束效應。

3.1 激勵效應

所謂風險激勵效應是指風險利益作為一種外部刺激使人們萌發了某種動機,進而作出某種選擇並導致行為的發生。當然風險利益是一種綜合性的利益,它並不是確定的利益,而是一種可能的利益、未來的利益,只有在風險結果出現後才能知道是否真正獲得這種利益。這種似乎看得見而又未到手的利益對任何個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激勵。風險激勵效應程度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許多主、客觀激勵因素。例如,風險事件帶來的潛在發展機會或贏利機會;風險成本小於風險利益的機會與大小;風險被發現和識別的難度與程度;風險事件激發決策者的潛能、創造性和成功慾望的強度等。

3.2 風險約束效應

風險約束效應可以被定義為:當人們對於風險事件可能的損失所做出的為了迴避或抵抗損失的選擇以及進而採取的迴避行為。一般地說,風險事件所產生的抑制和阻礙作用就是風險的約束效應。構成風險約束效應的阻礙因素可能來自主體的外部,即外部約束,如對於投資者來說,自然災害的發生、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內社會經濟政策的變化、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等;而有些阻礙因素則可能來自於主體內部,即內部約束,如管理失誤、決策失誤、職工情緒波動等。

正確認識風險約束效應,可以避免在投資決策活動中的盲目性,促使人們在投資時能對投資的風險做出一正確,客觀的評價,促使他們充分考慮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和負面結果,不只憑主觀願望和一時熱情去冒險和蠻干,而應審時度勢,量力而行,注意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同時,強調風險的約束效應不應一味產生對風險的恐懼心理,只看到風險的損失一面,會使人們只注重風險的負面效應而被動避免,從而失掉某些機會與利益,抑制人和社會的能量釋放。

3.3 風險評價

上面的分析指出,在個體面臨風險事件時,風險一方面對其具有激勵效應,驅使他為了獲取潛在的風險利益而做出某種風險選擇;另一方面風險對其又具有約束效應,對他的選擇和行為產生某種威攝和抑製作用。這兩種效應同時存在,同時發生作用,而且相互沖突、相互抵消。如果激勵效應大於約束效應,則該個體會接受這一風險狀態,並且,激勵效應與約束效應的差距越大,個體接受這一風險狀態的積極性就越高。我們將風險激勵效應與約束效應相等的風險狀態稱為個體可接受的最大風險狀態。如果風險激勵效應小於約束效應,則個體不會接受此風險狀態,並且激勵效應與約束效應的差距越大,個體對這一風險狀態就越厭惡。

風險激勵效應與約束效應相互作用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人們對激勵與約束兩種效應進行認識、比較、權衡的過程,即是一個對資產、風險作出評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結合自己的主、客觀狀況如自有資本量、經驗、個人的偏好、價值觀和背景等,根據客觀存在的特定風險,對風險損失和收益進行評估。因此,同一風險事件對於不同個體產生的激勵效應和約束效應不同,不同個體可接受的最大風險狀態是不一致的,即個體對於風險事件的評價具有差異性。這種差異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在不同個體對於同一風險事件的評價可能不同;另一方面體現在隨著時間的改變同一個體對於同一風險事件的評價可能會發生變化。

4.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分析

經濟活動中的各個主體在經濟活動中盡可能地增加自己利益的願望和行為,被喻為經濟學不言而喻的公理。在市場經濟下,商品交換本質上是在當事人之間一組權利的相互讓渡或交換。按照一般的交易理論,在交易中當交換自願發生時,活動者獲得了利益。這種利益就是交易中的「剩餘」。剩餘的產生是因為消費(或生產)活動者的兩種商品(或產品)的邊際替代率(或邊際轉換率)不相等。交易能進行的根本原因在於交易雙方由於主、客觀原因而對於同一交易對象有著不同的看法、預期,即對於交易對象有著不同的評價,交易雙方都認為能通過交易而使自己的境況得到改善。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金融活動中,由於不同個體的主客觀情況不同,同一風險事件不僅對於不同個體產生的風險效應是不相同的,而且同一風險事件對同一個體在不同時間產生的效應也可能會不同,個體對於金融資產(可以認為金融資產也就是風險資產,下面將之簡稱為「資產」)的評價具有差異性。故可能有投資者在第一時刻對於某風險事件具有較高的評價去投資擁有它,但可能隨著自身情況的變化在第二時刻因對其評價較以前降低而出售它;並且,完全有可能有另一投資者同他的情況恰恰相反,以前評價低而在一段時間後對該資產評價變高而欲擁有它。他們之間就存在進行交換的可能性。

所以,個體之間存在這樣的需求,他們需要通過一種途徑形成契約而進行資產交換,以重新配置他們的資產而使他們的狀況得到改善。由於擁有資產或投資本質上是投資者擁有將來的收益索取權。因此,資產間的交換是個體間就未來收益的交換,或者說是風險的轉移。這種個體間風險資產的交換與消費商品的交換十分相似,個體對不同資產評價不同的交換有可能增加各自的效用。

所以,評價的不同或者會直接導致不同投資者投資於同一資產得到不同的邊際效用,或者使得投資者投資於不同資產得到不同的邊際效用。在有多種可能狀態的不確定世界裡存在著多種資產,不同投資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資產做出的評價會具有差異性,這意味著他擁有不同資產的邊際效用也必然不同。這說明,如果他可以在不同的資產間適當交換,他就可以增加自己的期望效用。比如,現假定存在兩種資產,某個體擁有兩種資產,由於情況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他對其中一種資產的評價變得較低,他在這種資產的邊際效用也必然較低;而他對另一種資產的評價變得較高,他在這個資產的邊際效用也必然較高。可能有其他投資者和他的情況相反。那麼他們之間將這兩種資產的部分或全部收益和風險進行交換就是有利可圖的。這種交換契約可以表現為金融衍生工具。這是因為金融衍生工具能對基礎金融工具所存在的金融風險進行「解捆」、分解,將基礎金融工具中的各種風險分離開來,然後根據需要重新將這一些風險」捆紮」在一起,將一資產復制為其他資產組合,構成新的金融工具,使得風險、收益在交易個體之間進行轉移而滿足個體的這種需求。例如貨幣期權和利率期權,藉助於轉移風險的功能,市場參與者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將交易契約中的市場風險抵補掉,使契約風險與市場風險相分離。

5.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前景

2005年6月1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債券遠期交易正式登陸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面市的金融衍生產品工具,債券遠期交易是央行促進利率市場化,發展資本市場的重大舉措。隨著人民幣債券遠期產品正式開始交易,我國金融市場掀開了期盼已久的衍生產品交易大戲序幕,其順利推出也昭示了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雛形初具,同時,預示著我國債券市場全面、快速發展步伐的再一次加速

市場參與者眾多,既有中資銀行,也有外資銀行;既有大銀行,也有中小銀行,還有1家證券公司。首日交易活躍程度比起一年前推出的買斷式回購業務明顯上升。

債券遠期交易將為投資者提供新型盈利模式,投資者可以通過遠期交易和即期交易的反向套作,創造出各種利率免疫的投資組合,降低利率風險,獲得利潤。此外,作為基礎性的衍生產品交易工具,遠期交易業務有利於培養債券衍生品市場氛圍,促使投資者增加對衍生工具風險和功能的理解,從而為日後央行推出更為復雜衍生產品工具創造條件,最終促進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健康發展。

債券遠期交易推出意義非同尋常

人民幣債券遠期這一新品種,雖然從定價原理上看並不十分復雜,但是由於債券的遠期價格變化將受到人民幣現券、資金拆放、債券回購等各個市場的不同影響,因此綜合體現出不同交易商、投資者的不同交易行為和市場預期,所以債券遠期產品將被動於其他產品的市場變化。

隨著市場成員對該產品的了解和使用,債券遠期市場波動將會反過來作用到現券市場各期限上的交易債券價格、封閉式回購利率、買斷式回購利率和拆放利率等基礎市場交易品種價格。這一過程恰好是中國金融市場形成自身定價機制,完善各類產品結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做市商」作為各類市場產品的價格制定者和流動性提供者,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國內大型機構投資者對債券進行投資管理手段單一、缺乏風險控制有效工具的情況下,債券遠期交易業務的推出,不僅擴大了市場交易品種,提高了市場流動性,而且有效實現了價格發現功能,使投資者對未來的利率走勢形成穩定預期。同時,通過債券遠期交易逐漸形成的套利機制對於抑制過度投機、防止利率過度波動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就商業銀行而言,遠期交易業務的推出,有利於商業銀行進行主動性債券資產投資,增強債券投資的靈活性,促成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方法從消極承受利率風險到主動對沖利率風險的轉變。可以說,債券遠期交易為投資者在資產負債管理、流動性管理、利率風險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交易工具,是實現管理手段的較大突破。

目前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現券市場收益率又不斷創下新低,資金比較充裕的商業銀行正處於資產增持階段,而多頭的堆積必然導致敞口風險增加,現在債券遠期交易使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在現券市場與遠期市場持有相反的頭寸來規避風險,在為商業銀行提供鎖定債券投資收益手段的同時,也有利於維護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

展望前景形成衍生產品市場

我國債券市場在經過長達一年的上漲之後,投資者的分歧正逐步加大,遠期交易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的避險和對沖工具,從而保證市場平穩健康運行,避免2004年上半年非理性下跌行情的重演。從推出時機來看,應該說遠期交易適逢其時。

當然,在遠期交易業務推出初期,由於其業務流程、風險控制及賬戶處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遠期交易可能會因為市場參與者缺乏內部管理配套制度而暫受冷落。在遠期交易推出之前,就有部分機構認為,遠期交易開始時不會很活躍。但首日交易的熱鬧,令市場振奮。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市場環境的逐步成熟和市場配套制度的完善,遠期交易將和現券交易、債券回購等交易工具一樣,最終成為市場參與者手中的投資「利器」,並由此促進銀行間衍生產品市場的長遠發展。
短期來看,遠期交易提供了「無風險」套利機遇。尤其在業務開展初期,投資者的定價能力很難達到一個較高水平,通過現貨和遠期的反向操作,以及延伸到多券種的對沖操作,可以尋找到很好的獲利機會。此外,還有利於現行市場「換券套利」、「蝶型套利」等交易行為的實施。如現在部分5年期和7年期國債出現了利率倒掛現象,從中長期來看這種現象是難以持續的,但由於目前買斷式回購市場不發達,借券較難,往往看到了機會卻沒有實施的條件,遠期交易業務的誕生,加大了這些交易業務實施的可能性。更為重要的是,遠期交易有利於跨市場套利。目前跨市場轉託管需要2至3天的時間,通過遠期交易,可以消除因時間差所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客觀上也有利於兩個市場定價的統一。如果商業銀行能合理地利用該項業務,還可以起到融通資金和平衡稅賦的作用。

在首日的債券遠期成交中,雖然參與者大多明顯以嘗試為目的,成交期限偏短,成交量也較小,但隨著市場成員對該項業務認識的加深和操作熟練程度的提高,以及投資者科學投資理念的建立,相信遠期交易是具備良好市場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目前的問題是,市場成員應運用適當的風險評估方法或模型,根據自身業務需要以及對市場風險的合理評估與預測,從債券遠期交易中充分實現投資目標。

作為單獨領取金融許可證的資金專營機構,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早在遠期交易產品創意之初,就開始了對該交易模式的研究分析,並且在內控制度和外部交易渠道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准備,因此在結合自身資產管理需求的情況下,該行與工商銀行順利完成了市場首筆交易。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高級副理李堅寶認為,無風險套利和遠期交易單向投機的可能性使得遠期交易勢必吸引更多的資金和不同類型的機構進入市場,提高銀行間市場的活躍度,發現真實的債券收益率曲線。總之,遠期交易將推動市場向更深更廣方向發展,為不同需求的機構提供不同的舞台,並為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順次推出奠定基礎。

6.衍生金融工具的監管

金融金融工具是一柄「雙刃劍」。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避險手段,而且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起到了發現幷傳播市場價格,提高金融市場進行宏觀管理的難度。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惡性事件屢屢發生。1994年7月,巴塞爾委員會和國際證券會員會組織就層聯合合發表一份對金融工具交易進行監管的建議性文件,要求這一市場的參與者重視所從事的交易風險,加強內部控制。

總結,總體來看金融衍生工具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風險與機遇並存。

我們一方面要用衍生金融工具規避風險進行投資,另一方面我們要對交易風險進行有效的監管。

Ⅳ 期貨市場中 如何培養自己的盤感~

簡單來說,「炒手」是以極高的頻率、良好的盤感,在期貨市場進行超短線交易的客戶。這些交易單往往在市場停留不會超過幾分鍾,「炒手」賺上1到3個點馬上就出來,砍倉也一般不會超過1至2個點,這樣的做法使得他們擁有極高的成功率。平均下來,「炒手」基本都能達到200%的年收益

「炒手」是期貨市場上非常奇特的一類人。簡單來說,「炒手」是以極高的頻率、良好的盤感,在期貨市場進行超短線交易的客戶。這些交易單往往在市場停留不會超過幾分鍾,「炒手」賺上1到3個點馬上就出來,砍倉也一般不會超過1至2個點,這樣的做法使得他們擁有極高的成功率。金融界期貨大賽成交額冠軍姜瑛鵬就是這樣一位「炒手」。

平均年收益200%

姜瑛鵬告訴記者:「我屬於炒手,主要對市場行情起推波助瀾的作用。」不過,這並不是他進入期貨業的第一個角色。

2004年,上海期貨交易所舉辦滬鋁模擬期貨大賽,姜瑛鵬參賽並獲得二等獎。當時期貨公司正開始擴張,於是姜瑛鵬在2004年加盟了匯鑫期貨。此後,他在期貨公司做過研究員、營業部服務部經理。2006年離開期貨公司,姜瑛鵬去了大連商品交易所、現貨鋁企等,將期貨產業鏈上下游摸了個透。

姜瑛鵬坦言:「對於整個產業鏈的深入了解影響了我的交易風格。我是基本面派而非技術派,產業研究讓我學會如何系統地去分析一個行業。很多期貨投資者由於這第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犧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期現結合起來,了解現貨市場,期貨價格就是個影子。姜瑛鵬舉例,現貨低迷,期貨價高,期貨價格要麼回歸市場,要麼主力逆向操作擴大價差。比如,0809橡膠期貨現貨月仍然有2.7萬元的高價,多頭如何自處呢?當時對應的消息是雲南地區橡膠減產,下游企業從泰國、馬來西亞進口橡膠拋到國內的盤上價格不合適;另一方面,時間來不及,裝船、檢驗等手續下來趕不上時間。分析一下現貨市場情況就知道高價是出於市場行為還是非市場合約,就可以判斷該碰哪個合約不該碰哪個合約、拋還是不拋了。

姜瑛鵬向記者透露,如果本金是50萬元的話,「炒手」炒一天維持收益1.5萬到2萬元,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收益在500%-600%,但有的時候狀態可能不是很好,所以平均下來,「炒手」基本都能達到200%的年收益。

學完書本學偏門

「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利」,這是姜瑛鵬的座右銘。他表示,現在許多期貨投資者和交易員的視野都太窄了,擁有廣闊的視野才能感悟先機。

「真正成功的投資者不單單是賺錢,而是對價格走勢判斷正確且思維超前,預見了這個行情。當然,能抓住並賺到錢就更好了。」姜瑛鵬說。

但是做到這點非常難,他告訴記者:「國慶之前收盤前3分鍾,我手中有一把空單,300手糖,28手銅,留還是不留我很猶豫。我已經預計到市場可能會下跌,但是沒想到爆發時間那麼快。最後我只留了兩手銅。」

那麼,初學者怎麼成為一個出色的交易員?姜瑛鵬表示,「非常簡單」。首先,交易者需經過一到兩年時間的鍛煉,但並不需要把全部的時間都花在交易上,一定要留出分析的時間,先看懂一個品種的上下游企業鏈,評判這個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當然,這個過程會很長,需跟蹤總結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等到價格的漲、跌心裡都有數了,則可以加強交易,證明自己的判斷。但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需要確定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交易者,是超短線、短線還是中線。這和你的性格有關,這個實踐的過程是不斷完善交易系統的過程。一個品種做好了,可以以這個品種為基礎擴散到其他合約。

歸根結底,「炒手」需要有先見之明,而這先見是建立在全局觀之上的。「炒手」的思維需符合市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交易者學完了書本還不夠,還需要學習偏門。這個偏門是市場盤感,比如對莊家的判斷等。有些單子錯了並不是你判斷不對,而是主力玩了花招,這些需要交易者自己積累,是書本上沒有的。

「做盤面是很靈活的。」姜瑛鵬告訴記者:「我有一個長遠的判斷,有一個具體細化的判斷,再加上盤中的隨機調整,這樣做盤基本能八九不離十。」

Ⅵ 什麼是 swaption

Swaption

掉期期權;交換選擇權;掉期期權;互換期權;掉期期權;交換期權;swaption的常用例句:1:你也可以通過買期權來進入一個互換合約 You can buy an option to take part in a swap, a contract bbed a "swaption".2:你也可以通過買期權來進入一個互換合約,這種期權合約叫做"互換期權[4]"。 You can buy an option to take part in a swap, a contract bbed a "swaption".3:你可以認購期權而後進行利率掉期,此種契約諢號"掉期期權" You can buy an option to take part in a swap, a contract bbed a "swaption".4:在利率互換中加入期權或加入在未來取消某一項互換的選擇權而形成的結構稱為互換期權。 A derivative consisting of an option to enter into an interest-rate swap or to cancel an existing swap in the future is called swaption.5:買方有權選擇是否執行收取固定利息,支付浮動利息的利率交換,而賣方應買方要求履約。 A swaption in which the buyer has the right to enter into a swap as a fixed-rate payer.6:本文提出一個跳躍擴散模型,將信用違約交換的價差當作主要變數來計算信用違約交換選擇權的價格,其中跳躍的部份是以標點過程以及復合波式過程來描述。 We propose a jump-diffusion credit market model that treats the CDS spread as the major variable to value a credit default swaption, in which the jumps are modeled by the marked point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compound Poisson processes.7:多元樹,利率交換選擇權,信用違約交換 Multinomial tree,Swaption,Credit Default Swap CDS8:期權合約:—股票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外匯期權;—期貨合約期權;—基於利率合約的期權:●利率頂和利率底;●利率套:利率頂和利率底的特定組合;●互換權:允許持有者在一個日期以後進入互換的期權。 Option Contracts:—Equity options;—Stock index options;—Foreign currency options;—Options on futures contracts;—Option-based interest rate contracts:●Caps and floors;●Collars: special combinations of caps and floors;●Swaption: Options that allow the holder to enter into a swap contract at a later date.9:期權合約:—股票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外匯期權;—期貨合約期權;—基於利率合約的期權:●利率頂和利率底;●利率套:利率頂和利率底的特定組合;●互換權:允許持有者在一個日期以後進入互換的期權。 Option Contracts:—Equity optio —Stock index optio —Foreign currency optio —Optio on futures contract —Option-based interest rate contracts:●Ca and floor ●Collars: ecial combinatio of ca and floor ●Swaption: Optio that allow the holder to enter into a swap contract at a later date.

Ⅶ 關於擴散三角整理的疑問(股市,期貨)

  • 我覺得您已經犯了個錯誤了,已經誤將波浪理論和三角形態混為一談了。個人覺得:投資者面對「擴散三角形」只有兩個字:退出。建議您可以看下以下擴散三角的看法。

  • 因為參與「擴散三角形」的炒作,贏利機會很小,風險卻很大。一旦股價往下擊破「擴散三角形」的下邊線,即可馬上引發一輪跌勢,逃之不及的人,就可能深度套牢。因此,普通投資者盡量不要參與買賣,持籌的也要進行減倉,如一旦發現「擴散三角形」往下突破,應及時把股票全部賣出,停損離場。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大多情況下,「擴散三角形」是以下跌告終,但也有少數出現變異,尤其是當上邊線不是向上傾斜而是水平發展的時候,這時股價可能向上突破,展開一輪升勢。在「擴散三角形」上邊線拋出,一來「擴散三角形」向下突破局多,你在「擴散三角形」要形成時賣出股票,總是對的時候多,錯的時候少;二是「擴散三角形」即使要向上突破,事先也會露出蛛絲馬跡。通常,在形態內的第三次下跌時,成交量會出現迅速萎縮,這說明市場情緒正在發生變化,人們的持股信心已趨穩定,這與「擴散三角形」最後階段成交量急劇放大正好相反。隨後股價會在上邊線稍作停留,或者進行一次小幅回調,下跌明顯無力。在經過這些確認後,「擴散三角形」才有可能發生變異,往上突破。真到那個時候,再把它買進來也為時不晚。可見,投資者完全有充足時間,觀察「擴散三角形」是否出現變異,如情況確實有變,可及時更改投資策略,把做空改成做多。這種操作方法應時而變,與一般情況下把「擴散三角形」看成股價下跌的先兆並不矛盾。

  • 「擴散三角形」向下突破有兩種情況:一是跌破下邊線,經回抽再次向下;二是跌破下邊線後,就直接向下。

  • 擴散三角形總結
    1、特徵:
    ①、多數出現在升勢中,高點越來越高,低點走平或越來越低;
    ②、高點連線與低點連線相交於左方,呈向右擴散的喇叭狀;
    ③、大多數是整理後向下突破,向下突破時並不一定放大量。
    2、量能:
    ①、整理期間常出現不規則波動的較大成交量。
    ②、如上沖到上邊線時配合成交量急劇放大而突破上邊線(3%以上),則可能發生變異而繼續上漲,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3、心態;
    這種形態是投資者情緒沖動所造成的,投資者瘋狂追漲殺跌,使股價正常地大起大落。
    4、操作:
    ①、這種形態是大跌市來臨的先兆,升勢已盡,必須賣出;
    ②、未破位前可高拋低吸,一旦發現並確認破位(3%以上)應在跌破下邊線或反抽到下邊線時停損離埸。
    5、度量:
    無法估計未來跌幅,但一般來說破位後跌幅很大。

  • 擴散三角形實戰運用技巧
    1、標準的擴散三角形至少包含三個轉折高點,兩個轉折低點。這三個高點一個比一個高,兩個低點可以在水平位置,或者右邊低點低於左邊低點;當股價從第三個高點回跌,其回落的低點較前一個低點為低時,可以假設形態的成立。將高點與低點各自連結成頸線後,兩條線所組成的區域,外觀就像一個喇叭形,由於其屬於「五點轉向」形態,故較平緩的喇叭形也可視之為一個有較高右肩和下傾頸線的頭肩頂。
    2、擴散三角形在整個形態形成的過程中,成交量保持著高而且不規則的波動。喇叭形是投資者沖動和非理性的情緒造成的,絕少在跌市的底部出現,因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市場毫無人氣,在低沉的市場氣氛中,不可能形成這種形態。而不規則的成交波動,反映出投資激動且不穩定的買賣情緒,這也是大跌市來臨前的先兆。因此,喇叭形為下跌形態,暗示升勢將到盡頭。
    3、擴散三角形下跌的幅度無法測量,也就是說並沒有至少跌幅的量度公式估計未來跌勢,但一般來說,跌幅都將極深。同時喇叭形右肩的上漲速度雖快,但右肩破位下行的速度更快,但形態卻沒有明確指出跌市出現的時間。只有當下限跌破時形態便可確定,投資者該馬上止盈或止損出局了。
    4、擴散三角形也有可能會失敗,即會向上突破,尤其在喇叭型的頂部是由兩個同一水平的高點連成,如果股價以高成交量向上突破,那麼顯示前面上升的趨勢仍會持續。但對於穩建保守的投資者而言,「寧可錯過,不能做錯」,不必過於迷戀於這種風險大於收益的行情,畢竟喇叭形的構築頭部概率十分大。

Ⅷ 期貨什麼情況下強行平倉

我大概說一下吧

國內通俗所說爆倉就是指賬戶全部持倉都被強制平倉(有時候也特指破產了,就是已經沒有資金再用來追加保證金了,最終被強制平倉)。而穿倉,就是強制平倉後,賬戶里全陪上還倒欠一部分錢。
強制平倉一般是當你的賬戶凈值(就是賬戶總資金減浮虧)達不到維持保證金(國內一般即交易保證金,但國外一般維持保證金低於交易保證金)時,就會被要求追加保證金,當無法按時追加資金時,就會被強制平倉。有的期貨公司是用「風險度」來衡量,基本是一回事。而穿倉,一般是發生在非連續交易,行情出現缺口時,因為缺口導致一下子你不但虧得達不到維持保證金,甚至還要倒貼。

按你的例子來說吧:

大豆現在價格是4千,賬戶資金1萬元。你做多一手,需持倉保證金4千元。那麼當你虧到凈值低於4千時就會被要求追加資金,如果你無法按時追加,就會被強制平倉,也就是這一手10噸浮虧超過6000元時,那自然是價格跌到4000-600=3400元以下就有可能會被強制平倉。有的公司是按風險度達到100%後要求追加保證金和強行平倉,因為風險度=持倉保證金/客戶權益,所以和上面說的是一回事。由此可見,你賬戶里減去持倉保證金的那部分錢,就是結算準備金,這部分資金越大,你的緩沖餘量越大,被強制平倉的風險越小。
如果你做的大於1手,比如是3手,那期貨公司盤中一般是逐手平倉,因為當行情連續時,一般平掉1手後暫時你剩下的2手的保證金就夠了,如果價格繼續向不利的方向發展,剩下的2手的保證金也不足時,就再平一手。直至全部被強制平倉,就叫爆倉。所以,一般說來最終爆倉的話,你所剩的錢應該不足一手的保證金了。如果你是連續追加過保證金後最終完全沒錢了而爆倉,那基本也就是破產了。
而假如行情出現不利缺口,比如當天還在3400元以上,還未被強制平倉,但下個交易日突然跳空低開,或者價格連續開盤即跌停無法平倉,導致最終平倉時價格已經低於3千,那麼你的虧損已經超過1萬,即虧損超過你的所有賬戶資金,假如你未在這過程中補充足夠資金,這時候就算強制平倉,你還倒欠期貨公司錢。這就叫穿倉。一旦發生這種事,就是嚴重的風險事故,因為期貨公司就面臨追討不回而要自己承擔超出的這部分虧損的風險。
所以,基本上來說,強制平倉制度,包括期貨公司一般都在交易所要求的保證金水平上增加保證金比率的做法,都是為了留出足夠餘量來避免出現穿倉事故。

不小心啰嗦的寫了一大堆,應該足夠清楚了

Ⅸ CPI上漲和PPI上漲對商品期貨有什麼影響,對股指期貨和上證指數有什麼影響,是利多還是利空!

兩者的上漲都是由於通貨膨脹引起的,為什麼會通貨膨脹呢,因為錢印多了,泡沫多了,錢多了貨的價格相對來說就升值了,所以對期貨來說,是利好。
同樣錢多了,股市能進入的錢就多了,股市就會漲咯~ 指數當然也會漲,不過要是錢多的太厲害,那麼泡沫破滅的那一天,對指數就是利空了~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