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原油期貨
1. 戰爭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石油是大國爭奪的資源也是現代兵器的動力能源,石油給20世紀的世界和戰爭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交戰國軍共消耗油料1300多萬噸。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交戰國投人戰爭的人力物力數量更大,軍用油料消耗達3億多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0多倍。而戰後的高技術戰爭如英阿馬島戰爭, 海灣戰爭和現在正在進行的科索沃戰爭,耗費的油料更是驚人。
2. 原油期貨利潤怎麼算,就拿海灣戰爭時候來說,假如我手中有2億美金做空石油,當原油每桶從48跌倒26時候我賺
純利潤:(48-26)/48*2*100=91.67億美金 總剩餘資金:91.67+2=93.67億美元
你說的意思是2億美元作為佔用保證金 而且是100倍的杠桿
杠桿呢 也就是放大利潤100倍 風險100倍
3. 主要產油國發生戰事,石油股會漲還是跌
戰爭和油價變動將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速戰速決,油價沖高回落,對世界經濟影響較小
如果戰爭順利推進,在3個月以內美國取得勝利,那雖然短期內海灣緊張局勢會導致國際原油市場上的恐慌心理,國際油價(WTI)將會沖高至每桶40-45美元左右,但維持時間不會太長。由於國際石油市場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供過於求的基本格局,隨著戰局明朗和戰爭結束,國際油價將迅速回落至每桶20美元左右,各國消費者、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企業開始擴大投資,股匯市將呈回升態勢。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戰爭對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相對較小,世界經濟仍可保持溫和復甦的趨勢。
由於美伊雙方軍事、經濟和科技實力對比懸殊,而且美國經過長時間充分的戰爭准備,因此出現速戰速決結局的概率最大。
第二種:戰爭延長化,油價高位徘徊,世界經濟復甦延緩
如果戰爭的推進速度超過美國預期,戰爭延長到6個月左右美國才取得勝利。那麼只要戰爭局限在伊拉克境內,世界原油供應就不會出現大問題,發生石油危機的可能性不大。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在短期內有可能沖高至每桶45美元,此後將在每桶35-40美元左右的相對高位徘徊,直至戰局完全明朗。
但戰爭延長化將會延緩世界經濟復甦的進程。國際上一般研究結論是,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維持一年的話,世界經濟的年增長率會減少0.5個百分點,而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年增長率則會減少0.75個百分點。
考慮到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歷經中東戰爭、兩伊戰爭以及1991年海灣戰爭,具有極其豐富的戰爭經驗,加之美國發動這場戰爭不像上次海灣戰爭那樣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戰爭存在延長化的可能,但概率小於前一種可能。
第三種:戰爭擴大化,油價失控,世界經濟嚴重衰退
如果伊拉克抱著「魚死網破」的態度,不僅炸壞本國的油田,而且向以色列等美國的盟國發動襲擊,戰火蔓延到伊拉克周邊國家,導致一些海灣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動盪,引起阿拉伯世界聯合反美,形成美國與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沖突。那麼可能出現油價失控,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維持較長時間,導致世界經濟出現嚴重衰退。
考慮到伊拉克遭受了長達10年之久的經濟封鎖,軍事經濟實力大不如前,加之美國及其盟國進行戰略協防,伊拉克恐怕無力將戰爭引向鄰國。因此,這種可能性發生的概率很小。
4. 海灣戰爭與石油有什麼直接關系
令世人震驚的海灣戰爭已過去了十多年,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對伊拉克迅速作出的反應已成為現代國際政治舞台上經典的一幕。開始於1990年8月7日的「沙漠盾牌」軍事行動已成為研究現代戰爭的專家、軍事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名詞。這場歷時42天、投入最先進武器的海灣戰爭,實際上是一場真正的20世紀末期的石油大戰。
面積1.8萬平方千米,人口僅180多萬的小國科威特是石油探明儲量居世界第5位的「石油大國」。20世紀90年代初,它的探明石油儲量達92.3億噸,年產量超過1億噸,是世界主要石油供應基地之一。
與之相鄰的伊拉克也是石油大國,儲量居世界第2位。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拉克從擁有500億美元海外資產的富國,淪為欠外債達700億美元的窮國。與伊朗停戰後的經濟建設急需大量資金,而伊拉克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出口。
科威特油田的含油層厚、油質好、埋藏淺。伊拉克南部的魯邁拉油田正處在伊、科邊境地區,雖然該油田僅有約3.2千米長的小部分延伸到科威特境內,但科威特在兩伊戰爭打得正激烈時,曾利用新的開采技術加緊在此處獲取石油。對此,伊拉克再三指責,並要求科方賠償24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1990年初,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肆意超過石油輸出國組織(即「歐佩克」)分配的生產定額,大量增產出口原油,致使世界石油市場的油價從每桶18美元跌至14美元。這對急需資金的伊拉克無疑是雪上加霜。1990年7月中旬,伊拉克就此猛烈攻擊科、阿兩國這種不負責任的超產行為,聲稱自己僅上半年就因此損失了140億美元。
為了「彌補」石油工業方面的損失,並控制科威特的石油資源,伊拉克數十萬大軍於1990年8月2日出動,一夜就攻下了科威特。
僅僅5天之後,美國就做出了迅速、強烈的反應,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海灣戰爭,為什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一語道破了天機:既不為了民主,也不是為了自由,而是為了石油。
到1990年,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有65%在海灣地區。那裡的石油產量已佔到世界總產量的25%,石油出口量佔世界石油貿易總量的40%。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全世界每年產出的30億噸石油中,約30%是由美國消費的。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國內石油需求量以2%的年增長率增加,但經過百餘年的開采後,其國內的石油產量卻連年下降,因此,美國的石油消耗對進口的依賴日趨嚴重。到1990年第一季度,美國從海灣地區進口的石油已達206.4萬桶/天,占其總進口量的26.9%。
日本消耗的石油中有99%依賴進口,歐洲共同體國家在1989年石油進口量占其石油總消費量的80%。
西方的政治經濟學家認為,誰控制了海灣石油,誰就控制了美國、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命脈和生命線。難怪伊拉克攻佔了科威特,打算控制海灣的重要產油區時,西方世界驚慌失措,大規模出兵,動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大的軍事力量,發動了海灣戰爭。
自從坦克、飛機、戰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顯示出威力以後,摧毀和破壞敵方的石油生產、供應的設施和機構,已成為現代化戰爭中克敵制勝的一條重要作戰原則。因為如果石油供應被切斷,再好的作戰裝備也只能成為一堆廢銅爛鐵。
回顧這次海灣戰爭,多國部隊殺入伊拉克以後,並未受到戰前許多軍事分析家們預測的惡戰,伊軍大部分不戰而退、潰不成軍,僅僅100小時就結束了戰斗,伊拉克無條件接受了聯合國有關12項決議。
各國軍事分析專家在戰後分析發現,除了薩達姆指導思想失誤之外,石油供應被切斷是伊軍迅速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從地面攻入伊拉克之前,美、英等國出動了強大的空軍對伊拉克境內實施了現代戰爭史上空前的大規模、高強度、高准確性的長達38天的「地毯式」轟炸,不僅徹底破壞了伊軍重要的戰略據點,而且使伊拉克的主要煉油廠、石油儲存與供應設施幾乎全部癱瘓,通往前線的軍用物資供給線全部被切斷。前線急需的汽油和彈葯等物資送不上去,而設在前線的燃料儲備也被完全炸毀。伊軍的坦克、戰車、卡車等機械化裝備沒有燃料補給幾乎失去了機動作戰能力而變成了一堆廢鐵,面對裝備精良、空中和地面燃料供應都十分充足的多國部隊,只好作「鳥獸散」了。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海灣戰爭中,美軍一個裝甲師日耗燃油94.6萬升;參戰的8個機械化師和裝甲師在100小時的地面戰中共消耗燃油3028.3萬升。美國官方公布,海灣戰爭中,每天消耗燃油6813萬升。據不完全統計,僅42天的海灣戰爭就消耗燃油230萬噸。石油在現代戰爭中的角色可見一斑!
5. 薩達姆在海灣戰爭中,為何要點燃油井,將石油倒入海中
海灣戰爭,是指由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恢復科威特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作為中東強國的伊拉克,雖然是主場作戰,且佔有兵力優勢,但卻遭遇慘敗,而薩達姆更是下令向海中傾倒原油,並點燃了科威特油井。
4、破壞產油設備。除了以上軍事用途之外,伊軍的破壞還抱著一種“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伊拉克軍隊先後點燃了700多口科威特境內的油井,而為了增加滅火的難度,伊軍還在油井周圍埋下了大量的地雷。1991年2月底,當聯軍地面部隊發動進攻後,被點燃的油井數量更是猛增到了一個巔峰。當聯軍重新奪回科威特後,私人承包商總共花費了約15億美元來撲滅油井大火,直到1991年11月,最後一口燃燒的油井才熄滅。
伊軍的這種“焦土政策”雖然對多國部隊的進攻造成了一定阻礙,但實際效果極為有限,根本無法扭轉伊軍戰敗的結果,卻造成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原油污染,使得海灣地區國家深受影響。
6.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石油期貨漲幅
海灣戰爭是1991年1月17到2月28,,1月16收盤26.03美元,1月17收盤19.93美元,2月28收盤18.59美元,最低價是2月25的17.4,漲幅為-28.6%
7. 海灣戰爭為什麼導致石油的急劇下跌,而不是上漲
海灣戰爭前,美國總統布希要求國內石油庫存拋售打擊油價,同時,與沙特協商,在美國進攻伊拉剋期間,由沙特確保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穩定。
8. 伊美戰爭對原油期貨會有什麼影響——銀芝麻
石油是大國爭奪的資源也是現代兵器的動力能源,石油給20世紀的世界和戰爭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交戰國軍共消耗油料1300多萬噸。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交戰國投人戰爭的人力物力數量更大,軍用油料消耗達3億多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0多倍。而戰後的高技術戰爭如英阿馬島戰爭, 海灣戰爭和現在正在進行的科索沃戰爭,耗費的油料更是驚人。
延展閱讀:回顧數次戰爭對原油的影響
1、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10.03-1973.10.22)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阿拉伯世界為了抗擊以色列和美國的干涉,通過石油減產、停產和提價等手段發動了石油戰爭。10月6日爆發戰爭當天,敘利亞首先切斷了一條輸油管,黎巴嫩也關閉了輸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頓。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將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屬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埃克森和莫比爾兩家聯合擁有的股份收歸國有。
阿拉伯世界的反制措施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從73年的3美元一路飆升到了13美元的高位,漲幅高達400%。原油價格的迅猛上漲造成了全球的惡性通脹,美國CPI從1973年的3.6一路上升至年末的8.2,從而造成全球范圍的經濟滯漲。
2、伊朗革命和兩伊戰爭(1978年10月-1980年12月)
第一次石油危機時隔4年多就爆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這次石油危機的導火索是伊朗革命和兩伊戰爭。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止,世界石油產量完全受到影響,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脆弱。平衡供應再度緊張,再度引起油價上揚。
在此期間,歐佩克內部發生分裂。多數成員國主張隨行就市,提高油價,沙烏地阿拉伯則主張凍結油價,甚至單獨大幅度增加產量來壓價。結果歐佩克失去市場調控能力。各主要出口國輪番提高官價,火上澆油,引發並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
70年代因為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創,美國經濟分別在74年、80年和82年三次陷入經濟衰退,同時通脹膨脹水平達到了歷史高點,這段時間被經濟學家稱為"滯漲"。從以後的案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中東產油區的每一次戰爭都會導致油價的脈沖式上漲,當戰爭結束之後,原油價格將會明顯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