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研究糊拼音及組詞
① 糊字帶拼音並組詞語
拼音: húhūhù
組詞:
1、糊作動詞,表示用黏性物把紙、布等粘起來或粘在別的器物上或用較濃的糊狀物塗抹縫子、窟窿或平面:
糊牆、糊風箏、糊口
2、糊作名詞,表示樣子像粥的食物:
模糊、含糊、糊弄、裱糊、糨糊、糊糊、麵糊、糊口、稠糊、亂糊、糊精、漿糊、糊葯、馬糊、糊劑、焦糊、粘糊、糊嘴、糢糊、糊裱、膩糊、糊突、糊肚、漫糊、糊了、支糊、熱糊、糊牆、遮糊、麪糊、天糊、黑糊糊、糊塗蟲、眵目糊、糊塗賬、老糊塗、不含糊、粘糊糊、稀糊爛、灌漿糊
(1)商品期貨研究糊拼音及組詞擴展閱讀
《康熙字典》:《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𠀤音胡。《說文》黏也。
翻譯:《廣韻》中說這個字以戶的聲母和吳德韻母結合讀音,《集韻》《韻會》《正韻》中說這個字以洪的聲母和孤的韻母結合讀音,音同胡。《說文解字》解釋說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粘膩。
詞語解釋:
1、糊口
拼音:[hú kǒu]
釋義:勉強維持生活。
2、糊糊
拼音:[hú hu]
釋義:用玉米面、麵粉等熬成的粥。
3、糊塗
釋義:[hú tu]
釋義: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
4、裱糊
拼音:[biǎo hú]
釋義:用紙糊房間的頂棚或牆壁等。
5、糊牆
拼音:[hú qiáng]
釋義:用漿糊把紙裱在牆面上,起裝飾作用。
② 模糊的糊字多音字注音組詞
[
hū
]
塗抹或粘合使封閉起來:~了一層泥。
[
hú
]
1.粘合,塗附:裱~。~牆。~窗戶。
2.粥類:~口。
3.〔~塗〕a.不明事理;認識模糊混亂,如「他太~~了」;b.內容混亂的,如「~~賬」。
4.同「煳」。
[
hù
]
1.像粥一樣的食物:面~。辣椒~。
2.欺騙,矇混,敷衍:~弄。
相關組詞
模糊
糊塗
糊弄
含糊
裱糊
黏糊
糊口
迷糊
糨糊
麵糊糊糊
稠糊
爛糊
麪糊
③ 多音字糊的讀音 糊的三種讀音並組詞
糊的三個讀音: hū hú hù ● 糊hū ㄏㄨˉ◎ 塗抹或粘合使封閉起來:~了一層泥.● 糊hú ㄏㄨˊ1. 粘合,塗附:裱~.~牆.~窗戶.2. 粥類:~口.3. 〔~塗〕a.不明事理;認識模糊混亂,如「他太~~了」;b.內容混亂的,如「~~賬」.4. 同「煳」.● 糊hù ㄏㄨˋ1. 像粥一樣的食物:面~.辣椒~.2. 欺騙,矇混,敷衍:~弄.
④ 糊的多音字組詞
hu二聲糊塗,hu四聲糊弄
⑤ 糊的多音字注音組詞
一、讀hú時,組詞有:糊裱、糊了、糊肚、糊劑、漫糊
二、讀hū時,組詞有:粘糊、糢糊、黑糊糊、血糊糊、眵目糊
三、讀hù時,組詞有:糊弄、麵糊、麪糊、糊弄人
四、釋義:
[ hú ]
1、用黏性物把紙、布等粘起來或粘在別的器物上:~信封。~牆。~頂棚。~風箏。
2、同「煳」。
3、粥類食品。
[ hū ]
用較濃的糊狀物塗抹縫子、窟窿或平面:用灰把牆縫~上。往牆上~了一層泥。
[ hù ]
樣子像粥的食物:面~。芝麻~。辣椒~。
五、糊的部首:米
六、漢字結構:左中右結構
七、造字法:形聲;從米、胡聲
(5)商品期貨研究糊拼音及組詞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丶ノ一丨ノ丶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
二、筆順讀寫:點、撇、橫、豎、撇、點、橫、豎、豎、橫折、橫、撇、橫折鉤、橫、橫、
三、相關組詞:
1、糊裱[hú biǎo]
用紙等糊窗戶、牆壁、頂棚等。
2、糊了[hú le]
帖子沉了不火的意思。
3、糊肚[hú dù]
玉米糊肚。
4、糊劑[hú jì]
通常為麵粉或澱粉及水的制劑,用作聯結紙張或其它物質的一種膠泥(如在書籍裝訂時)
5、漫糊[màn hú]
模糊。
6、粘糊[nián hū]
粘稠,粘附。
7、糢糊[mó hū]
不清楚;不分明。
8、黑糊糊[hēi hū hū]
形容顏色發黑:一個~的沙罐。兩手油泥,~的。
9、血糊糊[xiě hū hū]
狀態詞。形容流出的鮮血附著皮肉或物體的樣子:~的傷口。地上~的一片。
10、眵目糊[chī mu hū]
眵。
11、糊弄[hù nong]
欺騙;矇混:說老實話,別~人。
12、麵糊[miàn hù]
用麵粉加水調勻而成的糊狀物。
13、麪糊[miàn hù]
用麵粉加水調成的糊狀物。
14、糊弄人[hù nong rén]
欺騙;矇混。
⑥ 糊字多音字組詞
1、hú:糊牆、糊刷、糊紙。
2、hū:糊泥。
3、 hù:糊弄、麵糊、芝麻糊。
一、hú
1、釋義:用黏性物把紙、布等粘起來或粘在別的器物上;同「煳」;粥類食品;不清楚,不明白事理 。
2、出處:①日用面一斗為糊,以供緘封。——唐·馮贄《雲仙雜記》引《宣武盛事》。
注釋:每天用一斗面為糊,用於密封。
②今既糊口無以至來秋,來秋或復不熟,將如之何?——《魏書》
注釋:現在既然糊口不到明年秋天,明年秋天有時又不成熟,該怎麼辦?
3、造句:新年的時候,我們用漿糊把春聯貼在門上面。
二、hū
1、釋義:用較濃的糊狀物塗抹縫子、窟窿或平面。
2、造句:①這一團黑糊糊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
②水泥匠在牆上糊上一層泥,防止滲水。
三、 hù
1、釋義:樣子像粥的食物。
2、造句:①你不要以為大家什麼都不懂,就這樣子糊弄別人。
②奶奶煮的麵糊是兒時的味道。
⑦ 糊塗的糊有三種讀音。著三種讀音可以怎組詞
糊[hú]
裱糊。糊牆。糊窗戶。
糊口。
糊塗;糊糊賬。
糊[hū]
糊了一層泥。
糊[hù]
麵糊。辣椒糊。
糊弄。
⑧ 糊字怎麼組詞
糊組詞:模糊、含糊、糊弄、裱糊、糨糊、糊糊、麵糊、糊口、稠糊、亂糊、糊精、漿糊、糊葯、馬糊、糊劑、焦糊、粘糊、糊嘴、糢糊、糊裱、膩糊、糊突、糊肚、漫糊、糊了、支糊、熱糊、糊牆、遮糊、麪糊、天糊、黑糊糊、糊塗蟲、眵目糊、糊塗賬、老糊塗、不含糊、粘糊糊、稀糊爛、灌漿糊。
(8)商品期貨研究糊拼音及組詞擴展閱讀
附一 文言版《說文解字》:胡,牛顄垂也。從肉,古聲。
附二 白話版《說文解字》:胡,牛頸下垂的肉。字形採用「肉(月)」作邊旁,採用「古」作聲旁。
1、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但《譯文》中插圖的模胡,是書店和印局應負責任的。」
2、含糊:不明確;不清晰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只有 劉戡 顯得特別:他象發熱發冷,時而大聲說什麼,
3、糊糊:〈名〉用玉米面、麵粉等熬成的粥。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十一:「可是我回到堂兄家卻得喝雜合麵糊糊。」
4、麵糊:用麵粉加水調勻而成的糊狀物。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他是個麵糊,有什麼厲害?」
5、糊口:勉強維持生活
郭沫若 《後悔》:「兩個月的苦工換得八十塊錢來,可以糊口養家,可以周濟友人。」
⑨ 「糊」的拼音是什麼
「糊」有三種讀音:
[hú] 1.粘合,塗附:裱~。~牆。~窗戶。
[hū] 塗抹或粘合使封閉起來:~了一層泥。
[hù] 1.像粥一樣的食物:面~。辣椒~。
⑩ 用「糊」字的多音字組詞
「糊」拼 音 hú hū hù
組詞:
拼音hú
1.糊塗[hú tu]
人頭腦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亂不清。
2.裱糊[biǎo hú]
糊紙(用紙或其它材料糊飾房屋內部或物品)。
3.糊糊[hú hu]
〈名〉用玉米面、麵粉等熬成的粥。
4.糊口[hú kǒu]
勉強維持生活,填飽肚子
拼音hū
1.粘糊[nián hū]
粘稠,粘附
2.糢糊[mó hū]
不清楚;不分明。宋 蘇軾 《鳳翔八觀·石鼓》詩:「古器縱橫猶識鼎,眾星錯落僅名斗,糢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猶能辨跟肘。」一本作「 模糊 」。
3.黑糊糊[hēi hū hū]
顏色發黑
4.血糊糊[xiě hū hū]
流出的鮮血與皮肉或其他物體相混模糊一片的樣子
5.眵目糊[chī mu hū]
方言。 眼屎。
拼音hù
1.糊弄[hù nong]
將就。《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文章呢,倒糊弄著作上了。」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七段:「大夥只得把褲子褪下點,打個結,包住腳,大衣往頭上一蒙,背貼著背,腿插著腿,糊弄著睡下去了。」
2.麵糊[miàn hù]
加水調勻而成的麵粉糊狀物;
3.麪糊[miàn hù]
用麵粉加水調成的糊狀物。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湯洗疥,拭令乾,煮麵糊,熱塗之,即愈也。」引申為糊塗。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評事不讀律,博士不尋章。麵糊存撫使,眯目聖神皇。」
4.糊弄人[hù nong rén]
欺騙;矇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