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原油期貨的影響
㈠ 影響原油期貨的各種因素
影響原油期貨的因素主要為
①供給因素和②需求因素以及對油價③短期因素。
一、影響原油期貨的供給因素
影響原油期貨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
油供給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美歐跨國石油公司在世紀之交通過資本運作發起的
新一輪兼並聯合使得世界石化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
高。隨著石化巨頭對全球石油資源、技術和市場的控
制力的進一步增強,世界石化產業的發展和競爭以及
石油價格的波動帶來了深刻影響。此外,石油生產成
本也將對石油供給產生影響。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
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
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
動。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
油生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
幅度。
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特點也對石油供給具有重大影響。目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方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國家opec擁有世界上絕大部份探明石油儲量,其產量和價格政策對世界石油供給和價格具有重大影響。而非opec國家主要是作為價格接受者存在,根據價格調整產量。但2002年以來,受強勁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價刺激,opec產量激增,原油剩餘產能從2002年的560萬桶/日急劇下降到2006年的140萬桶/日左右,產能利用率高於90%,通過增加產量平抑油價的能力減弱。迫使市場參與者通過構建商業庫存作為應對風險的緩沖,而庫存需求
反過來又刺激油價上行。
㈡ 原油期貨上市帶給石油企業多大的影響嗎
很大,石油企業需要套期保值
㈢ 普京震怒對原油價格走勢有什麼影響
因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中東局勢變得高度緊張,油價大漲,觸及兩周高位。
美國NYMEX 12月原油期貨價格周二(11月24日)收盤上漲1.12美元,漲幅2.7%,報42.87美元/桶,油價觸及兩周高位,由於中東局勢因土耳其擊落一架俄羅斯戰機而變得高度緊張,普京強硬回應事件稱「就像恐怖分子的幫凶給了俄羅斯背後一擊」。
與此同時,ICE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1.29美元,漲幅2.9%,報46.12美元/桶。
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事件是「背後捅刀」,稱會帶來「嚴重後果」。中東局勢本已因俄羅斯為報復上個月一架從埃及起飛的俄客機被炸毀而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而趨緊。
美國汽油期貨跳升6%,因預計周四感恩節假日期間公路旅行增加。汽油期貨交割地紐約港的汽油供應趨緊,因進口量減少,以及Irving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的煉廠的一個日加工7萬桶原油的煉油裝置推遲復工。在美國和歐洲,汽油加工利潤率每桶上升約1美元。
交易商曾押注美國原油跌破8月27日觸及的每桶37.75美元的六年半低位,布倫特原油也會大跌。分析師稱,整個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推遲油價下跌。
市場情報公司Genscape報告,截至11月20日當周,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原油庫存增加220萬桶。路透調查的分析師此前預計,上周美國整體原油庫存將連續第九周增加。
美國石油協會(API)周二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11月20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60萬桶,至4.883億桶,路透調查的分析師預計增加120萬桶。庫欣原油庫存增加190萬桶。API原油庫存公布後,WTI和布倫特原油短線走低,分別報42.62美元/桶和45.90美元/桶。
㈣ 土耳其的什麼事對原油價格發生影響
土耳其荷蘭「懟」上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荷蘭領事館外,土耳其民眾3月12日舉行抗議活動。
荷蘭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取消土外長班機著陸許可是出於「公共安全方面的原因」。此舉引發土耳其人的不滿和抗議。
土耳其下個月就要舉行修憲公投,為了在海外僑民中間拉票,土耳其很多官員都跑到歐洲國家去搞宣傳活動。但是,這些土耳其官員並不受歐洲國家的歡迎。荷蘭直接不允許土外長的飛機落地,還趕走了從陸路進入荷蘭的土耳其家庭和社會事務部長。
隨著土耳其與荷蘭「口水戰」的不斷升級,在歐洲國家看來,土耳其官員的到訪和公投造勢活動,可能會喚起當地土耳其人的政治參與意願。因「脫歐」傾向、民粹主義抬頭等問題而焦頭爛額的歐洲國家,不願看到土耳其的「內政」蔓延至歐洲,導致在歐洲的土耳其人出現政見對立等矛盾。因此土耳其遭歐洲集體抑制。
㈤ 原油價格上漲對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嗎
您好,原油的上漲,會使期貨各品種成產成本提高,從製造到運輸。比如農業的拖拉機,播撒農葯的飛機等基礎費用的增加,又比如,成品向倉庫運輸過程中,也會提高運輸的費用,而原油甚至是很多化工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原油上漲可以說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
㈥ 請問為什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能夠影響到原油現貨價格呢
你說的不錯,現貨反映的是眼前的供求關系
但是主要還是市場的消息還有心理預期影響著期貨價格,好比現貨供應不足,會馬上印象到期貨的價格,因為炒家會預測說 下個月會因為供應不足而漲價,還有就是要是打仗的話,期貨一定漲的比現貨厲害,因為會對未來的石油供應有隱憂
然後可能你常常聽到的是期貨價,所以以為期貨價主導了現貨價,其實是因為期貨才是最多人去炒的,期貨主要是給你一個未來的預測,所以它的漲跌都比現貨厲害,而且可以用保證金來做!^_^
㈦ 影響原油期貨的各種因素
原油價格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相信大家自己也可以總結一些,我這里先給大家簡單的歸類一下. 1.供求關系 目前石油儲備量最大的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基本上目前原油價格他們說了算,說白了主要涉及到儲備和開采之間的一個對應關系。 2.美國經濟 國際原油是以美元為基礎報價的,現貨原油的報價單位是美元/桶,一般情況下,美國經濟與原油價格成負相關。 3.地緣政治 特別是中東等一些石油儲備量較大的地區發生地緣政治沖突會造成油價的暴漲 4.美元外匯指數影響 美指與原油期貨價格存在一定程度的負相關 5.基金的投機行為和一些偶發因素,如極端天氣等。
其實做這個就是要心態好,新手不要急,我之前做這個的時候也是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後來跟著老式學到了很多東西才開始慢慢進步,賺了不少,有問題你可以問他?(5 2 3 0 9 6 6 3 0).技術經驗都是比較豐富,對你絕對是有幫助的.
㈧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的變動受什麼影響最大
第一是供需關系,第二是地緣政治,就像這幾天,飛漲
㈨ 原油期貨上市對油價有什麼影響
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貨,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成績單。
以兩桶油為代表的境內外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都積極參與原油期貨交易,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業內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上市,能更直觀的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為國內成品油定價公式提供基準價格,進而推進成品油行業價格機制改革。
兩桶油積極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原油期貨總成交量為27.8萬手,持倉量為8198手,總成交金額為1159.23億元。
從成交趨勢來看,原油期貨交易日趨活躍,相比開市前兩日,後三天成交量明顯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與殼牌公司簽署了中東原油供應長約。該批中東原油長約貨這成為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掛牌交易後,首筆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的實貨合約,推動上海原油期貨在亞洲石油市場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努力推動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供需關系的基準價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聯油)達成了品種為含硫油、交易量為10手(1萬桶)的首單原油期貨交易。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陳彩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允許海外國際投資者參與的期貨品種,這是中國融入世界原油定價體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代表著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公司,正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兩個領域積極參與交易,努力推動我在原油進口以原油進口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實現上海原油期貨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價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動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制,加快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投資和運營機制。
這意味著油氣改革在今年將繼續向深水區邁進。我國現有成品油價格是參照國外原油期貨的價格,以1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對應的調價幅度是否達到50元/噸為門檻,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於採納的是國外原油品種,因此既不是國內供需的真實反映,也不夠及時。
而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反映國內的真實供需情況,使得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有了權威的參照,並及時做出價格上的反饋。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趙桂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際與國內在消費結構、消費習慣及消費季節等方面的差異,難以反映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真實供求狀況;此外,成品油進出口貿易壁壘會導致國內外價格聯動存在差異。如果成品油期貨上市,能更直接的指導成品油現貨市場價格,有利於煉廠進行風險管理與市場研判。
而原油期貨上市後,是以人民幣做結算的,也就是說,我國在逐步擁有原油定價話語權的同時,國內主營及地方煉廠的原油加工成本或將下降。
「有市場人士擔憂成品油價格會出現相應回落,其實這種擔憂沒有必要。」趙桂珍還指出,因為國家是允許境外資本參與中國原油期貨交易,一定程度上將會活躍原油期現貨市場價格。原油期貨價格將會與成品油價格產生聯動性,不久的將來,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將會被提上日程。
㈩ 沙特原油遭伊朗襲擊之後,對國內外原油期貨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供應中斷,相當於供應端關閉了2個伊朗原油出口量!有信息顯示沙特關閉部分石油產出的預防性措施可能會在未來24到48小時結束,如果時間持續時間稍長,將嚴重影響全球原油供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