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什麼是正向套利
㈠ 關於期貨市場中牛市正向市場套利的一個問題
對期貨「套利」概念理解上有點問題啊。套利的基礎就是價差,如果沒有價差,就沒有套利。價差縮小,不存在反向操作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時候不提這種盈利的方法(價差縮小),原因就是如此。
牛市反向市場一般是回調,遠、近期的回調幅度一般和正向的相反,因此套利較難獲利。
㈡ 期貨套利的問題,尤其正向套利
以機構而言,因為資金大,所以用套利軟體套利後,會有一定的穩定收益
而個人則不一定能在套利上賺錢,一是硬體不夠,套利軟體的開發是個高投入的過程,還有人員的培訓,二是個人錢少,套利不顯錢
㈢ 正向套利的步驟
①以市場利率借入資金,期限與期貨合約的到期期限相同;
②按照當前價格和各成份股權重買入滬深300成份股,模擬滬深300指數現貨;
③按照當前期貨價格,賣出等份但不等值期貨合約;
④按照套利結束或期貨到期時的現貨價格,賣出持有的滬深300成份股;
⑤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
以2007年10月16日收盤為例,滬深300指數現貨當日收盤5,877點,IF0711收盤價7,726點,該合約於2007年11月16日到期。假設滬深300指數年平均紅利率為2%,計劃做套利交易1億元,那麼,可以通過下面的過程進行套利。
第一步:以銀行3 個月貸款利率4.77%借入資金1億元(為了簡化分析,此處忽略期貨保證金的定量分析,後面給出期貨保證金的定性分析),貸款期限為31天,由此可以算出這一步發生的利息成本為40.5萬元(1億元×4.77%×31天/365天)。隨著時間的推移,指數可能會繼續上漲,從而使套利組合中的期貨空頭倉位發生虧損,這會導致期貨保證金的需求增加。另外,交易所調整保證金比例也會導致增加期貨保證金,比如,近期中金所把遠期合約的保證金比例由10%提高到了 12%。雖然指數的上漲理論上是沒有上限的,它意味著保證金的追加在理論上也是沒有上限的,但是通過統計分析還是可以合理估計出保證金潛在需求的上限。假設指數現貨31天後上漲100%(這已是極為罕見的情況),此時相應要求追加的保證金在1億元以上(以套利規模1億元推算)。雖然這看上去比較恐怖,但是在期貨指數翻倍的同時,套利組合中的現貨多頭倉位也必然上漲100%以上。現在的問題是,雖然股指期貨價格上漲造成的虧損會有現貨的盈利進行對沖,但期貨上的虧損所要求追加的保證金卻不可以拿現貨上的盈利來沖抵,因為股票交易和期貨交易隸屬於不同的交易所。因此,後續是否有足夠的融資能力來確保保證金的追加是套利成功的關鍵。
第二步:以當前價格按照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構成比重買入滬深300股指成份股現貨1億元,並轉換為類似於期貨合約手數的形式,即買入57手指數現貨。目前印花稅率是0.3%,過戶費是0.1%,交易傭金上限為0.3%,我們按照該上限估算,現貨總的交易成本為0.7%。由此可以算出這一步發生的交易成本為70萬元(1億元×0.7%)。
第三步:按照當前IF0711合約價格7,726點,賣出57手期貨合約。按照6月27日中金所修訂後的交易規則,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5,假設期貨公司再加收萬分之1.5的手續費,股指期貨總的交易成本為萬分之二。由此可以算出這一步發生的手續費為2.6萬元(期貨交易手續費=57×7,726×300×萬分之二=2.6萬元)。
第四步:IF0711合約到期(2007年11月16日)下午,均勻賣出滬深300股指現貨。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細則》規定: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為最後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後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這一步發生的股票交易成本為70萬元(1億元×0.7%),期貨交割手續費為2.6萬元(57×7,726×300×萬分之二=2.6萬元),其他成本為8.5萬元(1億元×1%×31天/365天=8.5萬元)。註:期貨交割手續費與期貨交易手續費相同,其他成本按照年均1%估算。
第五步:假設11月16日滬深300指數收於M點,具體的套利利潤如下:現貨頭寸是M 點×300元/點×57手,期貨頭寸是(7,726點×300元/點-M點×300元/點) ×57手,歸還貸款1億元,扣除總的套利成本194.2萬元(第一步40.5萬元 第二步70萬元 第三步2.6萬元第四步81.1萬元)後,套利利潤為3017萬元。
㈣ 期貨中很多人在講做套利,請問做套利是什麼意思怎麼做
套利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這里的期貨合約既可以是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兩種不同商品。還可以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種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時在一種期貨合約上做多在另一種期貨合約上做空,通過兩個合約間價差變動來獲利,與絕對價格水平關系不大。
套利交易與通常的投機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較低的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價差變化遠不如絕對價格水平變化劇烈,相應降低了風險,尤其是迴避了突發事件對盤面沖擊的風險。
2、方便大資金進出。套利交易能夠吸引大資金,由於雙邊持倉,主力機構很難逼迫套利交易者斬倉出局。
3、長期穩定的獲利率。套利交易的收益不象單邊投機那樣大起大落,同時由於套利交易是利用市場上不合理的價差關系進行操作。而多數情況下不合理的價差很快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套利交易有較高的成功率。
主要的套利模式有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三種。
1、跨期套利:是買賣同一市場同種商品不同到期月份的期貨合約,利用不同到期月份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的套利模式。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大豆及天然橡膠品種的套利。
2、跨品種套利: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價格變動進行套期圖利。即買入某種商品某一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相互關聯商品相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主要有(一):相關商品間套利(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銅、鋁之間的套利)。(二):原料與成品之間套利(如大豆與豆粕之間的套利)
3、跨市場套利:即是在某一期貨市場買入(賣出)某一月份商品期貨合約的同時在另一市場賣出(買入)同種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對沖獲利了結的方式。這次我們提供的有最成熟的上海銅與倫敦銅的套利及大連大豆與CBOT大豆之間的套利。
套利交易按是否交接實物又分為實盤套利和虛盤套利。套利一般情況下盡量不接實盤,通過不同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隨著實踐交易經驗的豐富和大資金的介入,許多企業開始將期貨與現貨相合將套期保值理論進一步發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將保值的目標上升到增值。這樣實盤套利也越
有什麼不懂的 可加我好友!
㈤ 商品期貨套利差價總共要差多少才能夠無風險穩定獲利正向套利怎麼操作反向套利怎麼
差價多少,這也沒個定數
你可以參照最近五六年的最高和最低值
然後從中分析個合適的差價
個人覺得最近這兩年套利也不怎麼按套路
㈥ 什麼是正向市套利
任何商品有它的事實存在屬性,有它自然的供需流向,有它的產品加工性能。關於正套、反套的說法就來源於商品的自然屬性。首先商品是事實存在的,只有先擁有商品,才有對商品的賣出處置權。人們可以通過生產、采購甚至借貸現貨,來賣出交割;或者近期買入交割,然後遠期賣出交割,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應此我們習慣稱之為正套。
從自由貿易的角度來講,供需寬裕的地區商品價格低,供需短缺的地區商品價格高,因此商品應該從供需寬裕的地區流向供需短缺的地區。從我國的供需情況來講,原油、大豆、銅、橡膠等等品種都處於一種短缺狀態,需要進口。它們的流向基本是在國外買進,到國內出售。所以LME買進銅,拋出上海銅我們就習慣性稱為正向跨市套利,簡稱正套;買進CBOT大豆,賣出大連大豆也稱為正套。
㈦ 期貨上正向市場和反向市場是什麼意思
現貨價格低於期貨引價格或近期月份合約價格低於遠期月份合約價格,稱為正向市場。正向市場又稱為正常市場。
反向市場,又稱逆向市場或現貨溢價,是指在特殊情況下,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或者近期月份合約價格高於遠期月份合約價格,基差為正值。
(7)商品期貨什麼是正向套利擴展閱讀:
1、形成的原因
遠期市場: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的部分與持倉費有關,持倉費反映了期貨價格形成的時間價值。持倉費與持有商品的時間長短有關。交割期限越近,持有該商品的成本就越低,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價格的溢價也就越低。
反向市場:由於基金持有量大,資金充裕,看似投機的反向價差不僅會導致不公平交易和利潤傳遞,還會造成股市的劇烈波動。
2、應用不同
正向市場:如果市場中供給過剩,需求相對不足,則會導致近期月份合約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遠期月份合約,或近期月份合約價格的上升幅度小於遠期月份合約,或者,此時可進行在近月合約做空,而在遠月上建立同等頭寸的多頭合約的套利操作。
反向市場:交易者通過反向交易對沖平倉,即可完成一個完整的交易過程,了結手中持有的交易頭寸,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