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換月技術
A. 期貨轉月操作
轉月操作的原理就是:同一個品種,走勢大體一樣。價格差不多。如果走勢不一樣,就會有人跨期套利。
轉月是因為有的合約快到期了,心得就是長期持倉要輕倉,並且判斷好方向!
B. 期貨移倉換期的方法
會員提交的移倉申請材料須包括移出會員及其客戶、移入會員同意移倉的聲明書及需要移轉的客戶持倉的詳細清單。移入會員或移出會員為交易會員的,還須提交其委託結算的結算會員同意移倉的聲明書。
在隨後的幾條中規定,移倉申請批准後,交易所通知會員約定移倉日。交易所將在約定移倉日的當日結算完成後,為會員實施客戶移倉,並提供移轉的客戶持倉清單由移入會員、移出會員確認。
(2)商品期貨換月技術擴展閱讀
在股指期貨交易過程中,會員未從事金融期貨經紀業務或合並、分立、破產,導致客戶倉轉移。
轉讓申請由會員提出,經本所或者中國證監會批准。在商品期貨投資中,投資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期貨合約,一直是最活躍的合約,近幾個月的合約也被轉移到了更活躍的合約上。例如,外國指數基金,這只是長期的,將始終持有這些立場時,他們購買商品期貨。主要的方法是前進。
C. 期貨換月是什麼意思
期貨主力合約如何換月: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而且期貨市場實行持倉限額制度。
這兩點對證券市場投資者不僅陌生,而且極不習慣。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的投資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在投資前,對股指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的規則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機構投資者的增倉和減倉一定是順應市場規則的。但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主力合約的概念和主力移倉的特點仍然值得費些筆墨進行介紹和說明。
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但工業品期貨每個月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短暫的階段,持倉量較小的遠期合約的成交量大於主力合約成交量,並且呈現遠期合約增倉,主力合約減倉現象。這種現象稱為移倉。值得指出的是,移倉並非其字面意義上的「移動」或「遷移」,移倉是將近期合約上的持倉平倉後再在遠期合約按原持倉相同方向開倉過程的簡稱,是存在交易成本的。
D. 期貨合約移倉換月是如何選擇時機移到哪個月份上如何確定
換月是逐漸的,可以在行情軟體看到
比如1509早兩個月是主力,現在基本就是換到1601月份上了
在行情軟體上,成交和持倉量最多的就是主力
E. 期貨中換月什麼意思
把某種期貨商品的某戶交割月份倉位平倉,同時建立同一商品另一交割月份的類似倉位。
F. 期貨換月怎麼操作 – 手機愛問
首先關注您持倉月份的價格和下一個主力合約的價格,一般情況兩者價差接近時,當前持倉平掉,下一個主力合約開倉,大概就是這么操作;或者可以根據你的開平倉信號,一個平,一個開,不過這個對操盤手的要求比較高
G. 什麼是期貨合約換月
期貨某個月份的品種成交量最大的就是主力合約,散戶沒有交割的權利,一個合約到期了就要平倉。你繼續看跌或看漲就換另一個月份的合約做。
H. 期貨近月和遠月有較大價差時何時換月最好
看做多長周期的了,並不是說價差大就好,期貨類似與遠期交易,大家對未來的一個預期,要做主力合約,合約移倉換月你跟著換就可以,主力合約交易活躍,技術形態也容易分析。
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額交易,即有多少錢只能買多少股票,而期貨是保證金制,即只需繳納成交額的5%至10%,就可進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資者有一萬元,只能買一萬元的股票,而投資期貨按10%的保證金計算,就可以簽訂(買賣)10萬元的商品期貨合約,這就是以小搏大,節省了資金。
二、雙向交易 股票是單向交易,只能先買股票,才能賣出;而期貨即可以先買進也可以先賣出,這就是雙向交易,熊市也可以賺錢。
三、期貨交易的一般是大宗商品,基本面較透明,簽訂(買賣)的合約數量理論上是無限的,走勢較平穩,不易操縱。股票的數量是有限的,基本面不透明,容易受到惡莊家操縱。
四、期貨的漲跌幅較小,一般是3%-6%,單方向連續三個停板時,交易所可以安排想止損的客戶平倉。股票的漲跌停板的幅度是10%,有連續10幾個跌停板出不來的時候。
五、 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制、追加保證金制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制,從而使其更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如果滿倉操作,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賠光(爆倉),所以風險很大,但是可以控制(持倉量),投資者要慎重投資,切記不能滿倉操作。做股票基本沒有賠光的。
六.期貨是T+0交易,每天可以交易數個來回,建倉後,馬上就可以平倉。手續費比股票低(約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五,一般當天平倉免手續費).股票是T+1交易,當天買入的只能第二個交易日拋出,買賣手續費約為成交額的千分之八。
I. 期貨中的換月交易是怎麼一回事
在進入交割月前進行換月交易,進入交割月需要追加保證金了,每個品種都有主力合約的,基本上快到換月的時候成交量就會在下一個主力合約中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