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暴跌中國損失
❶ 原油期貨虧損後如何處理
分析虧損原因
原油投資高手在交易出現虧損之後,第一時間不是懊惱或者感嘆運氣不佳,而是首先從自身的交易策略和交易技術方面來查找造成自己虧損的原因,發現之後,便會立刻研究如何解決方法,避免在以後的投資當中再次發生同樣的錯誤。不僅僅是炒原油,其他任何投資都需要總結虧損的原因,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規避風險,也是理性投資的重要步驟之一。
習慣贏多虧少的節奏
對於市場節奏的把握是投資者必須學會的技巧之一,形成這種節奏感往往需要在長期的交易過程中積累的,很多交易高手在出現連續虧順之後為了找回對市場節奏的把握,會立刻停止實盤交易,進入模擬盤中進行模擬交易,從中尋找感覺在盈利之後再進行交易。
一些對於市場走勢非常敏感的投資者也會在某方向交易虧損時,立刻反手做一個相反方向的單子,這是因為原油市場中表現為順勢者盈利、逆勢者虧損,當某個方向交易虧損時,往往暗示其相反方向是可能盈利的。
調整心態 看虧不看盈
原油投資虧損時心態的調整.成熟的交易人肯定會認同必要的虧損是風險交易投資的代價的理念,彵們對每筆原油交易投資的心理准備是"准備賠多少".因此,老手在每筆交易建倉的同時,必然會同時設定止損價格,而當價格觸及止損價格時,毅然止損.
❷ 石油暴跌對中國的影響
原油價格暴跌,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建信期貨認為,根據中國現行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掛靠油種價格低於40美元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再跟隨國際油價進行下調,對於煉廠而言形成了政策套利機會。
「若油價進一步下跌,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中國煉廠的原油采購,進而托底原油需求。此外,低油價對於我國的戰略儲備也可能形成刺激。」
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首次突破5億噸,達5.06億噸,同比增長9.5%。從近幾年的進口量看,雖然原油進口量連年增加,基數不斷擴大,但年進口量增速同比一直穩定在10%左右。
業內人士測算,油價每下行10美元,中國企業和居民將節省開支1070億元。
北信瑞豐基金錶示,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第二大油氣消費國以及第一大油氣增量消費國,總體而言,國際油價暴跌對中國發展利大於弊。
中國超70%原油消耗來源於進口,油價暴跌使得我國石油成本大幅降低,除汽油、柴油價格下調外,更為重要的是一系列以石油為原料的工業生產原料成本會降低,如乙烯、丙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並直接帶動產業鏈下游成本下降。
以疫情下最為緊缺的醫用口罩為例,其核心上游原材料聚丙烯將直接受益於油價下降,帶動口罩原材料生產成本的降低。
北信瑞豐基金認為,中國正面臨一定的通脹壓力,以及海外疫情局勢的不確定性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有利於中國釋放內部壓力,為恢復經濟發展贏得時機。
❸ 期貨原油暴跌
原油作為期貨品種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漲跌首先對其他商品起到一個標桿作用,其次呢,原油暴跌帶動的下游產業很多相關產品都會有聯動作用,原油漲跌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也相對復雜,最直接的就會影響美元和黃金的走勢,但不是絕對的,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基本面情況,受自身品種的供需影響,美元的走勢幾乎可以形象到每一個金融產品的漲跌,因為國際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幾乎都是以美元計價,所以美元的漲跌最直接的就會影響到這些品種的價格,美元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之間在特定時間會出現負相關自我加強的形態,一般來講,美元漲,原油和黃金會受到一定壓力,其他品種類似,具體還要看基本面,,美元跌原油和黃金就會漲,因為資金流向會支持他們做多,黃金最為避險商品具有一定貨幣屬性,通常在金融市場不明朗或者比較亂風險高的時候,黃金會比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我的賬號就是Q
❹ 中行原油寶事件造成中國損失數十億元,這中國期貨的主管該負責
不是,這是銀保監會管理的,和證監會無關,整個產品運行的風控可能有些問題,但遠達不到上綱上線的水準
❺ 為什麼早段時間美國原油期貨跌到負值,中國原油期貨沒有跌到負值,兩者的關聯大不
受產量增加、需求下降、美元升值以及地緣政治紛爭等因素影響,自今年6月
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尤其是11月2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決定
不減產後,國際油價更是出現了10%以上的暴跌。截止12月16日,紐約原
油、布倫特原油價格分別為55.97美元/桶、60.46美元/桶,比今年最高點分別
下跌47.8%和47.7%,創下近5年多來的最低點。
一、國際油價下跌的原因分析
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是基本因素,主要指
市場供求;二是非基本因素,包括美元匯率、資本投機以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
因素。
(一)基本因素分析
2014年國際石油市場供應與需求明顯不平衡,供大於求的特徵十分突出。
1.「頁岩氣革命」導致全球石油供應大大增加。今年全球主要產油國家或地
區的石油產量都保持穩定並有一定的增長。在北美地區,受益於「頁岩氣革
命」,美國本土石油生產能力大幅提高。當前美國石油日產量約1150萬桶,
接近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的產量,達到近30年來的產量巔峰,這種狀況
使得昔日的石油消費大國目前可以解禁石油出口,進而導致全球能源市場格局
發生劇變。在西亞北非地區,利比亞石油產量比外界之前的預期上升得快;伊
拉克石油產量雖沒有出現大幅上升,但過去幾個月石油出口規模有所增長。俄
羅斯產油量也在增加,9月俄羅斯石油產量1061萬桶/日,逼近1987年1148
❻ 5月北美原油期貨總交易額2500萬美元國內投資者確損失幾百億
銀行的原油交易都是紙原油,也就是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的金融衍生品。銀行不去國際商品交易市場直接購買原油期貨,因此也不能交割實物原油。
相當於是銀行為投資者開設的對賭盤,由投資者進場對賭。銀行只靠設置在國際油價之上的買賣點差穩定的獲取利潤。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買多1000桶,一個人買空1000桶,且這兩個人交易點位一致,那麼對於銀行來說,這兩筆交易就對沖了,銀行賺了兩筆手續費。
現實的情況是多空交易不可能完全對等,那麼銀行會通過買入其它關聯的金融衍生品來對沖多出來的多單或空單,來控制風險,保證銀行的利潤。
所以說銀行投資損失幾百億,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❼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誰損失最大,誰是最大受益者
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給中國投資者上了一課,原油期貨可以跌到負值,本金虧完還可以倒欠錢的行為。
這次原油寶事件讓中國投資者虧損超300億,這筆錢已經落入了做空機構,而且這些做空機構肯定是以美國為首,所以美國是最大贏家,這些錢都進了美國口袋。
見證歷史奇跡的一年
美國疫情嚴峻,讓整個美國都大動盪,美國股市在3月份出現4次熔斷,創出了歷史奇跡。
根據市場專業人士分析,這件事完全就是美國在背後做手腳的,並非是單單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原油市場供需嚴重失衡,才會出現原油暴跌,但暴跌至負值是無法讓人想像。
總結
通過原油寶事件可以告訴所有投資者一個道理,期貨投資風險是無法預估的,風險爆發之時一剎那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風險。
經過原油寶事件後,投資者們要提高風險意識,但國內各大金融機構同樣也要做好風險防控意識,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
❽ 油價下跌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三、中國應抓住油價下跌的機遇
首先,應藉此契機全面推進石油及相關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的增長按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計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長支撐,而不是要素生產率增長支撐。石油工業要實現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出路是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其次,應逐步完善石油的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和資產儲備布局,對沖國際油價波動的系統風險。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應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資產的股權多元化投資,而不僅僅是綠地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形成石油全球資產多樣性組合對沖系統性風險;再次,應做好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石油跌價之時,加快煤炭能源結構的轉型,鼓勵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大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以便在未來石油價格再一次高漲之時,充分發揮能源補充作用;最後,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在國際油價下跌時,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在商業合作中話語權有所增加,可以藉此機會拓展與俄羅斯、中亞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國的談判與合作,在逐步降低對中東國家油源過度依賴的同時,加快推進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緬等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開辟多元化的石油進口通道。
❾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這幾百億就這么沒了誰的責任
所有交易數據都在華爾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國投機者的膽量來自哪裡?有人說是方向判斷錯誤,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方向,如果有中國賣家有單未交割,你哪來的油交割,交割地買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點,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買不到。
現在的問題是這原油寶是中行的產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約,它只是參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數。那麼這問題很明顯。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經紀公司,還是經紀人操盤手?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是不會參與買賣的,他們拿的是合約的交易傭金。目前看應該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寶是產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規則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個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稱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樣玩砸了,不過人家不虧,反正拿了幾百億都花在國內了,老外一分錢好處美撈著,大不了以後不出國,美國人拿瑞辛也沒折,美國人對中概股是又愛又恨,畢竟投了中概股上萬億,這要是棍子掄重了,倒霉的還是自己的錢,所以開公司要學瑞辛,千萬不能學中行,把自己的錢放別人賬戶上等著殺,國人以後做生意得穩當點,只能把錢弄大陸來,只進不出,現在所有的中資在國際市場都是狙擊的對象,這一點在疫情過後會顯得更加明顯,當心當心當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❿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