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油黃金 » 原油期貨歐元

原油期貨歐元

發布時間: 2021-08-26 19:12:22

① 為何最近英鎊和歐元走勢這么弱,在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下,它們也沒有大幅走高

首先,上周全球股市經歷黑色星期一打擊,全球股市的大跌引發市場風險厭惡情緒升溫,促使投資者紛紛買入日元和美元以尋求避險,導致這兩種貨幣全盤走強。同時投資者對於美國經濟復甦的疑慮促使其拋售高風險資產,周一歐元、英鎊等高息貨幣全線下滑。有消息指出原油期貨在電子盤上升至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74.81美元/每桶,金融股上漲引發歐元/美元LIBOR利率期貨上漲,美聯儲將於2010年上半年加息的幾率大大增加。市場風險情緒更是主導匯市走勢。

英國8月Rightmove房價指數月率下降2.2%,前值為上升0.6%。數據顯示雖然房產市場很可能已經觸底,但市場信心的回復依然需要一段時間,房產買家的抵押融資形式才能大幅改善,而這將限制房價的上漲空間。受房價數據表現不佳影響,英鎊兌美元承壓下跌。全球股市哀鴻遍野,引發風險厭惡情緒暴升,英國央行會議記錄的強硬程度未能與之前高於預期的通脹數據相匹配,英央行認為通脹會持續低於目標水平,其中有包括貨幣的量化政策的擴大,隨後公布的英國公共部門自1996年以來首次出現凈借款,引發市場對於英國財政狀況的擔憂。

公布的德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月率-1.5%,前值-0.1%,預期-0.2%。 生產者物價指數年率-7.8%,前值-4.6%,預期-6.5%等相關數據都差強於預期,以及歐股的疲軟,致使歐元/美元領銜歐系貨幣急速下跌,歐洲股市和美國股市收復失地轉為走高,這使得美元走低,市場風險偏好重拾,歐美則一鳴驚人。早先公布的據德國8月ZEW經濟景氣指數自上月的39.5升至56.1,遠高於預期的45,好於預期,但風險情緒仍是市場關注焦點,匯價走勢受到潛在的風險厭惡情緒上升推動。

② 2009國內十大經濟事件

【事件一】世界各國經濟刺激計劃相繼推出
關鍵詞:經濟刺激 極度寬松
回顧2009年,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後,各主要經濟體均遭到重創,各國紛紛推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幫助經濟盡早走出泥潭。各國相斷出台宏觀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巨額經濟刺激計劃,並取得顯著成效,新興經濟體率先走出衰退領跑全球經濟復甦,美國經濟復甦曙光在望,受危機沖擊最嚴重的歐元區探底回升,深度低迷日本也已觸底。
中國與2008年年底公布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此來發揮2010年前提振內需的效果;於此同時,各大型商業銀行業推出史無前例的巨額放貸行動。美國總統奧巴馬與2009年2月簽署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連續降息至0-0.25%區間,美聯儲還於3月18日宣布購買最多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和1.2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
【事件二】G20成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
關鍵詞:G20 經濟新秩序 金融峰會
2009年9月2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在美國匹茲堡聯合發表聲明,宣布G20將取代G8成為國際經濟合作和協調的首要平台。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G20領導人分別於2008年11月、2009年4月和9月召開金融峰會,取得豐碩成果:華盛頓峰會為全球協調應對金融危機奠定基礎;倫敦峰會成為金融危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匹茲堡峰會則標志著危機後全球經濟新秩序的誕生,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未來將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每一次重大的危機都意味著全球經濟秩序的變革。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發達經濟體也受到一定影響。於是1999年在G7的倡議下成立了G20組織,目的是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防範類似的危機重演,增強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
【事件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蔓延 中國成最大受害國
關鍵詞:貿易保護 兩反兩保
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貿易保護主義也開始抬頭。WTO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234起,反補貼調查23起。全球對華貿易保護展開猛烈攻勢,中國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國。今年以來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案件數量和金額均創歷史最高。截至11月份,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貿易救濟調查103起。涉案總金額共約120億美元。
預計2009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將達230起-250起,同比增長將達11%-20%;新發起反補貼調查將達41起,同比將增長193%。
【事件四】澳大利亞率先加息,各國「退出」與否成焦點
關鍵詞:退市 經濟復甦 加息
百年花旗解體、CIT破產、蘇皇及瑞士信貸面臨史上巨虧……銀行業頻頻告急使得各國在奮力拯救陷困金融機構的同時,大刀闊斧地進行金融改革。在經濟金融情勢緩解後,10月6日,澳大利亞打響「退出」第一槍,成為金融危機之後二十國集團中首個開始退出經濟刺激措施的國家。市場投資者一方面對全球經濟復甦信心增強,另一方面也對通貨膨脹以及經濟刺激計劃退出的進程存在擔心。
市場投資者認為此舉將拉開各國紛紛加息的序幕。分析師表示中國的加息會在明年年中出現,美聯儲的第一次加息可能也在明年年中。
【事件五】美元:2009年一片慘淡
關鍵詞:跌跌不休 弱勢美元
2009年美元匯率走出一個明顯的波峰。
美元對西方其他主要貨幣匯率整體變化的美元指數在3月5日達到今年的最高點約89.5,之後,該指數轉頭向下,一路陰跌。截至目前,美元指數的年內最低點出現在11月25日,約為74.2點。
美元貶值增加了美國出口競爭力,美國出口增加,更有利於美國經濟復甦。所以對美國來說,奧巴馬政府的官員們大概就會一面繼續念著「強勢美元」咒語,一面卻對美元下跌袖手旁觀。而美元的跌跌不休加上美國啟動印鈔機直接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引起全球市場的動盪,尤其是對出口型經濟國家將帶來重創。在臨近年尾歲末之時,美元開啟一波反彈之勢。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美元歲末上漲是市場的技術調整。2010年,美元將繼續保持下跌的趨勢。
【事件六】石油:年初狗熊,年末瘋牛
關鍵詞:震盪走高 復甦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008年7月一度飆漲至147.27美元的天價,隨著危機爆發油價迅速回落,今年2月12日跌至33.55美元的低谷,短短7個多月跌幅就達77%,國際原油市場哀鴻遍野。油價低落似乎讓世界經濟「鬆了口氣」,但2月中旬以來油價又轉入震盪上行軌道。第二季度油價上漲了四成多,創下199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單季漲幅。在反反復復的震盪走高中,國際油價在10月21日一度沖上80美元,近期則有所回落。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期權資深交易員雷蒙德·卡本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在6個月的時間里看到了通常兩年才有的變化」。
縱觀油價全年波動,「復甦」是一條主線。有分析師稱:投資者認為金融危機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這意味著隨著經濟復甦跡象日益顯著,石油需求最終會上揚。日前,雖然國際原油價格小幅度下跌,但還是收在今年的高位。
【事件七】黃金:後危機時代的「王者歸來」
關鍵詞:沖千 強勢回歸
2009,可以說是全球黃金爆發年。
今年全球金價三度沖破每盎司1000美元「天花板」,其間行情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而最終再創新高,從表面上看是受到了經濟危機和人們對滯脹擔憂的影響,從根本上說全球金價的走向還是與美元貶值息息相關。
2009年全球金價的走勢基本圍繞著「沖千」展開。一年中,在演繹了三度沖千、驚心動魄的幾輪行情之後,黃金價格終於站上了每盎司1000美元的高位,並且一路直逼1200美元的驚人新高,創造了2002年以來的一輪黃金牛市的新紀錄。被經濟學家凱恩斯譽為"最後的衛兵"的黃金,正在讓全球投資者重新發現其金融屬性,強勢回歸投資市場。
【事件八】迪拜:主權債務危機襲來
關鍵詞:迪拜 主權債務 降級
提到迪拜,世人腦海中展現出來的就是讓人嘆為觀止的人間奇跡和奢侈的生活。然而,奢華背後,卻是靠總計800億美元的債務泡沫在支撐。由於金融海嘯沖擊全球經濟,迪拜的旅遊業和地產業遭受重創,收入大幅下滑,泡沫破滅,此前的債務再也捂不住了。迪拜不得不站出來,於11月25日要求債權人延緩催債,從而引發迪拜債務風波,並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
短短幾周內,先是迪拜的主權債務危機,之後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多個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也遭受牽連。另外一家評級公司穆迪也指出,即使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這樣的「大塊頭」如果不能潔身自好,也將面對同樣的威脅。而隨著主權債務問題的風險不斷曝光,許多國際大行和評級機構都發出警告稱,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是明年全球面臨的頭號風險。
【事件九】美國年內倒閉銀行140家 創20年新高
關鍵詞:破產 銀行危機
2009年10月30日,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宣布關閉加州國民銀行等9家銀行,創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單日宣布關閉銀行最多紀錄。11月2日,美國最大的商貸機構CIT申請破產,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大破產企業。截至12月23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公布的美國年內倒閉銀行數已達到140家,創20年來新高。由於美國商業地產價格已下跌35%至40%,商業地產信貸和商業貸款違約率持續升高,一些規模較小銀行前景仍然堪憂。
美國銀行業危機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如果說2008年美國大銀行上演的悲情一幕仍讓人們觸目驚心,而2009年中小型銀行的倒閉潮又給剛剛開始癒合的金融體系蒙上了一層陰影。更多的銀行倒閉表明危機效應仍在延續,上一輪信貸膨脹所導致的資產負債表問題有待於進一步消化,雖然這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但無疑將拖累實體經濟的復甦步伐。
【事件十】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無果而終
關鍵詞:哥本哈根 氣候峰會 碳排放
12月19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締約方第五次大會落下帷幕。在這次長達13天的會議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就減排原則、資金支持等關鍵問題展開激烈辯論。有超過110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會議。大會閉幕時通過《哥本哈根協議》,重申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採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依舊很大,在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上未能達成一致。《哥本哈根協議》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將努力推動協議在2010年成為法律文件,並於2013年開始實施。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失敗帶來了各種負面影響,比如,歐洲碳排交易所的碳排權價格暴跌,與會國之間就協議失敗相互追究責任。

③ 原油的價格有幕後操縱嗎

從去年開始,原油價格就像六月天孩子,說變就變。這不昨天紐約原油價格還下跌,今天她又漲回來來了。據悉,日前,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大幅上漲2.8%。那麼這一切是否有人在操控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1月22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大幅上漲2.8%,報每桶47.78美元,原因是石油巨頭道達爾(TOT)和埃尼公司(ENI)都已宣布將削減投資。

美國石油協會(API)和美國能源部下屬能源信息署(EIA)分別將在今天晚些時候和明天發布截至1月16日當周的原油及石油產品庫存報告。分析師平均預期該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5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105萬桶,餾分油(包括柴油和取暖用油)庫存增加16.7萬桶。

美國和全球油價之間的差距正在收窄,表明美國原油進口量正在增加。原油庫存現已達到3.87億桶,預計未來可能突破去年4月份創下的3.99億桶的歷史紀錄,從而導致油價進一步承壓。

另外,受油價下跌的影響,日本央行周三下調了近期通脹前景預期,並預計油價將在2017年3月份上漲至每桶70美元附近。

近期紐約原油價格迎來了上漲,但這是原油巨頭削減投資的結果。而黯淡的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也導致原油市場承壓。美國經濟狀況的增強以及原油價格的下跌不足以抵消歐元區和新興市場所面臨的困境。

④ 什麼是碳貨幣

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甚至關鍵貨幣,往往伴隨著該國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過程。其中,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貿易活動和金融實踐中,一國經濟活動與能源貿易的結合度是決定該國貨幣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向世界范圍的能源出口或者控制全球范圍內最重要能源供給的能力,以及該國是否擁有該能源的國際定價權等。由此,能源綁定往往成為國家崛起和本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的助推劑。

比如,英國在成長為世界霸權國家的歷史時期,就一直是煤炭出口國。美國成長為霸權國家的歷史時期,正是世界能源圖景中的「墨西哥灣時代」。盡管美國今天早已不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國,但美國保持了對世界油源的強力控制。

第一、1970年代與沙特達成的「不可動搖協議」,將美元確立為石油唯一計價貨幣。美元約等於石油成為世界共識,任何想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不得不把美元作為儲備。目前歐佩克(OPEC)一籃子平均價所監督七種原油就以美元作為交易計價貨幣,幾乎包括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現貨交易市場。

第二、世界前兩大石油期貨市場的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都以美元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單位。從而保證了美國對石油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近年來盡管美元不斷下跌,伊朗改用歐元計價,俄羅斯成立盧布計價的石油交易所,但在全球石油貿易中可謂微乎其微。正是藉助二戰時期對盟國石油輸出崛起乃至延續至今對中東油源的強力控制,以及掌握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定價權,美元得以持續壟斷大宗石油貿易交易媒介地位,並以此鞏固牙買加體系下國際貨幣格局的美元本位制。

「煤炭-英鎊」和「石油-美元」的崛起展示了一條簡單而明晰的關鍵貨幣地位演化之路。一國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甚至關鍵貨幣,往往從計價和結算貨幣開始。循此規律,不難發現,在低碳經濟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目標模式的未來,新的能源崛起將超越以往的單一能源主導的舊模式,而代之以一系列以低碳為特徵的新能源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協同崛起。新的能源貿易——碳信用交易,正是連結新能源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核心。不妨作出大膽設想,在未來貨幣格局演變中,與碳交易標的的捆綁程度,將成為國別貨幣或者區域貨幣脫穎而出成為國別貨幣甚至關鍵貨幣的重要條件,而捆綁的起點仍是標價權,姑且將之稱作「碳交易標的-關鍵貨幣」霸權。

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全球碳交易市場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2007年碳交易量從2006年的16億噸躍升到27億噸,上升68.75%。成交額的增長更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價值達400億歐元,比2006年的220億歐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總值甚至就與2007年全年持平。據碳點公司預測,2008年全年的二氧化碳交易量將達到42億噸,比2007年增長56%。以碳交易價15歐元/噸計算的話,交易額相當於630億歐元。

經過幾年的發展,碳交易市場已漸趨成熟,參與國地理范圍不斷擴展、市場結構向多層次深化和財務復雜度也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衰退和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全球碳交易市場依然保持強勁增勢。2008年是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2008-2012年)的開啟年,附件1國家開始履行減排承諾,歐盟排放計劃第二階段也與此重合,未來5年將是全球碳交易市場真正蓬勃發展的開端。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間,市場規模每年可達600億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為1500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前景可觀。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2012年後的國際碳交易體系也值得期待。2007年底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巴厘島峰會上,所有UNFCCC成員國包括美國都同意開啟後京都協議談判,旨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上簽署協議,盡管最終能否達成一致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潛在的積極因素已經極大激發全球統一碳交易市場建立的可能。在低碳排放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邊界約定時,碳信用額度內涵價值日益凸顯,碳交易成為世界最大宗商品勢不可擋,而碳交易標的的標價貨幣綁定權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貨幣職能將對打破單邊美元霸權促使國際貨幣格局多元化產生影響。

如果說WTO制定了世界有形商品的貿易體系的話,那麼京都議定書則制定了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的以碳信用為標的的無形產品貿易體系。作為一種基於國際規則而具有內涵價值的無形商品,碳信用交易計價結算貨幣的選擇同樣適用於有形商品貿易計價結算貨幣選擇的經典理論和一般規律。

碳交易市場供給方比較多元,包括發達國家、轉型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像石油供給高度依賴歐佩克,很難形成唯一計價貨幣的約定,客觀上存在碳交易計價貨幣多元化的可能。

目前,歐元是碳現貨和碳衍生品場內交易的主要計價結算貨幣,而由於一直以來英國都是碳減排最堅定的執行國,盡管英國排放交易體系(UK ETS)已並入歐盟排放貿易體系(EU ETS),但倫敦作為全球碳交易中心的地位已經確立,英鎊作為碳交易計價結算貨幣的空間能夠繼續保持。日本碳交易所將採用日元計價。由於日元本身已經在世界通貨中占據一定地位,伴隨碳交易體系的開展,加上日本絕對領先的碳減排技術出口空間,日元將成為碳交易計價結算的第三貨幣。盡管澳大利亞尚未加入京都協定,但新南威爾士溫室氣體減排體系(GGAS)卻是全球最早強制實施的減排體系之一。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將於2010年正式實施,以澳元計價。作為GGAS的延續,澳元仍將在全球碳交易計價結算貨幣中佔一定比例。

此外,全球還有一些新興的環境交易所。2006年7月加拿大蒙特利爾氣候交易所(MCeX)成立。新加坡貿易交易所於2008年7月初成立,計劃推出CER交易。香港交易所考慮在2009年年中推出CER期貨交易。中國2008年以來已經成立了三家環境交易所,分別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但目前三家交易所都還僅限於節能環保技術的轉讓交易,距離推出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還有一段距離。韓國、阿聯酋等也有此動議。此外還有屬於拍賣性質的巴西商品期貨交易所(BM&F)新加坡亞洲碳交易所(ACX)。以上新興市場的碳交易所都將採用本幣標價,競爭可謂非常激烈。

碳交易的興起和與之相關低碳能源的巨大市場前景將成為助推貨幣多元化格局的絕好契機。目前看來,在碳交易計價結算貨幣的問題上,歐元已經領先,美元稍顯遜色。根據我們的計算,2007年全球碳基金已達58支,資金規模達到70億歐元(95億美元)。預計2008年將增至67支,資金規模達94億歐元(138億美元)。2007年58支碳基金的貨幣組成中,來自政府投資者(包括政府機構、發展銀行、私有部門)的資金93.3%是歐元;混合購買者(包括世界銀行、其他發展銀行、私有部門、政府機構)的資金84.7%為歐元。私人投資者(包括私有部門、發展銀行、公共/私人合夥)的資金60.19%為歐元。其餘為美元和極少的瑞士法郎和英鎊。可見,國際碳交易使用歐元計價結算的需要近年不斷提高。此外,日元將伴隨其國內交易體系的展開而逐漸發力。澳元、加元等都具提升空間。伴隨各國在碳交易市場的參與度提高,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搭乘碳交易快車提升本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加速走向世界主導國際貨幣的行列。如不奮起追趕,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很可能會因為標價權的喪失而錯過這一歷史機遇。

外盤期貨的交易時間是

1、CME:大多都是從早晨6點交易至次日凌晨5點15分,中間休息45分鍾。

2、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主要品種是能源,如原油,熱燃油,汽油,天然氣等。COMEX:品種是銅,黃金,白銀,白金,鈀金還有部分金融期貨:歐元,日元,英鎊,瑞郎,紐元,加元,人民幣,墨西哥元等外匯期貨、標普500指數期貨,道瓊斯指數期貨,納斯達克指數期貨、CME日經225股指期貨等股指期貨都是在這個集團的交易所,交易時間都一樣。

3、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早7:00 到晚 20:15 然後休息至 晚22:30開盤交易至次日凌晨2:15然後在休息到早晨7點。主要交易品種是:大宗農產品如玉米,黃大豆,豆粕,黃豆油,小麥,粗米,燕麥,CBOT黃金,CBOT白銀等。


(5)原油期貨歐元擴展閱讀

1、工具/原料國內身份證:身份證兩面復印到一張紙上。

2、開戶人本人港澳通行證(或者是護照):復印第一頁及最後有照片的一頁。

3、方法/步驟期貨開戶協議書:一式兩份。

4、需要簽字的頁數: P10, P13, P17, P23, P24, P26;其餘為勾選項。

5、開戶書上第12頁填寫的地址要與身份證上的地址一致。

6、填寫完成後,3個工作日內會收到1封郵件,通知賬號開設成功,接下來收到一通電話,通知可以入金。

7、入金銀行無限制,入金後1個工作日內到賬。

8、開戶成功,可以交易。

⑥ 怎麼炒國際原油期貨和歐元啥的啊交易所在國內或者國外都行,新手不太懂求指教,謝謝

石油期貨交易是與石油現貨交易是對而言的,二者的區別在於。石油期貨交易時間有限制,而石油現貨交易基本上可以24小時全天候進行操作,相比之下就可以抓住更多的行情,從而增加了獲利的機會。此外,期貨有交割時間限制,而現貨則可以一直持有。

目前國內四大期貨交易所還沒有上市原油期貨合約,如果非要做原油的話您可以開立外盤期貨賬戶,建議找正規渠道做美原油。考慮到降低風險建議您做一些和原油價格相關性較大的品種一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效益。

原油期貨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貨品種,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

原油期貨市場的推出,中國有著歷史的經驗,而原油期貨市場本身對於市場價格的影響過程就是政府逐漸放開部分成品油價格控制的時候,這樣,也才能影響到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傾向,從而解決中國社會汽車增長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諸種矛盾,也才能推動中國汽車市場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前期不太懂得時候建議多去類似鳳凰財經、fx678的石油頻道多看一些新聞、分析等,覺得自己差不多懂了再去做交 易。

炒歐元是屬於外匯:

炒外匯首先弄清楚外匯如何獲利。 其實就是賺取差價。比如過去 8.25人民幣換1美元,現在6.29就能換一個美元。賺了近2元錢。我們所有做的外匯都是以美元計價的 如果說你買的歐元兌美元 但是直接結算你賺了多少錢 也都是以美元算的,因為我們每做一標准手(都是10w美元的合約),所以直接用美元進出就可以的,你如果要匯款, 也要先兌換美元 出金直接是美元,當你的保證金(也就是你賬戶里的錢)快用完的時候 會自動平倉的 不會欠賬的

然後就是 了解一下基本貨幣對 一般我們平時只做 歐美/美元 或者英鎊/美元 詳細的可以去參考 外匯的網路。

簡單了解後,到相關網站下載一個外匯交易軟體,申請一個模擬帳戶,進行模擬交易並且熟悉交易軟體。 基本上都是MT4或者fx678的平台,界面簡明但功能強大,隨便找個人問問就熟悉的掌握了。

基本就如此,當覺得自己做模擬盤做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嘗試開設一個真實帳戶來交 易,可以先從小額交易做起,逐步加大金額(如果不想這么慢慢來也可以在以上的模擬平台里找一些專家跟著他們邊做邊學,這叫跟 單)。

希望答案對你有幫助。

⑦ 結合國際期貨,就20191.3具體走勢來說,美精銅,美原油歐元英鎊黃金美這些(具體說明買入或賣出)

中石化爆倉了,國際資本大佬們收割完了,原油有些反彈,但是不改現在弱勢趨勢,加上股指這表現,做空就行了,兩條均線定乾坤,反彈到均線上就是進場點

⑧ 美元對歐元匯率強勁上升,也推動了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

這個原因很簡單,石油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貶值的話,意味著原油實際價值被低估了,所以被炒高,反過來,當美元走強的時候,那麼這種美元貶值支持高油價的基礎就比較脆弱了,所以在美元升值的情況下,石油價格會跌

⑨ 油價主要因為什麼因素變動

原油不同於一般的商品,它具有高度的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這就決定了它除了具有商品屬性之外還具有其他屬性,比如經濟屬性、政治屬性。這些屬性的不同決定了它的價格受不同方面的影響。

原油的一般商品屬性,決定了它受到了普遍的供求關系的影響。油價的長期走向主要是由原油的基本供給決定的。原油是重要的不 可再 生資源,它的存儲量是持續下降的。現情下,如果沒有原油資源的新發現,或者更加先進的提煉處理技術,以原油產量基本穩定為前提,原油的價格還是受到全球經濟發展所需的原油供求量影響。

油價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還受到投機因素、美元匯率、氣候狀況、人們心理因素等多個方面的影響,這也增加了人們對原油行情預測的難度。根據時期的不同,各個因素在油價變動中所佔比例也不盡相同。供求結構的變化是影響長期油價的根本原因,而油價在短期內的劇烈波動還是其他隨機性因素的作用更明顯一些。

⑩ 外匯與原油的區別

1、從定義上的區別:
外匯定義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外國貨幣,也就是美元、歐元、澳元、日元、英鎊這些具有流通性質的貨幣的總稱。
原油即石油,也稱「黑色金子」,習慣上稱直接從油井中開采出來未加工的石油為原油,它是一種由各種烴類組成的黑褐色或暗綠色黏稠液態或半固態的可燃物質。
2、二者對市場的影響:
在外匯市場中不得不提高美元的影響,而美元又是原油的標價貨幣,因此美元的走勢會直接影響油價。如果美元升值,其他國家的貨幣就相對貶值,其對原油的購買力就會下降。如果美元貶值,歐洲、中國、日本等國的貨幣就會相對升值,其對原油的購買力就會上升。
外匯與原油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原油價格的波動對外匯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商品貨幣的影響上。商品貨幣國家的主要特徵是高利率、出口占據國民生產總值比例較高、為某種重要初級產品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其貨幣匯率與某種商品(或者黃金價格)同向變動。主要的商品貨幣有澳元、加元、紐西蘭元、挪威克郎、南非蘭特。
FX168財經網是外匯黃金原油期貨資訊網,有最及時的行情走勢。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